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8篇高中“语文报杯”获奖作文1000字:如若淡然,欢迎参阅。
如若淡然
于丹曾说过:“如果心能淡然处之,许多事情都能持久。”而现在大多数人们,寻寻觅觅,四处奔波,像江湖流水般被推着向前,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时间是捞不住的指间清流,而当初那颗执着守望的心,也如抓不住的林间响箭,悄悄的逃走了。这时的你又会苦恼,难道我曾经努力的痕迹就这样消失了?
他是广州野生动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不善于言辞的他,每天都只是和身边的动物们说说话,因为在这座幽寂的大山里,只有他一个人守候在此,陪伴他们成长。每天清晨,伴随着鸟儿清脆的鸣叫,山里的动物们都渐渐苏醒,他便也开始了一天为伙伴们准备食物,照顾他们的健康而匆匆忙忙的生活了。几个月回一次家的他忘记了家中饭菜的味道,错过了妻儿熟睡的轻鼾,但他却更好的了解了更多动物的习性,给了它们更好的救助环境。他自知这是份苦差事,但他甘愿如此平淡。眉间那一丝淡淡的忧虑,便是他常年苦守大山的深情,目送着又一批护送人员的离去,转身依然是最喜爱的鹦鹉在清脆的歌唱。于是他忽然间开心的笑了。他想,即使春秋变换,四季交替,风霜浸染了他的脸,他还是心甘情愿。只要看到他的动物朋友们能安静祥和的生活着,他愿意在此守候,盼望着更美好的模样的到来。
和他对比起来,你和孤寂的深山相隔甚远,便显得幸福许多。你可以与好友促膝长谈,可以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却反其道而行之,使你的心浮躁了起来。你放弃了在公司基层打拼的机会,选择去经商,倾尽家产,却输得一败涂地;你厌恶了学校里昏天黑地的生活,宁愿选择学一门技术,却学无所成,最后一落千丈。你忘记了自己的心之所往,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你为精神世界之外的东西盲目挣扎,舍弃了一份淡然,选择了繁华中的纸醉金迷。可当你终于感到累了,终于愿意停下沉重的脚步看看身边的景色,终于想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却又觉得心中某个地方若有所失,空荡荡的,只剩下说不出的苦闷与惆怅。
比起深山中的他,我们应该庆幸,但更多的,却应是由衷的敬佩与深刻的反思。它的苦闷与惆怅,它的快乐与兴奋,该与谁讲?思念之时见不到亲人的脸庞,又能怎样?可无论是秋叶凋零还是大雪纷飞,他仍是一如既往的对待他这毕生的事业,竭尽全力的为那些动物们付出,而且从未改变。而我们,整天碌碌无为,为一些琐碎小事而感伤,在角落里苦叹一个人的落寞和不安,吝啬的将自己封闭在城堡里,就算整天重复着多愁善感,叹人生苦累,也不愿让自己的心就此宁静下来。你的生命就此卑微地虚幻在各种煎熬上,浮生若梦地渴望着那一场轰轰烈烈。
人生呼啸着向前奔跑,但有些东西是我们应该留下的,努力的印记是应当被铭记的。而选择自己永不能及的事物,给自己的心灵锁上枷锁,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放下无谓的挣扎,用一颗淡然的心生活呢?让它帮助你跨过排山倒海般的苦涩难耐,用一颗淡泊的心去守望新的生活吧。
如若诸事皆能淡然处之,如若生命能够从容的守望,那你定会“竹杖芒鞋轻胜马”,活得无比自在精彩。
(指导教师 陈露)
高2016级3班 程乐妍 省级一等奖
锦城烟云依旧
漫步林荫小道之上,倾听翠竹和风窸窣之声;驻足红墙青瓦之下,品味曲水傍堤雅韵之美。而此时身处这偌大的锦城,我为何想要将这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财富,紧紧地握在手心?我为何想要守住这里的每一株草木,每一寸土地,每一湾流水,不舍地凝望着那一片蓝天?
