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年味初二作文
在我的记忆里,过年就是大年夜里与亲人的相聚,是明亮灯光下一桌丰盛的团圆饭,还是天空中自己买的一束束绚烂的烟火。但今天,这个除夕夜的年味,却截然不同。
因为此时此刻的我,还仍然在奔向我记忆中这桌团圆饭的路上。一向晕车的我,虽然肚子已经空了,一路上都还是觉得不太舒服。下了高速到邻县,也已经是黄昏了。我们换乘一辆小轿车,慢慢地进入了我熟悉的故乡。乡野小村的道路几乎没有路灯,但路旁一栋栋小别墅的灯光却透过窗户将门前的空地照亮。远处烟花昂然腾空,在空中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我坐在车上,仿佛闻到这些团圆饭的香味,听到放完烟花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车厢中却是死水一般的安静,与外面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我心中只想赶快回到外公外婆身边。
司机大哥这时候竟然也还在外奔波,载客工作。看着他,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在我内心油然而生。开着开着,司机却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了下来,转过头来看着我们:“不好意思,你们饿吗?”——大过年的,团圆饭绝不能少。这是我们那的习俗。——他想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我望向天空,不知不觉中,天早已黑了下来。他下车敲开了门,门内走出2个男人。在各自打完招呼后,他们便来邀请我们。我本来就肚子不舒服,看到要到一个陌生人的家中吃饭,就劝爸爸妈妈算了。谁知他们的邀请根本就没打算让我们拒绝。他们觉得让客人坐在外面,也实在是太荒唐了。我们也只好进了屋。
屋里灯火通明,但只有中央一桌饭席。菜肴很是丰盛:猪脑、鸡腿、雄鱼脑袋……饭桌上早已帮我们摆好了碗筷。司机大哥笑着让我们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家一样。他有时没法与自己妻子儿女一起过年,就这样过。偌大一个屋子,慢慢地热闹得安静不下来了。大家聊天说地,其乐融融。吃着这些美味,是我以前从未尝过的味道。大人们互相碰杯喝酒,甚至还有人给我们小男孩劝酒。在这热闹气氛的'感染下,我的心情也变得好多了。我想,这不也是与以往相同的过年吗?
这个大年三十除夕夜,我竟然能遇到在这样冰凉旅途中的意外的温暖,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品味到这别样的年味。这都要多谢他们,也许再也不会再见面的他们,将他们的真情与温暖分享给我们。
明天就是大年夜了,今天下午,我跟奶奶到菜市场去杀鸭。
一到杀鸡鸭的地方,奶奶就到一位大妈的桌子前付钱。“十四元。”大妈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年关了,湖水都涨三分价喽!”奶奶嘟囔着付了钱。
杀鸡鸭的店门前一层一层全是人。奶奶提着两只鸭子,侧着身子,用肩膀开路,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杀鸭的阿姨拎起鸭子,奶奶叮嘱说:“要剪嘴巴的。”阿姨利落地剪掉鸭嘴,再用刀在鸭脖子上轻轻一抹,接着便将它们扔进一个大桶里。奶奶又开始往外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冲出了“围城”。
我在旁边等着,看着“城”外的人使着劲儿要挤进去,“城”里的人想着法子要挤出来,大家都好辛苦。突然,“城”内传出一阵喧哗声:“怎么没开膛呀?”“那么大的灰鹅,我们开不动,我们从早上三点做到现在了。”“我付了钱的。”“你找老板好了。”呀,看来工人们已经干得手脚发软、精疲力竭了!“哎呀,我的尾巴呢?我关照过你们要留尾巴的!”一位老奶奶接过鸡,急得脸色都变了。“还好我有尾巴。”旁边的一位中年人欣慰地说。此话一出,引得周围一阵哄笑。“到底是谁有尾巴呀?”不知谁喊了一句。我一听,“扑哧”一声,也笑出声来。
“剪嘴巴的!”里面传来一声吆喝。终于轮到我们了!奶奶挤进去又挤出来,感慨道:“都快把我挤成一块饼干了。”早就听人说,一到过年的时候,菜市场里杀鸡鸭的人堪比春运,真是一点也不夸张。这别样的年味还真够浓的!
