《终南望余雪》教学设计(《终南望余雪》的古诗)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6篇《终南望余雪》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终南望余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通过吟诵,想象《终南望余雪》所描绘的终南山的雪景,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唐朝诗人——祖咏。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少年时即有诗名,是王维的诗友。王维被贬济州时,曾赠诗给他。诗中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可见早年他生活境况很困窘。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但长期未得授官职。由于仕途落拓,最后归隐汝水一带直到去世。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自然为主,宣扬隐逸思想,辞意清新洗炼。《终南望余雪》曾传诵一时。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意尽”。

二、初读诗句,自学感知。

(一)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句,不认识的字,注意读准字音。

2、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二)检查自学情况:

1、轮读古诗,正音。个别读,齐读。

2、交流自学后的初步感受。

3、生质疑问难。

三、解疑答难,品读想象。

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只见到它的山北,所以诗人用了“阴岭”二字,表明所处的位置和所见到的山的部位。“阴”字用得很准确、精炼。因为是山阴,气温更低,阳光的热力不足以融化积雪,所以才有残雪。“秀”字,点染终南山雪景的秀丽。接下去,第二句就具体描绘山上的积雪。“浮云端”三个字,表现了山的高峻、峭拔,也说明积雪很厚。正因为山高雪厚,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浮”字,用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这两句,将题目的意思相当完满地写出来了。

后二句,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的典型特征。“暮”字说明这是傍晚。“林表明霁色”一句,描绘雪后初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明”字,令人仿佛看到积雪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林表的“表”字,也用得妙。因为是夕阳,所以只有山顶上树林的末梢才能浴着日光。这一句集中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雪后在城里,地面上和房顶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以致比下雪时天气更冷。诗人抓住了雪后寒冷的特点,传达出了自己的、也是人们普遍体验得到的'生活实感。这两句,一写山林,一写城中,仍紧扣着题目的这个“望”字;一写所见,一写所感,将雪后的特点全盘托出。

四、体会写法,感悟诗情。

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咀嚼这首诗,确实写足写尽了题意,却含不尽之意在言外。

诗人为什么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终南山与长安相比,以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作鲜明的对照?这难道不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厌恶混浊的官场和冷漠的世情,从而倾心向往高洁明丽的大自然吗?

五、多种形式,激励背诵。

1、个别背。

2、小组对抗赛。

3、全班齐背。

篇2: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写作背景]

祖咏(699?-746?),洛阳人。

诗人多豪放,祖咏不例外。

公元7,祖咏长安科举,待金榜公布时,没有自己的名字,有人欢乐有人愁,见那些题名者趾高气扬地走进尚书省大门,落地者大多投去羡慕的目光,然后怏怏而回。

祖咏不服,随即吟了一首诗,以泻私愤,这首诗有必要公布,因为看着解气。

《尚书省门吟》

祖咏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前2句不太明白,“他”是不是“也”字?是后人抄错了。考中的也许是发给帽子吧,当时每次科举录取人数也就是几十人,比例极小,所以用“两两三三”。最后2句有劲,当时是傍晚,诗人先把自己封侯,然后骂街。)

2年后,也就是公元722年,祖咏又来了,这次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余雪》,要求是6韵12句的五言排律,这是严格规定,必须遵守。不拘豪放的祖咏受不了,觉得只要满足题意即可,没必要死板12句,他的答卷就是本文的这4句。

监考老师一看楞了,就问为什么?诗人只回答了2个字:“意尽”。

在中国,体制下的条条框框是不能违背的,这次诗人当然再次失败。但这首诗却留传下来,千百年来为后人称赞,细数科举考试中,有几首能如此?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

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南大约60里。

考试是在正月,当时山上有积雪。这题目出的不仁义,相隔60里,眼神不好的,能看

清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由于终南山在长安南面,看到的自然是它的阴面,所以诗人用“阴岭”。

是如何“秀”?

