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鼠之间》读后感(优秀2篇)(《人鼠之间》论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人鼠之间》读后感(优秀2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人鼠之间》读后感 篇一

刚开始看只是觉得作者斯坦贝克把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性格鲜明到你能捕捉到他们的模样。可是看到后面,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吸引人,而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一对惜惜相惜的人互相为伴,互相支持的故事。但其中充满了孤独、脆弱、疏离、希望、悲悯,直到最后的失去。

其中力大无比的莱尼是人尽皆知的大傻,可他却对乔治说:“咱们互相在乎。”而乔治说:“莱尼是个好人,当个好人用不着太多头脑。”他俩在一起最多的就是憧憬未来,希望有一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地。

莱尼的执着感染着乔治。可是蠢笨胆小的他却难逃一死。在那样的时代人和鼠一样的脆弱,不管身份、地位如何跨越生命都不堪一击。

农场主的儿媳妇儿就是一例,她孤独到与大傻莱尼倾诉苦楚,最后死于非命。这是她没有想到的,但我们仿佛已看出端倪。事后作者这样描写她的死相:“所有卑劣、盘算、不满和对受人关注的渴望都从她的脸上消失了。”看到这儿心里咯噔一下,对于某些人来说死亡也许是最好的归宿。

如果说这本书很丧,也是希望与失望中的无能为力。它暖就暖在这里,不是背叛,是我无能为力。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孤独与幻灭的永恒,但即使如此,只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一定要活下去。

故事的背景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他们同书中的主人公乔治和莱尼一样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流浪,通过打短工艰难度日。而作者约翰·斯坦贝克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最终写下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人鼠之间》。并于1962年凭借该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斯坦贝克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人鼠之间》发表于1937年,该书一经上市就大获畅销,两年后,他再次出版《愤怒的葡萄》,获得普利策奖等系列奖项。

《人鼠之间》读后感 篇二

无论人与鼠,最好的打算往往落得一空。——罗伯特·彭斯

必须承认,看到这本书就是一个意外,也是必然。我从来不知道这位作者,也没有从任何人的口中听到它,但是当时的我一看到这个名字,我就被吸引——人鼠之间(ofmiceandmen),来源于这个名字,它勾起了我的一切兴趣。

使得我能够延续看下去的原因还是在于我后面对他的补充了解。诺贝尔奖得主,关于承诺、孤独、希望和失去之书。看完简介我就知道了,这是一部BE的书,书也很短,我一度觉得我没有勇气读下去,出于对已知命运无法改变的不忍。

我不知道我在最后有没有读懂它,莱尼注定要死去,与其让他死在别人手里,不如就死在他最好的朋友乔治手里,这和那个老头的狗的故事如此相似啊。悲剧之悲在于没有人是刻意为之,结局却依然走向了死亡。

莱尼死了,乔治的土地梦也不会再有,乔治不同于其他流浪者在于他有莱尼。莱尼死去,他的生活归为平凡。

他们是美国大地上一群没有根的年轻人,期待着拥有自己的土地,有一个安稳的家,而不是这样有一天过一天的日子,可是期待是梦里的期待,他们不会有未来,他们的一生就是流浪,独自一人的孤独。

我很难不想到自己,想到千万个打工的中国工人,他们奔跑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追逐着微末的希望,远离故土,远离妈妈,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我不禁问自己,你走出家乡,走出田野,手里却空空如也。

这是我上半年看过的最好的'书。以下是我喜欢的书中的句子:我见过太多脑袋里装着一片地的人。从来没人真的得到过。

有时候,一个瞬间会像现在这样驻足停留,久久盘桓,持续的时间远远超过一瞬间。在这个瞬间,声音和动作都停止了。这个瞬间远远超越了单纯的一瞬间。然后时间苏醒,慢吞吞地继续前行。

“咱们和其他人不一样,因为我有你,而你有我。”

热门作文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