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节教学模式总结(语文五环节教学模式)

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五环节教学模式总结(共含19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五环节教学模式反思

好多年来,我们只是考评合格率和优秀率,从去年开始,县里增加了对于班级平均分的考评,而当时,学校正好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行,我深切地体会到: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提高班级平均分之利器。

一、五环节教学模式,能使学困生进步甚至脱困

以四人小组为例,拖班级平均分后腿的是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4号同学不是不好学,就是学不会。在老师“满堂灌”的时候,往往关注不到每一个同学,那些4号同学,厉害老师上课时,强打精神,装模作样听课,好些人因此炼就了坐着睡觉的本领;不厉害老师上课时,干脆爬倒,光明正大地睡,时间久了,老师就会认为:睡吧!不干扰别人就好。班级也就40多人,如果有十几个同学不学习,不听课,平均分怎么会高?班级的学习气氛怎么能调动?

而实行五环节教学模式就不同了,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是小组合作。合作探究和展示反馈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组织进行的,特别是在合作探究环节,要求学生全体起立,以小组长为核心,解决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这就使所有同学精力集中,杜绝了4号同学真睡和假睡的现象。再加上有小组长监督,实行兵教兵,一来同龄人讲解,思考问题的角度相同,理解能力相近,4号同学能够听懂,容易接收。二来小组长面对面监督,4号同学不能偷懒,不能走神,每节课至少能把容易的问题掌握一些,常此以往,积少成多,成绩必会有所提高。如果班主任在分小组时再多费点心思,效果会更好。比如说,班里一两个调皮不好管的同学,班主任可以暗中调查,访问一下他们平时害怕哪一个女生,或者说是仰慕哪一个女生,安排他们在女生所在的组,他们一定能听女生组长的话,配合小组长,完成学习任务。

二、五环节教学模式,能使优秀生更优秀

实行四人小组,担任小组长的都是班里的优秀生。在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他们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组织者。首先,在课堂学习中,小组长不但要学会老师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还要领会并传递给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中,学生学会是一个层次,能把学会的东西概括、归纳并用语言传递给别人,是学习中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知识的吸收和传递中,小组长进行了二次学习,把被动接收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已讲过的课,不容易忘记,听其它老师的课,转身就忘。我认为,小组长给3、4号讲解问题,非但不是浪费时间,而且还是自己拨高的过程。其次,五环节教学模式中,因为小组长的重要性,我们会经常不断地组织小组长培训,这样,小组长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就多,学生吗,经常被叫到办公室和老师交谈,自然会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被老师重视并信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成就感,这份成就感会促使小组长们更加努力学习,来回报老师的厚爱,会让优秀的学生变得更优秀。

三、五环节教学模式,能把全体学生捆绑在前进的战车上

五环节教学模式中,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为了实实在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组内的每一个学生才能获得成功。在评价中,我们实行组内连坐,比如,一个同学不完成作业,不但组里减分,其它成员还会受牵连,一同受罚。这一方法,对讲哥们义气的同学挺别管用,他们可以不听老师的话,但绝不愿意连累同伴。竟管他们开始写作业的目的不那么高尚,但毕竟还是写了,按时完成作业是一种习惯,时间久了,写作业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另外,初中的孩子特别需要群体认同感,当他一个人的行为不当,影响组内量化时,他会受到组内其它人的孤立,为了不受孤立,他也会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和其他同学捆绑在一起,共同前进。

任何教学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五环节教学模式,也并不一定适合每一节课,但它一定适合绝大多数的课节,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五环节教学模式一定会大放异彩。

篇2:中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论文

中学数学五环节教学模式论文

内容摘要:数学教学有讲练结合、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学、复习总结等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大家不妨试一下“共学预习――课堂讲授――巩固训练――矫正反馈――师生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数学预习与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是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具体做法。从这个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逐步体现了教与学由“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获取”的转轨。

关键词:预习讲授 训练 反馈 小结

数学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数学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数学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所形成较稳定的、简明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式样。它是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指导下,体现基本教学原则的整体操作程序和方法体系所构成的动态系统,是教学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的“中介”,一定的教育观念通过选择、调整教学模式才能体现,才能实践指导。数学教学有讲练结合、引导探究、合作交流、指导自学、复习总结等教学模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

通过近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我不断总结、反思、修正,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式获取知识”转轨。初步探索出“共学预习――课堂讲授――巩固训练――矫正反馈――师生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共学预习环节

在学新知识之前,教师首先要拟定预习知识要点。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首先在家独立完成预习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要能总结和概括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如:定义、定理、法则、性质、公式等有关概念;其次再对知识点理解和有效记忆,在理解的过程中,要找准可理解知识点和不可理解知识点,从而使听课带有针对性;再次是对例题的预习,在预习例题时,要达到三个要求:

(1)例题的解题思路是否能看懂,若能看懂则要尝试解题;

(2)若有不懂之处,要做知识障碍标记;

(3)若例题的解题方法完全理解,要探索例题是否还有其他解题思路。如一题多解、一题多证、一题多论(结论)、逆向思维等多种方法,并从多种方法中比较出简捷方法。总之,通过预习,要使学生但的听课带有问题,从问题中使学生获取听课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课堂讲授环节

1、教师依据对学生预习的诊断反馈抓住学生知识的`疑难问题,进行授课,通过授课过程,为学生排忧解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困生,多为他们提供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如提问、上黑板的板演等方式;

2、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优质高效为目的,切忌泛讲满堂灌,力求课堂时间高效化;

3、课堂新授还应注重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如转化思想、逆向思维、整体代换、消元法、换元法、辅助线作法等多种有章可循的思维方法;

4、课堂新授还应重视现实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有反思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每天搞发明创造,而是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地渗透创新意识,使学生从学知识创新去感悟人的综合素质的创新。

三、巩固训练环节

新授之后,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本课习题与练习。首先,习题的编排要有层次和梯度,使各类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其次,习题的设计要有“三性”――启发性、趣味性、创新性。再者,习题的编排要弥补课本例题的不足,特别是易混、易错、易漏的概念部分要进行强化训练,使课堂练习体现出本节课更多知识点。

四、矫正反馈环节

教师通过学生巩固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再对学生进行补偿学习。提别要关注那些“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能面对面的指导、纠正。指导学生达到应掌握的水平为止。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对测试卷进行会诊法,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评卷、互改、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二是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注意详略得当,疑难问题要观察学生理解程度,力争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三是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要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五、师生小结环节

从内容上讲,重点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预习和小结部分都要在作业本上进行书面概括。预习部分要求学生:

(1)能总结课堂所学定义、法则、定理等有关概念;

(2)能概括教师讲解概念的一些口诀记忆法或法则记忆技巧;

(3)能从教师的讲授中总结出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

小结部分要求学生:

(1)能总结本节课的注意事项;

