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感知歌曲节奏喜欢用动作表现
2、尝试替换语词,并用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纱巾、课件
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胆尝试进行语词替换 难点:感知歌曲的节奏并用动作大胆表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人,听音乐入场,调动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
听音乐“快乐的森林:小朋友去森林里找小老虎学习变魔术
二、音乐活动
1、歌曲律动“两只老虎”
(1)全体围坐,教师带领幼儿按音乐节拍做肢体动作
(2)全体围坐,在教师的带领下,配合音乐进行歌曲律动
2、语词替换
(1)看课件“小老虎变魔术”(小老虎把眼睛和尾巴变没了)
(2)幼儿操作课件,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除了眼睛\尾巴之外,还可以把哪里藏起来?(请幼儿跟小老虎学习变魔术)
(3)根据幼儿替换的语词进行歌曲律动(用双手遮挡歌曲中唱到的相应肢体部位)
3、道具游戏
(1)全体手持纱巾,探索纱巾的玩法(探索怎样遮挡被指定的肢体部位)
(2)纱巾游戏:大胆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进行语词替换,并用纱巾遮住相应的部位(请小魔术师用神奇的纱巾来变魔术)
(3)互遮游戏:幼儿根据替换的语词进行互遮游戏
请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幼儿进行互遮游戏
三、结束离场
听音乐“神气的玩具兵”离场
(魔术学会了,小朋友跟老虎魔术师再见,回家啦!)
大班音乐活动两只老虎教案
活动背景:
苏霍姆斯基说:“音乐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艺术手段。”我爱音乐,幼儿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发现美,产生愉悦的心情。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无意间听见幼儿在唱《两只老虎》这首歌曲,再仔细一听,他们把歌曲中的内容改掉了,换上了别的小动物还一边做动作,非常开心。我就在想,何不为幼儿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去唱、去跳、去创编呢?对于打班幼儿来说,他们非常喜欢比赛的游戏形式,可不可以把这种比赛形式用于音乐仿编活动中来呢?于是我就有了这样的'构思,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仿编活动的快乐,同时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体验比赛的乐趣,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把全班幼儿分成五队,菠萝队、桔子队、西瓜队、桃子队、苹果队并配带好标记。
2、老虎布偶一个,牛、鸭子、羊、小猫、小青蛙图片各一。
3、森林动物图五张(图一、两只小狗,一只在玩球,一只在啃骨头;图二、两只小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图三、两只青蛙、一只在敲鼓,一只在唱歌;图四、两只老鼠,一只在偷米,一只在偷蛋;图五、两只熊猫,一只在笑,一只在哭。)
4、《两只老虎》节奏图谱,已学会唱这首歌曲。
活动过程:
1、在律动《郊游》中边表演边进教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玩,请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学学它们的叫声,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师:喵喵喵喵喵;幼儿:喵喵喵喵小花猫你好。)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布偶),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我们先看节奏图谱把《两只老虎》的节奏拍一遍吧!”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节奏拍得可真准,下面我们一边拍节奏,一边来唱一下歌曲吧!”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
“老虎想请你们边唱边做做动作,好吗?”(幼儿表演)
4、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1)、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大三班的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们带来了五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才算好,等都好后五组队员来个比赛,听听哪组唱的最好并请老虎大王来为优胜对发奖。记住,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一起学学唱唱改编好的歌词。
(4)、幼儿与老师、老虎大王一起评出优胜对,并边唱该对编的歌边发奖。
5、在动物舞会中结束活动。
“老虎大王听了可真开心,直夸我们大三班小朋友聪明。它想为我们开个舞会,小动物都赶来参加了,你们开心吗?你可以邀请小动物一起跳,也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跳,让我们跳起来吧!”
活动反思:
音乐是时间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较高也比较投入,能够真正融入到我为他们创设的氛围之中。活动开始以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去玩自然而然的引出话题,激起幼儿兴趣。到了森林后一定会有许多小动物出来欢迎我们的,所以在这儿我把与小动物打招呼设计成了练声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十分开心,与小动物(老师扮演)的互动较好,接着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大老虎这个角色,从唱关于老虎的歌曲过渡到老虎布置任务,幼儿分组进行仿编歌曲,最后评出优胜队,都围绕情境展开活动。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如果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坐着他们肯定坐不住,所以我采用这种情境的设计,让幼儿在走走、唱唱、跳跳中学习很适合幼儿也便于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较强,用小组比赛的形式鼓励幼儿进行仿编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团结精神。总的来说,幼儿对该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在活动中能够运用电化教学,创造出森林的背景,小动物制作成动画,小朋友一定会更感兴趣,效果一定会更好的。
幼儿园大班《两只老虎》音乐教案
老师:小朋友们好。
小朋友:老师好。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听过《两只老虎》这首儿歌吗?
小朋友:听过。
老师:小朋友们全体起立,下面和老师一块拍手唱一遍这首歌。
老师、小朋友:齐唱。
老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吗?
