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展示,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演示中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贯彻能力,二来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化学课堂,同时,也为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这次为您整理了2023年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00字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优秀10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论文
1、实验再开发^补充实验堆强理论
说服力实验(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教材只用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来学习燃烧的条件,教学时我们将实验进行再开发,提供部分器材让学生动手实验,蜡烛燃烧现象在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使正在燃烧的睹烛炝灭。学生们除了书上的方法外,还采取了用嘴吹灭、用书扇灭、用水浇灭、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通过增加这个探究实验,在思维高潮中得出燃烧的条件,这样使燃烧的条件记忆犹新。
2、再开发一续探究,给力实验原理
实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教材设计的实验步骤中,缺少了对“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在实验后提出问题“是不是二氧化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产生了质疑,于是告诉学生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单独对二氧化猛加热观察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坚定了二氧化猛的作用,学会了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新名词的神奇作用,进一步学习制取氧气,使学生在质疑中进入氧气制取原理的学习。因此,后续探究在实验教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尝试将实验进行改动,做了如下改动:⑴取2支试管,分别加人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这两支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将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锰的那支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经过设计,使实验探究过程更加科学严谨。实践证明进行生成性再开发,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3、再开发一家庭小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将教学课题延伸至课外,集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开发创新能力于一体。例: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用饭碗等代替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同学们都在家做了实验,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经过上课再次指导后,这个经过改进的演示实验最终又在家庭成功完成了,提{了初学者对化学的热情。我们配合教学内容将实验延伸到课外,以促进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经常收集各种课外素材或者将课堂实验用家庭日常用品替代,让学生回去做为兴趣去完成,有的实验我们共同称之为“厨房化学、绿色化学、生活化学”等,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当实验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时,积极性特高。例如:厨房里炒锅起火如何使火熄灭>高度酒为啥能燃烧,如何让它熄灭?等等,还有要求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家庭实验证明蜡烛成分里有氢等。这些实验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在开发家庭实验的中,展开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自制仪器、寻找替代品,积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利用一些废旧物品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让学生利用废旧的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或用过的圆珠笔芯)组合制成多用滴管>利用装洋参丸(或草珊瑚含片)的透明真空硬塑板制成微型井六板,利用小号具支试管、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小号离心试管等制成一套试验白磷与氧气反应的装置>利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装新簧片的小药瓶等制成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大大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有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如一氧化碳的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和氧化铁的实验,因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教学时我们采用课件进行演示。有些实验的成功率不够高,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这类实验的可行性、可视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实验独特的教学功能。
一、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实验规范性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实验学生易于出错,甚至有一些实验如果学生操作不当,则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个时候,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实验的模拟练习。
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熟练实验的操作技能,并规范实验的操作,这样等学生通过网络技术熟悉了实验操作之后,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信心会大增,并且对于实验的畏惧心理也会相应地降低。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一旦操作失误,往往伴随而来的是那些实验仪器的损坏,或者引发其他的事故。
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酒精灯,如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将酒精洒落,很容易诱发火灾,而网络技术在这里的优越性就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无论面对着多么复杂的实验,
无论面对的是多么危险的操作,学生都可以首先通过网络技术对其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在进行模拟仿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纠正,让学生熟悉每一个实验环节,这样学生在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进行科学实验,就能有效杜绝危险的发生。
二、网络技术能够再现危险性实验
在初中阶段,有很多的化学实验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实验却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有些化学药品有毒,或者有着一定的危险性,而有的实验反应又过于强烈,这样的实验只能由教师演示,
学生是不允许操作的,而有的实验过程极短,实验现象难以让学生进行分步观察和判断,这些实验都是我们在常规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时难以完成的,针对这种不足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模拟。
例如:粉尘爆炸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甲烷的燃烧实验,这样的实验因为实验反应太过剧烈,所以在平时做这些实验的时候都是由教师给学生演示的实验;
而对于浓硫酸的稀释和将水慢慢地注入浓硫酸,这样的实验,又因为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并且在稀释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引发危险,这样的实验根本就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因此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实验,既能降低实验的危险性,又能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能够了解实验的过程、观察实验现象、感悟实验原理。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仿真模拟,即使是失败了,或者是操作失误、不当,也仅仅是网络环境中的演示过程,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危险。
三、结语
网络技术以其直观性、多样性、安全性、易操作性等特点,满足学生对于实验过程操作和实验现象观察的需要,同时用实验来促进化学教学。
把网络技术引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既能够满足新课改所要求的化学课对于实验的要求,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对于实验的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实验内容
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实验课的设计优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化学实验内容的优化。
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的课时安排时,应该对其进行具体合理的分配。
在以前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一般都是安排大部分的化学理论课时,对化学实验课时的安排比较少。
