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骆驼爸爸的话:生物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条,叫食物链。按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主要有以下类型:一类是捕食性食物链。以植物为基础,由植物到小动物,再到大动物,后者可以捕食前者。青草—蝗虫—蛙—鹰,就属于这种类型;二是寄生性食物链,以大动物为基础,由小动物寄生在大动物身上。:类—跳蛋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腐生食物链,也称分解链,在死亡的动植物残体上从繁殖细菌、真菌及某些土壤动物开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的最后的晚餐高二作文【精彩8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受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辉煌的绘画艺术成就及在科学方面对人类的贡献,有崇敬大师和珍爱世界经典艺术的情感。
2、欣赏和感受达·芬奇经典美术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在构图、色彩、人物动态及面部表情丰富传神的美感、绘画技法上的审美特点。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审美经验,大胆想象,理解和评价大师的作品,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
4、在绘画中能联系大师的技法,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表现自己的审美认识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对艺术家的艺术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
2、创新能力、绘画能力的培养。
【课时】:
1—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绘画工具、学生资料袋
【教学过程】
一、达·芬奇童年艺术学习趣事
1、出示课件:几幅用铅笔画的鸡蛋图画,引出达·芬奇的童年故事。
师:你看见过大屏幕上的这些画吗?这是谁画的?(背景音乐)
2、教师讲述达·芬奇童年学习绘画的趣事,了解、体验大师艺术学习的历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听一听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达·芬奇画鸡蛋》:达·芬奇在初学绘画时,他的老师每天总是让他观察并画鸡蛋。一天,他不耐烦地问自己的老师:你每天总是让我画鸡蛋——这太简单了,如此下去,我何时才能真正掌握绘画的技巧与本领呢?听了达芬奇的话,他的老师举起一只鸡蛋,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一只鸡蛋看似非常简单、好画,但如果你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并绘制它,你会发现绘画出来的结果将大不相同。如果你领悟不到这一绘画的基本要领,不能熟练的掌握绘画的技巧,你就很难在绘画领域有所造诣。老师的话给了达芬奇莫大的启发,使他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他埋头苦练绘画基本功,终于成长为一位世界美术大师。
3、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体验艺术学习需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着手,绘画需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把握事物的特点,任何成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下,当初这个画鸡蛋的小孩,长大了,成为了什么?(生答:工程师、科学家……达·芬奇最终成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绘画大师。)
二、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1、出示课件:图片文字,伴随话外音,让学生了解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美术巨匠达·芬奇的艺术足迹。
体验大师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对世界所做的贡献,萌发学生对大师的崇敬情感。
提问:达。芬奇与其他美术大师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他不仅是一位颇负盛名的艺术大师,又是一位科学家)。有哪位同学知道他的著名美术代表作品和对科学的贡献。
有人说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人的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他不仅是画家,雕刻家,首饰家,而且还是建筑家,工程师和音乐家,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有经验的老师。
2、请学生大胆交流自己对达。芬奇的认识。
师:同学们,你对达。芬奇的艺术、科学成就知道哪些,你收集或带来了达·芬奇的哪些经典作品?你能给我们介绍你带来的大师的作品吗?你对大师的艺术成就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3、请带有达·芬奇美术作品或相关资料的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审美经验。
三、欣赏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1、播放课件《最后的晚餐》,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在构图、色彩人物动态及面部表情丰富传神的美感、绘画技法上的特点。
(1)了解作品《最后的晚餐》外在美:高4.6米,宽8.8米,是一巨制,绘于圣玛丽亚寺院食堂的墙上。
(2)了解作品的取材,来自《圣经》故事。当耶稣与他的十二门徒共进晚餐时,他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如一石激浪,引起餐桌上一阵骚动。达·芬奇画作表现的正是这骚动的片刻。
(3)画家所追求的审美内容及审美效应:立足于观众仰角透视,并把人物设置在画面前沿。在一张长桌前,正中坐着中心形象耶稣,他的十二门徒左右各坐6人。每侧又分成3人两组。听到耶稣的话后,门徒们的反应各不相同,其反应通过颇具个性的神态和姿态表现出来。
(4)仔细品画,感受作品人物塑造的极其生动,栩栩如生。画中的人物或吃惊、或愤怒、或悲伤、或猜疑……叛徒犹大显得惊恐不安。端坐的耶稣则神态安详,处于自制的状态,与两边的动态又形成鲜明的对照。作品动态态势避免了画面呆板的对称。这是一幅立体的、生动的图画。
2、启发学生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赏画后的感受与理解,并用卡片或笔记本将其感受、欣赏评价记录下来。
师:从这幅画你感受到哪些美感?你最喜欢画上的什么?你认为这幅画最精彩的是什么?
