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位置左右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左右题)

篇1:小学数学位置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猴、大象、公鸡、狮子、小兔),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①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②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 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灯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上面是黄灯。)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 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 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 后)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 ,在这个同学的 ,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3. 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加加油。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课间活动。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 相向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举起右手。(教师面对学生也举起右手)老师举的是哪一只手呢?(留一定时间让学生争执)有说左手的,有说右手的,到底是哪只手呢?没关系,请同桌同学讨论一下老师举起的是哪只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_哪一边?(右边)。这时有两上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_右行,应是_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_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_右行呢?又应_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_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平时,上、下楼梯要_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篇2:小学数学位置左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 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 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 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 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 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

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评析: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学生获得大

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 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左和右。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

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 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

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 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 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 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 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评析: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 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

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 步发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 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 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 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 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 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 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 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析:联系实际,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 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析: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 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 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

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 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 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 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

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 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 听,指名几人交流。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

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

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 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 么吗?

(评析: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 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

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评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 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每个学生都

有说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表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 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

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 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 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评析: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 ,运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引起学生

注意,引发思考;让学生举起右手与老师对照,促使 学生去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

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总之,这段 教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 突破了难点。]

2.动脑筋。

(挂图显示学生上下楼梯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 考: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为什么?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 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 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 地走。

[评析: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 下结论。为此,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

来,去感悟\去体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变化过 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学生进

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 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评析: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知识汇报交流学习过程和掌握的学习策略,在自由的氛

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领域 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总结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篇3: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举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

NO:1

教学内容:上 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

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1、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8页的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篇4: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篇5: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6~57页《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二)能力训练点:

1、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

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内容。主要是教学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在描述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并能根据具体描述找到相应的位置。这部分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在一年级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不感到困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能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小动物们正在进行一场广播操比赛。走,我们去瞧瞧!(出示主题图)看,它们的队伍排得多整齐啊!在这么多的小动物里,有一个是我最喜欢的,它在第四排第二个,猜猜它是谁?

学生可能得出几种答案:

(1)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兔。

(2)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猪。

(3)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狗.。

(4)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右往数第二个:猪。

……

提问:咦,我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你们怎么会找出这么多呢?什么原因?(学生讨论)

小结:看的方法不一样,找出的动物就不一样,看来要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必须确定它的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体会感悟,学习新知

1、第几排第几个

(1)出示小猴和小熊的话:

(小猴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熊说:“我在第二排第二个。”)

提问:哪是第一排?你用手指一指。(指名学生上台来指)

小动物一共站了多少排?我们一起数。

横着的是第几排,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第几个。

(板书:第( )排第( )个)

确定了方法,那你现在能肯定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呢?(学生说)

(2)练习

a、用第几排第几个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哪里?

(出示:我喜欢( ),它在第( )排第( )个。)

b、请同学说出最喜欢的动物在什么位置,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出示:我喜欢的小动物在第( )排第( )个,它是(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让大家知道一样东西的准确位置,要有统一的确定位置的标准。】

2 、第几组第几个

小动物有自己的位置,那在教室里同学们也有自己的位置,我们是以第( )组第( )个来表示的。(板书:第( )组第( )个)

(1)定位:

请这一组的同学起立,我们将这一组定位第一组,那这位同学就是第一组第一个同学。请这组同学依次报位。

(2)报位置

a、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b、说说其他同学的座位。

(例如:xx坐在第几组第几个。或坐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是xx。)

c、小游戏:猜猜我的好朋友

你报你的好朋友的位置,大家来猜他是谁?

(例如:我的好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他是( )。)

d、考考全班的反应

找找他是谁,并很快说出他的名字,比一比谁说得快。

A、第三组第三个

B、第一组的倒数第二个

C、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

3、第几层第几号

你们都能准确的确定位置了,想不想到动物公寓去参观,看看小动物住在哪里?(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显示:毛猴子最性急了,它嚷嚷道:“我住在第2层第3号。”

提问:小猴子是怎么数的?(指名生说)引出第( )层第( )号。

(板书:第( )层第( )号)

a、师:每个同学选出你喜欢的小动物,说给同桌听。

(例如:我喜欢( ),它住在第( )层第( )号。)

b、指名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号,让同学来猜。

(例如:我喜欢的小动物住在第( )层第( )号,它是( )。)

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第几层第几本

(1) 小动物的公寓参观了,想不想到图书室去看看。(出示图)

出示:第1层第2本是《新华字典》。

提问:《成语词典》在哪里?你是怎么看的?你们想看什么书?(指名说说)