为了实现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就必须将这一课时分配方式进行改变,确保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能够使得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
合理安排化学实验课的课时,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不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化学水平。
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对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对化学实验内容的优化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化学教师在对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进行安排时,需要和化学教材进行紧密的联系,并且通过多媒体或其他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演示。
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实验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中,了解实验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并从中分析出实验的一些性质。
对于一些具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化学药品而言,在进行实验性质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实验过程,这样能够有效地确保学生的安全,使得实验内容得到优化。
2.运用计算机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中,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计算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化学实验课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计算机pbl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
该教学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对实验课进行优化。
计算机pbl教学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而教学的基础就是初中生进行的实验操作。
该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的化学实验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通过不断摸索独自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完成。
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够使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自主学习性。
计算机pbl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通过学校网络轻松地实现有关化学实验的模拟操作。
例如,在使用氯酸钾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从而得出相关的实验结果。
采用计算机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能够节约大量的化学资源,同时也能够进行一些操作比较危险的化学实验,使得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以学生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化学实验的教学优化,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
化学教师的思想应该进行一定的改变,在化学实验课中,学生应该是主体,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的操作,形成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优化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内的预习和讲解。
在实验课上进行分组的实验操作,完成实验之后,进行提问和解答。
例如,在进行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方法的分析,再进行实验操作,最后能够得出实验公式。
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符合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究和总结。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课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
化学实验课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化学水平。
但是在传统的化学实验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
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的优化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优化原则,并对实验课的内容进行不断优化。
因此,为了实现实验引导教学,提高化学的教学效率,对化学实验课进行优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创新论文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化学实验能为初中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 也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在改革和创新中不断前进,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创新;
一、指导实验操作技巧, 增加探究练习
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 对于化学实验的操作还存在误区, 需要化学教师给予正确、及时的指导, 帮助初中生快速掌握化学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实验的能力, 给初中生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 化学教师还要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探究练习, 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探索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比如, 讲初中化学实验《实验室制取氧气》, 我首先会教学生实验室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遵守实验室的纪律等。实验室制取氧气是学习化学必须具备的技能, 也是中考的重点考试内容。当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以后, 我为学生设计了探究性问题:如果采取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应该是向上排空气, 还是向下排空气?我们如何知道是否收集满了呢?初中生都踊跃的去尝试, 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补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
二、提高分组实验效果, 鼓励团结协作
化学实验教学要创新, 就必须重视学生分组实验, 提高分组实验效果,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分组实验有利于初中生进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统筹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时, 化学教师应该做好课前预习检查, 实验中的详细指导, 以及实验结束后的讨论。比如, 讲初中化学实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教学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确定, 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开展合作探究,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在为学生做了规范的演示之后,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请学生动手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我要求每个小组要使用自己设计的装置进行实验, 组内学生经过不断的。尝试、体验、改变和反思, 不仅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技能, 还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紧密联系化学教材, 创设实验情境
初中化学教材是学生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准则, 化学教材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必须要紧密联系化学教材, 认真钻研, 勤于交流, 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挖掘出教材的精髓, 这样才能够把知识传授得更全面, 剖析得更透彻。比如, 讲初中化学实验《酸的化学性质》,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 更高层次的学习。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请学生回答如何区分盛有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的烧杯,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教学时我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学会酸的三个方面的化学性质, 提高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准确和严密。
四、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启迪学生思维
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差, 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 实验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化学教师必须要改变固有的教学策略, 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同时, 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 统一师生的关注点, 使学生对实验获得更清晰的印象。比如讲初中化学实验《铁的生锈条件的探究》, 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够自主探索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进而推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我提前进行了演示实验。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 一个试管放入干燥剂, 一个试管放少量的水, 浸没铁钉的一部分, 另一个试管放满水, 将铁钉完全浸没, 最后分别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放置几天后取出三枚铁钉观察, 发现第二个试管中的铁钉在紧密接触水面的地方有铁锈, 而其他两个铁钉无铁锈。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潮湿的空气是铁生锈的重要条件。
