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抗疫一线英雄观后感(时代楷模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 视频)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17篇时代楷模抗疫一线英雄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2020时代楷模抗疫一线英雄观后感

1月24日,除夕夜,晚七点,我和我们2岁半的小地瓜在楼下迎接你下班回家,等候时,天真稚嫩的小地瓜一个劲地问我,“妈妈呢?妈妈呢?”我答到,“妈妈上班班,买糖糖,还给你买一个大馍馍。”地瓜若有所思地答道,“不吃糖,牙齿虫。”说着将嘴张开,指着牙齿接连摇头,他这几天口腔溃疡,对零食一概不感兴趣。当你看到我们后一扫疲倦,一把将地瓜搂在怀里,说不尽的欢喜。

晚饭后,爸妈带着大汶和地瓜在房间里玩耍,我则和你一边摆着新年的趣事一边看着精彩的节目,春晚主持人诗朗诵《爱是桥梁》,“你们安全了,14亿人就都安全了!在防疫的赛场上,我们一定赢……”这一刻,我内心十分感怀,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家属,我感到无限的荣耀,深知你们肩上的责任重大,更了解你们工作的不容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休息时间不固定,深更半夜也会有急促的电话,自己的老人小孩或许还在生病,而你们却鲜有过问,更多的是牵挂医院里躺着的病人,有时还要面对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有难处和委屈也只能往自己肚子里咽……

突然你抓紧我的手,一下打断了我的思路,欲言又止地对我说道,“有一个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你说。”

“怎么了?”我问道。

你犹豫片刻后说道,“本来应该先和你商量,当时太忙了,没来得及,我们医院第一批志愿服务医疗团队已经准备出发支援武汉了,我作为医院骨干,也递交了《请战书》,并作为下一批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员随时待命。”

那一刻,我几乎睁大了眼睛,仿佛不认识这个朝夕相处的妻子。在我心目中,你是那么文静、那么柔弱,“温文尔雅”似乎是对你最好的形容。

我们结婚十二年来,几乎没有吵过嘴,更没有因为孝敬双方父母发生过任何争执,生活虽平淡,但也充满了温馨。我们相识相知,然后走进婚姻的殿堂,一起哺育一双儿女,一起赡养老人,一起奋斗买房、买车,一起规划着我们的未来,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在你的操持下,也算是有滋有味,充满了阳光和希望。记得在我上一篇文章《致敬平凡的英雄 寒风中的“守护者”》写到,“昨天,他们或许还是我们身边普通的亲人、朋友和邻居,在这个寒冬里,他们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职责和使命……”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慷慨陈词,只有默默的奉献,这或许就是对广大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你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称呼,你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我拉着你的手,相对无言,因为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既有不舍也有怜惜;既有不安也有坦然;既有心疼也有牵挂。一切都那么平静,这时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那一刻,时光是那么美好、那么宁静,正如一句网络名言,“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作为一个转业军人,我深知《请战书》的神圣和庄重,你作为一名医护人员,能在这个时候坚定地选择“大爱”、选择奔赴一线治病救人,我为你感到自豪和骄傲。疫情面前,防控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无疑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你们舍小家、顾大家,为社会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武汉市中心医院一名护士长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段话,“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

一切终将过去,总会春暖花开。你们在“逆行”,我们在“守护”。

篇2:时代楷模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观后感

此次驰援武汉,剑阁县接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通知是将派遣8人(医生2名、护士6名)参加,出发前根据工作需要,先期到达武汉的只是曹秋艳和魏燕坪两位护士。这样剑阁县中医院ICU主任/主治医师高能学、主管护师蹇述琼、护士邓刚和王妤、呼吸内科主任/主治医师李伟、护师常琳玲等6 位就成了“预备队员”。

入职的护士王妤说:“我在二月份得知了自己被选为支援湖北预备医疗队队员,我又激动又担心。激动的是,我可以为‘战疫’前线做一份贡献,这对护理行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担心的是自己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没给别人帮助,反而给别人添麻烦,平常我们也在跟前线的两位医疗人员沟通学习,比如穿脱防护服之类的,我希望前线的战友做好防护,平安归来。”

所以,“大后方”指挥部的连线也成了这些后备队员向“前线战士”打听消息的时候。9日的连线中,高能学问曹秋艳:“武汉疫情现在如何了?”