小朋友:学会了
老师:下面呢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动物呀?(出示道具)
小朋友:老虎。
老师:对了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你们在那见过大老虎啊?
小朋友:在电视上、动物园里。
老师:那大家想不想学老虎的英文名字呀?
小朋友:想。
老师:那老师念一遍,小朋友们跟着念一遍,好不好?
小朋友:好
老师:老虎、老虎 Tiger
小朋友:老虎老虎 Tiger
老师:那小朋友一块和老师念一遍 老虎、老虎 Tiger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小朋友、老师:老虎、老虎 Tiger
老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吗?
小朋友:学会了
老师:那你们自己来念一遍。老虎、老虎
小朋友:老虎、老虎 Tiger
老师:对了,小朋友们真棒。
老师:老虎的英文名字学会了,那我们学一首关于老虎的儿歌,好不好?
小朋友:好。
老师:那老师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
小朋友和老师一块念儿歌。
老师:我们在重复一遍。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掌握轮唱的演唱方式。
2、学会聆听,与同学用准确和谐的声音演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4、感受音乐表现的形象,体会动物的可爱,教育学生爱护动物。
教具准备:
磁带,钢琴,写有旋律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呼吸练习
吸气要深,仿佛闻花香一样。吐气要匀,犹如从口中吐丝一样。
2、发声练习
2/412345―1350‖
La~lalala
注意连音的连贯和跳音的轻巧。
二、齐唱歌曲
1、引入新课。
2、齐唱歌曲,注意歌词唱准确。
3、教师带学生唱歌曲的曲谱,对音准进行指导。
4、在唱歌曲,达到准确的效果。
三、轮唱歌曲
1、游戏――跳格子。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
0000
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真奇怪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3、教师和一个学生配合做游戏,一人一个声部,其他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4、抽生回答,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5、让更多的孩子参加游戏,为演唱打基础。
6、听录音范唱,感受和谐的音响效果。
7、带入旋律唱一唱,再一次听范唱,注意听自己刚才唱的哪个部分。
8、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A、控制音量,学会聆听。
B、注意音准和节奏。
C、有感情的演唱,唱出老虎的可爱。
8、教师讲授什么叫轮唱,与以前的齐唱做对比。
四、学生展示,在展示中可以创编舞蹈,形式不限
1、小组表演。
2、男女生表演。
3、个别学生表演。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表演的孩子当评委说说台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五、拓展练习
1、教师出示《找朋友》这首歌曲,孩子们都很熟悉,以同桌讨论的方式思考这首歌怎样轮唱。
2、选两组同学展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举手发言)
七、伴着音乐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两只老虎》这首歌,学生都会唱。而教材里的这首《两只老虎》是一首轮唱歌曲,对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类型的歌曲。
我用循序渐进的办法,让学生逐步感受轮唱带来的音响效果。首先解决音准的问题,这是后面的合唱能够唱好的基础。接着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感受两个声部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在进行轮唱的训练。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还是比较合理,环环相扣。
我认为整堂课的几点不足:一是学生的音色不够统一。在唱歌时,会有个别“不合群”声音冒出来,不是学生故意冒出来的,而是在平常的上课中对孩子们的发声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告诉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去演唱歌曲才是正确、好听的。二是学生有些拘谨,不够大胆。三、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很多时候可以让学生来仔细聆听来感受音乐,教师有时候讲太多效果反而不好。四是课后的拓展还是又一定难度,应该给孩子们一定的指导,不然孩子们会有些茫然。
组内评价:
尹达利:这首歌曲学生熟悉,这种轮唱的演唱方式学生还初次接触,学生参与的面很广,但是上台表演的少了点,应该更多孩子机会。
袁方: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教育孩子有付出才有回报就象友谊的回声。我想这是我们音乐老师的重要基本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要进行了做人的道理的教育
王丽萍: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教师应多一点自由给学生,分组创编并展示,让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教师只稍加点拨、指导而已。
何情: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结尾处还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却只字未提。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根据图片内容改编歌词。
2、联系看节奏卡表演歌曲,培养幼儿读节奏卡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郊游卡、小青蛙、小花猫、小鸭子图片各一个,老虎木偶一个。
2、森林动物六张(图
一、两只小狗,一只没有嘴巴,一只没有眼睛;图
二、两只小猪,一只在吹喇叭,一只在敲大鼓;图
三、两只青蛙、一只会钓小鱼,一只回吹泡泡;图
四、两只小鸡,一只在喝饮料,一只在吃西瓜;图
五、两只小猫,一只会抓老鼠,一只会啃骨头;图
六、两只小鸭,一只会举重,一只会跳舞)
3、《两只老虎》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律动,幼儿佩带郊游卡随《去郊游》音乐表演动作进活动室。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到森林里去郊游,每队的小队长要带好自己的同伴,跟紧老师,别走散了。”
2、练声《森林里的小动物》
“呀,到森林啦,看看是什么动物来欢迎我们了(出示青蛙图片),我们一起和它唱首歌吧。”(引导幼儿边表演边唱,要求幼儿嘴巴张圆,休止符时动作和声音一起停止)
3、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我们刚和这么多小动物一起唱歌,玩得开心吗?啊,谁来了(出示老虎头饰),大家快坐好,老虎有点生气了,它说你们唱了这么多小动物的歌,怎么没唱我森林大王的歌呀,坏了老虎要生气了。哎呀呀,尊敬森林大王别生气,我们正要唱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
(1)、先看节奏图谱把节奏拍一遍。
(2)、边唱歌曲边拍节奏。
(3)、请幼儿自编动作来表演歌曲(先请一个,再在老师的带动下按节奏卡表演动作)
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创编歌词。
(1)、布置任务: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老虎看了一直咪咪笑,不过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聪明不聪明,你们看它刚给我送来了六张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上画的内容,按《两只老虎》的节奏编歌词。我们都是最能干的,一定没问题的对不对?,呆会儿请每个小队长领一张图片带着自己的队员找个安静的位置一起看图商量创编,每个人都要动脑筋想,编好的歌词要队里的队员通过并都能唱出来再告诉老师,等老师一摇铃鼓,小队长就马上把图片送回来,大家快快坐回座位好吗?