五、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锻炼创新能力
无论是课内实验, 还是课外实验, 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 才可能发挥实验的最大效益。比如, 在讲完初中化学《水的净化》后, 学生了解了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 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以此课外实验活动, 首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了解本地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治理污染的水?要使被污染的河水得到初步净化, 要经过哪些操作?自制简易过滤净水器并进行组间对比。通过这次实验活动, 学生增强了合理饮用水的意识, 更加爱护、珍惜水资源。
总而言之,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展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有助于培养初中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实验, 采取措施确保实验教学效果, 积极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创新课堂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很神奇,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利用这些资源,创新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入到观察、猜想、探究、分析的过程中,利用相关化学原理进行实验现象解释,这对于发展学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堂探究性实验开展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大胆的猜想,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够进行相关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以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实验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课本中的一些实验,比如,在学习分子不断运动之后,引导学生开展“魔棒生烟”的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开展实验活动。再比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的内容后,教师引导学生做“魔棒点灯”的实验,做“烧不坏的手绢”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教学联系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效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结合起来,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之后,进行一些家庭小实验,巩固消化吸收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为生活服务,这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意义重大。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做一些家庭下实验,促进学生有效发展。设置家庭小实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验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基本技能;
2、实验要能够有效与生活内容结合,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实验要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简单。
只有这样的实验设计,才符合初中生的能力水平,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发展。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家庭小实验探究蜡烛的组成元素、性质、以及蜡烛在倒扣玻璃杯中熄灭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选择药品及鸡蛋壳放在盛醋的玻璃杯中,并在杯中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等等。在新知识学习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分析思考探究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这对于有效拓展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设置课题,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实验能力
在化学领域,有一部分实验凭着个人的努力可以独立完成,但有些实验是需要集体的智慧才能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实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设置课题,在课题引导下,使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这对于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设置课题的方式有两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现,确立课题,几个人结合成兴趣小组,针对课题,开展探究性实验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筛选出探究的课题,需要大胆提出假设,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选择实验方案,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另外,教师也可以设置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试验,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地水资源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研究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污染情况,需要对相关监测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当地水及河流的PH值,提出防治水污染的策略,学生需要开展合作实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总之,化学探究性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地对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设置,重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对相关化学原理进行有效的认识和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化学素养和实验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重大价值,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精心设计实验方案,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目的的叙述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并且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也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所以笔者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应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精心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要认真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这本书的实验,分析实验目的,研究实验特点和理解学生认知上的不平等,从而巧设实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以唤醒学生要求投入实验的迫切愿望,进而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这在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如: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性质》的[实验2-3]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并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师马上提出问题: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又会有什么现象呢?它与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吗?如果不同,那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念,学生迫切需要观察到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可规范地演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此时此刻的学生,无不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比理解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谓是轻而易举。这一课学生在兴奋中开始,势必就可以取得一个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改进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让实验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尝试性地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部分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从而增大了学生的实验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尝试,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变演示实验为部分学生演示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难度不太大、实验过程比较简单安全的实验让部分学生来演示,当然实验前要先让学生预习该实验,有时可以让要进行实验的同学预做该实验,充分掌握实验后才进行。