(2)能对老师知识点的拓展部分如公式的推广应用、定理的发散应用等;

(3)做题的格式上要求学生能从老师的板书上模仿出各类习题规范的做题格式。

在我们落实新的“数学预习与小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法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也引导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兴趣,而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面对新教材,新理论,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与时俱进,以符合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在现有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更自由的去主宰和利用,这样我们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优化我们的课堂结构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的数学素质。

篇3:体育教学反思五环节

体育教学反思五环节

教学反思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回忆、总结和思考。让教师在自我的评价中,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思考找出改进与提高的方法和途径,在帮助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同时,积累良好的经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师该如何才能做好教学反思?在进行反思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实践和经验,总结认为:做好教学反思应该抓好五个环节,现提出来和大家交流讨论,望多批评指正! 一、课堂留意观察、捕捉 教学过程是反思的主体,是反思的主要信息来源,要做好教学反思就必须对教学过程加以留意和观察,及时捕捉各种有用的信息,储存在记忆里,为将来进行反思是提供较全面、完整、准确的资料。有的信息是隐藏的,有的是稍纵即逝的,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组织安排、讲解示范、游戏设计、队形调动、器材运用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中,发现和找到有用的、值得将来反思的场景、现象和问题等。例如:在前滚翻教学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加入前滚翻动作的接力跑游戏,游戏中,学生兴趣十足、热情高涨,但是细心的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有部分学生为了赶速度,草率的完成前滚翻动作,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动作泛化现象。这时若叫停或更换游戏不一定妥帖,怎么办?记下问题,留作反思! 二、课后静心回想、回忆 教学反思的对象一般是已经完成的某个课堂教学过程,要评价和思考此教学过程中的对与错、得与失、过去缺,就必须尽可能追忆到课堂实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所以,回忆、回想就成为反思的必要前提,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就必须静下心来好好的回忆和回想。同时,教学反思的内容具有多元性,要使反思更全面、准确、到位,就要尽可能多的把课堂教学过程回忆起来,从成功之处到不足部分、从大的问题到小的缺陷、从共性现象到个体表现、从常规过程到突发事件……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仔细回忆到位。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一个优秀的“回忆家”!他们在完成教学反思前会静下心来,把那课堂像放电影一样,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部分,慢慢的在脑海里回顾一遍、两遍或更多,这样才能让反思落到实处。 三、有效信息区分、判断 在前两步骤中,教师通过观察和回忆收集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问题和现象,这时,他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区分和筛选,根据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判断,选择一些最大的、与自己教学能力水平相关、值得自己思考和提高的、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信息进行保留,以便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而那些无用的、可以忽略的信息则剔除掉。例如:在足球踢定位球教学中,对于个别学生鞋子和球一起飞的现象就可以忽略(虽然可能引起一定的哄笑),而对于部分学生的球不能较好的“离地”现象,若当时又没能找到较好的辅助方法来解决,这个现象就应该保留下来;在传授篮球跳投初期,对学生出现的动作顺序不对、用力不协调等问题要着重注意,而对于学生命中率偏低等问题可暂缓考虑。 四、针对问题思考、解决 思考和解决问题是教学反思的核心部分,反思后一定要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确保反思落到实处。教师对精心筛选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揣摩和探究,以寻找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不同性质的问题,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果是课堂中因为教师预设不到位、组织安排不合理、队形调动不科学等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思考,一般能较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如果是一些个性化的、模棱两可的问题,或是专业技术含量高的问题和现象,教师无法很好的自我解答时,应该积极向身边的前辈、名师等权威请教,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向各地专家、学者寻求帮助。比如:学生在篮球比赛时,身体发生多种不同的接触,涉及到专业裁判知识,教师有时很难裁定。在反思时,教师就要寻找正确解答,及时补上知识。 五、回归课堂运用、实践 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提升课堂质量,所以,完成教学反思后要尽可能的回归到课堂。让课堂实际教学来检测反思是否准确、合理、到位?是否能够有效的解决了实际问题(缺点或不足)?例如:在七年级三步上篮教学中,教师传授的是单手肩上上篮,而部分女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常常因为力量不够,球几乎投不进,大大挫伤了她们的积极性。经过认真反思,在接下来的同轨班级教学中,教师针对性的加入了双手胸前投篮动作的教学,许多女生自觉的采用这种投篮方式,取得很好的效果,用实践证明了反思的成功。另外,任何一个教学反思只是使课堂变得越好,但不可能是最好。所以,即使在教学反思后进行运用和实践的课堂,也要积极进行再次反思,只有在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中,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前进。

篇4:文言文教学五环节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五环节教学反思

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二、“点”:

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没有”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又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另外,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译”:

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

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以上活动,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进行。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和全文的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地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五、“引”:

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却不能满足,而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心得、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

由于采用以上五个环节进行了文言文教学,所以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同时还使他们受到了美的熏陶。这样以来,学生爱学、乐学。成绩自然会稳步提高。

当然,解读文言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去学习,从方法到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光靠课堂学习是非常有限的,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一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如《史记》《汉书》《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名著。这样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能力。

篇5:“五学”教学模式之我见

“五学”教学模式之我见

“五学”教学模式之我见

文/吴妙玲

摘 要:结合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这节课的教学,对“五学”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和检测评学谈谈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五学”;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我县推行的“五学”教学模式,是指以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和检测评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此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下面我来谈谈“五学”教学模式在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这节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目标导学

这个环节把原来的教学目标转变成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并且能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习目标既要简练,又要有概括性,目标的导入过程可以有新旧认知的矛盾冲突,如:

1.师:我们学过了哪些方法来分解因式?

生:提公因式法,运用平方差公式法。

2.师:请同学们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ax4-ax2

此题用到先提公因式再运用平方差公式的方法,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评,强调分解因式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选择正确方法,分解要彻底。

3.出示:4x2+4xy+y2,问:能用学过的方法分解因式吗?学生观察式子特点后发现不能用学过的方法解此道题,产生求知欲。

出示课题:《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出示学习目标:能辨别,会分解。

二、自主探学

本环节要求学生以学习目标为基础,将“目标”细化为更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本节课借助导学案出示问题串,要求学生各自独立思考、阅读教材后解答,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解法,遇到疑难点打个问号,发现新的问题可补充在学案上。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自主探学,要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的、安静的学习时间。

这节课给学生提供导学案的问题串如下:

1.请找出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等号左边有几项?每项有何特点?首尾项符号是什么?等号右边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应注意符号的区别。

此公式用语言叙述为: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乘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2.符合完全平方式结构特点的多项式才可以用这个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形如什么样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呢?