曾几何时,不知多少雅士为这锦城的毓秀山水所倾倒。陆放翁的“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巴蜀山水。而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更是展现了成都平原一览无余的辽阔和清新。然而不知何日,伴随着高楼大厦的崛起,都市被一张无形而厚重的大网所笼罩,随时看到的是一片朦胧模糊。尤其是到了冬季,常常“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就在我因为这严重的雾霾而“狂走迷西东”之际,依稀见到路边高耸入云的烟囱一个个倒下了,路上行色匆匆或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偶尔还可看到有人停下脚步,弯腰拾起一片垃圾……于是,我相信“水绿天青不起尘”一定不是李白的一厢情愿。
曾几何时,不知多少墨客为这锦城的文化风韵而慨叹。威严的武侯祠彰显着“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的辉煌;幽静的杜甫草堂诉说着“诗翁绝唱铭青史,且向江头倚棹吟”的悠久;繁华的锦里印证了“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红万妆”的昌盛。然而不知何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锦城里做梦的人变得局促起来,“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的喧嚣热烈而又无情地飘荡在都市上空,名利、流行和时髦似乎成了这城市新的标签。
就在我正疑惑“丞相祠堂何处寻”时,突然发现朋友圈里很多人晒起了阅读,他们都丢下了浮华,捡起了书本;我发现人们在觥筹交错之中,交流的更多是知识和业务;我发现越来越多的锦城人,依靠自己的勤劳和踏实,一步步攀向成功的高峰……于是,我相信:“锦城”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曾几何时,不知多少骚人为这锦城的闲情逸致而流连。“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张籍爱的,也许就是成都的那一份悠闲和豪爽。韦端己更是陶醉其中:“春晚,风暧,锦城花满……,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在这“雾薄云轻,花深柳暗”之中,劝一樽临邛酒,与柔和的晚风叙情,何等逸然!以致“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若不是离愁,就这份恬适,已足以叫人暗消魂。然而不知何日,伴随着人们物欲的不断膨胀,悠闲已成为奢望,“鸿儒沉利欲,士子畏纯真”,似乎只有繁忙、焦灼、浮躁才代表着成功与进取。
就在我“也笑'锦城'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之时,却见街头巷尾,仍有人在慵懒的午后卧于藤椅上读书,也有人在微红的夕阳中倚在树下品茶。再留心一些,发现其实身边并不缺乏锦城故人,他们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而是张弛有度、循序渐进,在平淡和从容之间,创造并享受着幸福生活……于是,我相信,锦城人仍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风骨,脚踏实地,率性而为,积跬步以至千里。
“似乎一切都在涛声里离去/有谁知道/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上/无数看不见的东西/正溯着府南河的滚滚波涛/缓缓归来”。锦城,在我们共同的守望中,烟云依旧。
(指导教师 李文超)
高2016级10班 王艺洁 国家级三等奖
温柔的守望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题记
你说江南烟雨柔软,柳丝缠绵,你说,在烟花三月的季节,相约在江南,在容颜未老之时,赏一次柳絮烂漫。你说,你愿用一生的时光去守望,在那如水的江南。摇曳的烛光下,我颔首沉思,想象着你眉目流转的似水含烟。你的笑容在跳动的烛光中一点一滴漾开,一字一句形容不来,天地在一点一点消失,整个世界仿佛只有你和我,还有那跳跃的烛光。
未到启程之时,心思却早已抵达青砖黛瓦的江南。心急如焚,望着天际,仿佛看见你含苞待放的嫣然一笑。终于到了水做的江南。一眼望去的,不知是那天上的明月,还是你娇羞的脸蛋,守望遥如天际,却又近在咫尺。漫步在这水墨一般的江南,歌声起伏,清丽而又婉转。周围的一切,如梦,似幻,让我神魂颠倒的,却是你的回眸一笑。
