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精选3篇)(《人民的好儿女》共和国最美奋斗者穆道尧)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精选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篇一

看了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感触良多。这部讲述了48位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例的系列片,对我这个入党积极分子而言是一种极大地鼓舞。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坚韧不拔的意志、淡泊名利的价值观、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操,王万青、宋德金、王伯祥、叶如陵、秦怡、赵世术、蒋国珍·····他们生于平凡,却不甘平凡,他们用自身的行动来诠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于无声处散发的光与热。

今生无悔——王万青,甘肃省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的他,风华正茂年龄,就奔赴阿万昌草原。为了牧民的健康,为了民族的团结,将青春热血洒在了茫茫草原。为多少人治好了病,他无法陈述。如今六十七岁的他还忙碌在草原巡医。当荣√★√誉挂肩时,只有一句纯朴的话语,那就是“今生无悔”。正因为有王万青一样优秀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才谱写出了多民族和睦共处、亲如一家的壮丽乐章。

大山的火把——赵世术,秉承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大山中的小学里工作了三十年,由一名风华正茂的小伙,变成步履蹒跚的老人,由于坚持背孩子们过河,不到三十岁就得了风湿,病发时拄着拐棍来为孩子们上课,最后,每天他的妻子背着他到学校。他的手指因为风湿,得用绳子捆住粉笔才能写字,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却风雨无阻坚守岗位。党和人民为你骄傲,你是孩子心中最伟大的老师,你是人民的好儿女。

板凳妈妈——许月华,身残志坚,从小失去双亲,又不幸失去双腿,高位截肢,靠着两个木头板凳行走。为了让那些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孤儿穿上温暖的毛衣,吃上可口的饭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孩子长大成家,有的孩子去了远方。可他们的履历上母亲一栏中都有着同一个名字——许月华。许月华用她特殊的身躯,呵护了一个又一个渴望温暖的童年,那板凳的敲击声,分明是一首爱的旋律。

特战尖兵——刘珪,某部队某分队分队长。还在就读高中的他,被“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消息所震惊,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高中毕业后光荣参军,成为一位特战兵。特种兵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随时面临危险与牺牲,刘珪多次遭遇险情,都以化险为夷而赢得喝彩。每每接受任务,都出色的高标准完成,折服了教官,展现了中国特战兵的风采。用自己大无畏的精神,赢得了“特战尖兵”称号。正是刘珪这样默默保护着我们伟大祖国的战士们,才让我们可以安心的工作和生活,真诚的感谢你们。

我志愿我快乐--赵广军,原本一个普通的物管员,98年加入广州志愿者协会。在十几年的志愿者生涯里,他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和健康,将工作之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志愿服务,先后拿出十几万元帮助并长期照顾66位孤寡老人,帮教1200多名边缘青少年,用自己的手机创办志愿者服务心理热线——“生命热线”,成功的帮助了200多名有自杀和报复社会倾向的人员重新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赵广军用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数年如一日,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承担社会责任,不管有什么困难险阻,始终如一地坚守本义,保持本色不变。他在为社会作贡献中,却经历了同龄人所不能比拟的艰辛,经济困难,健康受损,情人离去,别人讽刺···但他始终坚持为社会做好事,忠于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持高尚人格,这种“吾道一以贯之”的精神,难能可贵。

航天设计师--孙家栋,中科院院士,著名航天专家,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静止轨道卫星等。50多年来,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归国人员,孙家栋院士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甘于默默耕耘,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事业奉献全部的青春年华、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他爱党爱国、忠于事业,他发扬民主、误事严谨,他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他淡薄名利、无私奉献。这些品格和作风都是我们技术工作者学习的好榜样。

大爱无疆,大爱无声,这样的数不胜数的事例像一盏盏蜡烛,在平凡的日子里温暖着我们的心。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是当我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那样抱怨的声音,尤其是80,xx后们,这当然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但更多的,我觉得这种抱怨来自对生活的不自信,只是单方面地看到了自己失去的或不足的,没有看到拥有的那些远比失去的多得多。做一个平凡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为他人做一些事情,为集体做一些事,为国家做一些事,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感动中国,先感动自己。

除了感动之外,看了《人民的好儿女》,我也感到非常惭愧,我们这一代xx后,享受着前辈们用汗水和血水换来的成果,从小被父母宠溺着,不知道苦是什么滋味,也不是很懂得关心与奉献。我想要加入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让自己成熟起来,不在躲在自己的世界,而是打开心门,为他人,为集体,为祖国贡献一份微笑的力量。

“人民的好儿女”,是人民对优秀共产党员最好的评价。而我也在期待什么时候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加入党的大家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虽然知道过程会很难,但我会努力让党组织看到我的决心,努力成为“人民的好儿女”!

