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为同学们精心整理了一年级品德教学论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10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在这一学期里,我担任了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任务。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要进行环境教育及自我意识的教育,面广量大。所以,我在开展教学时,既立足于儿童的生活现实,又着眼于儿童的发展可能,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学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设计适宜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非常重要,它应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所以,教学目标的的设计应着眼于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注重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的结合,促使学生在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得、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方法的形成等方面得到发展。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是这样做的:首先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弄清楚教材的呈现方式,然后了解儿童生活的现状和现有的生活经验。经过这三步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有力地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适宜可行。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师在实施时,不再是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我在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跳舞、唱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三、关注生成性的问题
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至关重要,新课程的实施,在摆脱了以往成人化、概念化的弊病后,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潜力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并不受教案的限制,而是激发、保护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赞赏儿童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道德素养得到了培养,在新的学期里,我会更加勤奋,再创佳绩。
《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我和孩子们的喜欢。这种课型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而且传统课堂的纯粹传授也不再受学生的欢迎。有幸接触两届一年级“品生”课的教学,我觉得“品生”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活动的桥梁。
1 、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洗衣服比赛”、“剪指甲比赛”、“缝纽扣比赛”以及“叠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我还特意为孩子们留影为他们制作“成长的足迹”,给孩子的成长留一分宝贵的回忆。
2 、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了“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
从体验到认识,胜过千万遍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再说,农村教师一师任多课又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学了》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一单元《上学了》和心理健康课中《我是小学生》。《我的同学和老师》我将它整合到体育课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大自然真美丽》的教学中我则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载沙行为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载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爱护沙滩不载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得到落实
随着计划生育的有效落实,家中的孩子几乎是独生子女,这更增加了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情感。因此对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把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评价策略作为“建议”向家长提出;接着,通过不定时的“信访”、“电访”将每一个活动目标实现。如《我长大了》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不会的事学着做。这就要求家长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就要求家长配合接受孩子的关怀或问候。《在学校的一天》中孩子作息时间的安排并执行更是需要家长的全力辅导和督促。…… 总之,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才能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养成,才能让学生更茁壮地成长。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摘 要:如今,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要德才兼备,如果道德品质败坏,才干越大,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一个重要的塑造作用,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回归于生活,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也是如此,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意识到这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科目,要学会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那么,该如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如果足够精彩,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集中在课堂上,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教师要格外花费一番功夫,一味的“把书翻到xx页”,时间久了,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在课堂伊始就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的无非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之中,使二者完美融合。第一,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定的了解,心中有数;第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讲授《欢欢喜喜过春节》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能说一说你的理由吗?因为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从记事起,已经经历了几个春节,因此他们有话可说:有的说喜欢,因为过春节爸爸妈妈会给自己买新衣服穿;有的说会有很多好吃的;有的说过春节一大家人会聚在一起,特别热闹。
就在学生十分积极踊跃地发言的时候,我将精心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红红火火的大红灯笼;一家人围坐在美味的菜肴周围欢聚一堂,举起酒杯,辞旧迎新;孩子给长辈拜年,长辈笑盈盈地递过了红包等等,无一不唤起孩子们的春节情结,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开始憧憬:什么时候才能过年呢?这样一来,在课堂伊始便將学生置于我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之中,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二、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实施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然而,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更谈不上是生活化的教学。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少,课业负担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特别是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和实践,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因此,教师要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开始紧跟课改的脚步,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所起到的`只是引导的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小型辩论赛等等;最后,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年龄小,教师不妨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而又积极地思考和学习。
例如,在讲授《我的一家人》这一课之前,我布置学生上交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并作为本节课课件的素材,上课时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来,学生会看到自己家的全家福展现在大屏幕上,会享受到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和喜悦,觉得自己也拥有做“小老师”的潜质。
三、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想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并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妨从点滴做起,从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开始。语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的身心施加重要影响。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抚摸,都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我们班里故事多》这一课时,班级里的一个女生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我并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委婉地说:“窗外的风景很好,可是老师觉得,课堂里的风景也不错。”说完,这位女生就意识到老师说的是自己,涨红了脸,转过身来,投入到课堂中去。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启蒙课程,特别是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更是承担着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重视起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实施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扎实而又良好的基础,也让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不再流于形式,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
参考文献:
[1]许小辉,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6).
[2]易先兰,谈如何让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31).