不料,烽火四起,国家被外敌入侵,战况不佳,热血男儿当自强,我也应召入伍,临行前夜,你望着我,眼里饱含泪水,终于低下头去,不断地小声抽泣,我轻抚着你的青丝,将秋心拆作两半,一半化作万里江山,一半写成断肠离愁。细雨无声,一夜无言。
终到离别时,你送我到码头。上过精妆后的你,虽强颜欢笑,却憔悴不安。细柳纷飞,轻轻拂乱了你的秀发。我伸手将它拢在你的耳后,最后一次描过你的蛾眉,“我走了,船要开了。”拱桥斜坡,水岸码头,留下的只是远在天际的守望,只是你回眸多娇,而我,泪中带笑。
抵抗侵略渐渐变成逐鹿之战,天下烽火四起,只剩江南这片净土依旧婉转。一封又一封的书信中,我仿佛看见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女子,日日夜夜守望在江南的小城,眺望着她心上人驻军的地方。没日没夜的厮杀,已让我遍体磷伤;不分昼夜的浴血奋战,渐渐使我心冷如铁。唯一那块柔软的地方,守候着你和你的一切。
军中要从江南运粮,我将是这次运粮队的负责将领。信中,我奋笔将这好消息告诉你。烛光之下,我仿佛已看到你的欲语还羞。几夜的辗转反侧寝难休,几日的酒难回忆思念廋。梦中的你,青丝缠眸,笑意盎然,一直守望在小城口。
终于熬到了这一天,我达达的马蹄踏在这青石向晚的街道,急切地在人群中张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那惊鸿一瞥转瞬即逝,但我知道,你一直在那里,守望着,等待着。可是,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纵然我和你相隔千里,纵然一不留神我便会与你阴阳相隔,纵然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但我知道,你一直在那里,守望着,等候着。等着我再为你缕一次青丝,插一朵桃花,等着我,成为印在你眉间的朱砂,开在你心底的青莲。守候着,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守望着,岁月静好,时光温柔。(指导教师 刘萍)
高2016级8班 沈昂昂 国家级三等奖
孙中山先生有言:“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枯海烂,此身尚存,此心不死。”孙中山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振臂而呼,“让我来”担当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可见,“让我来”是一种担当。
在浓雾中,领路前行的人,知其前方是未知的障碍,是迷茫与选择,却毅然决定“让我来”,他便将担当扛在了肩上,心怀担当,一路披荆斩棘,走出迷境,这便是担当。
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在为着名利而蝇营狗苟,失去了内心的对自然的崇敬与信仰,整个思想界被搞得乌烟瘴气的时候,梭罗勇敢地跳了出来,一句“让我来”便担当起了“净化思想”的责任。他开辟了心灵的平静湖水,恬然泛舟瓦尔登湖上,潜心著成《瓦尔登湖》。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沿着梭罗的足迹,回归自然,回归内心。试想,若没有梭罗“让我来”的担当,世人还陷入泥潭而浑然不知,又怎会有如此明净的《瓦尔登湖》呢?
赫鲁晓夫曾鄙夷地说:“中国能够造核潜艇,简直痴心妄想!”黄旭华挺身而出,带领团队担当起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而面对团队对造成的潜水艇怀疑,黄旭华坚定地说:“让我来”随团队一起进行深潜试验。这种担当,使其获得同事的信赖,更使中国完成了这个“痴心妄想”。在国家、社会需要的时候,也正是“让我来”的担当,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富强。
让我来,是堂吉诃德拔出宝剑,直指社会腐朽的担当;让我来,是卡夫卡写下现实的担当;也是林徽因为保护古建筑奔走呼吁的担当。正是有千千万万句“让我来”,千千万万个肩膀,拨开了迷雾,撑起了苍穹,才能开辟出芳田,找到天堂。
扶?不扶?似乎是人人都要面临的选择,很多人畏于被讹的可能,漠然走开,社会道德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而郝建却站出来,“人倒了不扶,心不就倒了,让我来”。现实中勇敢地说出“让我来”,担当起一份光荣的责任,是我们应该做的。
鱼因有了水,才能够畅游弋;树因有了阳光,才能茁壮成长;人应有了“让我来”的担当,才能不断进取,不断收获。既然“让我来”是一种担当,何不从现在起,不畏炎热,说出“让我来”担当起属于我们的责任,奔向更美好的未来呢?