3.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是完全平方式的式子确定公式中的a、b分别是什么。

(设计几道多项式让学生辨别,可以以表格形式出现,更为直观)。

方法: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要考虑三个条件,(1)项数是三项;(2)其中有两项同号且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3)另一项是这两数或式乘积的2倍,公式中的a、b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并且式子中的三项并不一定都按顺序排列,只要能找出符合完全平方式条件的三项即可。

4.什么样的分解因式方法叫“运用公式法”?

5.将下面的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共4道题。

(因为是让学生自主探学,所以根据书上的例题改编成相应类型的四道题让其解答更有挑战性,如果学生掌握了方法就会解。)

6.自己编一道符合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组内成员交换解答。

在学生自主探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到组间去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搜集学生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还可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进展,适度调整独立学习的时间和任务。

三、合作研学

本环节要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础,小组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组6人左右,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平均分组。(2)1、2号是优等生,分别是组长、副组长;3、4号为中等生,5、6号为后进生,这四个都是组员。(3)民主选举,合理分工。组长、副组长、组员角色计分,按分评比,一般1、2号答对一题记一分,3、4号答对一题记2分,5、6号答对一题记3分,这样的计分方式对学生有激励作用。(4)1号带6号,2号带5号,3、4号互相帮助。一帮一,团结合作,共同提高。

教师布置小组讨论的具体任务、步骤及要求,学生小组内互相帮助,合作学习研讨自主探学中的疑难问题与各自的学习见解,自己小组内达成共识的学习成果,并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1.以小组为单位互帮互助,解决自主探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自己发现的问题。

2.这节课学习的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与“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有什么异同?

3.本节课的分解因式要注意哪些事项?

本环节是自主探学的延续,因为自主是合作的基础,而合作是自主的进一步深化,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助学习及与老师的交流共同解决。

四、展示赏学

每个小组按问题顺序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上台板演过程并讲解,做错的或不足的由其他组订正或补充,比一比谁学得好,评一评哪个小组学得透,以学案及合作学习的各个问题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这个环节学生积极性最高,小组得分直接体现了小组学习成果展示的情况,学生对此十分关注,他们天生的争强好胜的特点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就这节课来说,学生自己编的完全平方式让同学分解因式的展示是一个高潮点。

五、检测评学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合适的练习当堂检测,一般以课后练习为主,再加上一些拓展题,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掌握了知识,哪些同学需要个别辅导。反馈时也要小组计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节课的检测评学主要有以下两部分内容:

1.完成导学案中的检测题目:

第1、2两题来自书上的随堂练习。

第3题:用心想一想,将多项式a2+1加上一个单项式,使它成为完全平方式,请写出两个满足条件的单项式。

2.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当然,评学并不是只在这个环节中,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的评价可以贯穿整节课始终。

总之,五学教学模式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有利于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吴飞,孙志满,程光龙。和易以“学”:走进“五学”课堂教学模式。厦门大学出版社,-12.

[2]赵海光。“五学”教学模式解读。教学与研究,2012(09)。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中学)

篇6:《化石吟》五环节教学设计

《化石吟》五环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培养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美。

2、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课前准备】

1、歌曲《木鱼石的传说》。

2、网上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

3、编排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第一环节:《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导入: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请欣赏小话剧《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投影关于古生物的图片,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学生甲:大家好,我是无颌鱼类化石。我主要沉积在寒武纪和奥陶纪的岩石里,距今已有大约五亿年的历史了。那时我生活在咸水环境里,由于我没有颌,科学家称我为无颌类。我的身体外面披有铠甲一样坚硬的外骨骼,所以我不能游泳,只能生活在水底沉积物中。应该说,我是一不会游泳的鱼类,我是最古老的鱼类化石了。

2、学生乙:大家好,我是“始祖鸟”化石。我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端有爪,并有着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我的出土使许多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振奋不已。不少人坚持的“鸟类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的”的观点,就在我身上找到了依据。

3、学生丙:大家好,我是总鳍鱼化石。我原是两栖类的祖先。话说1938年12月的一天,印度洋里有条渔船,在靠近非洲东海岸的较深的海里,捕到一条奇怪的鱼。渔人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鱼,它大约1.5米长,长得倒不难看,全身钢青色,眼睛深蓝色,最特别的是它身子下面的鳍很大,有点像腿,这条新奇的鱼,实际上是一种很古老的鱼,人们叫它矛尾鱼,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几乎和3亿年以前生活的我一模一样,也长着独特的胸鳍和腹鳍,这些鳍的内部骨骼,跟青蛙等两栖动物的四肢骨骼很相似。此外,还有能呼吸的.鳔。其实,我的家族在发展中分为两支:一支登陆生活,演变成两栖类,例如青蛙;一支留在海洋,也逐渐演变,大部分种类绝灭了,矛尾鱼就是这一支的一个代表。

4、学生丁:大家好,我是大象的祖先猛犸化石,我原是大象的祖先是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哺乳动物, 作为大象的祖先,我的体形比象要大,嘴里伸出的獠牙比当代的象牙要长得多。因而,从外形上看,我的确给人一种青面獠牙的凶猛感觉,而不像今天的大象那样温驯谦和。我的尸骨残骸最早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19,一位猎鹿人发现了我的完整尸体,在发掘现场,人们发现我是保持一种“坐姿”死在一个坚硬的大土块上,头骨有损伤,肌肉中有明显的充血现象,胃中尚有没消化的食物──树枝和青草,甚至嘴里还有一束没来得及咽下去的青草。那么我是怎么死的呢?那是在远古时代的某一秋日,我漫步在别廖佐夫卡河的河岸边,不时用长鼻子将青草和树枝卷进嘴里,突然,河岸边的土层因河水的长期浸润,承受不了我这庞然大物的体重而发生坍塌,我束手无策地陷了下去,当我奋力挣扎总算支撑着站立起来的时候,又有大批沉重而坚硬的岩块砸在我的背上,我就这样遭遇了灭顶之灾,陷入深渊中最终是窒息身亡而变成化石的。

二、第二环节:诗歌朗读比赛

导入:有一首抒情诗,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这些会讲话的奇异化石,这就是张锋写的《化石吟》,下面我们分组美读这首诗,请同学们合作交流设计最佳美读方案。请各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前朗读诗歌,其他小组同学注意领会并给予点评,多提优点给予鼓励。

三、第三环节:品味鉴赏诗歌的美

导入:《化石吟》既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以下问题:(屏幕显示问题)

1、诗文题中“吟”含有什么意味?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亲切自然。

3、诗歌结构有何特点?哪两节结构相近?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共7节,可分3层。1、2节是第1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使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想像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最后一节回应1、2节结构相近,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4、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明确:“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好在使诗歌的节奏美以及前后照应。

四、第四环节:我想象中的远古世界

导入: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诗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说包括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分成几个探险小组,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想象合理,奇异,描绘的优美动人。

五、第五环节:欣赏歌曲结束全文

总结: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科学诗《化石吟》,饱含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了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的世界。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吧!