曹秋艳答道:“武汉疫情已基本控制,每日新增病例两位数,方舱医院已清舱。新增病员将会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我所在的武昌医院属定点救治医院,所在科院设有70张床位,现有病员40人,现已基本实现床位等病员了。”高能学立即又问:“作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有那些注意事项?”

曹秋艳答道:“生活和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第六版防控方案执行;从细节方面管理好自己与患者,在疫情未全面结束前,我们都不能放松警惕!”

接着常琳玲问魏燕坪:“关于方舱医院清舱后医护人员的去哪了?”魏燕坪说:“一部份医护人员休整待命;一部份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去了重症病房。”常琳玲立即提出了她关心的事:“听说新冠肺炎出院后复检核酸又阳性了?”魏燕坪笑笑说:“新冠肺炎复阳率低于10%,新闻报道的只是个例,不用担心;何况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自身将产生抗体,将不会再次感染的!”

经过交流,预备队员很受鼓舞。队员高能学说:“作为预备队员,我时刻响应党的号召。”高能学表示:“听到前线消息很振奋,我们对武汉的疫情有了充分的了解。对即将到武汉去支援的同志们来说,工作和生活以及要注意的事项都有了明确的认知。这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新兵不失时机地向“老兵”学习

连线当天,魏燕坪还进行了远程教学辅导。剑阁县中医院院办公室主任李剑、ICU护士长王琬钦、内二科护士长何雯、ICU护士何美霖和熊佳佳等听得津津有味。魏燕坪告诉大家新冠肺炎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要正视它,正确面对,只要按照要求防控操作,是没有问题的。 魏燕坪特别告诉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即将支援湖北的预备队不要恐慌。魏燕坪分享了她的亲身体会:“在我们未到达武汉之前,包括下飞机的时候,我们都很紧张,因为我们在到达之前在新闻上看到了很多关于疫情的信息,在没有身临其境的时候确实很害怕,内心有恐惧感,但是当在武汉呆了两天后,各方面的支持、知识补充、培训,内心就不是那么地恐惧了。” 魏燕坪借视频连线机会告诉大家:“平时只戴外科口罩就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过度防护容易造成心理的恐慌。”她也坦言:“我们的成长与武汉的带教老师的努力分不开!”魏燕坪介绍,2月26日晚上十点,她和队友曹秋艳第一次到武昌医院的病房。她俩进病房之前很害怕,还用拳头相互碰了一下,给对方信心。进重症A区病房后,带教的是在金银潭医院到此帮扶了一个月的汪俊老师。汪俊当时给她俩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之后,她们再看到病房、病人和熟悉的工作模式,魏燕坪和曹秋艳的心情就放松了——“该护理就护理、该治疗就治疗、该观察病情就观察病情,病人也很好,能体谅我们的辛苦。”

教学之余,魏燕坪还跟“大后方”分享了在武汉的生活小故事。疫情期间不能聚集,魏燕坪和曹秋艳只在各自所住的酒店休息。第9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在抖音上有一个直播间,可以一起学6字诀、中医的预防保健操,可以用来舒缓心理压力。魏燕坪说:“工作很累,穿上防护服更累,有一种窒息的感觉,穿上后要保存体力,不然很容易暴露。3月7日,我上班换湿化瓶,换到最后的3个病房时,感觉自己不行了,特别的喘,休息了40分钟后稍微好一点儿。”魏燕坪总结:进病房前防护一定要严密,只要有哪一步没做好,穿戴不舒适,都会影响在病房的每一个操作。

魏燕坪最后讲:“这次支援武汉对我来说是一种成长,在26岁这个年龄能做这样一件事很有意义,更是荣幸,很欣慰。”

魏燕坪相信她能完成党和政府以及医院交给她们的光荣任务:“因为武汉人民需要我们,只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不怕病魔,才有真正的春暖花开。”

剑阁县中医院护士长王琬钦听后说:“通过与前方的连线,两位赴汉的勇士给我们讲了很多心得体会,从防御措施到战胜心理恐惧,使我们学到很多知识,也坚定了她们完美完成任务的信心,我们为她们骄傲,自豪,盼望着她们平安归来。”

篇3:抗疫一线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广东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

从2月20日至4月9日,广东中医、西医两支医疗队曾在雷神山医院先后接管了包括ICU在内的病区,共收治145名患者,并成为雷神山医院撤离的最后一支外省医疗队,为武汉抗疫做出了极大贡献。