(2)、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共同讨论创编词,并练唱,教师巡视指导,重点辅导幼儿创编时字数要工整。
(3)、请每一组的幼儿将改编的歌词唱一遍,其余幼儿根据演唱小组所创编的小动物的叫声进行伴唱(伴唱只唱XXXXXX部分)
(4)、集体演唱各组创编的歌词,为他们奖励小星星。
5、复习节奏乐《我的皮鞋哒哒响》出场。结束
师:哦,原来是这些小伙伴呀!
二、听音乐找动物:
师演奏木鱼。
师:听!他们中是谁先来到这里了?
生:老鼠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
生:老鼠走路轻轻的,速度很快。
师:你的小耳朵真灵,把掌声献给他!
师演奏双响筒。
师:接着听!谁也在走来了?)
生:马。
师:你又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声音像马蹄声。
师:哦,你骑过马吗?请你来表演一下。
让我们跟着老师的音乐,一起来做回草原上的小骑兵。
师演奏响板。
师:下面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谁那么高兴,唱着歌也来了?
生:青蛙。
师:是吗?那你也来学一学青蛙唱歌。
生:Gua-Gua
师:真象一只可爱的青蛙。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
师演奏鼓。
下面我们来欢迎最后一个出场的大朋友。
生:老虎
师:这个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1:声音很响,表示大老虎很凶猛。
生2:音乐听起来很强,表示老虎的威猛。
师:那现在我再来演奏一遍,请你们告诉我,老虎从哪里走来了?
生:老虎从远处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因为声音越来越强。
师:你说得真棒。声音由弱到强,表示离我们越来越近。老师这里有三条节奏,请你选择一下,哪一条是老虎走路的节奏?
X X | X X || XX XX | XX XX || X — — — ||
生:第一条。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的节奏学老虎的样子走一走 。
哇,真像一群威猛的老虎来了。
三、了解打击乐器种类
师:小朋友,刚才老师演奏的这些乐器,称什么乐器?
生:打击乐器。
师:你还认识哪些打击乐器呢?
师:你们了解的真多,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再演奏一些打击乐器,请你来猜猜,是什么打击乐器?
生;碰铃;锣,小拨。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打击乐器家族很大,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它们不仅能用来为乐曲或歌曲伴奏,增加气氛,有的还能单独演奏旋律呢。
四、欣赏《老虎磨牙》
1、初听,编故事
师: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这个故事也是从音乐中来听,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仔细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老虎在干什么?
师:小朋友,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谁先来告诉我,老虎在干什么?(你讲得真有趣,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讲得真生动……)
师:看来呀,我们每个小朋友听到的故事都不太一样,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下面来听听我们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小朋友听了这个音乐,编的故事。(一天早晨,大雾蒙蒙,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一只大老虎还在睡梦中,四周静悄悄的,偶尔可以听见几只小虫在鸣叫。这种静,这种阴森恐怖,让人呆上一分钟,全身汗毛都得竖起来。“嗷---”不一会尔,从树林的深处传来老虎的一声吼叫,睡了一夜的老虎,肚子空空,于是他决定下山去寻找事物。他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机警地看着周围,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活物。它从远处一步步走来,越走越近,可竟然没有找到一点儿食物。饥饿和一无所获使这只老虎异常愤怒。它张开血盆大口,疯狂地扑打着爪子,愤怒地在石头上磨起牙来。)
生:听故事。
2、分段欣赏
师:没想到音乐中还有故事。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各段的音乐形象。
欣赏第一段
师:这段中你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演奏?
生: 鼓,木鱼,沙球等。
师:你们觉得这时候老虎在干什么呢?