3、联系学生生活,展开艺术想象。
师:欣赏了这幅画,给你的绘画有什么启示?你认为在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捕捉哪些生动的场面象这幅画那样去表现活生生的人物和生活场景。
教师启发学生把视觉和艺术思维投向平时的生活。如:热闹的运动场上运动员、观众的生动表情;热闹的集市上菜农、果农及赶集的场面;家庭的节日聚会、自己的生日宴会欢乐的场景及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等等。
四、欣赏世界最著名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1、播放课件或欣赏《蒙娜丽莎》复制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师:你一定看见过幅作品?不知你对这幅作品的美有什么感受和体验?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交流自己的审美看法。
3、了解此作品的由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兴趣。
师:意大利人民都知道达。芬奇是个天才。他是画家中能使人的肖像看去既栩栩如生,又美丽迷人的第一人。
这幅画来自意大利一个富有商人,请达。芬奇为他年轻美貌的妻子蒙娜。丽莎绘一幅肖像画。
这幅肖像花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当他完成这幅肖像之后,不愿把它交给这位商人或其他任何人。当他受到法国国王的邀请时,便带着这幅肖像离开意大利去了法国。
达。芬奇是在法国去世的,这就是为什么《蒙娜。丽莎》这幅画一直珍藏在法国的缘故,它是法国人民为之骄傲的财富。
4、讨论《蒙娜。丽莎》的魅力
多少世纪来,人们一直在谈论画上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她的微笑的确神秘:它似乎在变化。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象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蒙娜。丽莎梦幻般的肖像与她周围梦的世界,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天才创造,这解答了为何《蒙娜。丽莎》这幅肖像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使人难以忘怀的一幅肖像的问题。
5、乘上遐想的翅膀,猜想蒙娜丽莎迷人笑容背后的奥秘。
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以永远神秘的微笑而举世闻名,不少人第一次看这幅画时都会被她的笑容所吸引,并难以忘怀。
意大利医生苏拉诺声称,经过多年的研究,他终于已经揭开蒙娜丽莎迷人笑容背后的奥秘。他认为,蒙娜丽莎有这样神秘的笑容并不是画家功力的深厚,更不是蒙娜丽莎本人能凭神秘的微笑来颠倒众生。身为医生的苏拉诺认为,蒙娜丽莎之所以能有这样迷人的微笑,是因为她有磨牙的习惯。在睡觉时或精神紧张时会不自觉地磨牙,从而使笑容带有无限的神秘感。
6、审美辩论会
师:同学们,医生苏拉诺的这种说法你赞成还是不赞成?为什么?
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赞成方,一组是反对方,通过审美辩论让学生畅所欲言,乐于想象,敢于对大师作品进行挑战和质疑。
五、创意表演——假如我是达·芬奇
1、戏剧性表演:达·芬奇就在身边。
师:你们想不想成为达·芬奇,成为闻名世界的绘画大师呢?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分组合作,想象假如我是达·芬奇,请学生进行戏剧性表演,好比达·芬奇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学习、工作、绘画。可以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表演。
2、选配钢琴乐曲或其他乐曲做背景,让学生尝试戏剧性表演。
六、我来创作《蒙娜丽莎》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原因,设想,假如你是达·芬奇,你会怎样来绘画《蒙娜丽莎》这幅画呢?