201月25日,武汉市决定建造武汉雷神山医院。2月8日,雷神山医院火速建成交付使用,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正式接管,当天就接收了第一批病人。2月18日,医院首例治愈患者出院。3月25日,医院首个病区患者“清零”。 4月14日,最后四名ICU重症患者转运到中南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患者全部“清零”。

雷神山医院运转2个多月,累计收治患者2011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千余人,康复出院1900余人。不但保持3000余名医护人员及志愿者“零感染”的记录,还将患者病亡率控制在2.1%左右的低位。

2月18日,由广东省中医院与深圳市中医系统共74名医务人组成的广东省援助武汉雷神山医院中医医疗队纳入第四批国家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雷神山医院C6病区,短短48小时组建成了符合标准的负压病房,20下午正式收治患者,3个小时内48张病床全部收满。到3月30日,广东中医医疗队完成病区交接,共收治患者99人,其中危重症患者4人,重症患者24人,出院95人。其中,中医治愈68人,中医药治疗覆盖率100%,综合症状改善比例达95.9%。

经历过“非典”洗礼的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邹旭临危受命担任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C6病区负责人,他用手中的银针救治急性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让西医同行和患者都直叹中医神奇。在雷神山医院,广东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打出“组合拳”,针药并用,身心同治,对危重症患者立足中西医协同治疗,发挥出1+1>2最大效果。

3月12日起,广东援助湖北第二十二批医疗队进驻武汉雷神山医院,接管了其中一个ICU病区,成为坚守在武汉的最后一支广东医疗队。4月9日,广东援助湖北第二十二批医疗队完成救治任务,将病区交接给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这支广东医疗队在雷神山ICU管理28张病床,其中,独立整建制管理一区14张床,和中南医院混编管理二区14张床。累计管理46个病人,累计出院20人,转出普通病区7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兼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曾受访表示,雷神山医院的清零和关闭,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目前这一阶段取得胜利的重要节点。他介绍,雷神山医院收治的病人中重症接近45%,死亡率约2.3%,重症患者死亡率约4.3%,放在全球都是很好的医学救治成绩。其中,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余纳带领的一支广东医疗队在雷神山医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而且坚守到最后,成为雷神山医院撤离的最后一支外省医疗队,表现非常优秀。

23日当天,雷神山医院C6病区护士长、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护士长陈二辉恰好迎来了自己第二个孩子的诞生,对于这位远离孕妻奋战一线的中医护理人来说,这是“双喜临门”的一天,“荣誉属于广东援雷神山医疗队每一位队员,这是大家共同奋斗努力的结果,特别开心能够得到国家的肯定。以后我们将继续发扬雷神山精神,坚守好我们的岗位,努力履行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陈二辉说。

篇4:抗疫一线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尖刀连”

在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在决胜之地湖北武汉,有一支医护人员组成的“尖刀连”。在疫情最严重的阶段,主动请缨,决战在“重症高地”,以“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救治模式,为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疗提供专科临床支持,并与来自全国的40支援鄂医疗队、5000余名精兵强将并肩战疫,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较量,为生命护航。

这支“尖刀连”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武汉同济医院。日前,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时代楷模”称号,他们便是其中之一。

插管小分队:“我们不上,谁上?”

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肺部严重病变、呼吸困难的情况,需要通气治疗。在无创呼吸机不能满足患者病情需要时,气管插管就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但气管插管工作是一项高危工作,当麻醉医生在患者口鼻附近进行近距离插管操作时,患者的呼吸道会喷射出大量的病毒气溶胶,被感染的风险极大。“单兵作战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团结起来力量更大。”插管队队长、同济医院麻醉科医疗副主任兼任党支部书记万里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支特殊的队伍紧急成立,被医院同事称为“插管敢死队”。

“面对疫情,麻醉科医生就是在刀尖上和病毒跳‘贴面舞’。我们不上,谁上?”回忆当初的选择,万里用了这样一段比喻。

2月11日,患者程春生入院6天后,病情持续加重,2月17日转入ICU病房。插管小分队为其紧急实施了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

紧急的气管插管风险极高,特别是对于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因为病情重、体质差,往往无法耐受长时间缺氧和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因此,统一标配的视频喉镜,成为插管“敢死队”的战斗利器,在整个救治过程中,确保了插管手术的“零失误”。