生:老虎在睡觉,在休息……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因为,这段音乐很轻,表示很安静,表示四周静悄悄的。
师:你听得真仔细,大老虎在睡觉,我们可不能吵醒他呀。假如你看见一只大老虎在睡觉,你会怎么样呢?
生:很害怕,悄悄地溜走。其实,小动物们跟你一样,也很害怕,也悄悄地溜走了。
师:谁来给这一段音乐取个名字。
生:老虎睡觉。
欣赏第二段
师:小朋友,老虎睡觉醒来后会怎么样呢?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仔细听,听完后告诉张老师,也模仿老虎的样子表演?谁来说,老虎在干什么?
生:在走路,在下山,在找食物,从远处走来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声音由弱到强。
师:哇!你的小耳朵真灵。给点掌声!我们也来给第二段取个名字?
生:老虎下山,老虎找食物
师:老虎下山找食物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老虎下山找食物。
生:演奏。
师:他们演奏得怎么样,请你来说一说。
师:我觉得如果你们能表现出老虎从远处走来,就更棒了。那我们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肯定有进步的,好吗?
欣赏第三段
师:小朋友,真可惜,其实老虎什么也没找到,他心里很难过,于是他就发怒了,听!这时他又在干什么了呢?
生:在磨牙
师:老虎磨牙的速度怎么样?
生:比较快
师:这段音乐强还是弱?
生:强
师:磨牙的速度快,音乐强,老虎的心情怎样?
生:愤怒。
师:你们真聪明。这段我们又该取什么名字呢?
生:老虎磨牙
师:你们知道吗?这首乐曲就叫老虎磨牙,是陕西有名的打击乐合奏。
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是什么——鼓。
五、探索磨牙的演奏方法
师:现在每一组后面都有一个鼓,请组长把它拿到前面来。
师:同学们一定想迫不及待的来敲一敲了,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各组先在组长的带领下研究一下磨牙的声音是怎么演奏出来的?
生:研究磨牙的演奏方法。
师:请各组组长把你们研究的结果告诉给大家。
师:同学们真聪明,研究出了这么多磨牙的演奏方法,下面老师也给你们演奏一种。这种演奏方法叫做刮奏。其实在老虎磨牙这首曲子就是用了这种演奏方法。
六、完整欣赏
下面我们一起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这首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小朋友可以边听音乐边模仿老虎表演。
七、小结
看了“《老虎磨牙》音乐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乃哟乃》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2.《冬夜静悄悄》音乐教案设计
3.《达古拉》音乐教案设计
4.《过雪山草地》音乐教案设计
5.歌曲《小小少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与特点,进而从情感上对民族打击乐器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想学习的愿望。
2、通过欣赏与分析打击乐器合奏《老虎磨牙》及浏览多首民族打击乐器合奏片段,学习并了解民族打击乐器的表现作用。
3、能主动学习探索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尝试用同一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打击乐器合奏曲的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体验音乐老虎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导入
1、对比式欣赏:作品一,管弦乐曲《天鹅》
作品二,打击乐曲《老虎磨牙》
2、学生仔细聆听,分辨出音乐的不同。
3、师归纳:作品一,一乐器的旋律变化来表现。作品二,没有旋律,主要靠打击乐器的音色与节奏。
二、认识过程
1、学生课前选好打击乐器;通过观察与交流,了解乐器的名称、材料与音色;按乐器材料分类而坐。
2、了解民族乐器分类
(1)师:乐曲是由大家手中的这些民族打击乐器演奏出来的。民族打击乐器按材料可分成几类?还有哪些乐器?(生:介绍制造乐器的材料,并分类。)
(2)师鼓励学生讲出所知道的打击乐器。
(3)师鼓励学生探索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不同的敲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4)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按乐器的分类分别演示不同的敲击方法。
三、深入过程
1、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形象特点选择音色与节奏:如小兔跳、马儿跑、大象走路等形象。
2、学生用打击乐器尝试,进行设计并演示出来。
(1)师:如何表现老虎的形象?(虎虎生威,慑人的声势)
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表现呢?(老虎的吼声; 走路的样子;生活的环境等)
(2)用打击乐器演示表现的内容。
(3)欣赏《老虎磨牙》片段,引导分析:
片段1:引子---寂静的森林(鼓、双响筒)
片段2:老虎的吼声(鼓的轮奏、钹的磨动)
片段3:老虎的步态声(松弛地敲鼓,从鼓边到鼓中央)
片段4:音乐的变化(急促、追赶似的)
片段5:老虎的磨牙(刮鼓边)
(4)要求学生:1、听音乐片段
2、画出图谱
3、分辨出乐器和打击的方法。
(5)示范并引导学生完整地欣赏。
要求学生听出以上典型的音乐片段,并根据图谱,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演奏乐器动作。
四、编创表现
1、老师出示创编的范围,让学生设计一段故事情节或形象或情景,也允许自由选题。
2、要求:要有创意,探索与众不同的敲击方法。
要注意节奏的设计。
讲求交流、合作。
3、学生自由组合,用手中的打击乐器创编一段简短的打击乐器合奏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神态、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凛的大老虎。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打击乐器描绘的《老虎磨牙》的音乐形象。
3、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描绘情境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凛的大老虎,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好,认识你们非常高兴,我是来自张家港外国语学校的张老师,大家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今天我还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想。
师:好,老师先给你们看看他们的照片
生:马,老鼠,青蛙,老虎。
活动目标:
1. 愿意在教师的示范和鼓励下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
2、尝试创编歌曲。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母鸭带小鸭》,两只老虎图片(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各部位可灵动的大象两只,小猫、小兔、小狗图片各两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母鸭带小鸭》
二、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瞧,这儿有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的歌都会唱吧?快,唱给大家听听!”