“积雪浮云端”说明终南山很高,积雪与云浑然一色,在诗人眼里就是“秀”。 这2句感觉一般,继续。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林表:林梢。 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山上有积雪,山中的树梢上当然也会有,阳光下,整个树林也是皑皑一片,所以诗人用了“明”字。

这句感觉也一般。

“城中增暮寒”太突然,一下子到了晚上。唐代的进士考试一般从早晨5-7点开始,到晚上5-7点结束,自带食物,中午有吃饭时间。

有问题。

前面3句怎么看,也不像是晚上的景色,如此推测:

进士考试的内容较多,下午的时候,诗人开始写这首诗,当时阳光充足,但涂来涂去,已经到了晚上,也就有了最后这句,也就是说,这首诗从阳光充足一直写到傍晚,非常可能当时诗人也写了12句,但最后觉得其它8句多余,删掉后就剩这4句。

再说“城中增暮寒”。

题目是《终南望余雪》,我觉得这题目可以专写景,当然也可以写景抒情,诗人显然是想抒情。为什么最后这句抒情时写了“增暮寒”?是什么引发了他?

冬季的傍晚当然冷,尤其是下雪以后,路上的雪冻成冰,风吹冰面,那是刺骨的寒,北方人都有这体会。

这种冷是常识,感觉诗人这么写的理由还是不充分,再次推测:

唐代没有玻璃也没有透明塑料,既然是《终南望余雪》,那就须打开窗户,否则怎么“望”? 打开窗户就冷,在室内会感觉特别明显,由此,性情的.祖咏才有感而发。

想说说对这首诗的总体感觉。

我的感觉很一般,前3句写景一般,最后一句抒情也一般,读完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或振动。

为什么选这首诗?

生活中,有的人无才无财无彩(较丑),但喜欢他(她)的性格,就愿意接触,就愿意在一起谈天说地,就这样,成为朋友。

通过这首诗带出的故事,我们了解了祖咏,欣赏他的性格,况且他还有才。只不过这种应试诗,豪爽的人不适合,没发挥出水平而已。

感谢这个故事,让我们与诗人近距离,再读这首诗时,有些亲切。

解析完毕。

======================================

公元724年,诗人终于金榜题名,后来经宰相张说推荐任驾部员外郎(驾部属尚书省兵部四司之一,负责往军队输送车辆、马匹等战备物资,驾部员外O是驾部的副长官)。

张说罢相后,手下弟兄们相继倒霉,其他哥们被贬,祖咏首当其冲最厉害,没被贬而是直接免除官职,这肯定与他激进的性格有关。结果回老家洛阳闲居,王翰任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刺史时,路过洛阳看望了诗人,闲着也是闲着,祖咏就与王翰一起去了汝州,被汝州的秀丽景色所吸引,动了在此隐居之心。

说干就干,回到洛阳后,变卖家产,然后定居汝州,沮丧的祖咏将自己的田园命名为“汝坟山庄”。

大概公元746年,诗人病死在自己的山庄内,终年48岁。

======================================

以诗人的思维去经营官场大多失败,现代人对这种结局或许心存轻蔑。

读以前朝代的诗评,几乎全部对这些失败者充满敬畏,现代人怎么了?

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拜金,道德丧失,唯利是图,灵魂严重贬值,内心充满肮脏,以成败论英雄,追逐中不择手段,没有廉耻。但随着拜金过程中的财富积累,人还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人文精神会逐渐复苏。(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

拜金主义的结果,就是官员和百姓对财富的疯狂偏爱和掠夺,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是这个国家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最易遭受外敌的入侵。

今天是平安夜,祈祷我们的国家能快速平安度过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早日安定,一个民族万万不能缺失正义和廉耻。

======================================

豪爽祖咏。

篇3:《终南望余雪》赏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②。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③。

[注释]

①终南:终南山。

②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③林表:林木树梢。霁(jì)色:雪停后的日光。

[赏析]《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咏雪诗。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作者简介:祖咏,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清丽自然,恬静闲适。其边塞诗则雄浑壮丽,情调昂扬。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诗文解释】

终南山北岭的景色秀丽,积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长安城中增添了寒意。

【简析】: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此诗的题眼为望,又重点写出了雪景的美与不可及。

篇4:雪的唐诗《终南望余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赏析】

《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无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立刻写完了四句,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又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但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被清代诗人王渔称为咏雪最佳作。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余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作者简介】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祖咏的诗作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练。《终南望余雪》尤脍炙人口。七律《望蓟门》描绘边地景色,抒写立功报国的激动心情,意境融浑阔大,而风格秀明。殷□《河岳英灵集》说他“翦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全唐诗》编存其诗1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篇5:《终南望余雪》唐诗鉴赏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馀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多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读者也许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是的,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终南)山》诗里是这样写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多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怎见得?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馀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馀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馀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馀雪的题目,写到因望馀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何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呢?