(2) 你觉得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两个“第几”,几就是数,用两个数可以帮我们清楚地描述出这些物体的位置。

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提问: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学生自由说说)

(出示图)这是开发商刚建好的房子,请你帮开发商给这些房子的每户人家编门牌号。

要求:编的号码要合理,符合生活实际。

2、开发商为了感谢我们,要请你们去看电影,想看的来领座位号。(出示电影院图)

(发座位号,学生自己找座位。)

比较两家电影院的座位,感受不同的排列方式。

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确定好自己的人生位置,走出美好的明天。

篇6: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具体环境里体会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习惯,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难点:通过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能按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要求体会一个物体的位置是与另一个物体相对的。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件教室挂图。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盒。

教法学法:

1、启发诱导,激发求知欲。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促成。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确定物体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小学生就有日常生活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主导作用,抓住儿童年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以及想一想练一练,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领悟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内容,大家猜一猜?{教师在空中指出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激发学生求知欲}

2、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位置,看一看、比一比谁学得最棒。

3、板书:认位置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教室图

(1)a、图上画的是仕么地方?画上画了些仕么?

b、上课时同学们要发言,我们要举哪一边的手?

同学们回答的真棒!现在请大家举起右手,好那另一边的手是……

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课桌上的作业本在书本的哪一面?那么书本又在作业本的哪一面?

c、谁还能像这样看着图说一说呢?

(2)、谁能完整的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说一说教室里都有些什么?

(3)、教师小结:

今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析清楚,认清位置。

2、想想做做。

{1}做游戏。

a、教师示范。

b、师生共同游戏。(教师下口令,学生根据口令做一做)

(2)想想做做2

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

(3)想想做做3

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各种物品摆放的位置。

(4)想想做做4(摆一摆)

a、帮助孩子理解题意。

b、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说一说。

(5)想想做做5

a、教师示范说一说。

b、集体交流,说一说,看其他小朋友可以怎么说。

(6)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位置,今后在日常生活种经常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小朋友们要分清楚。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都认识了哪些位置,并用手指一指?(让小朋友们自主发言,想一想说一说,今天都学了些什么知识,便于总结也可以及时反馈信息。)

四、板书设计:

认位置

上下、左右、前后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玩具坦克在小男孩的边,小狗在小男孩的()边,剪刀在小狗的()面,小狗在剪刀的()面。

六、教学反思

《认位置》这一单元教学原以为很简单,学生在生活中早就接触过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也能分清楚这些方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

篇7: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儿歌引入,激发兴趣

1、以左、右手引入,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1)谈话: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知道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在课堂上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2)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2儿歌教学,体会上下与前后

教学儿歌,学生边说边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3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上下、前后、左右这几个位置(揭示课题:认位置)。

【设计说明:一年级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用儿歌导游戏入富于生活气息,容易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认识左右的欲望,并初步对左右获得感知。】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教室。

(1)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指名回答)

(2)说明:图中的四个小朋友分别叫小明,小红,小刚,小芳,你瞧他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3)同桌讨论,交流反馈,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

提问:有同学说“小刚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

小结:在描述物体间或者人和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前面、后面或者谁在谁的上面、下面。

2、小游戏(“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说说各是什么。(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篇8: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教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具准备:

教师:光盘课件。学生:文具盒、学具盒等。

上课时间:

9月7日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游戏一。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

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2、谈话:

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

想发言,举哪只手?(举右手)

哪只手是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二。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4、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认识物体的位置了。(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

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样放的?

(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

(你还能看图说说图中还有哪些位置关系吗?)

(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指名汇报交流)

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

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小刚和小芳?小明和小刚?)

(2)国旗和黑板的位置: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小组汇报交流)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5、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指定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坐的各是谁?

再指定一位坐在边上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

再指定一位从在角落里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互相纠正。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食品橱图,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指名回答)

(2)苹果上面是什么?(苹果上面是鸡蛋)

(3)“苹果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鸡蛋下面是苹果)

(4)你看着图,还能说说哪些食物的位置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先用上、下描述物品的位置关系,再用左、右来描述。)

2、“想想做做”第4题。

按教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要求: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橡皮摆在文具盒在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3、“想想做做”第5题。

请一组小朋友(6人)起立。

请每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前面有几位同学,后面有几位同学。

(先要帮助小朋友弄懂图中小朋友说的话;再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想想是哪个小朋友说的,说得对不对;然后让学生根据其他小朋友所站的位置模仿说一说。)