贴着窗花和对联,看这幅对联:
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步步高
一帆风顺年年好
寓意着主人对新年的期盼。
雪乡木屋的屋顶上都积着至少有六七十厘米厚的积雪,好像只有在童话故事的才能看到这样的房子,我和爸爸妈妈走进一家小院住下,东北人十分好客,看到我们这么冷,便马上烧火炕,邀请我们到炕上暖和暖和,一会儿工夫,杀鸡做菜,然后在炕上架上一张桌子,为我们摆上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我对在炕上吃饭感觉十分新鲜,我先是跪在炕上吃饭,吃了一会儿,感觉跪着挺累的`,于是又换了一个姿势,两腿伸直离桌子远远的,一会儿又觉得不方便,还是盘腿坐着吧,哎呦!还没十分钟呢!脚真麻呀!脚一动就像针刺一样,还是站着吃,我来回折腾着,不过,雪乡这农家菜的味道可真不错!
晚饭后,我迈出小院,一股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一座座相连的雪屋,一家家炊烟袅袅,一户户张灯结彩,这不是一个城里孩子经常能看到的景象。
晚上睡觉,更是别有趣味,不是像家里那样一人一张床,而是大家都睡着一个炕上,一人一个炕位,就占一个被窝的位置,我和妈妈刚好睡着炕边上,那个炕热得我睡不着,整个人都睡着被子外,在窄小的位置上翻个身也不容易,炕上虽然铺着被铺,可还是很硬,半夜就腰酸背痛的,南方人根本就睡不习惯,凌晨时分,炕渐渐冷却,一股寒气钻进了我的衣服,我连忙钻进被子盖好,渐渐地进入梦乡睡着了。睡火炕的感觉是上半夜热死,踢被子,下半夜冻死,抢被子,这是在家睡觉体会不到的趣味。
雪乡,虽然是旅游景区,却给我家的温暖。雪乡,虽然气温很低,却使我们的心烧得火热。
走进雪乡,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年味。
别样的年味散文
什么是年味?年味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烟花闪耀印入眼帘的那一抹灿烂;就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年夜饭中的那一锅饺子……带着味蕾的期盼,说走就走,回家过年。丁酉鸡年春节让我体会到别样的年味。
简朴的衣柜。回家时大意忽略了湖南的温度会低一些,没带棉衣。实在忍受不了凉嗖嗖的寒冷,想起前几次回家留给母亲的几件羽绒背心,习惯了在母亲身边的衣来伸手,遂找母亲拿衣服。母亲把衣柜翻了个遍无果,我以为母亲的眼神不好使,自己去翻箱倒柜。头一回打开母亲的衣柜,让我泪眼模糊,映入眼帘的是母亲多年前穿着的衣服,用手触摸,经年漂洗,衣服没有一点质感,硬梆梆的,给母亲添置的羽绒羊绒全然不见。母亲喜欢分享,莫不把衣服送人了?我大声地问,母亲微笑着说:“不记得了!”母亲独钟情身上的棉衣棉裤,穿了快三十年,是妹妹在东北上学时的军用棉衣棉裤,虽然还算柔软却已失去原来的纹理。母亲节俭,每次回家前,母亲电话里会反反复复强调不要给她买新衣裳,一来储备很多,有些衣服从来就没穿过;二来年纪大了不需太多的衣服,以免浪费。
跌倒的母亲。母亲闲不住,一会儿在厨房烧水,一会儿到菜园摘菜,一会儿去后山为家禽添加食物。我们一回家母亲就更加忙碌了,我在冲洗地面时,母亲笑眯眯的看着我,犹豫了一会儿想来到我身边与我拉家常。地面有积水,母亲走过来时,脚底一滑在我面前摔了个四脚朝天,吓得我一边惊呼,一边扶母亲起来。我的惊叫让父亲听到了,走过来叱责母亲到处走,好在母亲矮小,又穿了厚厚的衣服,裤子湿了之外,并无大碍。我自责不已,赶忙找来干净的衣服,母亲却坚持衣服没湿透无需更换,追着母亲在庭院绕了两个圈,她才乖乖的进了房间换了衣服。年迈的母亲经常无故跌倒,离开视线太久,父亲就会扯开嗓门呼叫母亲,以确定母亲处在安全状态。
哽咽的父亲。小村落的习俗,大年三十的早餐也是要有仪式感的。一大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父亲会有一个开场白,通常是对当年每个小家庭的大事件做一个回顾,展望来年的生活,对晚辈的提醒与寄语。父亲从大姐家开始点评,讲到哥哥家时,突然哽咽难过,讲不出话来,我走到父亲的座位旁,发现他泪流满面,轻拍父亲的后背,帮他擦干脸上的泪水。父亲哽咽着说刚刚与嫂子通电话,哥哥一家临时决定呆在县城过除夕,不回老家与爸妈团聚,这虽然不在父母的预期,但豁达的父亲不会为此伤怀。哥哥家的临时决定隐含其它的事情,父亲心担忧,才会难过。