师生共同练习第一遍
师:“刚才小朋友唱得真好,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还做出了好看的动作呢,让我们一起加上好看的动作来唱一唱,跳一跳吧。你们可以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三、创编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大象
师:“刚才两只老虎哪里奇怪?”
幼:“没有耳朵和尾巴。”
师:“对了,真棒,我们这儿还来了两只大象呢!跟大象打个招呼。”
幼:“大象你好。”
师:“如果要把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可以把什么地方变没了?”
幼:“(1)、(2)”
师:“现在,它们变成了两只奇怪的大象。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真棒,唐老师忍不住想把它唱出来呢,我们来听听。”
师唱
师幼一起唱。
师:“还可以把大象的什么地方变没了,让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呢?”
幼:“(3)(4)”
师:“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小朋友你们也来唱唱吧?看谁最能干!”
幼儿大声唱,教师可小声引导幼儿唱。
师:“真棒!小朋友们真聪明。瞧,我们班还来了一些小动物呢。看看都是谁啊?
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给幼儿观看,幼儿分别认识并说出小动物名称。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想想看它们如果没有了什么,就会变奇怪了,然后再与好朋友试试,怎么把它唱出来。”
幼儿操作,谈一谈、说一说
师:“好,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好?”(幼:)那哪组的小朋友想先来唱给我们听听的?(幼唱,一起唱)
师:“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幼:)
师:“那我们来唱唱看。”(边唱边做动作,一起进行表演)
师:“我们再来看看,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猜谜形式,该幼儿做动作,让其他小朋友先猜)
师:“我们来唱唱吧。”
四、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把这么多的小动物变奇怪了,真棒。外面还有好多小动物呢,我们去瞧瞧,也把他们变奇怪吧!
活动目标:
学会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
活动过程:
1.出示老虎的图片让幼儿欣赏,让幼儿谈论老虎的样子、本领、牙齿的样子以及它喜欢吃什么。
2.学唱歌曲。
(1)放录音,让幼儿自由学学老虎跑的动作。
(2)练习唱歌曲。
(3)让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复习歌曲《走路》。
《两只老虎》音乐教学反思
这首人人都会唱的儿歌出现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音乐课本中,难度似乎太低了,但是它是以轮唱歌曲的要求出现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到,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并掌握,我由浅入深的引入。
先让学生齐唱歌曲《两只老虎》,由于这首歌小朋友们都非常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轮唱形式的《两只老虎》,并引导“与我们唱得有什么不同?”等问题让他们仔细听。
学习歌曲时先由老师与个别学生合作演唱,让同学们慢慢地领会这种唱法,让学生感受轮唱式演唱,再将全班学生分成两歌声部,让学生自己体会轮唱的声部特点;最后由两个学生单独演唱,确定学生是否真正的会唱、掌握,这样一步一步降低难度。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轮唱的演唱,但有的同学忽视了自己歌唱声音和音量的控制,音准有些不太好,这一点我将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进一步的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
小班音乐教案《两只老虎》参考模板
小班音乐教案《两只老虎》参考模板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扮演老虎的律动游戏,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3.尝试为《两只老虎》特定的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准备:
物质老虎头像粘贴图卡、铃鼓、玩具老虎
经验:
听过《两只老虎》的音乐,能随着歌唱
活动重点:
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活动难点:
尝试为特定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什么玩具呢?它长得什么样呀?”