面对风险,万里坦言“说不怕是假的。特别是在当时武汉医务人员也被感染的情况下。”万里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夫妻俩都奋战在抗疫一线。那段时间,万里的母亲天天在家里守着电视机、时刻关注新闻动态,所有担心只能化作默默的关注。幸运的是,因为防护得力,万里负责的团队没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

防“暴”精英:用尽全力放手一搏

新冠病毒不仅攻击患者的肺部,还会诱发炎症风暴,从而攻击心肌细胞,引起“暴发性心肌炎”,导致猝死。为此,同济医院护心小分队化身防“暴”精英,针对患者有可能出现的急性心衰、心梗、暴发性心肌炎等危急情况积极给予提前干预。

2月5日,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树生接管了中法新城院区的一个ICU病区。42岁的患者刘先生,当时已持续发烧9天、干咳、胸闷、呼吸困难,同时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危在旦夕。李树生当即决定:“用一切可以用的治疗方法,必须搏一把,上ECMO!”。借助ECMO,给医生赢得了更多的治疗时间。经过漫长的治疗,3月10日,刘先生顺利脱下ECMO,接着又脱掉了呼吸机。他也成为湖北省当时成功脱离ECMO的患者中病情最重的一位。

刘先生成功的救治让同济医院重症救治团队提出关口前移的救治理念。人是一个整体,在对抗新冠病毒时,患者心脏和肺部是需要同时战斗的,只有保护好心脏,患者才有可能全身心地去对抗肺部感染。

对于新冠肺炎,“护心队”队员、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宁比很多人感受更为深刻。因为,他也曾是一位患者。

除夕前三天,周宁在工作期间不幸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他在网上发表了上万字的“自愈”日记,大大提升了公众对新冠病毒的认识,缓解了公众恐慌。

隔离期满,周宁第一时间奔赴一线,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组建“护心小分队”。

“ECMO不是用来续命的,而是用来救命的。”2月19日,周宁和同为护心小分队队员的汪璐芸医生(同济医院心内科医生)给50岁的重症患者程春生实施了ECMO手术。

通过血液净化治疗,程春生的炎症因子没有再增加,治疗效果不错。每天晚上,这支小分队都要开会复盘当天的情况。比如接管了多少名患者、流程如何优化等。周宁说,唯有通过及时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把实践中的好方法与其他医护人员分享,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重症救治团队:ICU患者都是“守”出来的

“最难的不是技术层面,而是心理压力。ECMO一分钟两三千转速,一旦操作不严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护士长熊杰如是说。

作为ICU护理团队的成员,熊杰一组共7人,4小时轮流值守ECMO病人,需要每小时测定凝血时间、机器流量并观察转数,几乎一刻都不能松懈。“机器一报警,我都会浑身一哆嗦,生怕出了什么事。”熊杰说。

从1月27日所在院区开始接收患者,到6月5日病区关闭,她一直坚守在一线。作为一名“老兵”,从业30多年来,她接触的病患难以计数,但这次面对的情况却和以往不一样。她所在的病区,收治的患者都是“重中之重”。不少患者在上ECMO的同时,还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每做一次连续血液净化的时间是8至10小时,需要两位护士轮班守在旁边,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每小时需要检测的数据达数十种之多。“其病情一点一滴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靠护士们一分一秒守出来的。”

除此之外,大家还要面对的是病人的心理问题。熊杰碰到过一位重症患者,在清醒后一直不吃不喝,也不愿意输液。熊杰有次在上班的路上经过一个花坛,发现一朵小野花。于是她开始每天拍摄这朵小花的生长过程,从含苞待放到完全绽开,并将照片发给这位患者,花开之时,她摘下了花朵将其带到了病人的床边。“患者当时就哭了,表示一定会配合治疗。这让我觉得自己每一点付出都是值得的。”她说。

通过多学科联合,一个个小分队组成的“尖刀连”分工合作,又齐心协力、聚丝为绳,医院攻下重症救治一个又一个难关,挽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如今,同济医院已恢复正常医疗秩序。经历过这场战疫的洗礼,见证过生命的奇迹,他们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篇5:抗疫一线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上海支援雷神山医院医疗队

2月16日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紧急通知,在前期选派7批医疗队的基础上,统筹全市医疗资源,选定仁济、市一、市六、市五、市七、杨浦区中心医院等6家医院选派医务人员组建了第八批援鄂医疗队。