恼人的感冒。年前没有预兆的感冒了,为了回家,一向与感冒死缠烂打的我,不得已去看了医生,遏制了感冒病毒的扩张。回到老家,清新的山风、和煦的阳光成了最好的治愈剂,感冒症状基本消除。偷乐中,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一块充满童年味道的油豆腐像炮仗的引线,让感冒病毒卷土重来,喉咙痛,咳嗽不止。喉咙痛可以哑忍,咳嗽无法掩饰,一咳嗽就招来父亲的唠叨:平时不运动,抵抗力才这么差;这么大个人了还不会照顾自己,管不了自己的嘴。我百口莫辩,冲父亲扮个鬼脸捂着耳朵逃跑。父亲还监督着我的'馋嘴,当我坐在沙发上认真啃着番薯干时,父亲走了进来,嘟嘟哝哝“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咳嗽就不要碰油炸上火的食物,以免病程延长。”只好把吃了一半的番薯干乖乖交出来。
拥堵的返程。汽车开进千家万户,小小的县城里偏僻的乡村机耕路都成了停车场。从家到高速入口像蚂蚁爬行,平时的十几分钟变成了两小时。一路走走停停,到达湖广边界天已全黑。简单吃了晚餐,电话向父母谎称已安全到达广州。依据导航显示的数据,弃二广择连清高速而行。连清高速车多,坡陡,路灯不够明亮。突然前方的车辆急刹,两次点刹车刚平稳停下来。“砰!砰!砰!”后面传来三声巨响,完了,撞车了!心都跳出来。回头一看,后车冒着浓烟,赶忙从车中钻出来,两腿发软,站立不稳。庆幸的是并无大碍,好在是返程中,不用担心父母的翘首以盼。
泪光点点,欢笑阵阵,别样的年味,别样的爱。母亲虽矮小但能量满满,父亲不苟言笑却处处柔情。短短的相聚,浓浓的亲情。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年味,对于身在他乡的游子来说,是父母亲手做的一桌子家乡菜;对孩子而言,是噼里啪啦热闹的烟花。而对我来说,年味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团圆。
马上就要到大年三十了,火车站人山人海,有提着包袱站着的,有抱着孩子坐着的,还有兴高采烈上车的。人们的长相、动作、年龄或出身都尽不相同,可聚集在这里都是为了同一件事:回家。这个场景,便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最大规模人口迁徙”——春运。年复一年的看着同样的新闻,我不禁思考:人这么多、这么挤,路途这么劳累,人们为什么还是坚持要回遥远的家呢?听了外公的解释,我似乎解开了自己的疑问。
外公的家在河南,年轻时来了长沙后便定居了,所以每到过年,全家就只有外公会坐着火车去河南住几天。我问外公: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一定要回去呢?外公回答我:“老家是生一个人、养一个人的地方,也是你成功远行之前的启蒙之地。同时,家乡还有家人。我以前每年回去和他们团圆一次,是为了感谢,也是因为思念,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给了我信念,让我努力做好工作,做出好的成绩,回去时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消息,同时,也是因为对他们的思念才促使着我年年都要回家看看。现在呢,退休了,不用工作了,在这边也有了家,我的父母都去世了,所以心都安在了子女的这个家里,可每年总想要回去看看家乡,摸摸乡土,和亲戚唠唠家常,一年才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是啊,家的确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总能在你遭受风雨的时候给予你安慰,家人也能不断的给你自信,激励你,让你感觉到爱与责任。就算这一年经历了诸多不顺,又有什么是一顿香喷喷的年夜饭和家人的嘘寒问暖解决不了的呢?