2、请学生自己构思如何画自己新中的《蒙娜丽莎》。
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如:画老师是“蒙娜丽莎”,妈妈是“蒙娜丽莎”,自己是“蒙娜丽莎”等等。
4、老师即兴示范绘画新的《蒙娜丽莎》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绘画热情。
5、学生创作、绘画新的作品《蒙娜丽莎》
(1)给学生分发《蒙娜丽莎》图片;
(2)自己独立作画,也可学生自己选择同学合作绘画。
教师提示绘画要求:构图有新意、人物与背景色彩相互协调、人物造型有自己的审美倾向。
七、教学评价
1、展示作品,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2、评出最美的《蒙娜丽莎》、最有个性的《蒙娜丽莎》,最有趣的《蒙娜丽莎》,最有特点的《蒙娜丽莎》等等。
3、鼓励学生敢于做“大师梦”。
师:今天,我们每位同学,都做了一次大师,希望你们,象大师一样,努力创新、学习、持之以恒,在不远的将来也许我们班的同学有的将成为音乐、美术、舞蹈、文学、发明大师,或者其他什么大师呢!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只蟋蟀出来吃青草,一只母鸡跑了过来说:“这顿晚餐吃得饱吗?”蟋蟀说:“当然饱啰!”母鸡又说:“这可是你最后的晚餐。”蟋蟀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可是,他发觉得太晚了,已经被吃掉了。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窜出了一只黄鼠狼,黄鼠狼说:“吃饱了吗?这可是你最后的晚餐。”说完黄鼠狼就把鸡给吃掉。忽然,一只狐狸跑了出来。狐狸说:“你好老朋友,这是你最后的晚餐。”黄鼠狼还没来得及逃,就被狐狸吃掉了。
狐狸吃饱了,在草丛中睡了一觉。发现已经到了老虎洞了,老虎吼了一下,狐狸被惊醒了,老虎说:“好久不见,老朋友,刚才吃得饱吗?你一定要记住这是你最后的晚餐。”说完老虎把狐狸给吃掉了。
正当老虎得意的时候,一个猎人经过,用枪把老虎给打死了,把老虎皮做成{XIEZUOWEN.NET}皮包给卖掉了。
今天,我在书柜里找到了一本《骆驼爸爸讲故事》这本书,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这本书中翻阅着,无意中发现了《最后的晚餐》一文。
蚱蜢吃着鲜嫩的绿草,还欣赏的落日,可见,它是多么的悠闲。这回,又从何处蹦来了正在觅食的蟾蜍,蚱蜢半信半疑的看着它,它哪里知道,那只蟾蜍正对蚱蜢发起攻击,准备发起捕食,就这样,经过了一场对话和较量,蟾蜍把蚱蜢给吞进了它的肚子,就这样,在它得意洋洋的时候,蛇从丛林里看见一切,便从这里爬了出来,刚想准备向蟾蜍捕食时,鹰也从空中俯冲了下来,拦住了蛇的去路,蛇因很饿,死到临头。它极度充满了悲伤和恐惧,但不管怎样,它还是一口吞掉了蟾蜍。鹰见蛇已吞掉了蟾蜍,趁此机会,它把蛇给一命乌忽了。当鹰吃饱了,猎人藏身在树丛里,他举起枪,将子弹发射。“嘭”的一声,鹰掉了下来,猎人心乐开了花,高兴的看着他“杰作”。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个食物链,蟾蜍吃蚱蜢,蛇吃蟾蜍,老鹰吃蛇,猎人吃老鹰。最终的胜利只有一个那就是猎人。他得到了收获和果实。其实我们的社会竞争也非常强大,你失败就会淘汰,胜利就会在社会中保持着。你就是胜利者!不努力就会收废品,卖菜,扫街道,当乞丐,讨饭吃,让人们数落你,让社会看不起你!就等于是个废物!努力你就会让别人尊敬你,找到好工作!世世代代可能都会平安。报效国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国家不会看轻你。
“人生的战争”,“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己的发愤努力,努力学习,就是“战争”,就像华罗庚写到的一样“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就像山脉一样,谁先上到山顶,谁就是胜利者,永远是有一轮明月照亮着大家。
骆驼爸爸的话:
生物系统中的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条,叫食物链。按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主要有以下类型:一类是捕食性食物链。以植物为基础,由植物到小动物,再到大动物,后者可以捕食前者。青草—蝗虫—蛙—鹰,就属于这种类型;二是寄生性食物链,以大动物为基础,由小动物寄生在大动物身上。:类—跳蛋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腐生食物链,也称分解链,在死亡的动植物残体上从繁殖细菌、真菌及某些土壤动物开始。植物残体—蚯蚓—线虫类—节肢动物,就属于这种类型。
当晚霞映红了小河水,当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当鸟儿叽叽喳喳地飞回了树林,蚱蜢也该进晚餐了。
蚱蜢跳到小河边,一边吃着鲜嫩的青草,一边欣赏着又圆又红的落日。
蚱蜢吃饱了,有点透明的绿色肚子胀得鼓鼓的,他心满意足地跳了跳:“这顿晚餐吃得真舒服啊!”