最后请欣赏歌曲《剧木鱼石的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

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

山高路远也能获得

嗨……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

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

只要你把它藏在心间那

天长地久不会失落

嗨……

六、第六环节:课堂作业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⑴ 骸骨( ) ⑵ 躯壳( )

⑶ 万载( ) ⑷ 潜行( )

⑸ 葱茏( ) ⑹ 猛犸( )

2、解释下列词语:

⑴ 海枯石烂:

⑵ 日转星移:

⑶ 骸骨:

3、化石的“故事令人神往、惊讶”,阅读本诗,请选择诗中一种化石,合理想像,编写一段300字左右故事。

4、阅读下列诗句、答题: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猛犸”即大象,也称为“毛象”、“猛犸象”,是古代哺乳类动物。

B、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C、诗中“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都是指大自然。

D、本节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自然造化的神奇魅力。

⑵ 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恐龙的种类及其生活情况。

⑶ 请模仿本节诗的最后两句句式,以“时间”或“历史”为对象写两句诗。

篇7: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就五环节教学模式课堂实践心得,与大家探讨交流,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彻底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为此,我镇中心校提出、推广实施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练习检测、总结拓展)坚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宗旨,坚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线,坚持以使用鼓励性语言为原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回想近年来的实施情况,我感到很欣慰。走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的变化很大:胆子大了,信心足了,有礼貌了,脸上有笑容了……特别是课堂上思维更活跃,发言更积极,自学更认真,展示更充分,探究更深入,争论起来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俨然一个个小法官,这就是五环节教学的魅力!下面就如何营造五环节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自主预习

本环节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必须围绕教师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防止无目的的“学”,

2、关键要建立预习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个别指导;

3、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力戒出现无思考价值的问题;

4、授课前,教师通过提问抽查,检查预习情况,巩固预习成果。

二、合作探究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对教师优化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合作学习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合作目标与任务呈现;

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

3、组内交流与集体讲授。而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要注意:

①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

②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③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即评价要有针对性)。而在合作学习前必须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炼知识点大胆尝试练习题,在学生想把自己理解的内容,所学的知识告诉别人时,提前整理出最简炼的讲稿——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共同研究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在“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集体来解决,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2、要特别注意学生在“学”中出现错误的分析;

3、鼓励大胆表述和学会倾听;

4、鼓励标新立异;

5、教师要做的是合时宜的点拨而非不合时宜的提示干扰。

三、展示交流

展示环节是对自学环节的延伸和检测。通过展示,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课堂中的展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同桌交流。把自己整理的内容,人人进行同桌试讲,互提见解,交流互补。讲后再修改各自的内容,这是对知识点的再认识,再理解,再巩固;

2、小组轮讲。同桌修改整理后,人人在小组轮讲,听取大范围的意见。然后第二次互补修改讨论、评价,并每组推荐一优一劣讲稿准备全班讲解;

3、班级主讲。组内充分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主要讲对知识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全班进行补充,质疑解惑,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高效;

4、总结整理。人人再次整理自己的思路,整理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并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掌握一定的学法。

四、练习检测

根据课堂内容教师针对学生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提升,使学生乐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通过练习强化运用,通过运用巩固提高,获得能力;

2、注意练习的变式呈现。注意事项:

3、在环节一中,教师的各种教学手段一定要紧扣课堂内容。

4、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特点的原因,环节二和环节三可以交叉在一起

5、备课中,教师要做好两个预设:

①学生在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原因分析;

②学生可能生成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

五、总结拓展

总结可分每个环节后的小结和课堂结束后的总结,可以对每个环节小知识点的梳理,或者对整节课内容系统地归纳概括,或者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问题进行补充、纠正。老师学生都可以总结,可以谈知识的获得,情感价值观的提升,数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能力的提高等等,起到拓展升华,培养数学素养的目的。知识拓展、延伸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达到贴近生活实际,学“活”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目的。总之,总结要用简练的语言,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讲”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教师归纳总结集体的共同认识,寻找规律与结论,引导学生准确灵活地领会本节内容的意图,

2、教师要注意将所学知识拓展开来,以其让学生开阔视野,在头脑中产生更多的“问题”;

3、拓展延伸要合情合理地把握课题,更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根据教学内容,一节课中可以反复,交叉,灵活运用某一

4、个或某几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序化的五环节教学模式。

另外,在使用“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同时,老师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读懂教材内容,理解编者编排意图。

老师在备课时只有读懂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才能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自学目标,才能读懂教材内蕴含的数学思想,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怎样才能读懂教材呢?我认为要多查阅相关资料,正确认识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上下联系及作用,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给出?旁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等等。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们驾驭教材的能力就会提高,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才能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正确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

教学中发现,老师生怕有的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打乱教学设计,或者是怕浪费时间,所以展示时一般选用优秀学生,几乎不出一点差错,很顺利的完成一节课,这样的教学效果怎么样呢?是不是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都得到了能力提升呢?肯定不是的。所以我觉得老师要转变观念,正确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找出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展示,找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解决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也是纠错的地方。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纠,有错不改。有了错误,就多了探究的内容,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自然的课堂。黑格尔

5、指出:“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在学生出错时,老师的任务就是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因,恰当对其评价,灵活地纠正,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用鼓励的语言区赞赏他们,用信任的目光激励他们能够自己纠正错误,必要时给他们以适当的帮助,我们的课堂会因出错而更加精彩!

六、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会听,善思,会说,敢说”的学习习惯。

“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要注重培养学生“会听,善思,会说,敢说”的学习习惯。不管是哪个环节,学生要会听老师或同学的见解,观点;然后自己要善于思考,拓宽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了自己的观点,就要会说,会表达,会展示,并敢于说出来,这就是自信。

七、老师的引导要到位。

课堂上发现老师在引导时目标性不强,学生不知道老师的用意是什么。在执教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展示出来你是怎么折的。学生在折完后,把纸边展开边回答:“我是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就折出了四分之一。”很显然,老师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主动认识一张纸的四分之一,但是引导时却让学生注重了不同的折法。其实老师的引导语应该加上:“用彩笔涂出(或者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还有的老师在引导时只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动

6、口说出自己的思路。如低年级的摆小棒,只让学生动手摆,展示时老师总是做学生的代言人。

无论是哪个环节,老师都要走进学生中,去倾听孩子们的交流,去发现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去引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更新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而教师只是“点”在关键处,“拔”在适时处,把“满堂讲”变为“精点拔”,最终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获得成功体验的学习之旅”。

篇8: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

第一:自学(预习)

自学(预习)的抓手: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的效果。(导学案是路线图,在课改初期,必须每个学科都要有。随着课改的推进,可以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编写预习笔记,达到和用导学案同样的效果。对一些比较重要并且难度大、容量大的内容,老师仍需要给学生提供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写基本环节: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包含三维目标。