过年,不仅代表着一年的结束,另一年的开始,也代表着人们心里的温暖。一想到熟悉的环境、亲人的笑脸、可口的饭菜,任何人的嘴角都会浮起幸福的笑容吧……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于一年之始。
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是离家游子归家的日子。总是伴着阖家团圆的温暖,或是暖暖的年夜饭香。
除夕,春节前一天。离家的游子都归了家,各家都传来了浓浓的饭香。关于这饭,可是有着别的讲究。首先,饭桌上一定要有鱼,意味着“年年有余”,且这鱼必须是一条全鱼,意味着完完整整,可不能单是鱼头或是旁的。且肉也得是猪身上一部分一部分的,比如说猪肘子。我们这边有个习俗,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最好是个吉利的数字。而除夕这天大多数人都会和家人团聚,而不是去其他人家里拜访。而这天晚上我们都会在家里看春晚,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讨论这个春晚哪个小品好看哪个节目精彩。
初一,我们会先早早的起床,长辈们总是让小辈说吉利话。这习俗倒是和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长妈妈的想法有些相似。就算你是想初一睡一个懒觉,也会被拿大清早就响起了鞭子声吵得睡不着。初一会先去最年长的人家里拜年。若是你家的老人是整个亲戚中最年长的人,那么其他亲戚都会来你家拜年,且主人家要准备好大鱼大肉招待客人。
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三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在这一天都会回来。这事有好也有坏,这些阿姨姑姑们会给你带上许多好吃的或是给你压岁钱。亦或是这家一姑姑们会向你打听你期末的成绩。而我家未出嫁的小姑姑经常会被其他的姑姑阿姨们问道:“你看看你今年都30岁了,怎么还不结婚啊?”我想这可能是小姑姑心中最头疼的问题了吧。不过小姑姑可是与我们这些小辈是相处的最为融洽的。
一直到了初五,年才会拜得差不多。初六,街上的商铺们陆陆续续的都打开了门。而有一些上班族,从初六开始也开始和他们新的一年的工作。等到了初七,大部分的工作都要开始了。而到了初八,年前暂停的补习班也得开始了……
但是在近年来,年味渐渐的少了。每年的拜年就像是走个过场似的,没有亲情温暖可言。而每年给小孩的压岁钱,大概也成了大人们攀比的对象。本来一份祝福,硬生生的被夹杂进了铜臭味。在我们越来越长大了今天,希望等我们到了爸爸妈妈那个年龄,年味还会有。
新年的气息跟着那料峭的寒风一起降临到小城,飘啊飘,落到人家的房屋上,落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落到孩子们手中的玩意儿上。
小城的新年,是没有旧北京的新年那么热闹的,却别有一番韵味。老人认为这是个和睦的新年;情侣认为这是个温馨的新年;孩子们认为这是个快乐的新年。
看那宽敞的大道上,平日里朴素的只有车来装饰,旁边的花草树木略微一衬罢了。到了新年之际,便也换上了新衣,浓妆梳洗了一番,擦上了胭脂和唇红。胭脂是那五彩的灯,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像千丝万缕根头发;而那唇红,就是一个个通明闪亮的红灯笼,趁着白白的灯光,照亮回家人的路。
小城的集市,在年的脚底下也是人山人海的,大家都摩肩接踵地走着,每个人都愉悦地与菜打交道,每家的店主也都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客人。“走一走,瞧一瞧,今天菜价优惠哦!”也不知是哪家的大嫂喊了一嗓子。
人们都蜂拥地过去挑菜称菜了。我想此刻大嫂的脸上,必定全是玫瑰花。在人人满意的笑容中,年,哧溜一声,又不知钻到了何处。
抬头一望,已是夕阳满照,紫红色的天空显得格外美丽。想必这时,情侣们会甜蜜地依偎在一起,悄悄絮语。也不知又是哪家的娃,挑着个鞭炮到处跑,打破了玻璃一样的宁静,带人们真正走进了新年的大门。