2月17日上午,各医院在接到通知的短短10小时内,积极动员、克服困难,选派了513名包含医疗、护理、管理等医务人员组建的医疗队,整装待命。

据悉,本批医疗队于2月19日中午驰援武汉,支援雷神山医院。

本次仁济医院156人援鄂医疗队由60名医生、90名护士、6名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员组成。队员年龄横跨23至59岁,平均年龄仅为33.5岁;其中党员75人,副高职称以上14人。

全体队员上车前,上海市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带领队员振臂高呼:“仁济仁济,仁心仁术;仁济仁济,战疫必胜;仁济仁济,中国一流”,以此表达对此次战疫行动的必胜信念,赢得了现场如雷的掌声与欢呼,也让来壮行的战友们湿润了眼眶。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共有156人,由60位医生、90位护士和6位行政管理人员组成,涵盖了呼吸科、急诊危重病科、心内科等科室,上海市一医院副院长刘军担任医疗队领队。

“彻底战胜疫情,让所有人一个不少地回来,这是我的使命。”上海市第一人民副院长、此批市一医疗队领队刘军此刻的声音有一种战前的兴奋,“作为一支156人的 “整建制”部队,在协调、配合、协同作战、组织管理上,具备先天的优势。我们定能打胜仗!”

急诊危重病科护士高霏第一时间报了名,“一直想上前线!”高霏在前几批选派医疗队时也曾积极报名,机缘巧合,一直未能成行,此次终于如愿。

“当年汶川大地震时,我还在上大学,学校邀请救援队员回校讲课,真的很伟大。”就此,治病救人、冲锋陷阵的战士形象便深埋于高霏心中。用高霏的话来说,医护人员不光是白衣天使,更是裂缝中的阳光,驰援湖北,责无旁贷!

还有一位受访者请记者在刊发报道时,隐去她的姓名,她说家中父母还未同意,自己一心渴望西行。“学医的这个时候不派用场什么时候用。”她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在这个位置上就该做这个位置该做的事。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出征团的行李连夜已备好。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去武汉,在未来回望这段抗疫历程,将会是一段特殊的‘武汉记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范小红的儿子今年正值中考,她在出发前特地给儿子做了一顿糖醋排骨,这是属于“妈妈的味道”,为的是给即将中考的儿子加油鼓劲,之后一段时间内,范小红将缺位“母亲”这一角色,舍小家为大家,投入到一线艰苦的抗疫战斗中。

范小红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内科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次作为女性领队,范小红在管理方面更为细致、柔性,即便工作再辛苦,她都会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能够振奋士气、鼓舞人心。

对于市六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陈小华来说,驰援武汉不仅是紧急支援,更是一场守卫家乡的战役。“湖北是给予我生命的地方,我的许多朋友都在武汉生活,有些同学也参与了一线抗疫工作!我不畏惧挑战,我渴望与昔日的同窗好友一同并肩作战!”陈小华家里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只有7个月大,他把家庭交给妻子,自己选择奋战前线。

篇6:抗疫一线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湖北重症救治医疗队

从今年1月底开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支援湖北重症救治医疗队175名医务人员分三批驰援武汉,进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往往多合并有基础性疾病,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医疗队队员刘丹说,一名患者入院后通过多种方式治疗,胆红素依然很高却找不到原因,通过远程支援的方式,医疗队求助了华西医院5G远程会诊平台。

刘丹:我们进行了远程连接,包括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所有的相关科室共同来解决病人问题,快速地给他进行了方案的实施。

华西医院5G远程会诊平台就是将医院前后方的力量进行整合,让多学科专家参与对病例全方位的了解与探讨,提高救治效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宗志勇:集中了我们医院最好的资源,各方面的专家一起来解决病人的问题。讨论完了以后,我们还去查文献,查了很多资料,不断地反思,能不能做得更好。

医疗队不断创新救治模式和治疗手段。病房医护力量不足,便采取分区分级、集中攻坚的办法有针对性分配救治力量;又把华西护理模式带到武汉前线,加快不同医院护士之间的磨合;创造性地提出新方法来提升患者的吸氧量。在武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支援湖北重症救治医疗队一共接管了七个危重症病区,负责259张床位危重症患者救治,共收治667名新冠肺炎患者。

医疗队队员刘丹: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提高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所以后来华西医院成功救治率比较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继续为我们的国民能够更加健康更加安全,作出我们医务人员应有的贡献。