1.全体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玩具。
2.老师扮演一个神秘的玩具(残疾小老虎),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分析:活动的导入环节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利用小班幼儿游戏化的认知特点,
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作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共鸣,牢牢的吸引他们,促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
二、歌唱活动
老师:“我的玩具老虎虽然生病了,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很勇敢的把它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欢迎小老虎唱给我们听听。”
1.全体散坐,聆听《两只老虎》的歌曲并随音乐歌唱。(老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做简单的歌词律动)
2.老师提问:“谁听到小老虎唱了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如果幼儿想不起来,老师可以用歌词的律动动作作为提示)
3.老师把小朋友说出来的曲词串成句子和幼儿共同歌唱并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分析:律动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拍子。两只老虎基本上每个幼儿都比较熟悉,在歌唱环节中老师特意安排让幼儿边倾听边做律动动作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回顾了歌曲。接下来老师又请幼儿帮助回忆歌词,这使小班的幼儿都可以牵引之前的歌唱经验,促使他们热情大胆的进行歌词的表达,最后老师利用简单的律动把幼儿表达的歌词加入乐曲拍子带领他们进行轻唱,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拍子。
三、律动游戏
1.边观看老虎活动的短片边模仿老虎活动的形态。
2.边歌唱边模仿老虎走路的形态。(走出音乐的拍子)
老师:“老虎生病了,所以它走得会慢慢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3.遮挡游戏:每人一条小纱巾,律动中唱到没有哪里,就用纱巾把那个肢体部位盖住。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两只老虎》歌曲的节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仅仅是一个环节的感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律动游戏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律动游戏的介入下使幼儿充分的感应本曲的节拍。模仿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光老师提出让幼儿学习老虎走路,相信每个幼儿都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而做的千篇 一律,这样的教育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资源,让(于:wWw.HnnsCY.cOM:两只老虎音乐教案小班)幼儿边看边模仿,随着自己的观察视角来做律动。最后的遮挡游戏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巩固了幼儿对曲拍的感应,又对下一环节改编特定小节歌词做好准备,这是老师环节设计的巧妙之处。
四、改编特定音乐小节的曲词:老虎五官粘贴游戏
1.教师两张老虎的头卡,请小朋友观察老虎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
2.请两个小朋友到老虎头卡上随意藏起老虎的一个部位。
3.大家一起尝试把改编后的词唱出来。
分析:这个环节老师设计的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很容易忘掉自己刚才看到的和说出来的话,而且老师也不容易用简单的语句向小班的幼儿说明要改编的特定音乐小节。在这里老师用粘贴隐藏的游戏形式很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幼儿玩的开心的同时成功的完成了本环节的活动难点。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将老虎五官游戏卡粘贴在音乐区,小朋友可以自主游戏歌唱。
2.也可将游戏卡多做几张放在幼儿经常游戏的过渡环节区(幼儿自由活动区域,比如走廊),丰富幼儿的活动。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扮演老虎的律动游戏,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3.尝试为《两只老虎》特定的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准备:
物质老虎头像粘贴图卡、铃鼓、玩具老虎
经验:
听过《两只老虎》的音乐,能随着歌唱
活动重点:
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活动难点:
尝试为特定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什么玩具呢?它长得什么样呀?”
1.全体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玩具。
2.老师扮演一个神秘的玩具(残疾小老虎),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分析:活动的导入环节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利用小班幼儿游戏化的认知特点,
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作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共鸣,牢牢的吸引他们,促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
二、歌唱活动
老师:“我的玩具老虎虽然生病了,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很勇敢的把它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欢迎小老虎唱给我们听听。”
1.全体散坐,聆听《两只老虎》的歌曲并随音乐歌唱。(老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做简单的歌词律动)
2.老师提问:“谁听到小老虎唱了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如果幼儿想不起来,老师可以用歌词的律动动作作为提示)
3.老师把小朋友说出来的曲词串成句子和幼儿共同歌唱并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分析:律动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拍子。两只老虎基本上每个幼儿都比较熟悉,在歌唱环节中老师特意安排让幼儿边倾听边做律动动作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回顾了歌曲。接下来老师又请幼儿帮助回忆歌词,这使小班的幼儿都可以牵引之前的歌唱经验,促使他们热情大胆的进行歌词的表达,最后老师利用简单的律动把幼儿表达的歌词加入乐曲拍子带领他们进行轻唱,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拍子。
三、律动游戏
1.边观看老虎活动的短片边模仿老虎活动的形态。
2.边歌唱边模仿老虎走路的形态。(走出音乐的拍子)