《英雄儿女》观后感 篇二

这部电影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王芳兄妹同上战场,王成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王芳在王文清的帮忙下以哥哥的精神为榜样,为战士服务,最终她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了的事情。

而我最记忆犹新的是王成所在的连队为拖住敌人,坚守高地,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连队的伤亡十分惨重,最终阵地上只剩下身负重伤的王成。他,一面阻击敌人,一面用步话机向指挥部报告战情,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团团围住。王成却毫不畏惧,他用对话机向我军指挥所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就意味着粉身碎骨,但为了祖国这一崇高目标,王成心甘情愿。”随即拉响了爆破筒,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为我军大反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了中朝人民的安宁与和平,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看了《英雄儿女》后,我感到悲伤而激动,是的,他倒下了,可是无数向他一样的人民志愿军站起来了。爷爷告诉我他六七岁的时候,正是抗美援朝的时候,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形象在他心中永远的站立。而王成和他们是多么类似啊,他虽然是电影人物,可是他却在我心中站了起来,像所有的人民志愿军一样!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那里,我想起国歌中的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警钟一样敲响在我的耳边。如今,中华民族未必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可是,类似钓鱼岛事件这样的事在时刻提醒我们每个人。想到那里,我心中明白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然而我在学习上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时还异常贪玩,碰到难题不能像英雄们那样千方百计的去解决,多么不应当啊!

《人民的好儿女》观后感 篇三

陈燕萍、徐强、李彬、郭晋龙、梅莲……一个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平淡的出奇,但是当名字后面一个个鲜活的感人事迹渐渐托出时,能有人不为之感动、为之热泪盈眶?

“人民的好儿女”---多么崇高的一个称号,但她绝对不是一种虚荣,她是一种精神,一种时代的象征,是一个个用生命诠释的使命。

当我刚刚接触这部纪录片时,是在电视上,每天一集播出的纪录片,我不经常看电视,只是偶然,看到了半集,就被其深深吸引,于是,利用空闲,我开始在网上搜索---《人民的好儿女》,并一集一集观看,尽管这样,也未能满足我的期盼,于是我下载了整套48集耐心观看。在认真看完整部纪录片后,忍不住又选择几个细细品味:“法官妈妈陈燕萍”、“兄弟李彬”、“淬火金刚郭晋龙”、“索道医生邓钱堆”、“我本平凡李文祥”、“生命的重量文建明”、“保山的故事荆保山”、“村头有棵常青树蒋国珍”……他们都是战斗在社会各条战线上的斗士,在百姓眼里,他们是父母官,更是亲人,他们的事迹是感人的,他们的话语是朴实的,但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语背后,正续写着光辉。因为一心为民,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缘故,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家庭、忽视了子女。很多,我不能全部喊出他们的名字,但我清晰地记得他的话语“如果作为一个法官,你能让社会有个公信力,有个信任感,那也是对社会一个整体的倡导”这是一个基层法官的心声;“有了大家才有小家,只有村子富裕了,家庭才会富裕,到时候我就能弥补……”,“我的事还没有搞到位,我没得回去,我回去对不起老百姓,我没有脸,我男子汉说话算话,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愚公村支书王光国为了村里修路,亲自向交通部门申请补助(腊月二十八还没回家)时,向交通局办公室人员说的一番话;“我能为这些人治病,能挽回他们的生命,就觉得自己是莫大的幸福了”这是一位高原医生的期望;“蒋国珍就像一颗大树,为许多寒门学子遮风避雨,可他自己的栖身之地,却经受不住风雨而倒塌了”,这是编者了解了离休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蒋国珍的事迹后,由衷的赞誉和叹息。

每看完一部影片,我的内心都在颤抖,我的心灵都受到了洗礼,为之震撼。这48位只是一种典型,正是无数个像这样的典型,才给我们的祖国撑起这片清新蔚蓝的天空。

在当今社会,不正之风正在滋生、蔓延,在利益和诱惑面前,经常有人误入歧途,作为新生代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任重道远,而我,又何尝能无时无刻警醒自己:我是共产党员,我要做我该做的事,我要帮助我能帮助的人,虽然我不能成为标榜,但是我定能成为浇筑基石的沙砾。所有的“人民的好儿女”,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将成为全社会的指航标,引领我们前行。“人民的好儿女”也将成为我的座右铭,篆刻于心。

热门作文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