篇7:抗疫一线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有这样一支抗疫队伍:他们只有35人,却是最早驰援武汉的国家中医医疗队;他们勇战“红区”、奋力坚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66天治愈百余名重症、危重症患者,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作出重要贡献。

这支曾为武汉负重前行的力量,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援鄂抗疫中医医疗队。他们逆行的美丽身影,被患者牢记,更被国人铭记。

4月7日,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中)等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3名队员圆满完成援助湖北医疗任务,抵达北京西站。新华社发

直面疫情“风暴眼”

忆起7个多月前出征的情景,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仍难掩激动。彼时临近春节,病毒肆虐,武汉医疗资源日益紧张。

“中医必须第一时间介入!我带队!”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驰援号召,黄璐琦第一个请战;短短半天,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300多人主动请缨。

大年初一,包括呼吸、急诊、ICU等科室人员在内的25人组成先期队伍,携带近80箱防疫物资,向武汉开拔。从队伍组建到出发,不到10小时。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疫情的“风暴眼”,重症救治的“主战场”。

2月5日,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左)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与即将出院的病人合影。新华社发

抵达当晚,黄璐琦立即向医院提出:由中医医疗队接管一个病区。“我们有医生护士全套人马,希望给我们一块阵地,我们做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来!”

经再次请求,南一区成为医疗队的“责任田”。这是中医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首次整建制接管一个独立重症病区。“我行医几十年,西医能做到的事我同样能做到!”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说。

缺少中药,病房潮湿阴冷,重症患者多而护理人员严重不足……重重困难,浇不灭医疗队的昂扬斗志:医护齐上阵清洁病区,替患者清洗便盆、尿壶,为卧床患者擦身、换床单;迅速搭建中药供应保障平台;24小时轮班、三班倒开展救治……

接管病区6天后,首批重症患者治愈出院。不到一个月,病房景象焕然一新,能下床自主活动的病人越来越多,高流量吸氧机几乎不再启动。

“哪里患者最重,我们就到哪里去。”“力争所有患者无论多重都要想办法治愈,不留遗憾!”这就是国家中医医疗队的决心与担当。

1月26日,仝小林院士(右一穿防护服者)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病房内查看病人情况。新华社发

分秒必争找寻“中医答案”

医疗队收治的第一批30名患者大部分病情很重,他们大口大口地吸氧,虚弱得几乎不能下床。同一时间,不光金银潭,整个武汉都在与疫魔艰难抗争。

“必须尽快拿出有效治疗方案和药方!”抵汉第二天,身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黄璐琦、仝小林院士组织医疗队专家和湖北当地医院专家讨论,根据巡诊、查房和当地救治经验修订救治方案;又与后方专家连线讨论,最终形成新版中医诊疗方案。该方案被纳入第四版国家诊疗方案,开创了应用中医药对患者进行分层诊疗的新模式。

诊脉、查舌苔、开方……中医重视个体,讲究一人一策、辨证论治,但疫病并非没有普遍规律可寻。要拯救更多患者,必须尽快拿出“核心方”。

1月26日,仝小林院士(前)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查看病人的检查结果。新华社发

每天开会分析病例、讨论救治方案;回到驻地马上整理当天病案,完善诊疗方案……医疗队边救治、边总结,还与后方科研攻关组共享临床数据、合力研究,从中医药几千年疫病防治理论和临床救治实践中找答案,不到两周,就开发出治疗重型新冠肺炎的有效方剂——化湿败毒方,临床救治效率不断提高。

通过服用中药,患者的气短和喘憋有了明显改善;针灸、穴位贴敷灸、耳穴压丸等中医疗法效果显著,受到患者喜爱。

随着2月3日首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8名患者出院,其他病区也开始服用中药,中西医协作抗疫模式在金银潭医院建立起来。截至3月30日,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158例(大多为重症和危重症)、出院140例,其中纯中医治疗出院8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出院42例。

3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疗队队员在北京西站合影。当日,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援鄂国家医疗队队员共55人抵达北京。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治病,更“治心”

患者老周好几次肺大泡破裂,每破一次都要做胸腔闭式引流,渐渐变得身体虚弱、情绪低落。西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静所在护理组每天从驻地带来小米粥、银耳汤喂给老周吃,还轮番发微信鼓励他,讲趣事逗他开心,转移他的注意力。看着老周挺过一次次凶险病情,逐渐康复,李静他们特别高兴。