A: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概念、定理等。

B:过程与方法暨能力目标,在学习知识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哪一种学习方法,提升哪一方面的能力。

C: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暨情感目标,要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情感目标。

2、学习重难点。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预测难点。根据教学大纲,制定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重视重点。

3、学法指导,老师根据具体内容,设计学法指导。

4、知识链接。老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把能联系起来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上挂下连、左顾右盼。

导学案的编写基本要求:

1、知识问题化。对于一些知识性的问题老师切忌直接给学生,而应该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真正实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层次化。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实现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学习的三种形态:独学、对学、群学。独学,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自学的过程中,利用双色笔及时把重要的知识点和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标注。对学,在独学过程中,疑惑知识对子之间相互讨论,重点知识相互之间提醒。而后,对子之间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各个层次之间展开群学。老师在小组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要能关注到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完成学情调查,以便及时的组织课堂。

第一:明确小组展示任务,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带领本小组学生围绕展示任务展开组内的学习交流,并且先在小组内进行小展示。并且把展示内容和展示成果板书到黑板上。老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学情调查。

第二:展示老师根据上一个环节的学情调查,开始组织全班学生的展示,展示过程中,各个小组把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其他学生进行追问,老师及时点评,进而促进新的课堂生成。

第三:生成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本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上、课下和自习课上进行整理归纳)

展示完毕后,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把课堂的生成、疑难问题以及自己的收获整理到自己的纠错本上。第五:达标测评

每一节课的最后五分钟,老师根据学情调查,利用多种方式组织达标测评。通过达标测评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老师对学生的学情进一步的调查。

篇9:高效课堂五环节教学心得体会

五环节教学法效课堂五环节教学法:

1、辅助环节:导入板题,揭标示导

2、先学环节:自主学习,检测效果

3、后教环节: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4、训练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5、回归环节:小结回归,落实堂清

(一)辅助环节:导入板题,揭标示导。

这个环节分四项内容:

1、单元导入;

2、板书课题;

3、揭示目标;

4、出示自学指导。

每个单元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要先出示单元的知识树,让学生对整个单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了解这每一节课在这个单元和本册书中的地位及作用,第二要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这一段话很重要,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引导学生先要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然后再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接着就板书或出示课题,板书时字体要工整,规范,给学生做出表率。再出示自学指导,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五个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学法、明确标准、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五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如果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可分为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二……。

(二)先学环节:组织自学,检测效果。

这个环节分为两步:

1、学生自学;

2、教师检测。

学生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独立自主学习。学科不同,课型不同,自学的要求和方法也不同,或朗读,或默读,或看书,或动手操作,遇到疑难查工具书,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圈点批注,找到答案画线,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做上记号。教师在学生自学时,要做好组织工作,目光巡视,行间巡视,了解学情,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自学。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任务以后,教师通过检测了解学生自学的效果,为后教提供依据。教师检测的方式根据学科、课型特点和要达到的矛盾而定,一般有口头提问,练习板演,动手操作三种。检测就是考试,要求要严格,组织要严密,确保了解真实学情。检测之前要讲明要求,注重教方法,育习惯。

(三)后教环节:更正讨论,教师点拨。

这个环节一般分为四步:

1、观察板演;

2、组织更正;

3、组织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板书;

4、学生自查自纠、消化理解记忆。

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保证高效课堂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对于检测后发现的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参与更正、讨论解决。先要组织学生观察、思考,按“五步观察法”的要求对照例题和自己做题的实践体会,观察板演过程中有没有问题,发现有问题及时举手上台更正。更正时一定要注意教方法。讨论时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对学生都不会的倾向性问题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出易混易错点,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这一环节主要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同步板书重要知识点、易混易错点和解题规律。讲评归纳之后,要指导学生自查自纠,消化理解记忆,融会贯通。

(四)训练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教师要根据本节目标和检测当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出训练题,注意题型、题量、难度。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都能到一个学校来上学,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但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每节课的训练题要分出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对于拓展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体现分层教学原则。

(五)回归环节:小结回归,落实堂清。

此环节包括三步:

1、总结本节所学知识,指出倾向性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2、回应本节目标,寻找差距,回归单元目标;

3、落实堂清,指导课后补差、日清、复习、预习工作。

每堂课在结束前两分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回应目标,寻找差距,单元回归。所谓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根据学生当堂训练的作业完成情况,落实堂清,安排课后补差、复习、预习和日清等工作。

高效课堂五环节,是一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基本模式,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优化。对于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效果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唯一标准。

篇10:诗词赏析五环节

阅读诗词不只是读读而已,要想掌握诗词知识,提高诗词赏析能力,可通过“读”、“议”、“品”、“背”、“练”五个环节进行。

一、“读”,就是阅读。可通过默读、朗读、个人读、集体读等形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二、“议”,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1、议题意或题旨。

诗有题目,可通过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词有词牌,看词牌就知道这首词的大概了。

2、议作者或背景。

读诗词要知道作者的字、号以及作者的生平、风格和贡献。

同时还要了解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或词的有关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感情。

3、议题材、体裁。

题材就是诗词的内容,它包括诗词中的人、事、景、物;

体裁就是诗词的分类,读诗词就要弄清它是诗还是词?是古诗还是新诗?是律诗(八句)还是绝句(四句)?是山水诗、送别诗还是征战诗?若是词,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

4、议意境、语言。

意境就是诗词中的景与情。哪些写景,写了什么景?哪些抒情,抒发了什么情?如何情景交融?

诗词的语言,要求精炼和谐。用字用词精雕细刻,还要音韵美、色彩美和节奏美。

5、议名句佳作。

好的诗句,在选词用句上出奇制胜,一字传神,或景极活现,读后让人流连忘返,万古不磨。

三、“品”艺术表现。

诗词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古人用“赋、比、兴”来概括《诗经》的表现方法,后来的研究也出现了白描、对比、夸张、比喻、比拟、借代、用典、象征、衬托、通感等。阅读诗词,研究它的表现方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即揭示诗词比兴的寄托意义。

四、“背”诵名句佳作。

阅读诗词尤其要熟背或默写名句、名篇。这一点在每次语文考试中不少于6分。

五、做练习或仿写诗词。

学完一篇诗词,就要及时完成课后练习或有关教辅资料,同时还要仿照有关诗词,练习写诗或写歌词。这样才能学好诗词并烂熟于心。

篇11:五环节概念学习程序

。“演”是指重要概念的导入都必须设计必要的学生随堂实验或演示实验。实验的目的不仅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供感性材料。学生获得概念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概念的形成,是指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以归纳方式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以获得概念;另一种是概念的同化,是指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以获得新概念。因此“演”的环节是学生获得准确概念的条件,是概念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的一环。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概念是学生以后再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也要适当进行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的训练。如学习“分子”的概念,尽管学生已有“微粒”的观念,但这种观念是通过肉眼直接看到的“颗粒”抽象出来的,因此“微粒”、“颗粒”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还没有精确的`划分。