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的[实验3-1]内容时,我让四个学生上讲台亲自演示水电解的实验,并且验证实验的产物。演示实验经过如此改进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讲台上下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比较简单、安全、药品消耗量不大、过程不复杂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尝试。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时,我将学生领进实验室,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白磷在密闭容器里跟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上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真切地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确实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然后又让学生在托盘天平上做一个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天平指针的偏移情况,寻找质量关系,分析确认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等等。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堂课上对“质量守恒”这一定律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自然地对下一课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作好了铺垫。
学生实验,我也作了一些尝试,变过去的“预习、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进行问题的讨论、评价与交流”的程序为:“做好预习报告,充分设计好自己想做的实验,交老师审核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各组分别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寻找自己的问题,然后各自解决”。实验时,教师在实验室巡视引导,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共性问题,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例如:教材中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我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放手给学生做的(当然,选择这个实验进行尝试,是因为这个实验安全、可靠)。实验的头两天便告诉学生,此实验可自由设计,但不能离题,设计时许多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没有做太多的变动,但在性质实验中却作了很大的调整和改动。在自行设计实验时有少数同学别出心裁,所列出的提纲远远超出了教材要求的步骤:有的增加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验证实验;有的想亲自验证课本给出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有的想用小动物做一个验证二氧化碳不可以帮助呼吸的实验;有的想做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异同的实验;有的同学受我上课时的启发,建议老师可否同意他们用石蕊试液先制几朵小花,来完成“紫花复活”的实验。当然,课本中要求的实验他们也不能放过。在做计划的时候许多同学将一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两课时也完成不了,甚至有同学明确向老师提出要求:这个实验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首次有这样自由的机会,在实验室里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课后频频向老师要求:“下次还这样实验行吗?”在课后的书面信息反馈中,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方面确实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实验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验内容,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原则去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不难的。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验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由发挥和互相配合。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灵活地创新教学内容与手段,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位名人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自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或独立完成。
如比较常见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时,我们以金属mg、zn、fe、cu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速度确定它们的活动性强弱。
如果仅是老师演示,一来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二来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可以请学生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或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一边适当指导),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如“在比较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谁好时”?我事先收集好两可乐瓶的co2气体和配置好饱和石灰水与naoh溶液,课堂上请学生上来做:在一瓶中倒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在另一瓶中倒入等量的饱和naoh溶液,再分别振荡并观察变化。
明显看到两瓶都变瘪,加入naoh溶液的可乐瓶变得更瘪,从而知道naoh溶液比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更好。
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亲自参与实验,积极性很高,整个实验过程兴趣盎然,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比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实验潜能
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让学生从已知结果推算过程,这对喜欢追求未知与新奇的学生来讲略显枯燥,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索。
比如在实验室收集co2时,课本上讲道:由于co2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故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但事实上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呢?我们可以在学生做基础实验2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结果学生会发现:co2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收集速度较快。
通过有趣、生动的化学实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验安全性,提高实验有效性
无论在哪个环节,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化学实验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有的可燃、易爆等;实验仪器大多数是玻璃制品,易破碎;实验中经常用到酒精灯,多多少少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如果哪个环节不小心,对客观条件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如果由于教师操作不当发生安全事故,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及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以后不敢观察实验甚至不敢动手做实验。
所以,化学教师要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事先检查所有仪器、装备是否可用,所做的实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做“h2的性质实验”时,教师要对这个实验具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心中有数,知道采取什么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总之,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实验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化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实验教学进行再认识,以便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活动,采用多种对策,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为学生实验能力提高与综合素养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意义分析论文
一、传授新知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简单的实验比长篇大论的讲解更简捷、更易懂。例如,在讲“物质构成奥秘”时,教师可以引入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少的实验,说明微粒间有间隙;氨分子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等等。这样教学,使问题直观化,加深了学生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实验应注意:(1)在完成这些实验时,学生没有相关理论知识作基础,在缺乏理论的前提下,学生观察实验具有盲目性。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注意实验条件,怎么观察实验,如何简捷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2)实验完成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结合生活体验及常识分析归纳得出相关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4)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验证和巩固旧知识