4、“想想做做”第6题。

光盘出示第6题的图,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作业设计: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知识是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堂上通过和学生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后哪里是上、哪里是下、哪里是前后,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这些位置都在我们的生活中。

2、在描述两个物体的具体位置时,有些学生还不能体会两个物体间的位置时相对的,而且说不清楚到底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后来为了帮助学生能正确说出谁在谁的哪边,我要求学生分两个步骤来做:

(1)分清a和b的左右位置,各说一句话。a在左边,b在右边。

(2)再让学生思考“a在谁的左边?”类似于语文的扩句,最后说出“a在b的左边。”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所以还是有部分学生说不清楚,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进行反复练习。

篇9: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1)学科:数学

2)所用教材版本:苏教版

3)年级(册):一年级上册

4)课题名称:《认位置》

5)课时数:第一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比较正确的用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对今天的知识而言,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也已经接触过了,他们能够正确地说出谁在左边谁在右边,但是今天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谁在谁的前边(后边),在语言的表达上更加科学和完整。更重要的是“谁在谁的左边”、“谁的左边是谁”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比较严重的混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四天了。周老师想要考考你们,课堂上想发言怎么办?(先举手,老师让你说,再站起来说)对啊,如果一起说,谁都听不清你说的是什么了。但是,你一举手,老师就知道你想发言了。那么,想发言,举手要举哪只手呢?(学生:右手)你知道哪只手是右手吗?知道的小朋友举手示意老师。那老师请你举起你的右手向周老师打个招呼。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到右手写字,右手拿筷子)那另外一只手,我们叫它什么呢?(左手)

现在,你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周老师要来带你做一个游戏!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第一遍的时候,教师背对着孩子来做。第二遍的时候教师巡视学生做。

我们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我们就可以用它来认识物体的位置。(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出示情境图)

1老师向学生介绍这四名学生,然后提问:仔细观察,小刚和小芳桌上放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放的?你能不能换个说法?

2你知道小刚的左边是谁?地球仪的右边是什么?你能这么说说吗?

3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还可以怎么说?你还能再找一找吗?书本和粉笔是怎么放的呢?

4刚才,我是用左右来形容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你还能找找什么是前后关系的?

三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刚刚观察了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下面,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点名回答。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

提问:(1)谁能按顺序说一说橱子里都放了哪些食品呢?

(2)苹果上面是鸡蛋,你还能怎么说(鸡蛋在苹果的上面,苹果在鸡蛋下面)?

(3)你看图还能怎么说?例如什么的下面是鸡蛋?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了。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边,把橡皮摆在书的左边,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边

(2)同桌位互相检查摆的对不对。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图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依次取名为:小绿,小红,小紫,小蓝,小橙,小黄)

(2)小红说:“我前面有1个同学,我后面有4个同学。”她说的对吗?

(3)假如你也是里面的一个小朋友,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说一说吗?虽然在教《认位置》一课前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四)、效果检测:

学生基本能认清位置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位置问题。

三、结合国培课程研修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300—600字)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生活的空间,学会描述空间中物体相对位置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从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而且对于今后各个领域数学内容的学习都可以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

导入环节,我先引导学生理解这几个方位词的含义,而一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两次组织学生做游戏,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这几个方位词的认识。考虑到可能有些学生还分不清左、右,所以把认识左、右放在后面,作了比较细致的教学安排。

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涉及谁去判断,以什么作参照物去判断,是把图中的人或动物作为观察主体去判断,还是把看图的人作为观察主体去判断作为答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尽量使问题简单些。教学时,把图中的教师隐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而且教学中由扮演图中的人物作出判断,到作为看画人作出判断,还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在教室里的座位,呈现真实情境,进行描述自己在谁的哪一面,按要求说出一位学生在另一位学生的哪一面,使学生加深体验。

在做书上的“想想做做”练习时,安排了两种形式的数学活动。第一种是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握拳、拍手、摸耳朵,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以及按方位要求在课桌上摆放书籍和文具等具体的现场操作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几个方位词含义的认识,体会物体简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二种是看图判断,通过画面的观察,描述物体简上、下、前、后、左、右,还让学生给图中人物起名字,这样便于表述,也增加对所学内容的亲切感。

课上下来觉得还可以,但在做课堂作业时,还是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有学生这几个方位词不会写,写错别字;还有的题目看不懂,也导致填错方位词;有些学生用这种方法提问会,换一种方法提问就糊涂了。例如:谁的左面是什么,什么在谁的左面。这些方面还有待加强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看题、解题能力。

篇10:小学数学五年级《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五年级《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例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2、掌握平面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列”“行”的规定,理解位置确定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这个月我们将要开一次家长会,老师要求家长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你准备告诉家长怎样的信息才能使他们“对号入座”呢?

