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同学们带来的高二的语文作文【优秀7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越优秀的人越努力,越努力的人越优秀。
感觉这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的命题。
一个优秀的人肯定有他优秀的特质,努力,也许只是他一个很普通的闪光点。
然而,我们现在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怕只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我想,这个想法,现象才是最戳心的吧。
很多人都想着自己能够变的优秀,变得让人刮目相看,然而却很少人能做到努力,同时,他们也忽视掉那些在他们眼中优秀的人的努力。
人往往都是看自己想看到的,让自己舒适的一面。
事实上,很多人都是人前显贵,背后受罪。
大多数优秀的人面上的风光,是因为他背后自己咬牙坚持努力换来的。
可往往我们会掩耳盗铃,选择性地视而不见,不得不说是种很悲哀的心理。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美食,馅饼也要勤快的人才能接的住。
五年以前,妈妈赴国外访学,把我也带了去,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世界。
四处都是白皮肤的人,我和妈妈就如天鹅群中的鸭子一般,独在异乡为异客。我语言不通,遇到人,甚至小朋友,竟也无法出一言以对。
后来,我在那里上了学。在学校的我更加无依无靠,再加上语言不通,我成了其他人歧视的对象。我不甘心,发誓要练好英语。但您想一想,要改变自己大脑中的语言习惯,去适应西方的文化,同时保留原有的语言知识,是多不容易啊。
日日夜夜,我不停地练习,生硬地蹦出一个一个单词。白日里我与同学辩驳作业,夜里我不停地喃喃自语,每天我身边都围绕着自己那锯木般粗劣笨拙的英语。
面壁我也说,走路我也说,直到说到口干舌燥,舌敝唇焦。有几次我讲着讲着嘴中又干又涩,一阵反胃差点吐了。那一年半我真可谓是以唾沫洗脸,抱书籍入眠,以英文为枕,以外语为床。朝朝夕夕,日日夜夜,不论何时何地,总以英语为伴。
您认为我得到了回报吗?没有。在班级之中我仍旧是最末的一个,英语仍然赶不上别人,虽说已经能流利地说,但常常不知从何而说。后来,我回国了,但这依然没有使我摆脱窘境――我学的是口语,而没有学语法。作为一个在国外待了一年半的小孩,做起语法题来一窍不通,英语成绩竟然徘徊在中流。
两年之后,我跨进了初中的大门。一次比赛改变了我对自己的失望。尽管我认为我很失败,妈妈依然给我报了一个英语辩论赛。比赛很快开始了,我开始战战兢兢,不敢说话,后来被逼无奈,才嗫嚅着开始反驳对方。
但讲着讲着,我感到僵硬的舌头竟渐渐酥软下来,口齿也清新了。我还未意识到,我所学的,所练的,所有的语言点都行云流水般从口中喷薄而出,
仿佛我与这些句子――甚至这个语言化为了一体,而运用起来就如运动双手一般容易。我等时感到飘忽忽,若踩于浮云之上,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势,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力量。这时我才发现,我所付出的,并没有泯灭,而一直蕴藏在我身上,我种下的种子,终于开花了。
春华秋实,乃自然之道。付出于收获之间是有一个过程的。每当觉得劳而无获的时候,为何不去平静地等待,迎接秋天的丰收呢?
种下一颗种子,它不会立即开花,但如果你耐心等待,静待花开,便会迎来万花之芬芳。
我想,曾经活力四射又懒散的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这样的疲乏的状态。
不再是懒惰的不想做为,想着葛优躺,而是自身本能地感觉着累,乏,连动一下都觉得浑身疲惫。
这样的状态让我有些忧虑。
我不知是压力过大导致的,还是自身体质改变的原因。
每天下班的时候是最最开心的时候,也是最最疲惫的时候。
可每一回,都想最大限度地利用下班时光,仿佛那时是最轻松,无忧无虑的时候,即便身体已经疲惫。
有时在想,这样的工作状态对我来说,真的好吗?
尤其是现阶段的我,真的适合吗?
然而,我也已经没了更多的选择,能力,年纪,时间,都有所限制。
曾经的任性已让我错过一份悠闲,如今的辛劳只当成是迟到的磨练。
累,也要坚持,直到看到更宽广的出路,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迎接。
曾经多次在小河中撒网而空手而归的'渔夫,你们可知远处的大海中却有着各种各样的鱼?曾经只知道在一棵树上获取食物的小鸟,你们可知道远初的森林有着不一样的美味?我以为,我们应该要学会青睐远方!