从治疗疾病到安抚情绪,医疗队不仅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更注重体现中医的人文关怀。

26床是个重症患者,不了解中医,入院后强烈要求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检查结果显示其并非细菌感染,无须使用抗生素。

4月15日,广安门医院援鄂医疗队成员的海报悬挂在医院大厅。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齐文升为这位患者耐心讲解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变化及时调整处方,还经常冲调中药喂患者服用。患者病情很快好转,开始主动要求医生开中药并按时服用。

“很多新冠肺炎患者陷入难以自控的恐惧、焦虑情绪,这需要医生去安抚、去鼓励、去化解。”西苑医院副院长李浩说。

在疫情防控和救治中,中医药尽早使用、全程参与、精准施策,深度介入预防、治疗、康复全过程,与西医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医疗队践行大医精诚精神,以岐黄之术守护一方患者。正如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病房护师李东旭所说:“吾辈在此,卫武汉,卫中国!”

篇8:2020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

的春天来了,新春佳节,男女老少本都应该走进春天的怀抱,热热闹闹的。可实际上,街上静悄悄地,只看见一些流浪的阿猫阿狗,就连乞丐都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似乎知道了什么,又什么都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个回事呢?

许多人都在网上人身攻击我们的同袍一一武汉人。一时间,网上恶语相向,深深伤了武汉人民脆弱的心灵,但好在,我们中国人民并不是全部都“恶毒”,仍有一些无名之辈,却又默默无闻的人,向社会赠送爱心,患难见真情,这句话在此时此刻印证了!!!很多明星夫妻,艺人都大额捐款给武汉人民,让人民值得点赞的是——韩红一生的荣誉,韩红是一名女歌手,而他却一生都做公益事业,今年,20的春天,韩红姐出了事——韩红竟然为了公益慈善破产了!因为韩红不仅是一名公益家,还是一名优秀出色的歌唱家!韩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点赞。不止只有明星,还有一些无私奉献逆向而行的白衣天使,有更多的老百姓捐菜,做好事不留名的百姓,普通人——两个人,一对母女,买了很多口罩和酒精等生活必需品送到警察局门口,送完就走,也不留下名,这样的无私奉献很多很多。还有一名骑电动车的拿来几箱方便面,送到警察局在箱子上贴着字条说:“警察同志,感谢你们辛苦了,我们向您们致敬,也没有什么可以给的只能送这些了,别嫌弃,最后,再次对您们进行深深的鞠躬!”警察看到后,眼眶红了,但是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下来,忙碌的工作让他们没时间多想。

当然,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来袭,怎么少的了以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逆行而上,他们舍小家顾国家的安全,他们主动积极报名去武汉支援。

白衣天使便是主角,但是白衣天使们却没有主角“光环”,也就是免不死之事,白衣天使们这次可是冒死上阵,而这病毒则是敌人,在这场无声,无硝烟无形的战“疫”中,胜负还未分晓,但我们中国人相信,在中国人面前,没有什么对抗不了的!我们与白衣天使们同牵着手,共进退!这场战“疫”,中国必胜!中国必胜!中国必胜!不仅是白衣天使们奔赴第一线,警医等全都奔赴第一线,不惧生死,视死如归,以人民为根!例如——爱岗敬业的年轻女护士,负责运输废弃不可用的医务用品,上一趟下一趟,不可以做电梯,只能爬楼梯,跑了战争一趟,终于,累到晕倒在地。人们将她救活时,她说“我又获得新生命”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我要去工作了。说完又穿梭在楼梯之间。还有一名年轻有为的男医生,做完手术跪在地上爬不起来,一位年长的医生看到抱着他,对他说去休息一下吧!这儿有我在…….看了这些报道我心酸.白衣天使们看着自己的亲朋战友累得爬不起来,被感染离去的更是伤心欲绝,却只能忍住眼泪,接着战斗.八十八岁的中教授一边说“大家不要走亲访友,多消毒,勤洗手,戴口罩,尽量减少外出,外面很危险”。一边奔赴第一线,奔向战“疫”,为战“疫”做出贡献。

当我看那么多的叔叔阿舍身忘我的工作——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我在想自己能为战胜疫情做点什么,妈妈告诉我好好在家“宅起”,好好看书,起初不理解妈妈的用意。后来细细一想,我们中学生虽不能到医院一线去工作,但我们可以做到——乖乖呆在家,尽量少出门,告诉家人勤洗手,多消毒,戴口罩等放疫口令,不给父母添乱,不给国家添乱,不也是同一线“战斗英雄”一样心手相连战疫情吗?