担当,是指接受并负起责任。是一种态度、一种行动。于自身,它是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于社会,它是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于国家,它更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使命感。
为自己担当,担当出了一个闪亮的未来。
读你的散文,总能品出一种宗教一样的通透与平静,我由衷地珍惜你这份来之不易的体味。身体的障碍使你不停地思考为什么生?怎样死?终于有一天这样的迷惑趋使你写作。写作让你面临许多困境,然而你不再逃避,你开始思索,思索出了对生命的通透体悟。对病,对死,对一切困境,最恰当的做法是担当。地坛公园里的身影从此不再只是一味消积地思考,那个身影开始恢复生气,拿起笔,用文字向困境发起挑战,因为你明白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不卑怯,不放弃,生命从此向你展示它的魅力与意义。
为社会担当,担当出了地动山摇也震不走的无限温情。
废墟上的微弱哭声,使正想逃离这片死亡之地的你又折回去抱起了一个小小的生命,步行两小时,你忍着左手骨折的剧痛,又救起了另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感谢你的付出,世界上从此又将多一颗感恩的心。
放眼望去,废墟上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这样的感人剧目。大地开裂,13亿炎黄子孙,用无限的温情弥补这条伤痕。
为国家担当,担当出了冰湖也封冻不了的民族责任感。
奥运圣火的顺利传递,少不了你们的默默付出,当破坏分子想方设计企图阻挠火炬之时,你们毫不犹豫地跳入冰湖,举着国旗在冰面上奔跑,不顾个人安危,为火炬护航。虽然你们身处海外,但是心却永远向着祖国,受嘲笑又如何,遭讥讽又怎样?正因为你们,祖国在日益强大;也正因为你们,祖国展现出了最完美的中国风范!
为自己担当,生命的路从此沿着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往上走,谁都阻止不了。
为社会担当,人间从此大爱无疆,感恩之心将熔化所有的冷漠。
为国家担当,民族从此挺起坚实的脊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少年强,则国强。当少年勇敢地挑起担当的重任,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如何还怕国威难耀?
以前不知何为担当,何为负责,只知这两个词经常从父亲口中冒出,听起来很严肃,很深沉。
幼时不知天高地厚,总是调皮地惹许多人不高兴。记得有一个夏天与父亲走去上课,却在半路看到刚出不久的共享单车,我硬是站着不动,扯着父亲衣角央求他,让他扫一辆给我。那时八岁,头刚比车高一截,便认为自己能风驰电掣的在街上闯荡,这当然遭到父亲的拒绝。我却不甘心扯着父亲不让他走,他哀叹一声扫了一辆车给我,走了。我将腿跨过座椅,却发现脚根本挨不着地,心烦意乱中,我硬着头皮向前蹬去,却不知摔了多少次,我不服,含着泪,骑到父亲面前,我总以为他会安慰我,但他只淡淡说了句:“要对你自己的决定负责。”我委屈地抬头说:“为什么不帮我?”他摇头道:“都是你自己找的事儿,人总有一天得靠自己。”我从冰冷的话中模糊意识到自己得承担自己惹的祸。
小学时总会闹事,却不敢正对自己犯的错。有天放学后,自己在教室自习,久了,也没心思,坐在桌前抬头一看,几个同学正在电子白板前玩得起劲。想了想,便随手将作业一挥,与他们一起玩了,记得我们那天疯玩了好一会儿,笑声在走廊回荡了许久。
可第二天来便傻眼了,班主任望着被我们整得乱糟糟的桌椅,忘关的白板,良久,终于质问道:“昨天是谁弄的?知不知道这场景昨天被拍到年级群,被点名批评了。”我心一惊,没想到这么严重,到底是被出卖队友的人挣扎地拉了起来,也毫不敢与班主任对视。我躲闪的目光后来回想起常让我惭愧,我将头扭向一边,到底也不愿承担这罪名。
那晚父亲找我聊了很久,他没用一概的冰冷的话,他蹲下望着我,我终于松了口气,坦然承认了错误。“做人要有担当,即使再难受,也得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我之前不是一再给你讲过了吗?”他用温暖的手揉了揉我的头。