在学习“分子”概念时,增加实验、图片、数字、形象的比喻等感性材料是必要的。而在学习“原子”概念时,因为学生已获得分子概念,可以把原子归入认知结构中“微粒”的整体,只是注意把原子和分子精确划分就可以获得准确的概念。“讲”即讲明概念,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讲”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抽象和理性集中的同时,又要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当教师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概念混淆,条理分明地指出,会对学生认知相似概念的精确划分以及对他们的概念的综合应用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读”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环节。语言的学习也是一种渐进和积累的过程,准确运用语词和获得准确概念有直接关系。因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明确概念的关键用词,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培养自学能力,也是减少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和随意性的训练,“议”是议论。

教学实践说明,学生处于动手动脑自身的学习活动中,有意注意的间歇性明显减少。课堂教学中“议”的环节既可以提高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分配,完成课堂上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多向传递,使学生因经历、社会经验、知识积累不同而形成认知水平的差异得以相互补充和调节,同时也起着在记忆的保持阶段对新概念继续深化和理解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议论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有目的的练习环节做了必要准备。“练”是学生应用概念。反映获得概念情况的环节。这个环节除注意针对性要强,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练习题要使新概念不断变化呈现的形式从而突出概念本质特征的恒定性。如学习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以后,除了练习应用概念判断具体物质的类别,还可以用“单质不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等问题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习题应注意概念的发展性和阶段性,不要超出初中学生可接受的限度。

如果让初三学生讨论“催化剂是否参加化学反应”的问题,反而会引起学生对催化剂概念理解上的混乱。(3)学生认识不一致的时候应当穿插安排学生的讨论,教师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延缓评价,有利学生思维的发散。(4)练习要有不同层次,有难度的练习占有一定比例,使只凭机械识记就能答对的练习比例缩小。学生赁借理解的意义识记判断问题尽管有对有错,反而会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在章节小结或复习概念课上,要把概念系统化,这时要重视概念的相互关系。因此概念系统化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把相互对立的概念进行比较,找到它们的对立点和联系,便于记忆。在有条件的对立概念的应用上,学生往往因忘记限定的条件而出现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如电解质、非电解质一组概念,脱离了化合物的讨论范围而采用“非此即彼”的排中判断,就会出现“铜不是电解质,因此是非电解质”的错误判断。因此系统化时,要明确概念的讨论范围,配以适当练习。

篇12:“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反思

从上一年开始,我市在各中学大力推广“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可以说,“三案六环节”的模式,是应对省规范办学,不准挤占学生时间、压缩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设计。通过一个学期的试行,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这个模式在理念上的合理性、运用上的可操作性,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针对我们广大中学、特别是高级中学的状况来说,实施起来还有着许多的瓶颈,让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遭遇了另一层的困惑。

固有的教学模式积重难返。我们高级中学的学生已经在原有的“填”、“灌”、“盯”“补”模式下形成了稳定的学习习惯。而新学期中,便匆匆上马这一以“自学为主、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为主导思想的教学模式,真可谓是强行入轨了。通过一个学期以来的落实,我们发现,我们这个层次的学生运用这个模式学习,在文科科目上可以说是找对了路子、下对了药。学生们的思维层次虽然较低,但是面对着思考的问题,还是有些话可说的,也的确能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文科的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来看,气氛沉闷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扭转,经过一段时间的施行,也从中发现了学生思维的闪光。但是,同事们反应,在理科性的课堂,学生自学能力受到挑战,他们层次不一,交流起来无法真正实现互补。

许多的课堂,也包含语文课堂,我们都感到大多时候也不得不“穿新鞋走老路”。因为苏教版的这一套教材,好像有些脱离了教学课时、高考环境的实际,颇有些闭门造车之感。一年来的教学,首先在时间上有一种追赶倾向,连教学进度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什么充分的时间留下来让学生细细地揣摩品味呢。再加上高中阶段起始年级科目多,又都凭着分数说话,教师和领导都有一种本位主义、功利主义。对学生的能力形成的长期性知之而不思之,更不变之,弄得学生们在学习上疲于应付。

我想,要想真正地实施这一科学的教学模式,必须真正地解放思想,给学生学习上充分的自由,教师们不要再“自作多情”地横加掣肘,干扰学生自主的学习。

也应该有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不能一天到晚把学生限定在教室里。图书馆、阅览室、操场、网络室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地方。

如果没有了时间、空间、资源和身体自由的保证,要想在真正地落实“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恐怕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吧。

篇13:中考化学复习五环节

中考化学复习五环节

化学是从初三开始学的,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陌生的课程,如何学好化学也就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我认为学好化学要从以下入手,只有把握好下面的步骤,才能够学好化学。

认真抓好“听、思、问、练、记”的学习五个环节,力求达到懂、会、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听”是关键,思是核心,练是学习载体,课堂上能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听讲、自主练习,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去专心听讲和练习是决定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有些同学课上精神不集中,打盹儿,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而在课余时间补课,就如同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样,久而久之知识缺陷越来越多,造成学习吃力,形成恶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还要会听课,不仅听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例题要能理解同时更要学习和感受老师讲的每一知识点的方法与思路。要学会巧妙地完整记笔记的方法,课上一定要养成“先听后记、以听为主、记为辅”的习惯,将听到的、看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录本节的重点、难点、疑点,须掌握的内容和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易错、易混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当时没听懂的,没明白的地方,课下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还要记清课本内容和发散性问题及要求当堂完成的巩固性、检验性、提高性的训练试题。课后应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每个同学的悟性也就是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

“思”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只有主动、积极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因此课上要勤于思考,学会思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是争论,以此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从而达到使当堂所学知识能消化、理解。

“练”包括做练习题、思考题、化学实验操作等。要自己动手做一定量的实验、操作练习,才能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其深刻道理。要“练”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可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是达到会、透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作一定量的题自己能悟出什么道理,总结出一些规律来,要把作题的过程看成为培养自己的`思维和思维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做题后不要仅满足对答案,对解法而已,当每做稍有些难度的题后要回味一下,理顺解题思路逻辑关系和题目的类型是很有益的。可以想这道题用了哪些概念和原理,解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不这样解行不行,哪种方法最简捷这便是一题多解的过程。能否通过改变物质、数据、操作顺序或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互换来重解,这便是一题多变。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抓住“听、思、问、练、记”五个学习环节,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使所学知识不断地消化理解变为自己的知识,不仅能达到懂、会,更重要的是达到透,这样你就能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培养了应变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篇14:成人高考《物理》解题五环节

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把具体情景中的有关信息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过程。虽然物理题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千变万化,但从总体上来看,依据高中生的思维来解答物理问题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脉络。物理的解题过程要抓住如下的五个关键环节。下面一起来看看!