倒是我家的冰箱受苦了,塞满了新鲜的肉和蔬菜。这些全是年饭的加盟友。我此刻已经馋的口水直流,奶奶肯定会在初六会客的时候大露一手,到时候,享受的可全是美味的佳肴。
如今,新年的大门已经敞开了许久,人们每天都匆匆地礼尚往来。年的气息久久不去,逗留在每一个人的笑脸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一件件礼品,就是亲情、友情中的玫瑰,桥梁。
过夜了,一家家的灯光次第灭了。月光皎洁,照在树梢,小城又从他那热闹中熟睡了,年,也睡在了他的脚底。
年味是什么初二作文
年味是什么?
年味是春运火车上刚刚泡开的红烧牛肉面的香味。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茫茫人海中,与家人聊聊天;在有着同乡人亲切的说着家乡话交谈的火车车厢里,盼望着见到家人的心切,随着火车的前进,越来越激动。形象着长辈亲切的问候,同辈开怀的畅谈。心,越来越近。
年味是电视里正在倒数进入新的一年的齐声倒数声。随着主持人倒数的“三,二,一”声,年,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这时,外婆拿出肉馅与面皮,全家人一起包饺子。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争先恐后地想尝尝自己包的`饺子,收获新年的第一份成长,也是给自己新年的第一份礼物。
年味是拜年走亲访友时给红包前互道的那声“新年快乐,大吉大利。”长辈们拿出红色对联纸,大家集思广益,争着抢着想出一副好对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又如“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我想出的是“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由家里字写得最有进步的来写对联。一幅合气美满的欢笑全家图映入眼帘。
年味是一家老小忙里忙外只为的那一顿幸福美满的团圆饭。分三人一组,每组想出一道既有年味有传统,又有创意有花样的菜,最后再给自己做的菜品取一个“特别”的名字。我们想出的菜肴是“白菜卷”。我先把白菜洗净,烧开大半锅水,将整片白菜放入水中烫约1分钟,捞出用冷水浸凉,沥干水分。再将胡萝卜去皮,切成细丝,热油炒约1分钟。然后妹妹将鸡蛋打成蛋液,热锅热油摊成蛋皮,冷却后切成细丝,黄瓜洗净切丝备用,最后将烫好的白菜叶平摊平,把胡萝卜丝、蛋丝和黄瓜丝放在白菜叶子上,将白菜叶卷成卷就做好了。口感入口即化,简单大方。算是一顿有滋有味儿的年夜大餐了。
年,有你,有我;年味,是亲情,是爱。
新的一年又到了,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春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我老家在宁乡乡下每当春节临近时,我都会回老家过年,这时大人们都忙着购买年货,我也欢天喜地地挑选着自己所喜欢的衣服,零食等等。整个集市都充满着来往的车辆,购物的人群以及嘈杂的喊叫声,每个人似乎都加上了一股新的动力,为迎接新年而准备着。
俗话说“爆竹声中一岁除”,过春期间,爆竹的声音就像孩子们的欢笑声一样,始终在我的耳边回响。“冲天炮,砸炮……”各式各样的鞭炮,在此刻都爆发出来了,像一个又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天空中演奏出一首“年”的歌曲。
到了春节,还有一顿需要全家人都忙活起来的饭――团圆饭。这时,长辈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拿出一道自己的拿手好菜,香得我直流口水。当圆圆的餐桌上摆满各种美味佳肴时,奶奶高兴地说:开饭喽!保佑一家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你们一定要多吃一点。吃完团圆饭后,自然就是守岁了。每年这个时候大人和小孩都不能睡,这样不仅是表示着对旧年逝去的惋惜,更是表达了对新年到来的喜悦。
除夕之后就是正月初一了,这天清晨一串接着一串的鞭炮呼朋引伴地吹响了新年的号角。各家各户开财门,希望来年财源广进。