青睐远方的山清水秀。官场的昏庸、腐败让李白独自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叹息、辛弃疾发出“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愤怒”、苏轼“一蓑烟雨人平生”的无奈。同是失意,同是愁思,陶渊明也曾感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但他能眺望远方,从而青睐远方的那片清山绿水,东篱下采菊,生活是何等的悠然自得。于是余有叹焉,人生亦如此,一时的挫折,失败并不能让你迷惘〖〗,重要的是眺望远方看到远方的那一片曙光。
睐远方的繁荣昌盛。多年前,一艘满怀激情的大船扬起了航帆,通向人们梦想中的金库—美洲大陆。他们安享于现有的宝藏,掠夺式的开发,所以最终所剩无几。然而麦哲伦却用他敏锐的目光发现了地球是椭圆状的,在美洲大陆后面还有着无数的金库。于是他成为了第一个环球航行成功的人,他带给人们的财富将远远超过那些印度人在美洲大陆发现的宝藏。同是谋求发展清朝政府只满足于当时清朝的一点儿成就,几千万的老百姓就只在这么一个小圈子里谋生,疏不知,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西汉的优秀成果带往西域,也将西域的事物带往汉朝,丝绸之路便成了人们永远发展的财富之路。这是何等的令人欣慰啊。正是他们的敏锐的目光看到了远方的兴旺发达从而使整个民族,国家也变的富强。
青睐远方的书香四溢。为何名师总是令莘莘学子所崇敬的?为何名校总是令莘莘学子所向往的?因为那是他们心目中的‘‘远方”那里有着满腹经纶的老师,那里有着精彩绝艳的书籍,那里更有着底蕴深厚的校园。看向远方便会青睐这书香四溢,而不是只蜷缩在一角敝帚自珍。
正所谓‘‘是雄鹰就该博击长空,是蛟龙就该冲击海浪”。将目光望向广阔的天空,深邃的大海,在那儿将会有更多的财富!
哲人说:昨天已淹没在回忆中,明天仍在未来若隐若现,我们所拥有的,只是这一天,这一分,这一刻。我们的人生即在当下。活在当下,这一种坚定而自信的姿态,却不知有几人能懂得?
罗斯福懂。当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不懈努力、登上梦想的职位时,却恰逢美国经济危机。但他并没有慌乱、退缩。总统先生根据眼前的形势,日夜不休地工作,制造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步骤。随即召开广播演讲。在这场著名的长达三个小时的演讲中,罗斯福总统既没有大谈自己的信心与雄心,也没有大肆描绘未来的美好图景,而是真诚地,用最朴实的话语向民众分析危机,安抚他们,并不断地鼓励民众同政府一起渡过难关。奇迹出现了——第二天就有80%的存款回到银行中,政府的资金危机大大缓解。随后,复兴之路浩浩荡荡地展开了。我想,罗斯福之所以感动这么多民众,原因就在于他的脚踏实地。一份踏实的计划书,一段真诚的自白,让美国人民团结起来,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振兴!