“当然舒服。”一只蟾蜍来到他的跟前,“这可是你最后的晚餐呀!”
蚱蜢不明白擔蜍的意思:“怎么会是最后的晚餐?”
蟾蜍张着大嘴笑起来:“因为我还没有吃晚餐。”
蚱蜢一听话不对头,赶紧说:“这青草很好吃的,你快吃吧!”
“我不吃青草。”蟾蜍朝蚱蜢跳过来,“你蚱蜢比青草好吃多了。”
蚱蜢跳起来想逃,蟾蜍比蚱蜢跳得更高,在空中就把蚱蜢吃掉了。
“你吃饱了吗?”不知什么时候,一条蛇已悄然爬到蟾蜍身边。
蟾蜍一看是蛇,吓得说不出话来。
“你一定吃得很饱,因为这是你的最后一顿晚餐。”
蛇逼近蟾蜍,蟾蜍蹬着他长长的后腿,飞快地跳跃着,蛇在后面紧追不舍。
一阵旋风刮过,一只鹰从天上俯冲下来,挡住了蟾蜍的去路。
“你也要吃我?”蟾蜍已无路可逃。
鹰说:“蟾蜍不合我的胃口,我喜欢吃的是蛇。”
蟾蜍以为有了一线生机:“蛇就在我后面,你快去吃他吧!”
蟾蜍想趁机逃走,鹰用他那像铁钩一样的爪子抓住蟾蜍,向蛇扔过去:“请你吃晚餐吧!”
蛇受宠若惊:“你不吃我了?”
“废话厂鹰说,“我会放弃你这么可口的晚餐吗?”
蛇更不明白了:“那你为什么还让我吃蟾蜍呢?”
“如果连最后一顿晚餐都不让你吃,我不是太残忍了吗?”
死到临头,蛇心里十分悲伤,可他还是一口吞掉了蟾蜍。
“现在该我吃晚餐了!”
鹰扑过来,用利爪抓住蛇,一口一口地把他吃掉了。
“吃得好饱啊!”鹰展开翅膀,飞向天空。
“砰”的一声qiāng响,鹰应声落地。提着猎qiāng的猎人拾起中弹的鹰,脸上乐开了花:“好肥的鹰啊,我可以吃到一顿车感的晚餐了。”
傍晚,一台电动三轮车,往市场入口驶去,车子移动着,吆喝声远远的传来,听不真切。近些,再近些,终于听清楚了:最后的晚餐!莆萄一斤六块钱,要买的抓紧了!
到了近旁,我看到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青人,一表人才,我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说是“最后的晚餐”?今晚出最后一次摊,明天不让摆摊了!
唉!这真是最后的晚餐,一句广告语,多少辛酸泪?想到这些日子,载客工顶着烈日在马路上行走,(不敢撑太阳伞,抓到了说要罚五百元),因为天气炎热,也就少了乘客。
每次的社会变化,最先受到冲击的都是社会低层阶级,官、仕们坐在金字塔尖,他们需要的是风光无限好,何曾俯看过苍生的不易?
客人来了就走了,只有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是永远的,重新装潢的街道,炔然一新的马路只是政绩!三千多亿的投资,好大的手笔!脸洗得再干净,还是会蒙尘!