老师:“老虎生病了,所以它走得会慢慢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3.遮挡游戏:每人一条小纱巾,律动中唱到没有哪里,就用纱巾把那个肢体部位盖住。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两只老虎》歌曲的节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仅仅是一个环节的感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律动游戏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律动游戏的介入下使幼儿充分的感应本曲的节拍。模仿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光老师提出让幼儿学习老虎走路,相信每个幼儿都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而做的千篇 一律,这样的教育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资源,让(转载于:wWw.HnnsCY.cOM:两只老虎音乐教案小班)幼儿边看边模仿,随着自己的观察视角来做律动。最后的遮挡游戏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巩固了幼儿对曲拍的感应,又对下一环节改编特定小节歌词做好准备,这是老师环节设计的巧妙之处。
四、改编特定音乐小节的曲词:老虎五官粘贴游戏
1.教师两张老虎的头卡,请小朋友观察老虎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
2.请两个小朋友到老虎头卡上随意藏起老虎的一个部位。
3.大家一起尝试把改编后的词唱出来。
分析:这个环节老师设计的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很容易忘掉自己刚才看到的和说出来的话,而且老师也不容易用简单的语句向小班的幼儿说明要改编的特定音乐小节。在这里老师用粘贴隐藏的游戏形式很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幼儿玩的开心的同时成功的完成了本环节的活动难点。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将老虎五官游戏卡粘贴在音乐区,小朋友可以自主游戏歌唱。
2.也可将游戏卡多做几张放在幼儿经常游戏的过渡环节区(幼儿自由活动区域,比如走廊),丰富幼儿的活动。
小学音乐两只老虎课件
教学目标设计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的轮奏的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2、感受和体验描绘动物的音乐,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懂得人要爱护动物的道理。
3、通过唱歌、游戏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愿望。
4、通过学习法国歌曲《两只老虎》,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音乐风格。
5.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二声部歌曲及轮唱歌曲带来的立体饱满、层次感的不同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各项音乐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欢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包括说节奏、轮唱等)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展开听、说、唱等多元自主实践活动,感知速度、力度变化所塑造出不同的音乐情境及传递出的情感变化及轮唱歌曲带来的立体饱满、层次感的不同感受。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用有不同的速度、力度等形式演唱歌曲,展开对歌曲情境的想象。
2、能够准确地拍击二声部的节奏,增强合作意识。
3、能准确地唱出唱名。
4、学习巩固轮唱方法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轮唱。
3.教学方法:游戏活动激趣法、听唱及视唱法、教师示范引领法、学生合作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郊游)
二、表演《两只老虎》
1、导入:
师: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请我们的.“百兽之王”老虎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2、初听乐曲,轻声跟着唱
提问:指出这首歌曲与我们以往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教唱歌曲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随钢琴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5、歌曲处理:有趣地
6、以小组为单位,完整地分两个声部演唱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
三、轮唱歌曲
1、游戏——跳格子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3、教师和一个学生配合做游戏,一人一个声部,其他孩子说说发现了什么?
4、抽生回答,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5、让更多的孩子参加游戏,为演唱打基础
6、听录音范唱,感受和谐的音响效果
7、带入旋律唱一唱,再一次听范唱,注意听自己刚才唱的哪个部分
8、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A控制音量,学会聆听。
B注意音准和节奏
C有感情的演唱,唱出老虎的可爱
9、教师讲授什么叫轮唱,与以前的齐唱做对比
四、学生展示,在展示中创编形式不限。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表演的孩子当评委说说台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五、拓展活动:
1、教师出示《找朋友》这首歌曲,孩子们都很熟悉,以同桌讨论的方式思考这首歌怎样轮唱。
2、选两组同学展示,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学小结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小结:
师: 老虎是森林之王,可是老虎的数量却越来越少,它是国家一级维护动物,希望小朋友们都会保护它——我们人类的朋友!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扮演老虎的律动游戏,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3.尝试为《两只老虎》特定的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准备:
物质老虎头像粘贴图卡、铃鼓、玩具老虎
经验:
听过《两只老虎》的音乐,能随着歌唱
活动重点:
模拟老虎的形态律动,初步感知歌曲的节拍。
活动难点:
尝试为特定音乐小节改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老师:“小朋友都喜欢什么玩具呢?它长得什么样呀?”
1.全体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欢的玩具,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什么玩具。
2.老师扮演一个神秘的玩具(残疾小老虎),请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分析:活动的导入环节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的判断。因此,我们要利用小班幼儿游戏化的认知特点,
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具”作为切入点,引发幼儿的共鸣,牢牢的吸引他们,促使其成为主动参与者。
二、歌唱活动
老师:“我的玩具老虎虽然生病了,但是它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很勇敢的把它唱出来了,我们一起欢迎小老虎唱给我们听听。”
1.全体散坐,聆听《两只老虎》的歌曲并随音乐歌唱。(老师可以鼓励小朋友做简单的歌词律动)