师:同学们的办可真不少,你用你的办法,他用他的办法,交流起来显然不方便,怎么办?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统一的方法确定位置。(板书 确定位置)

二、自学新知

1、师:把书打开到15页

课件出示自学目标:

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怎样确定第几列 ,第几行?

3用数对怎样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带着这些问题自学 待会儿咱们交流

2、交流: 你有哪些收获?

(生:列是竖排,行是横排)

师:请你到屏幕前指一指 。列在哪,行又在哪呢?

师:怎样确定第几列 第几行

(生:列是从左往右数的 行是从前往后数的)

师:确定第几列的时候都是从观察者的左边起往右边数,谁是观察者呢?(生:我们老师)

师:大家都是观察者,以观察者最左边为第一列,所以第一列在这,(课件闪烁第一列)一共有几列呢(课件分别闪烁23456列)

一共有几行呢(6行)

这些数都表示的是行

师:从邵老师的角度看 教室里的第1列在哪呢?第1列的同学起立……(列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数的)

从邵老师的角度看第1行在哪呢?

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第一列的同学起立,第五列的同学起立……第二行的同学挥挥手-------)

3师:小军在第几列第几行 ( 板书)小兰、小强呢?

师:老师写的速度跟不上你们说的速度 ,怎样表示更简洁呢

生说师板书

像这样一组数就是数对(板书:数对)

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3,2)读作:三二

还能用数对表示出另外两个同学的.位置吗?

拿出作业纸写一写(一生到前面写)

写好后交流

4这种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写法多简洁呀,这要感谢数对的发明者 ,300多年前的数学家(点击图) 笛卡尔 让我们带着崇敬与感谢大声地说出他的名字

5简化座位图变成圆圈

师:用数对表示的确很简洁

看这个座位图,老师也能把它变得更简洁一些

师:现在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出小军 、小兰 、小强的位置吗?

师小结:根据数对找位置时,先找列,再找行和列相交的地方就是我们要找的位置。

6在圆圈图上找自己的座位

如果用这个图表示我们今天的座位,你还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拿出作业纸涂一涂吧

(生汇报)

7师:你的好朋友坐在哪呢 说出他的位置让大家猜一猜

8师:现在老师换个方式在屏幕上提供一个数对,请相对应的这个位置的同学起立,看谁的反应快。

课件分别出示:(2,4)(5,3)(6,2)(6,6)(4,5)(5,4)(4,x)(y,3)

师:(4,5)(5,4)为什么数字一样位置却不同呢

三、生活中的应用

师:数对知识不仅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1师:小明家在装修,为了美观,厨房的一面墙上贴了几块花瓷砖,谁能用数对表示磁砖的位置?

2师:学校的会议室要铺地砖,准备铺上九块花地砖,请你们根据数对找出铺花地砖的位置,在作业纸上涂一涂吧!

3师:同学们,我们森达小学是国际象棋的传统校,同学们都会下国际象棋, 老师今天带来了棋盘:

黑王的位置在哪呢 ?交流白象的多种走法!

其实这种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就是运用了今天学的数对的思想。

4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确定位置呢 地球这么大是如何确定位置的呢 请同学们看视频 在这些高科技领域确定位置可不像我们今天学的这么简单,它又是如何确定位置的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好好学习,继续研究!

篇11: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位置》P2-P7。

教材分析:

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首先通过让学生找出坐在第二列、第三行的张亮同学,使学生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接下来,又给出了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教室里学生位置的方法。

例2教材通过呈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景,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如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四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学习进一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或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设计理念:

一是遵循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让学生经历由队列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

二是让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由具体的队列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确定位置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营造氛围。

师生相互介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在春意盎然的三月,紫阳小学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同学们表现特别积极,涌现出了许多的小雷锋。在上周的班会课上班主任高老师对学雷锋活动中表现最积极的黄黎烜同学进行了表扬,大家想认识她吗?

