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是异于城市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的味道,是值得一生细细品尝的味道。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家乡的味道》高中作文800字(4篇),希望能够在作文写作上帮助到同学们。
——真正拥有的时候,反而还会觉得没什么,可一旦失去——要知道,世上,可没有后悔药卖啊。
家乡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载我度过十二年春秋的它,却突然不辞而别,只剩下脑海中还保留着清晰而又明澈的记忆,散发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虽说现在睡的床比原来好太多,可永远没有安心的理由。比起现在这个宽敞而又明亮“家”,我更喜欢原来那小小的、拥挤的、热闹的家。大人们没事儿就到一块儿坐坐:看看电视、聊聊天,打打麻将、散散心。而我们小孩子就玩耍嬉戏,不亦乐乎。那时候,好像老有干不完的事儿、看不完的电视、谈不完的话、玩儿不玩的游戏。那时候,被子上总有一股浓浓的阳光味儿,暖暖的,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
虽说现在的学习环境比原来的好太多,可永远没有专注的理由。比起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学习,我更喜欢大家互相监督、促进。咬着笔头,思绪便飘向远方:金龙怎样了?小陈不会还是个小胖子吧?哲住的地方好点了吗?怡晨仍旧是个淑女,轩轩还爱哭鼻子吧!赵依然在玩大鱼吃小鱼?伟伟的球技退步了没?那时候,即使是在学习,快乐也是我们的专属!我们写字的桌子上总有一股浓浓的咸菜味儿,刺鼻的,但却又是舒适的,让我从小时的一无所知成长到现在。
味道还有很多很多:春天时鞭炮的味道、旺旺大礼包的味道;夏天时冰淇淋的味道、房间里充斥着的杀虫剂的味道;秋天时红薯的味道、疯玩儿完了的汗水的味道;冬天时堆雪人的味道,房间里的炉子的温暖的味道。
——它们伴我度过十二年春夏秋冬,如今缠绕在脑海的记忆中的家乡上,散发着一股说不尽、道不完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
很久没有见到故乡的炊烟了,很久没有闻到故乡炊烟那特别的味道了。
然而,故乡的炊烟的味道一如炊烟固有的特质那样在我的脑海中袅袅飘舞,经久不绝。
我的家乡是一个极其普通寻常的偏僻小村庄。那里的每户人家的灶屋顶上都矗立着一根烟囱。每天的一日三餐之前,每根烟囱里都会冒出袅袅炊烟,优雅地在天空中轻舞飞扬。柴草燃烧后的那种淡淡的、糊糊的气息弥漫整个村庄。如果站在山梁高处俯视村庄,几十股青烟构画出的壮观景象比任何山水风景画都要优美。
在我的印象中,最美的炊烟莫过于清晨的炊烟,淡淡的,蓝蓝的,在村庄的房舍上,绿树间散荡开来,让人不由想起清晨山野树林里呈现的雾霭,像批着轻纱的梦。一阵风吹过,炊烟便调皮地迅速向蔚蓝的天宇窜去,让你寻不着踪迹。村庄便也如脱下了轻纱般的睡衣,裸露出乡村初醒的清新与美丽。
现在想来,故乡的炊烟是一种无声的召唤。青烟飘起便在告诉在田间劳作的家人,该回家了。我的父亲很多时候总是在母亲将饭菜端上桌,洗脸水打好的当口回到院中放下锄头或者粪桶的。没有带手表的父亲也有听不到炊烟这种无声的召唤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上到就近的高处对着父亲劳作的方向反复呼喊——爸爸,回来吃饭了!得到父亲的响应后才能作罢。有时候在父亲响应前,村里喜恶作剧的同龄人爽快的响应,那没有一番对骂的不肯作罢的。
对于故乡刻骨铭心的记忆,更多的缘于母亲。记忆里,炊烟是与烤红薯、煮玉米棒子、炒花生、蒸馒头、炸松肉等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烤煮炒蒸炸都与母亲联系在一起。那时候,母亲总担心整天上窜下跳的我在饭好之前会饿坏了便会在全家人吃饭前准备好红薯玉米一类的食物给我。而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美味的食物啊,至今还口齿留香。有时候,看到别人家有馒头松肉吃,我也会流着口水向母亲要着吃。那时,馒头松肉对贫穷的我家来说是奢侈品,但因为母亲的缘故,我都享受到了。