2.老师提问:“谁听到小老虎唱了什么?”(老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如果幼儿想不起来,老师可以用歌词的律动动作作为提示)
3.老师把小朋友说出来的曲词串成句子和幼儿共同歌唱并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分析:律动可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可以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拍子。两只老虎基本上每个幼儿都比较熟悉,在歌唱环节中老师特意安排让幼儿边倾听边做律动动作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回顾了歌曲。接下来老师又请幼儿帮助回忆歌词,这使小班的幼儿都可以牵引之前的歌唱经验,促使他们热情大胆的进行歌词的表达,最后老师利用简单的'律动把幼儿表达的歌词加入乐曲拍子带领他们进行轻唱,使幼儿更好的感受到歌曲的拍子。
三、律动游戏
1.边观看老虎活动的短片边模仿老虎活动的形态。
2.边歌唱边模仿老虎走路的形态。(走出音乐的拍子)
老师:“老虎生病了,所以它走得会慢慢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3.遮挡游戏:每人一条小纱巾,律动中唱到没有哪里,就用纱巾把那个肢体部位盖住。
分析: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律动游戏感应《两只老虎》歌曲的节拍,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仅仅是一个环节的感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律动游戏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律动游戏的介入下使幼儿充分的感应本曲的节拍。模仿是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光老师提出让幼儿学习老虎走路,相信每个幼儿都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而做的千篇 一律,这样的教育形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介的资源,让幼儿边看边模仿,随着自己的观察视角来做律动。最后的遮挡游戏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巩固了幼儿对曲拍的感应,又对下一环节改编特定小节歌词做好准备,这是老师环节设计的巧妙之处。
四、改编特定音乐小节的曲词:老虎五官粘贴游戏
1.教师两张老虎的头卡,请小朋友观察老虎的脸上都有什么器官。
2.请两个小朋友到老虎头卡上随意藏起老虎的一个部位。
3.大家一起尝试把改编后的词唱出来。
分析:这个环节老师设计的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很容易忘掉自己刚才看到的和说出来的话,而且老师也不容易用简单的语句向小班的幼儿说明要改编的特定音乐小节。在这里老师用粘贴隐藏的游戏形式很好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幼儿玩的开心的同时成功的完成了本环节的活动难点。
五、活动延伸
1.教师将老虎五官游戏卡粘贴在音乐区,小朋友可以自主游戏歌唱。
2.也可将游戏卡多做几张放在幼儿经常游戏的过渡环节区(幼儿自由活动区域,比如走廊),丰富幼儿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示范和鼓励下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
2、尝试创编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母鸭带小鸭》,两只老虎图片(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各部位可灵动的大象两只,小猫、小兔、小狗图片各两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母鸭带小鸭》
二、复习歌曲《两只老虎》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瞧,这儿有两只老虎,《两只老虎》的歌都会唱吧?快,唱给大家听听!”
师生共同练习第一遍
师:“刚才小朋友唱得真好,我发现有的小朋友还做出了好看的动作呢,让我们一起加上好看的动作来唱一唱,跳一跳吧。你们可以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哦!”
三、创编歌曲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大象
师:“刚才两只老虎哪里奇怪?”
幼:“没有耳朵和尾巴。”
师:“对了,真棒,我们这儿还来了两只大象呢!跟大象打个招呼。”
幼:“大象你好。”
师:“如果要把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可以把什么地方变没了?”
幼:“(1)、(2)”
师:“现在,它们变成了两只奇怪的大象。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真棒,唐老师忍不住想把它唱出来呢,我们来听听。”
师唱
师幼一起唱。
师:“还可以把大象的什么地方变没了,让它们变成奇怪的大象呢?”
幼:“(3)(4)”
师:“一只没有(幼:),一只没有(幼:),真奇怪,真奇怪。”
师:“小朋友你们也来唱唱吧?看谁最能干!”
幼儿大声唱,教师可小声引导幼儿唱。
师:“真棒!小朋友们真聪明。瞧,我们班还来了一些小动物呢。看看都是谁啊?
教师一一出示小动物给幼儿观看,幼儿分别认识并说出小动物名称。
师:这些小动物也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想想看它们如果没有了什么,就会变奇怪了,然后再与好朋友试试,怎么把它唱出来。”
幼儿操作,谈一谈、说一说
师:“好,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好?”(幼:)那哪组的小朋友想先来唱给我们听听的?(幼唱,一起唱)
师:“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幼:)
师:“那我们来唱唱看。”(边唱边做动作,一起进行表演)
师:“我们再来看看,你们是把什么地方变没有的?”(猜谜形式,该幼儿做动作,让其他小朋友先猜)
师:“我们来唱唱吧。”
四、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把这么多的小动物变奇怪了,真棒。外面还有好多小动物呢,我们去瞧瞧,也把他们变奇怪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较高也比较投入,能够真正融入到我为他们创设的氛围之中。活动开始以复习《两只老虎》歌曲中,两只老虎哪里奇怪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引出话题,激起幼儿兴趣。到了之后有小动物出来和我们认识,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十分开心,与小动物的互动较好,接着就自然而然引出了其它小动物,从唱歌曲,到幼儿分组进行仿编歌曲,都围绕情境展开活动。
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好动,如果整个活动让孩子们坐着他们肯定坐不住,所以我采用这种情境的设计,让幼儿在走走、唱唱、跳跳中学习很适合幼儿也便于进行音乐教学,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的学习。
活动中的分组创编,培养幼儿的小组竞争意识,效果也不错。总的来说,幼儿对该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在活动中能够运用PPT教学,创造出森林的背景,小动物制作成动画,小朋友一定会更感兴趣,效果一定会更好的。但也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整个活动中,没有太大情绪的起伏变化,在之后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的情绪也没有很好的调节。例如:小兔的声音,应该用比较欢快的、跳跳的声音来演示;在幼儿创编后表演歌曲这一环节中,与幼儿互动也不好,没有很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