开完财门就是拜年了,每家都会拿出年货迎接客人,就像我家就是用一个大盆子装许多水果和零食放在桌子上。拜年也以说是小孩子们赚零花钱的好时候,只要乖乖地说一句:新年好!长辈们就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个红包。拜年在我们这边其实不仅是亲人朋友之间相互拜年,还会有戏班来唱戏拜年,唱完之后那家主人就会拿一个红包悄悄地放在他们的背包里。
一家人快快乐乐地买年货、放爆竹、吃团圆饭、守岁以及拜年,才是有“年味”的年,希望这样的年每一个人都能拥有。
年味,如今就像一口嚼久了的口香糖般的味儿,在这个现代思想与传统思想的撞击、碾压下,年味它现代化了,机械化了,年味从人们的舌根上淡出了……但今年,我品味了快乐!
每年的春节节我总有心愿,甚至在每一次生日、我都默默地祈祷着,有一条可爱的宠物小狗!偏偏在今年春节,我的愿望实现了,但并不是真正的实现,那独特的年味儿,也从中品尝了出来。
那是一只快餐店的狗,它毛发凌乱,脏兮兮的,但这并不能覆灭我对它的热情。放完寒假不久,那快餐店的老板店旁停了一辆车,那老板走到我身边,讲着:“我们要回去过年了,小狗你们要多帮帮,喂点东西给它啊!”我答应了,同时我也领到了新年的第一份礼物――与小狗在一起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那家店子便关了门,只见小狗孤零零地蹲坐在门口,那灵活又可怜的黑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我,仿佛在说:“你可怜可怜我吧!”我的那颗怜悯心不断地跳动着,走过去,扔下我的一点儿馒头。它吃了,屁股后的那根尾巴摇得十分欢快。我摸着它那瘦弱的脊背,总感觉那只是层粘在骨头上的皮,仿佛上面粘满刺刺在我手上,刺在我心中……
我每天都来,它也会等着我,每次我去哪儿吃饭,都要带一点儿好吃的给它,让它与我同享食物的乐趣。有一次看到另一家的店主开门让小狗烤火。我的心中萌生出诸多感情,一开始是嫉妒――小狗不理睬我,让我的心十分难受。可另一种想法把它压了下去,这能让小狗更好的生存下去啊!我该替它高兴呢!每次看着小狗狼吞虎咽般吞食着我给它的年夜饭时,我的嘴角便会不自主地往上扯,眉毛弯如明月,心中的高兴如泉涌般迸发而出。
20xx,给了我独特的年味。我相信,未来的日子我会更快乐!
迎新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一直都有的喜庆的重大活动,除夕、元宵节都是古往今来很重要的节日。过年讲究许多,但其中特别重要的便是年味了。
从各个方面来看,中国人民对新年的重视是非常浓烈的,每逢过年,人们都会准备既特别种类又多的佳肴。年糕、元宵、贡橘 一系列的经典年味小吃,便是爱不释手了。至于过年桌上的琳琅满目的食物,便更是应不暇接了。一年只一次的节日,佳肴格外的多,堆满几桌子,日常便没有这么多了。
中国的年味不仅多、味美,而且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一般招待客人的小吃,往年有瓜子,有核桃,有各地的特色小吃,按着传统办;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这些年的过年的小吃还多了一些手工制作的特色Q版糕点,还有一些比较新奇的食物,客人来拜访时一间这些,便满心欢喜,整个过年的气氛也浓郁了不少。
年味的代表便是团圆饭了。一般桌上的菜数是双数,不落单,图个团团圆圆的心愿,最好的菜数便是十了,十全十美,多吉利啊!做菜的人会发特别的心思在菜的种类上,荤菜居多,素菜居少。一般菜都是过年前特别腌制、熏制的菜,腊鱼,腊肉,腊鸭呀都摆上桌,还有猪肚子,扣肉,里面放许多干菜,香味扑鼻,惹得人人爱啊。不只是腌菜、熏菜,还有些汤。鸡汤、鸭汤、鱼汤、蛋汤个个美味又营养,而且便宜又实惠,让人赞不绝口。一些人家甚至会吃火锅,下鱼丸、肉丸,也是新颖又营养呀。荤菜上桌后再配上几碗素菜,完美。菜一上桌就立马吃光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满带着幸福的笑容。吃完团圆饭后,还是啧啧地,不过瘾,体贴的家人便端上几碗果饮、点心,那可真是一大享受!