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不算过誉。

篇6: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篇7:终南望余雪的诗意

终南望余雪的诗意

《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

1、终南望余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2、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3、林表:林外,林梢。表,外表。

4、霁色:雨雪后的阳光。霁,指雨雪后初晴。

诗意: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

山上的积雪好像与天上的白云相连;

雨雪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树林表面;

城中也增加了一丝寒意。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篇8:幼儿唐诗《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是唐代诗人祖咏创作的咏雪诗。此诗主要描写终南山的余雪,通过山峰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景色虽好,不知有多少寒士受冻。全诗咏物寄情,意在言外,精练含蓄,朴实俏丽,意境清幽,给人以清新之美。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注释

⑴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⑵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⑶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

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

傍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篇9:唐诗之《终南望余雪》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解】:

1、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2、林表:林梢。

3、霁色:雨后的阳光。

【韵译】: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多么秀美;

峰顶上的`积雪,似乎浮在云端。

雨雪晴后,树林表面一片明亮;

暮色渐生,城中觉得更冷更寒。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篇10:《终南望余雪》原文及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篇11:《终南望余雪》原文及译文

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副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中“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终南望余雪》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考官让其重写,他拒绝了,最后未被录取。

作者简介: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篇12:终南望余雪原文及赏析

终南望余雪原文及赏析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

⑴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⑵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⑶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思已经完满了。”这真是无话即短,不必画蛇添足。

题意是望终南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贾岛的《望山》诗里是这样写终南山的:“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阴霾一似扫,浩翠泻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久雨新晴,终南山翠色欲流,长安百万家,家家门前张开一面新崭崭的屏风,非常好看。唐时如此,现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所以,如果写从长安城中望终南馀雪而不用一个“霁”字,却说望见终南阴岭的馀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观真实了。

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应试诗。《唐诗纪事》记载,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文题是“终南望余雪”,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看完后思考了一下,写出了四句就搁笔了。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则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当考官让他重写时,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兴。结果祖咏未被录取。

篇13:终南望余雪祖咏唐诗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

城中增暮寒。

祖咏诗鉴赏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所作。唐代应试诗限定写五言六言句的排律,共十二句,但祖咏作了四句就交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完,他回答说意尽。终南山在长安之南,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只见到它的山北,所以诗人用了阴岭二字,表明所处的位置和所见到的山的部位。

阴字用得很准确、精炼。因为是山阴,气温更低,阳光的热力不足以融化积雪,所以才有残雪。秀

字,点染终南山雪景的秀丽。接下去,第二句就具体描绘山上的积雪。浮云端三个字,表现了山的高峻、峭拔,也说明积雪很厚。正因为山高雪厚,远远望过去白皑皑的积雪仿佛浮在云端。浮字,用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画面增添了生气。这两句,将题目的意思相当完满地写出来了。

后二句,形象地表现了雪后的典型特征。暮字说明这是傍晚。林表明霁色一句,描绘雪后初晴,落日的余晖洒在林梢。明字,令人仿佛看到积雪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林表的表字,也用得妙。因为是夕阳,所以只有山顶上树林的末梢才能浴着日光。这一句集中表现了雪晴日出,山上积雪明亮、夺目的特征。雪后在城里,地面上和房顶上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以致比下雪时天气更冷。诗人抓住了雪后寒冷的特点,传达出了自己的`、也是人们普遍体验得到的生活实感。这两句,一写山林,一写城中,仍紧扣着题目的这个望字;一写所见,一写所感,将雪后的特点全盘托出。

然而,这首诗是不是意尽于言内了呢?咀嚼这首诗,确实写足写尽了题意,却含不尽之意在言外。

诗人为什么采用对比的手法,将终南山与长安相比,以山上积雪浮荡云端、林表霁色明亮的美景,与城中暮色昏暗、寒气凛冽的景象作鲜明的对照?这难道不是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厌恶混浊的官场和冷漠的世情,从而倾心向往高洁明丽的大自然吗?

篇14:《终南望余雪 / 终南望残雪》原文及赏析

《终南望余雪 / 终南望残雪》原文及赏析

终南望余雪

朝代:唐代

作者: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赏析

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副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中“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G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篇15:《终南望余雪 / 终南望残雪》鉴赏及译文参考

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副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中“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篇16:《终南望余雪 / 终南望残雪》鉴赏及译文参考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余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诗》此诗题下有小字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