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言行,认识到想要和能要之间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点拨和激励,学生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父母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以剧本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思维,超凡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利弊,社会上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能力,促进道德素质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人和事,对他人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应该,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工作岗位,体验劳动过程,感受劳动艰辛,激发对劳动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发学生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实践,就是“做中学”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理解,激发他们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心情,即设计这样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相互作用来实现。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灵活、直观、开放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课程,它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型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回顾以往的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拿到了新教材时,一开始还很茫然,不知如何去教。细看时觉得新教材与以往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新教材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生活化、大众化,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慢慢地,我就感到新教材一定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它,要用新的方法去教学生。接下来我就谈一谈我用了新教材之后的一点感受。
《手拉手,交朋友》是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一篇课文,一年级的儿童是刚从幼儿园进来的,此时的儿童是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的,他们将面临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其中首先要碰到的是如何熟悉环境,认识老师和同学,并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学校生活的愉悦。于是,我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游戏,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小朋友懂得班内每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同学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见到老师和同学应该主动打招呼,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同时,我适时表扬守纪律的小朋友,提醒违纪的小朋友,从而让小朋友养成懂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活动气氛热烈融洽,让儿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
《我与春天在一起》这一活动教学时,我则是站在尊重学生学习独立性的立场上,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前,我先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春天,让学生通过找找、看看、读读、写写、画画、唱唱跳跳、剪剪贴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带着独立学习的成果进课堂与师生交流、探讨、合作。学生们有的带来了找到的资料,有的带来了自己画的春天图画或剪贴的作品,有的边歌边舞。与此同时,学生们还说到了春的节气,春天里的节日,春天的草木花鸟,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显现着独立学习的魅力。
上完这些课,我反复琢磨,总结出几条小经验:第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做,教师也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因为老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他们所做的事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而是一件值得他们去重视、去认真体验的一件大事;老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弯路,可借鉴我们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享受成功。第二,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才能充分发挥,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行为。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课后要反思。不论是老师或学生在每一次活动的结束时,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与所失,让反思成为下一次课取得成功,进步的前奏。第四,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全过程,并采取生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的帮助。
品德与生活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我们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和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学习中体验道德,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的言行,使他们既是对自己言行进行评价,及时自我调节,又能积极投身于学习活动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当然,再小的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选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教育他们。
例如,一位同学在听课过程中坐姿很标准,我向全班询问哪位同学的坐姿最标准,同学们纷纷用食指指向那位学生,这时我对同学们说,“如果我们把另外的四根手指也展开是不是比只用食指要有礼貌的多呢?”大家在听到我的提醒后全都伸平了手,在这以后的课上很少再有同学用食指指向他人。
二、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童趣、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活动
对于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局限于讲解课本,学生也不是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活动,真实地去感受、体验、发现、理解。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讲故事、猜谜语、观看教学视频、画画、动手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三、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课堂遇到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时首先应请同学们集体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的给予启发,在讨论结束时你会发现,同学们讨论的结果已接近正确答案。
在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寻找能独立思考且回答思路接近正确答案的同学,这些同学通常知识面广,因而在教学中要适当的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珍惜学生在参与课程时产生的问题,对于他们提出的在我们看来是“错误”的想法时,不能一味否定,要让他说出他的理解,之后寻找解决办法。一年级学生的心灵是稚嫩的,他们稚嫩的心灵就像荷叶上的露珠,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小心翼翼的对待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它可以激励人们积极行动,从而大胆展示、大胆探索自己,形成良好的个性。
我们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贴近生活,有着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还特别注重儿童的主体性,本学期我根据学期初《品德与生活》制订的。教学工作计划,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着重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点: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通过教材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让学生较快熟悉新环境,适应小学生活,情绪愉快安定,遵守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以各种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来激发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愉快、积极体验,让他们逐步熟悉、了解学校,认识和熟悉新朋友,进而意识到并能按照一个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学生都能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过错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同学多合作,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第三单元里,我让学生们互相合作,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身边的秋天,让他们自己通过合作制作标本和风车等活动和游戏,培养他们合作的能力。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爱亲尊长。通过学习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从小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从而从情感上真正去热爱国家,做一个关心他人、能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