舌尖上的美味其实也是有内涵的,这便是中国人民对更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对新一年的期待与计划,也是家庭和谐共处的体现。人们爱收发红包,也是图个吉利,红包上常有“寿”、“大吉大利”、“聪明伶俐”等字眼,也是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好运。不管现在的处境如何,身在何处,也要开心过年,不管舌尖上的美味如何,过年期间的进出账如何,也得过年,且是开心地过,这就是真正的年味。
不论豪华平淡,不论年货多少,不论年账如何,不论处境如何,年味,始终是洋溢幸福的年味。
盼望着,盼望着,腊八节过去了,新年的脚步近了,过年的味道更浓了。
像刚点燃的炉火,慢慢地加温,愈来愈热;像刚长出的花蕾,渐渐地绽放,愈来愈香;像刚发芽的小草,缓缓地生长,愈来愈高。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和爸爸、妈妈及弟弟在奶奶家吃团年饭。
还没走到门口,我的表弟就一拥而上,将我抱住。离吃团年饭还有半个小时,大人们呢?则在厨房摆弄着美味佳肴。孩子们呢?正在思考该玩些什么花样!这时,堂哥走过来说:“来,大家一起放鞭炮。”说完,只见哥哥熟悉的把鞭炮放在导火索上一擦,然后扔向远方。“啪”!鞭炮炸开了,我也学着哥哥的样子,一擦,扔向远方,捂住耳朵直往屋里跑。可是在屋里等了几分钟也没见响。我躲在门后,探出头,只见场外表弟、堂哥们捧腹大笑、前俯后仰的。哎!原来没响,真丢人!还好,这时奶奶叫我们了。鞭炮响起,一家人团团围在桌上,吃着香喷喷的团年饭。
到了晚上,是辞旧迎新的时刻了,玩了一天的弟弟和我都坐在椅子上,玩得我们腰酸腿疼。我们用手捶着腿,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节日,而妈妈却又在厨房里忙活,说是要给我们做甜酒汤圆,因为一家人甜甜蜜蜜,长长久久、团团圆圆。
吃过夜宵,我和弟弟听到隔壁家放鞭炮的声音,也不由自主地放起了鞭炮,这时我们也忘记了自己的疼痛。我拿来了许多美丽的小烟花,在灯光下,那此起彼伏的声音好像是在告别旧日的一年。那争奇斗艳的“花朵”好像在呼唤新一年的美好。这些花朵四处乱窜,一会儿是红色,一会儿是金色。
“叮叮叮”除夕的钟声响起,鞭炮声响彻云霄,红光映照着天空,灿烂瑰丽。我拿出四个孔明灯,点上火,伴着鞭炮声,它飞得越来越高。我们一家人也捂着手掌,闭着眼睛,许下新一年的愿望。
睁开双眼,我好像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金花曼舞,五颜六色,洒落下来如喷泉,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年味画!