三、探究新知,用数对确定位置。

1、结合班级学生队列图,引导学生利用第几组第几排来确定黄黎烜位置。

(1)出示班级队列图,在不给出任何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说出黄黎烜的位置。

(2)学生思考:怎样确定班级队列图中黄黎烜的位置?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确定班级队列中一个人的位置,只用一个数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知道这个人所在的组数和排数才能确定其位置。

2、认识“列”和“行”。

(1)讲授:在数学中,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以观察者角度,确定几列是从左向右数,确定几行是从前往后数。

(2)利用班级队列图让学生数出列数和行数,结合班级实际座位图进一步使学生熟悉“列”和“行”。

(3)让学生在队列图中找到第6列,第3行,确定黄黎烜的位置。

3、将班级队列图转化成点子图,再将点子图转化成方格图,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

4、介绍数对,揭示课题。

5、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用数对表示小凡、小丽、小明的`位置。

6、比较数对(6,3)和数对(3,6)的区别。

四、应用新知,加深对数对的体验和理解。

1、活动: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公园中各景点的位置,设计路线图。

五、联系生活,用数对确定位置。

1、展示火车票,电影票,入场券等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

2、地球上用经纬度确定位置。

3、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

六、介绍数学史,激发探索欲。介绍笛卡尔。

七、生字格找话,拓展提高。

在生字格中根据数对顺序找出老师送的一句话。

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为此上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通过队列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逐步抽象出用“列”和“行”来表述位置的过程,然后再通过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加深了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最后再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实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对于本课中学生极易出现的“列”、“行”顺序不分的情况,我在不同的练习时多次强调,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教学时还要加强对数对书写的要求,避免出现书写错误。

篇12: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10—P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使学生初步感知我们生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难点:使学生准确的分辨左、右两个位置。

2、意识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教材配套光碟及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上、下。

1、(上课之前,老师检查一下小朋友们的课前准备)刚才老师检查了一下,我发现××、××等小朋友的课前准备做得非常好,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书和文具盒是怎样摆放的?

生:文具盒在书的上面,书在文具盒的下面。

2、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真能干!现在请你们根据教室里物品的摆放情况,用上面、或下面说一句话。

3、想一想,摆一摆:

把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上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把本子摆在书的下面。

想一想,什么东西在最上面?什么东西在最下面?你能试着摆一摆吗?

二、认识前、后、左、右。

1、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按要求打手势。

如:上、下、前、后、左、右。

2、真不错,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

指名介绍——同桌互相介绍。

3、坐在一起的几个小朋友,你们都互相认识了吗?现在请你们向后转,再介绍一下坐在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好吗?你们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站一站。

(1)学生A在学生B前面,学生C在学生B后面。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

(2)学生A在学生B左边,学生C在学生B右边。谁在最左边?谁在最右边?

5、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呀,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总结:

(1)上下、前后、左右这六个方向,会用这六个方位词进行说话。

(2)知道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必须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或谁在谁的下面。”

这些知识你们是否都学会了呢?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我们一起来做有关练习题好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13第3题。(出示课件)

瞧,小明的玩具柜上摆了一些什么东西呀?

你看到小飞机的上、下、左、右各是什么东西呢?你还能怎么说呢?

那小熊猫的四周又摆放了哪些玩具呢?

说得真棒!那电话、小兔子、小汽车等等,它们的四周又摆放了什么玩具呢?

2、教材P13第4题。(出示课件)

这是一个小朋友在海边拍摄的照片,现在就请四个小朋友一组观察这张图画,你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来表述画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吗。比比哪个组说得最好,说得最多。

3、教材P13第5题。

下课铃响了,我们都要到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怎么走呀?(靠右走。)为什么呢?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看,那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他们中间谁走错了呢?(小红)

如果只有小红走对了,我们应该怎样规定?这样规定好吗?为什么?

4、下课出教室游戏: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间(二大组的第三、四座的位置)

师:我左边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前面的小朋友出教室;

我后边的小朋友出教室;等等

篇13:小学数学《认位置》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在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老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一:说口令做动作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感性认识上、下、前、后)

游戏二:说口令做动作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性认识左右)

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之后,就可以利用它们来认识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例题

出示情境图。

谈话:在图上找到小刚和小芳,小刚会说小芳在他的哪面?小芳会说小刚在她的哪面?你和你的同桌分别扮演小刚和小芳,说说看。

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谈话:你能说一说小刚和小芳的课桌上,练习本和课本的位置关系吗?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完整地说两句话。

小组活动后指名回答。

提问:你还能用左、右描述图中其他的人和人或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提问:你还能看着图用上、下或前、后说一说吗?

同桌互相交流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回答。

三、组织练习

谈话:刚才同学们观察课堂上的画面,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了人与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下面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者观察画面,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哪一位同学?

指定几人回答,其中包括坐在边上和角落里的学生。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食品橱图。

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

苹果上面是什么?你看着图还能怎样说?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按老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

5、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两句话吗?你能用前、后或者左、右说两句话吗?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