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课文生动有趣,而且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我通常让学生自己说,让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通过学习,他们都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
本学期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学生的进步总是能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进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其实,今年已经是我第二年接受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按说应该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了。可是与去年相比,自我感觉有一定的差距。反思之后,学生的原因可能占大多数,但我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素质较上一届相比稍差些,再加上是刚入学的学生,课堂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再加上本学期,我的其他工作较多,也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思考教学,没能研究好学生,调整或创新教学活动,使教学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今后的努力方向: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都是我的收获。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些提高。我决心不断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在今后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信在今后,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同学们的行为习惯都有很好的转变,能遵守学校的规
章制度,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并有初步的自理能力。不仅能自己认识到该如何做,当别人出现错误时,也能及时纠正别人,班上的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了一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教学,学让生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乐于交往,体验快乐,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并能有一个正确的生存态度和处事方法。
1、寻求新课程的改革。
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3、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4、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通过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毕竟年纪小,涉及社会面窄,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关注教与学的方法。所以笔者认为《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注意几点:
一、教学流程 找准回归生活的切入点。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组“我上学了”,由《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校园铃声》、《平安回家》五课组成。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凸现活动 引领体验感悟的链接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三、挖掘资源 提升品德教育的着力点
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及时地把社会中的新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吸收到课程内容中来,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良好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力得到初步的培养,以提升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前,根据教材内容,提议要举办一个“丰收展”的活动,由于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当老师提出让同学们从家里带些秋天的果实到班上来展览时,同学们都很高兴。在上课时,我用卡片标出“水果类”“粮食类”“蔬菜类”“干果类”等各种类农作物,让学生先想想自己带的东西属于那类,然后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接着让同学们看看、摸摸、闻闻,感知各种果实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丰富的果实是怎样得来的,说说父母的劳动情形,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懂得应该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者。
四、拓展延伸 践行品德形成的落脚点
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但仅靠在课堂上去完成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延伸扩展到课外,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观察、体验、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中悟出道理,是自己的、行为以及情感态度不断得到升华,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品德课教学本身所要求的,也是学生践行品德形成的基石。如教学《我自己会整理》一课,在开展“我能做好”的活动后,可以让学生把会整理的事儿做个列表,列出自己在每天准备做的事情,如收拾自己的书包、整理书桌和抽屉,整理玩具、用过的东西放回遇原处等,并留出给家长写评价意见的地方。这样,拓展到课外去,既锻炼了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同时又养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有关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21世纪是一个社会发展多元化、学习化、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资源、教学时空无限扩展,这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物质条件。社会课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综合课,是极富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新课程。怎样通过上好这门课,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良性发展,是每个社会学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课教学现状分析
我市的小学社会学科教育改革和其他学科一样,正经历着“知识—能力—素养”的发展阶段,但教育观念滞后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如:牵着学生走的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少;具体指导和规定的多,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少;传统的教学模式多,科学探究活动少……这样做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把学生束缚在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轨道上,造成了教什么就学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的呆板局面。这可能是造成学生不会学习,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这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
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人认为在社会教学中应恰当地“增”与“减”,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社会课教学的“增与减”
1.增加直观感知,减少空洞说教
社会教材中的部分历史、地理及民俗知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抽象空洞的说教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性为主,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因此,教学中我重视图片、实物、录像、录音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积极创设情境,缩短时空跨度,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学习《中日甲午战争》这一内容时,先引导学生自学书上内容,然后通过闭路电视把相关内容的历史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看到爱国将领邓世昌英勇善战,最后以身殉国唤起国人的觉醒,孩子们的心里充满了对爱国将领的敬佩之情,“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海疆卫士邓世昌,永远活在祖国人民的心里,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当问及他们的内心感受时,“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振兴中华”成为孩子们的一致呼声,这样教学的效果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历史,同时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感染的力量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
2.增加社会实践,减少教师灌输
常规的社会课作业多以书面练习为主,忽视了社会课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益处。正所谓“课堂是小社会,而社会才是大课堂”。因此,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采用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在进行调查前,教师可事先准备好调查提纲。如学习《家庭与社区服务》一课时,可以从自己家庭与社区的关系开始,准备两个调查提纲:1、你家附近开展了哪些社区服务?这些活动给你家解决了哪些困难?2、如果没有社区服务,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怎样?这样,以家庭调查为基础,继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学完《家庭与社会》后,让学生通过调查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再来说一说为什么每个家庭生活得幸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繁荣?等等。采用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获得第一手资料,大家感兴趣,富有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