验证和巩固旧知识的实验是对已学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在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教师在进行新旧知识对比后,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然后进行相关实验设计与操作以验证和巩固知识。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先让学生回顾前面已学习的“氧气实验室制法”中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归纳出气体在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再根据这一思路设计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并进行实验,比较两种气体在实验室制取中的易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加强对旧知识的巩固。这些实验应注意:(1)实验前,学生有一定理论基础,教师主要是指导学生的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强调应该注意的关键步骤及主要现象。(2)实验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3)实验后,及时指导学生分析解释实验现象,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三、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和应用
新教材引入一些家庭小实验。例如,在讲“水的净化”后,有“自制简易净水器”的实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讲“碳单质的性质”后,有“石墨导电实验”和“蜡烛燃烧生成碳黑”的实验,可用来解释石墨爆弹的原理和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烟的原因;等等。这些实验应注意:(1)实验前,熟练掌握这些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掌握实验原理。(2)实验中,就地取材,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过程并进行操作。(3)实验后,及时引导分析总结,以便进行广泛应用。
四、总结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规范的实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验证巩固原有知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一 、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体现实验活动情
实验能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组装完毕后召开“设计装置展示会”,再由各组骨干同学作为推介员介绍其装置的优点,最后由全班学生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 在学生这些自主探究过程中,要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一环节教学中,可以补充由学生分组做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原料易得,实验易做,并且现象明显。通过这个实验和铁绣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实验,更能使学生理解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便于学生得到和掌握规律。又例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教育, 强化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 、 恰当改进实验方案 丰富学生实验情感
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戴安邦说过,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场所。由此,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和学习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意义极大。新课程新理念也认为,要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看不到火星变旺,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15%、20%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一组可加长导管,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温度不要太高,尽量减少水分蒸发,有大量气泡冒出时,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或碱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也能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动手的机会,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更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实验再开发,补充实验堆强理论
说服力实验(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教材只用白磷与红磷的燃烧来学习燃烧的条件,教学时我们将实验进行再开发,提供部分器材让学生动手实验,蜡烛燃烧现象在隔绝空气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对燃烧造成什么影响,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使正在燃烧的睹烛炝灭。学生们除了书上的方法外,还采取了用嘴吹灭、用书扇灭、用水浇灭、用剪刀剪去燃烧的烛芯等方法,这种尝试不是盲目的,而是将前面得出的结论应用在他们的具体方法中,理论的精髓在这里得以体现,通过增加这个探究实验,在思维高潮中得出燃烧的条件,这样使燃烧的条件记忆犹新。
2、再开发一续探究,给力实验原理
实验(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教材设计的实验步骤中,缺少了对“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在实验后提出问题“是不是二氧化锰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产生了质疑,于是告诉学生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单独对二氧化猛加热观察二氧化锰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学生坚定了二氧化猛的作用,学会了催化剂的概念,催化剂新名词的神奇作用,进一步学习制取氧气,使学生在质疑中进入氧气制取原理的学习。因此,后续探究在实验教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尝试将实验进行改动,做了如下改动:⑴取2支试管,分别加人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加热,再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这两支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将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锰的那支试管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经过设计,使实验探究过程更加科学严谨。实践证明进行生成性再开发,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3、再开发一家庭小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将教学课题延伸至课外,集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开发创新能力于一体。例:用玻璃杯代替烧杯,用饭碗等代替做蜡烛燃烧的实验,同学们都在家做了实验,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经过上课再次指导后,这个经过改进的演示实验最终又在家庭成功完成了,提髙了初学者对化学的热情。我们配合教学内容将实验延伸到课外,以促进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经常收集各种课外素材或者将课堂实验用家庭日常用品替代,让学生回去做为兴趣去完成,有的实验我们共同称之为“厨房化学、绿色化学、生活化学”等,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尤其当实验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时,积极性特高。例如:厨房里炒锅起火如何使火熄灭>高度酒为啥能燃烧,如何让它熄灭?等等,还有要求学生动手设计一个家庭实验证明蜡烛成分里有氢等。这些实验将化学知识融入生活,在开发家庭实验的中,展开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自制仪器、寻找替代品,积极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利用一些废旧物品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让学生利用废旧的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或用过的圆珠笔芯)组合制成多用滴管>利用装洋参丸(或草珊瑚含片)的透明真空硬塑板制成微型井六板,利用小号具支试管、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小号离心试管等制成一套试验白磷与氧气反应的装置>利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装新簧片的小药瓶等制成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大大提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有些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成,如一氧化碳的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钢和氧化铁的实验,因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教学时我们采用课件进行演示。有些实验的成功率不够高,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这类实验的可行性、可视性和趣味性,充分发挥实验独特的教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