沈从文也懂。当他以一名著名作家的身份,蒙受不白之冤而被分配到故宫博物馆这样一个冷清的地方时。他既没有一昧沉浸在对过去辉煌的回忆中,也没有戚戚于未来的坎坷艰辛,而是立马开始动手整理资料,研究古代服饰文化。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中,每一天,他都抱着一堆书藉,走遍故宫的每一个角落,潜心于研究。在这孤独的背影之后,是一份积极的态度,是一个人坚定的信仰。在他尽全力完成每一件事时,这点点滴滴已砌成了成功的阶梯。这个孤独的背影,最终立于时代之峰,受万众仰望。
有一句话让我一直铭记:我只是做好了每一天自己应该做的事。说话的人是一位普通的山区邮递员,是20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而当他做着每一天自己应该做的事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十几年来所走的山路已可以绕地球三圈!如此平凡的人,如此卑微的工作,却让人看到了伟大。
少年说:“我想要长大,住大房子,赚很多钱,周游世界,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老人说:“我想回到过去,那段一直在拼搏,奔跑的灿烂时光,拥有健康向上的快乐。”
其实,人们总把目光放在一个可寄托的远方,却忘了看脚下的路,抓住现在,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期待。
抓住现在,是给自己未来做准备。
我们脚下的每一步,自己是否细细感受,牢牢抓住?现在我们正是青春年少,是否踏实的走出每一步?奋斗这个词,总让人觉得是以后的事,但是以后尝到苦果,便知它就在左右,我们太须要抓住现在,像许三多一样,做好每一件微小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当怀抱参天大树时,他一定没觉得有什么,还在继续前行。相信吧,未来不远。
抓住现在,体会每一份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古时便有。父母在逐渐苍老,而我们是否有所察觉?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他们的爱便不会终止,是否静静体会抓住现在吧,不要等到失去才悔恨。
老师是我们生活中相处最久的人,天天传授授业,我们虽然课业繁重,但老师比我们更加辛苦,他们不仅要教我们知识,而且还要教授做人的道理,我们是否传达过对他们的爱?朋友帮助你的时候,是否体会到他们的关心?
抓住现在,懂得感恩生活。
感谢生活的赐予,让我拥有可感、可思、可信仰的生命,感谢生活的赐予,让我拥有爱在身边,感谢生活的磨炼,让我懂得珍惜的可贵,感恩生活,以一份充满爱的心去做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用一颗感恩的心抓住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让我们扼住命运的咽喉,勇敢活在现在,面对现实,做好每一件手上的小事。
抓住现在,就是把握未来。
“现今低头族群体日益庞大,手机问题已成为世界热点问题,经联合国相关部门投票决议,从今日起销毁手机,禁止一切手机使用……”自多地频发因低头族沉迷手机而引发事故后,手机从我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生活在一夜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先受到伤害的是通讯设备业。手机的淘汰迫使众多相关企业大面积裁员。下岗工人和他们单薄的家庭哀叹连连,社会就业问题亮起刺眼的红灯。
其次感到痛苦的便是广大使用群体。他们大多整日精神恍惚,暴躁易怒。其中有人不分昼夜的组织聚众反抗,在政府办公楼前撕心裂肺地呐喊:“还我手机!”有人双目空洞、反应迟缓,本应趁年轻拼搏一把的人们连生活都无法自理;更有甚者已经要死要活,吓得各地政府纷纷建立“戒机所”勉强控制住局面。一时之间,世界被手机这只大勺搅成一锅杂粥。
决策者们懵了。他们开始反反复复地质疑彼此:“世界上没有手机”的可行性。
事实上,没有手机的世界的确少了不少烦恼。瞧,初、高三党再也不用担心玩手机丧志了;上班族再也不怕工作期间玩游戏被抓扣钱了。嘿真别说,没了手机后人心中虽然空落落的,但当真是快刀斩乱麻——一次性将所有留恋全断干净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面对利弊同存的热点问题,各大媒体不约而同地向社会发问:世界上到底该不该有手机?
对此科学家挠了挠他的鸡窝头,又推了推厚重的镜片,慢条斯理道:“手机的发明代表科技进步,贸然禁用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还将阻碍科技发展,我认为……”不等他说完,由学生家长、医生、教育家为代表的“禁机大军”打断他:“在手机智能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失去生活的斗志,只是苟且!”“这……”科学家的鸡窝头更乱了,忽的他镜片一闪,“查阅资料,我们难道还得跑到那么远的图书馆?想和朋友视频聊天,成为不可能?想随手拍照,还得记得带相机?——这不是生活的倒退吗!”霎时间两派间针锋相对,僵持不下……
社会调查员沿街采访。他们拉住刚放学的我,问我有何看法。我?我已习惯用手机与千里之外的人通讯的便捷,猛地失去它还真挺难受。调查员司空见惯的点头,又追问:“那你觉得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能得出明确答案么?”这……可真是难倒了我。我冥思苦想半天正欲回答却闻手机闹铃响起。妈妈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将我从大梦中唤回。关掉闹铃,我仍无法从那个同“唯物、唯心哪个正确”一样注定争辩不休的问题中自拔。
我大汗淋漓地呆坐在床上,不禁自问:手机对我到底有多重要?失去手机,我会失去自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