朱门酒肉臭,路旁晚餐苦!
高楼空调房,如春人畅怀!
何想丛林间,烈日苦煎烤?
高堂明镜悬,何曾照苍生?
《最后的晚餐》是一幅名画,据说耶稣吃完这晚饭就上了十字架,但“最后的晚餐”对我们来说是快乐的。
最后的晚餐往往不平常,的确,耶稣吃完最后的晚餐逝去。而我们的不平常是吃的不平常。
今天吃没荤的,没素的,没有酱菜的晚餐。但也不吃白饭,是那有着诱人香味的蛋炒饭。哎哟!那可不一般正合我口味!我站在那儿,心想:这下我能拿个吃饭最快的校园“吉尼斯”记录了!我盘算着吃一碗饭大概要多少时间,快不快?这是一声令下:“开饭!”我“唰!”一下就拿起勺子,一口还没咽下一口又接上,跟履带传送的一样。一旁的同学一口还没吃完我就吃掉了一碗。同学王俊烽数着我吃的碗数,共有六碗!但我没拿到第一,其他班的同学居然“唰!唰!唰!”的站起来。
可惜!“第一”离我远去,最后的晚餐却在胃中翻腾。
翻开封面,我开始畅读着《最后的晚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小骡子是谁的孩子》,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心中的答案毫无疑问:小骡子肯定是骡子妈妈和骡子爸爸的孩子。看完故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骡子是马妈妈和驴爸爸生的孩子。《耳朵的风波》讲述着许多昆虫的“耳朵”,它们生长的位置很奇特。就如我们平时熟悉的苍蝇,它的听觉器官长在翅膀基部的后面,蝉的耳朵却长在肚子下面等。你说奇怪不奇怪?我的小脑袋里总认为,世界上只有长满绿叶的大树,故事《树子餐厅》告诉我,世界上竟然然还有长着面包、蛋、牛奶的大树,你说奇怪不奇怪。《比胆儿大》中小小的牙签鸟、虎雀竟然会飞到大大的鳄鱼和老虎口中,难道它们不怕被它们吃掉,一行一行看下去,原来,它们是在啄食鳄鱼老虎牙缝里的肉屑,它们吃饱后,又清洗鳄鱼和老虎的口腔,互惠互利,产生“共栖”现象。《最后的晚餐》讲述生物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条,这就是食物链。书的奇闻异事真是历历在目,我快乐地畅读着。
我一生中见过许多流浪狗,它是令我最难忘的……
放学回家的路上,偶然遇到它。它蜷缩着身子,紧闭着双眼,静静地趴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和母亲站在那里很久,它一点反应都没有。以至于母亲跺了跺脚,它才缓缓地睁开眼睛,用微弱且悲伤的目光看着我们。它脸上挂着风干了以后脏脏的两道泪痕。在这热闹的城市,它显得格外的安静。为什么?这时它直起上半身看着我,它的身体不停地颤抖着,它为什么不站起来呢?它会不会……
“要不我们去给它买根火腿吧!”妈妈打断了我的思绪。”好呀!“我忽然对这条狗产生了怜悯之心。
我们买了两根火腿,撕开包装袋,火腿独有的香味便弥漫开来,我真的很想咬一口,但是看着它我忍住了。它几乎是无力地虎咽了那两根火腿,然后舔了舔鼻头。袋子上还残留着一小节,我揪下来扔给它。呀!一不小心我扔偏了,只见它伸长脖子使着吃奶的劲去够那节火腿。突然,我看到了它蜷缩在身子下的腿是断的,它好像是被车撞了。
我和妈妈要回家了,走到十字路口我回头一看,它还扭着头看着我们,还是那种忧伤的眼神……
回家以后,不一会儿便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瞬间整个小区都停电了。我和妈妈看着窗外,不约而同的想起了那只狗。妈妈说:“如果它还没有站起来离开,它一定活不过今天晚上“。我的心咚的一下掉到了谷底。妈妈又说:”也许那两根火腿就是它最后的晚餐“。
我很想救它,但是我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