在城里呆久了,人们不是被卷入城市忙碌快节奏生活,就是迷失于西方节日乐趣与浪漫。但春节仍是人们最期盼节日……
今年春节,我回了老家,莒县,虽不是真正农村,但年味,确实浓了不少。年二十九到老家,县城里街道早已挂上了灯笼,红火而喜庆,人们是那么朴实,从爷爷浓重乡音中,我听到了与谐、安详以及过年欢喜。噢,年味在朴实乡音中。
三十这天是热闹,一大早起来就被爸爸拽着走亲访友,互祝新年。午饭过后,我们父子z跟着爷爷去贴春联,贴福字。从大门到仓库,从室内到对门,全是红红颜色,在邻居门侧墙壁上,我们贴上了“出门见喜”与一个福字,不但使自家幸福,也让对门添了福气,这是大城市里见不到。最使我惊奇是老家“门钱子”,它是沂水与莒县特色,用彩色纸,刻上画,刻上“新年快乐”等字样,贴在门上框沿,像姑娘头发上刘海儿,既美观,又吉祥。年味藏在红红宣纸里……
年夜饭十分热闹,饭菜之后,饺子上场,为了吃到代表好运甜饺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第一个吃到人被认为今年会行大运,随后吃到人也都沾沾自喜,相互祝福。年味在饺子香味中弥漫。新年钟声敲响,顿时楼下、窗外、路边……人们放起震天鞭炮,绚烂礼花,将县城天空“点亮”,行走在街上,大人、孩子个个喜上眉梢,空气中添加了浓浓“火药味”,年气息飘散夜晚空气中……
大年初一,按农村里规矩是要拜祖坟,我随爷爷一家人去了老爷爷坟,这真是下乡了啊!村里人都似一家人,在外回乡老朋友见了都能聊上半天。路上我见一户人家门上贴着真正用毛笔写对联,粗大有力笔锋,在纸上留下了深深印记,细细端详,仿佛笔中每一根柔软笔毛都在纸上留下了抹痕,这是无比精妙中国书法啊!年味,自古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年初二我匆匆回到了济南,在回家路上,出租车司机对我们说:“今年济南放烟花少了很多,三十晚上放鞭炮声音远不如以前热闹了”。我想:即使有一天在钢铁大厦林立城市里,消失那鞭炮声、红对联,但那飘香饺子、声声祝福与着那团团圆圆浓浓年味,是永远不会消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描绘的就是春节时的场景,可热闹了,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过年前也是要准备许多年货的。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家里的人就已经忙碌起来了,有的去买所有年夜饭上的菜品,为吃年夜饭做准备;有的在家里收拾、清理物品;还有的去买春联、鞭炮。
走到街上,一片喜庆、热闹的景象,街边的商店里排满了人。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里的人非常多,简直可以说是比一个沙滩上的沙子还多,他们都是要赶着回家过年的人呢。
到了大年三十,就更热闹了,家里人都忙着炒菜、拜年。到了晚上,一片灯火通明的景象。再到了吃年夜饭时,我看到桌上的菜有:青菜、虎皮扣肉、鸡、鱼、丸子……我便说:“这是‘鸡’祥如意,这是年年有‘鱼’,这是‘团团圆圆’。”奶奶说:“这是‘青青’白白。”我的爸爸下去放鞭炮,一 阵“噼里啪啦”声传入我的耳中。爸爸上来了,给了我和表弟每个人一个红包,于是我说:“谢谢爸爸,祝您工作顺利,越长越帅!”我的表弟也说:“谢谢伯伯,祝伯伯万事如意!”然后,我的奶奶也给了我一个红包,我又说:“谢谢奶奶,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我们开始吃饭了,碰了杯,大家互相说着祝福语。到了晚上八点,家人们就开始看春晚了。守到晚上十二点前,每家人都准备好了烟花,十二点争相而出,把烟花放上了天,看谁的飞的最高,新的一年里就肯定有好运。这烟花的爆炸声,带来了很浓的年味。
到了正月初一,年味还没消散,初一要吃完年夜饭剩下的菜。小孩们都跑出家门去放烟花,大人们出门拜年,街上是昨晚放的鞭炮的残渣,好不热闹!
春节,在这华夏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过年的习俗也流传已久。不管社会发展得怎样,那股浓浓的年味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