现在,故乡的土灶和炊烟越来越少,偶尔升腾起来的一股两股炊烟似乎也在告诉人们:乡村最美的风景在演绝唱!然而,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的我还是时时怀念故乡那缕缕炊烟,因为其中曾经有一缕是我慈祥的母亲为我放飞的,那美丽的一缕炊烟飘舞着母亲那博大无私之爱的味道。
记得幼时,每逢过年,便会回家中几天。农村的新年与城市还是有所不同,少了几分冷冰冰的水泥味,添了几分淳朴的热闹味。农村新年是有赶集的,几里路沿边全都是各型各色的小摊,人头涌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当然少不了各种美味,小时候我最喜欢叫大人给我买烤红薯,从那煤黑色的炉子里夹出一个来,那冒着热腾腾的雾气,在寒冷的冬天还可以拿在手中暖手,虽说长着不算多好看的外表,掰开来香甜的气息迎面扑来,露出黄灿灿的肉,咬一口,一边被烫得张嘴不住地哈气,一边却又感受着那香甜糯软的美味,这本地的红薯就如这乡土间的人们虽有着朴实无华的外表,可却都有一颗热心肠。
爸爸最爱的小食便是粉浆面条,每次回来必尝,坐在小摊上,看那摊主将铁皮桶掀开,舀出一勺放进那白色的搪瓷碗里,还在碗沿边磕了几下,接着手脚麻利地把旁边小碟里的芹菜、黄豆等佐料各抓出一小撮出来,撒在上面,再端你的面前,热气和着面条的香味钻进鼻中,令人垂涎欲滴,初入口时,味道还带有粉浆的酸涩感,可是慢慢品尝粉浆中豆子的香味就蔓延上来,唇齿留香。面条的柔软、芹菜的爽脆、黄豆的绵软在口中交织出一种和谐的味道,就好似家乡人民的生活,就算有再多的不如意,也依然能过的有滋有味。
我们这里还有个习俗,吃大桌饭。初一那天每户人家围坐在一起。鸡、鸭、鱼摆满了一桌。不仅如此,邻里乡亲还会去送菜,每条乡间小路上都充满了各饭菜的香味,小孩子们就端着菜挨家挨户的去送,末了总会得到几颗糖。这桌上的饭菜,没有那么多花哨的菜式,却是包含着一年的辛劳和邻里乡亲们的热情,让人品尝到温暖的味道,获得新的一年的动力。
家乡的味道,有自己独有的味道,从乡野之中诞生,在家乡人民平凡朴实的生活中升华,融入家乡人的情与思,成为在心头最值得回味的味道。
我的家乡——东北吉林,一个寒冷的地方,一个我熟悉的地方,一个我喜欢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我的怀念,这里都是熟悉的味道,小鸡炖蘑菇、白肉血肠,不过对我来说,学校附近的烤冷面是我我最怀念的味道。
烤冷面是一种有意思的食物,叫面,但其实更像是饼,近几年才出现。在长春街头,常常能看到围着白围裙的师傅推着小三轮车在街上慢行。车上牌匾红底黄字——烤冷面,再加上一句“韩国正宗”。大家不要被蒙蔽,其实据业内人士考证,烤冷面这东西,韩国没有,朝鲜亦无,只有长春才有。
三四年以前,这东西还只出现在红旗街一带,不出三年,竟已风靡长春——尤其是在各中学门口。每天放学,就有学生“呼啦”一下围到烤冷面车旁。接着,便是一阵乱哄哄的叫喊:“来份四块的,”“我要五块,”“我那份多加一块鱼排”……
烤冷面师傅手忙脚乱如一只八爪章鱼:往热铁板上浇点油,揭一片冷面放上,再打个鸡蛋,说时迟那时快,手中锅铲一伸一撤,鸡蛋“刷”的一声翻到冷面下边,散出一股浓浓的煎鸡蛋香。最后再加上香肠或鱼排,天女散花般撒上调料,再放上一把香菜。用锅铲卷上一卷,剁作八块,往塑料碗里一装——齐活。吃在口中,光是冷面的筋道加上调料的浓香就足以让人不能自已……
初三有段时间,晚自习结束得晚,常饿得头昏眼花,于是我就伙同几个同是饕客的朋友,趁低年级小朋友放学时混出校门,买上一小碗烤冷面,回教室慢慢享用。记得有一天,我不知怎么的,貌似饿疯了,竟掏出30元巨款,全买了烤冷面。卖面师傅愕然10秒,然后埋头烤面。不一会,我拎着一塑料袋的烤冷面,在旁人诧异的目光中走回学校。
那天剩下的课上,一觑得老师讲课忘情之时,我便偷吃上两口烤冷面,霎时心满意足。
舌尖上的家乡,烤冷面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