从那之后,我便懂得自己始终要为自己的选择和犯的错付出代价,自己得有担当,自己只靠自己才会长大。于是我学会了在运动会受伤时自己咬牙去医务室;在做饭不小心烫着时自己找药涂;在受打击和挫折时,夜晚蜷在被窝里流泪。我学会承担自己的过失,自己找的伤害。
我知道了,有担当才能保护自己,要承受才能长大。
长眠者与守候人
不知是何时,开始流连这浓墨般粘稠而深沉的黑夜,仿佛只有它,才能抚平我的焦躁,又或者只是为了遮掩那缠缠绵绵的思绪。
泪滴从眼中滑落,仿佛碎出了一个雨天。连绵不断的雨帘,恰似我辗转不断的回守。
舒展在如水般的寂寥当中,留下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涟漪,苍白无力当中酝酿的是怨人的叹息。不是未曾想过忘记,旧梦中的红尘太过于真实,随时间的流逝,漫出千般不愿,万般不舍的追寻。
心绪烦虑,想要将它深锁。只是,只要一触碰那醉人的回忆,豪情便落满松山。
些许感伤,落笔之间却都是你浅笑的模样。
还记得三年前月色撩人,你我坐在绍兴的一家小店铺里。你喝着酒,给我叙着过去的趣事。桌上还放着一碟茴香豆,我一直觉得它很难吃,你却说它很下酒。喝得尽兴了,你竟出手阔气,一下让老板抬了三十六坛上好的女儿红。你说你要带着你的兄弟朋友,去参加我十多年后的婚礼,到时就拿出这酒,喝个过瘾。我问为什么是三十六坛?你说,因为我们的生日都在六月,六六三十六嘛。你把脸笑得通红,四十几岁的人了,偏偏像个孩子。
然而三年后的现在,那三十六坛密封的女儿红整整齐齐摆在我家的阁楼里,而你的照片,黑色的,彩色的,都静静倚在美酒的一旁,靠在墙上。香炉里已经积了厚厚的灰。
还记得两年前,你用手机翻出一条新闻给我看,大致是说一个跑马拉松的父亲,每年参加一次全马,为自己的女儿挣得了十二生肖的奖牌。你说,你也要跑全马,也给我拿十二个奖牌回来。我说,你这么大个人了,还去跑步,小心身体受不了。你却执拗的不行,美其名曰养生。
而两年后的现在,阁楼另一侧的墙壁上,挂满了闪着金光的奖牌与参赛号码布,其数量完全不止十二枚,可能有它的两倍还要多。而你的跑鞋,就放在墙边,再没人去动过。
记得十个月前,夜色渗人,你无力的倚在床沿,将所有来探望你的人赶出,拉着我的手,与我促膝长谈。你说,你希望我好好学习,不要让女人操心,女人性子急,让我听话;还说以后我要是嫁人,一定要嫁给南方人,北方人性格太暴躁,怕我受委屈……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手里死死拽着母亲离开房前硬塞给我的一只录音笔,指腹因用力而泛白。
而十个月后的现在,那只录音笔是我最珍视的东西,因为那是你这辈子对我说过的最后的话。
如今已是四月,不禁感慨,逝者如斯。一年前的种种,都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当中。人生或许就是这么一列火车,中途有不同的人上车与下车,我们会遇见很多人,也会和很多人说再见。而那些和我们说再见的人,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再次相遇。
我所深爱的人,在我的人生刚刚启程的时候,悄悄地离开,杳无声息。我悲痛,我埋怨,我无法舍弃那份回忆,因为那是给予了我生命的人。我无法忘记,就只能去怀念。
最终,我也明白,有些人和故事,只适合深深地去守候。
我也终将成长。
对于我而言,成长是一件快乐却又痛苦的事情。我们褪去了年少轻狂的眼神,但却未必能够换来嘴角上扬的资本。而我又时刻回守着过去,早些卸下了青涩不成熟,却换来如今的迷茫,碌碌而不知所终。但我始终相信,人生不知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或许,我应该试着去接受冰冷的现实,尽管胸腔里蔓延的是难耐的疼痛;或许,我可以渐渐放下过去的种种,不再逃避;又或者,我要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位,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如果一直这样消沉与回守,只会留下更多的遗憾与悔恨。