1、识别物理现象

识别物理现象的过程是在充分读懂、理解题目文字叙述的基础上,抓住己给的解题线索,形成具体问题情景的大致物理轮廓,并且对解题的方向作出初步判断的过程。识别物理现象包括理解题意和确定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理解题意是正确解答物理问题的关键。要迅速地理解题意,必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句,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必要时画出草图帮助理解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实际上是把题目所给的物理条件分析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的过程。

2、分析物理过程

物理过程是指物理模型在物理环境中的运动。变化过程。分析物理过程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是从质的方面把握运动的性质、特点,找出运动的本质特点,排除非本质特征的干扰,建立起物理过程的模型。定量分析是指利用物理公式,找出物理量在各个于过程中的定量关系,特别是要找出物理过程中相同的物理量、不变化的物理量和临界状态的条件。

3、选择合适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关键之一。只有我们选择了合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才能顺利而简捷地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我们是用分析、综合还是反证、递推,是否要用隔离分析等方法。

4、运用数学知识解题

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关键环节。数学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通过寻找数量关系,给物理模型加入定量的因素;

②用符号来表示物理量,从而使符号成为物理内容的载体,把复杂的事物代码化;

③根据物理规律列出问题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实现物理过程的数学化。

当表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列出以后,就应该运用数学知识准确地求出结果,并应注意提高解题效率。

5、讨论验证结果

讨论验证结果既是对原来的问题重新审视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解题是否成功进行评价的环节。常用的讨论验证结果的方法有数量级估算法,特殊值假设检验法等。

以上讲到解题的五个关键环节是对任何题型的物理问题都适合的方法。但不同题型的物理问题肯定还有自己独特的解题办法。当然,物理的考试题型很多,不可能一一讲述。高考物理中用到的三种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由于填空题中有些题与选择题很相似,另一些题与计算题很相似,所以,下面只讨论选择题和计算题的解法。

1.成人高考物理选择题及答案

2.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公式复习建议

3.成人高考英语应试解题技巧

4.成人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快速解题思路

5.成人高考物理单项选择题目及答案

6.历年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

7.成人高考《物理》单项选择练习题及答案

8.20成人高考高中起点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思路

9.成人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

10.成人高考高起点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

篇15:五环节打造业务团队

市场销售最基本且最有竞争力的是一线业务团队,打造水晕核心人才,形成多个水晕效应,才能对竞品形成全面“水淹七军”的合围之势,

一环节:选取人员,注重素质与态度。潜在业务员选取要注意其品德与个性,观察其性格是否乐观、外向(有些内向人员针对工作也能展现外向的一面)。考察业务员是否有自我驱动能力及自我激励能力,他们往往会为自己制定明确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所谓有大将气质,要案例考察其能否勇于接受挑战,敢于承担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最关键的是互动沟通考察其是否认同符合本公司的价值观。这牵扯以后业务员的培养成本,提高越快,背离公司越远。注意要点:选才慎重,宁缺毋滥,以德为本,潜力突出。

二环节:人员知识培训。业务员要成为核心人才,就要通晓各方面知识。(1)了解公司概况:集团、公司简介、各项荣誉认证、企业的职能实力等优势分析。(2)了解公司主要产品品牌种类及各种规格,了解产品专项常识(产品生产工序及各项优点、产品品质的简单鉴别方法等)分析产品针对竞品的优劣特点对比。(3)了解行业情况及未来走势。(4)了解产品品牌定位诉求点、专注人群与发展方向。(5)了解市场各区布局,形成大战略布局观(。6)了解工作职责基本操作与考核标准。(7)了解合作客户各项情况。注意要点:各项知识学习务求全面详尽,形成整体知识复合结构。

三环节:人际关系技能培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学会与上级、平级之间的工作沟通、提高协调和处理冲突的能力,

一线的销售人员在埋头苦干的同时要提高市场销售的总结能力及对上级的表达及演讲能力。这样才能及时向领导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业绩,得到应有的提拔和更高的挑战机会。注意要点:主动沟通,合作互助,表达提升,勇于展示。

四环节: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区域管理销售技巧销售管理提升。定时安排专项培训,结合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员工的综合区域市场操作能力。员工要注意,无论做多大或多小的市场,都要学会战略看待市场。战略规划该市场的各个渠道不同的主力规格产品;战略规划各渠道团队人员配置;战略规划经销商的个数及细分服务;战略确定主要竞争对手并能知己知彼拿出针对策略;要对员工安排各种情况的应急处理演练,培养其处乱不惊大将气质。注意要点:战略高度看问题,细致管理市场及客户。加强实战操作并多总结与理论结合,坚持方能实现升级。

五环节:习惯高端运作,形成自有管理体系。指导员工涉猎管理各层操作,并结合实战逐步形成自有管理操作体系。在本行业全力成为客户的专家,影响商业伙伴,达到共同的目标。员工要通晓快速消费品及耐用消费品等各项销售管理,并熟知企业内部管理各方面知识。其终极目标要成为客户的咨询专家,全面渗透管理。

打造水晕核心人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备注:所谓学无止境,销售管理浩瀚渊博,越深究越要抱着谦虚之心!!

从事快速消费品销售管理十几年,从初级业务员干到顶层各种级别,具备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及非知名中小企业复合实战操作经验。“水晕销售理论”倡导者。战略战术双修,风格干练、简洁、创新、复合。邮箱:sk19761017@163.com

篇16:初中五环节教学模式下的3L型思品课论文

初中五环节教学模式下的3L型思品课论文

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时,学生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单纯记忆型,二是临考突击型。这两种倾向都将会淡化设置这门课程的德育初等教育的初衷。新课改提倡要改变中学思品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这门课程深入学生,走进学生生活。

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把课堂、教材与生活相联系,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思品课堂,给思品课教学注入生活的血液,使学生在与生活的接触中体验、了解鲜活的世界,从而感受生活。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提倡初中思品课可在五环节教学模式下构建“3L型课堂”。

“3L型课堂”,即Life(生活)—Learning(教学)—Life(生活),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而且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培养学生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生活的境界,培养个人的良好品德。

一、第一个“Life(生活)”包含的环节

情景导入(1~2分钟):结合初中思品课的学科特点,使用最“新鲜”的实事话题,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还可以提出学生感兴趣而又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造成一种急待解决的心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这样就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感悟本节课的内容。情境创设途径可以是视频、材料、漫画、动画等。

环节一学习目标呈现(1~2分钟):(1)教师出示目标。教师将三维目标问题化、具体化、过程化,明确需要记忆背诵或需要理解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展台、板书、口述等方式呈现给学生。(2)学生感知目标。以个人领会、个人领读或学生齐读的方式进行强化感知,明确学习方向。(3)教师解读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简单说明,强调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及实现目标需要注意的细节。

环节二学生自主预习(10~15分钟):学生自主预习可依据预习内容和课堂需要设计成集中预习和分散预习两种形式。具体步骤为:(1)出示预习指导。教师明确提出预习要求,包括:预习内容、预习方法、预习时间、预习后应实现的目标。

(2)学生自主预习。依据预习目标和预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书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此过程要求学生做到“三真”,即“真阅读、真思考、真发现”。预习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可借助二人小组的力量完成。(3)预习效果检查。教师采用个别抽查和学生互查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二、Learning(教学)包含的环节

环节三巧设活动展示(10~15分钟):(1)教师在导学案上预设一至两个能突出重点、难点的问题,学生“爬”黑板进行作答。(2)学生学习中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随机问题,引导学习小组在组内讨论、交流、展示,达成共识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并质疑其他小组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并在质疑、挑战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创造。

此环节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认可、自我欣赏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效率意识,养成交往中倾听、接纳、欣赏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意识和能力,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现双赢和多赢。

环节四主流价值点拨(5~8分钟):(1)归纳小结。以个人、小组、教师为主体,灵活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小结和学习反思,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学习知识。

(2)整理反思。整理笔记,反思学习过程中不理解、不清楚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并由教师或学生解答。(3)强化记忆。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复习或记忆。可采取二人小组互述知识点的方式,要求具体做到“五真”,即“真提问、真复述、真倾听、真纠错、真共识”。

此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梳理和系统化归纳能力,养成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从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正反两方面总结,学会反思并明确课后的学习方向,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三、第二个“Life(生活)”包含的环节

【环节五】当堂检测反馈(3~5分钟):(1)学生检测。教师在导学案上根据教材内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独立完成并进行红笔纠错、自我评价。检测题依据学习目标分层设计,设计要精当、应对中考,材料题要具有接受性(学生身边的、具体恰当的)、典型性(与中考题类似的)、时代性(当前流行的)、功能性(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检查形式为:学生互相检测、教师分组检测或学习小组内检测。(2)教师检测。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在教师有序指导下进行主观题和客观题的检测。

检测结束,教师要对典型问题有指导、有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练习中边收获知识边收获学习技巧和技能。(3)对情感态度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学生尝试剖析实例本质并自主地做出正确判断,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好与坏、是与非。

此环节通过强化巩固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养成互相评价、互相欣赏的行为习惯,进而悦纳自己、悦纳他人。需要注意的是突出班内的“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实现“兵强兵”的教学目标。

生活是教育的本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现实社会生活经验出发,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走进思品课堂,实现思品课堂的生活化教学,同时顺应新课改,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提高思品课堂教学质量。

篇17: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五环节的教学反思

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五环节的教学反思

一、引入新课创设情境;(2-3分钟)

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教学中,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作为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社会中的化学问题、为学生熟悉或愿意关注的科学史实以及高新科技等素材创设学习情境,可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教师以讲故事创设情境,奇怪的“死狗洞”与二氧化碳情境:在法国阿尔卑斯山下有个山洞。有一天,三个探险者带着几条狗进洞探险,走着走着,几条狗便瘫倒在地,四肢抽搐,相继死去,可奇怪的是人却安然无恙。消息传开,许多好奇者蜂拥而来,屡次试验结果都相同。为此,人们称之为“魔洞”,认为洞内有一“妖魔鬼怪”专门杀狗,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受到上帝的保佑,他不敢轻举妄动。难道真的有这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吗?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让我们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二氧化碳。通过教师绘声绘色讲解,顿时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迫切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求知欲大大提高。

二、出示路线,引导自学;(12分钟)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解答,要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去研究问题,首先要让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出示学习本课路线图,即要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并且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交流,点拨释疑;(10分钟)

可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通过讨论、实验去解决问题。还可以用互相联系的'知识或技能,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启发,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师生归纳,拓展延伸;(10分钟)

在教师精心策划下,引导学生按照所列出的提纲共同归纳所学的知识脉络、重点及难点。教师点拨学生在自学、讨论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及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给学生留出2—5分钟时间,回忆、整理一下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使学生所学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并自觉提炼学习方法与技能。

五、自主练习,当堂达标。(10分钟)

针对重难点,精选试题,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知识理解,并学以致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学习效果,对今后学习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同时也让老师了解出现问题原因而改进教学方式等等。

篇18:《写评双课时五环节》教学设计

《写评双课时五环节》教学设计

1.命题(五分钟以内)

即布置题目,一般以幻灯片形式展示出来,不拘泥于命题、半命题、话题或材料作文等。

2.作文(45分钟)

(1)包含审题及作文的构思、写作手法的安排,在平时得多对学生进行训练。

(2)作文过程中要求学生心无旁骛,一篇作文最好要一气呵成。

(3)作文完成后,上交前查清自己的作文字数。

(4)教师边收作文,边浏览学生作文,优秀作文及典型问题作文要筛选出来,以备“讨论”环节用。

3.讨论(20分钟)

讨论的大致内容有:

(1)本次作文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怎样更好地写这样的作文,从立意、构思、选材、结构上讨论。

(3)欣赏优秀的习作。

4.评改(25分钟)

作文评改时采取学生互评方式,一般是教室内对称点上的`学生互换作文评改。评改前,需以内容重心通读全文,评改到“语言”一项时,需要再次以语言为重心通读一遍。评改时,依据评改细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逐项评改,最后写出评语。

附评改细则(满分50分):

评改人 : 总分:?

(1)篇幅(10分)

600字以上(10分)

550-----600字(9分)

500-----550字(8分)

450-----500字(7分)

400-----450字(6分)

400字以下(3分)

(2)题目是否恰当(4分)

(3)首尾是否点题(4分)

(4)开头结尾是否精彩(4分)

(5)写法的运用(4分)

(6)详略是否得当(4分)

(7)细节描写是否突出(4分)

(8)文章的新颖性(4分)

(9)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并优美生动(4分)

(10)书写是否整洁(3分)

(11)综合印象(5分)

评语:

5.总结(5分钟)

互评结束,学生拿回自己的作文本。根据对方提出的自己的问题进行修改。

针对本次作文,课下还需要:

(1)互相传看作文,尤其是欣赏本次涌现出的优秀作文。

(2)小组长整理每名组员的分数折线图,(此折线图记录一学期内每名学生作文的分数升降情况。)

篇19:浅谈机械制图教学环节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环节

文章从技校机械制图教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工作的归纳整理研究,将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划分十个基本环节,对每个环节都做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 者:王玲华 李广  作者单位:黑龙江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黑龙江,鸡西,158100 刊 名:现代企业文化 英文刊名:MORDEN ENTERPRISE CULTURE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U676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材   教学方案   教具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