你常说“了了有何不了。”然后离开的那样安详,但我想,你一定走的不如你说的那样坦然。毕竟,你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去做,我还有那么多的话没有去讲。
有些人生来就处于风雨之地,正逢离乱之时,便注定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只希望下辈子还可以遇见如你一般的人。
而这辈子,我望见了未来——
我会带着你的那一份,好好地活下去。
(指导教师 雷婷婷)
高2016级5班 黄梦篱 省级二等奖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对抗,二人皆惊才艳艳,私底下亦为好友,但却有着几乎对立的政治主张。一人持矛,一人握盾,一人展望着新体制的开辟,一人坚守着旧法度的延续。矛与盾的碰撞,绽放出了思想的火花,也在历史的海面上掀起了滚滚波涛。
北宋,汴梁,深夜。
躺在书房的榻上,想到每年送给夏、辽、金三国岁银,以求得短暂和平的做法,王安石辗转反侧。那一年比一年沉重的赋税如同铁链一般铐住了百姓的手脚,也铐住了他的理想。改变、改变!他的内心呐喊着。他掀开被子,披上外袍,快步走到书桌前,铺纸、提笔、蘸墨。饱满的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那锐利的笔锋隐隐透露出他的决心,明灭的烛光似乎在昭示着——新法就要到来了。
年轻的皇帝看到王安石的奏折时,欣喜若狂。而皇帝的支持便是王安石最锋利的矛。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开源”,朋友、亲人的反对也阻止不了他了,他带着他的驴脾气执拗地奔赴向了荆棘之途。怀着对新制度的展望,他用手中的长矛刺向了“流俗”之辈,挥断了祖宗之法,在他的身后,青苗法、保甲法诞生了。即使苏洵将他与王衍、卢杞之徒相提并论,预言“天下将为其所祸”,他也不在意,固执地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的展望是对新体制的开辟,但激进却是其掩饰不住的瑕疵。他太急切了,以至于选拔人才时忽略了对德行的考虑。吕惠卿此等小人怎堪大用?
新法的推行如同平静海面上出现的漩涡之中,即使是司马光也无法逃离。他知道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但看着因被迫向官家贷款却又因还不起债而遭受牢狱之灾的农民,他痛心、他悲愤,憋着心中的一口气,他劝告神宗“节流”,直言青苗法的弊病,要求废除新法。或许司马光也知道他如同飞蛾一般扑向了熊熊篝火,但他毫不犹豫,跳动的火焰见证了他为心中的坚守演绎的悲壮。这一刻,笔在他的手中化为了坚硬的盾牌,掩护着一生的坚守。
然而当看到好友范镇因反对改革被罢官时,他终于满心失望又满心颓废,于是出汴梁、过河南、抵洛阳。司马光负手而立,眺望着远方,他明白他不能妥协,身后是传承千载的古典;是他向神宗讲西汉历史时“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主张;是当神宗罢黜王安石重召他回朝主政时,他那句“皇帝要立即废弃新法吗”的固执。此时,司马光的背影仿佛与十数年后那位全面废除新法的宰相重合了。
如果说王安石是中国帝制激进的改革者,那么司马光无疑是顽固的保守者。他的坚守是对祖宗之法的维护,但先哲的法度体制,自两汉以来、魏晋而下,历经千载,与当时的局势已有所不符,一味固守绝非良策,变通才能“践三皇五帝之涂”。
汴梁城上的最后一抹余晖徐徐落下,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时代也已过去。我们无法判断在矛与盾摩擦产生的思想的火花中,新世界的大门是否曾经打开过,但至少有些许感悟。坚守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也需要变通;展望并不代表着轻率激进,也应当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历史如同漫漫长河,我们乘着一叶扁舟小心翼翼地前行着,时起时浮。只有不断地回首历史,我们才能纠正航向,平稳地驶向未来。
(指导教师 赵琳)
高2016级2班 周进宇 省级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