加油!武汉加油!加油!中国必胜。等的战“疫”过后,我们再一起去武汉看樱花!

篇9:致敬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

金银潭医院里的白玉兰开花了,张言说,她有点想念上海的风景了。“昨天我们病区有7个人出院了,期待3月底可以回家。”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外科主管护师张言是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之一,在武汉的一个多月,感到过无力和恐惧,却在一个又一个治愈出院的病人身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说,只要继续努力,“春暖花开就在不远的明天等候着”。

回忆起这件事,张言用了“悲伤”两个字。2月9日、10日,在她负责护理的病区,三位重症病人相继离世。“这边还在抢救,那边血氧一下就不好了,根本来不及反应,两条生命就没了。”金银潭医院南二病区20床、22床两位老爷爷是张言接手前就已入住的病人,看着他们的病情一点点加重,最后同一天不治身亡;没想到的是,20床消毒完新收进的病患第二天也“走”了,这让她感到深深的无力和恐惧。

恐惧,是因为刚到病区,对新冠肺炎不了解,没想到病情发展如此凶险;无力,是因为在与病患的接触过程中,强烈地感受了到他们的“求生欲”,却最终无能为力。

“我还记得帮老爷爷用微信和他们熟识的外界医生朋友联系的画面,一点点打字告知他们目前的情况,拍下目前的治疗用药和使用的仪器。”虽然心里知道,金银潭医院已经是新冠肺炎治愈率比较高的医疗机构了,但张言说,她非常理解他们希望向外界伸出的橄榄枝能得到回馈的渴求。

有时候,生命的流逝就在一瞬间,甚至来不及好好道别。“我们接手的时候,两位老爷爷基本已经不能自理,平日个人护理、打开水、喂饭都是我们在负责,相处的时间也比较长。你知道,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不治的病患遗体会直接联系送往殡仪馆,家人无法好好送别。”张言的声音里透着沉重,这样的离别,让悲伤逆流成河。

另一种离别,却让张言振奋且期待,她说这是“浴火重生”。

张言会留意到沈俊毅,是因为在众多病患中,他非常年轻却明显消沉。“他是我们接手的第一批患者,他老婆送他进来的时候,情况不是很好,一直高热39.5度以上,只能强行药物降温。每次看到他皱着眉头郁郁寡欢的样子,我们都暗暗着急。”

接下去的几周时间里,张言和同事们一有空就会跑到沈俊毅身边,陪他聊聊天,一起给他加油鼓劲,叮嘱他认真吃药治疗,鼓励他一步步脱氧、学会自己调节呼吸频率……“看着他一天天好转,脸上重新浮现笑容,慢慢地开始和我们聊他的生活,聊他的工作,聊武汉的美景和美食,希望的种子一点点发芽并茁壮着。”那段时间,希望是病房里的奢侈品,无比珍贵。

2月14日,情人节,沈俊毅出院了。这天张言不在岗位上,但她意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他出院的时候,我正好下夜班不在医院,他特地联系了同事,加了我的微信,向我传达这个喜讯,看着他微信里一字一句报平安的话语,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张言说,沈俊毅是她在武汉第一个全程护理治愈出院的病患,虽然没有亲自送他出院有点遗憾,但收到他发来的信息时,自己心里非常振奋,“我们一起聊武大的樱花,户部巷的小吃,他说明年欢迎我们再到武汉,他给我们当导游,带我们去看武汉的美景,吃正宗的武汉小吃。”

一个多月,张言已经习惯了在武汉的工作节奏,在这里除了“防护服重点儿”没什么不同。“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连日来,病死率的下降,治愈率、出院率的提升,让张言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做好防护,没什么好怕的!”

篇10:致敬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

2月16日下午3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

“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

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不容乐观。

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2月17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5%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8批次医疗队1305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5家医院、4个方舱医院。

截至3月9日,医疗队服务2508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317名,累计治愈出院832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12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1000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046人。

“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东西湖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

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1000张,无病人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

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100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97%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1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东西湖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治病人180多人,好转出院约160余人,其中重症转为轻症达80%,危重症转为重症达70%。”

危难险重中,也不忘暖心互助。疫情当前,口罩和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战甲,但在关键时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玲却脱下自己的防护服,给年轻的队友换上。

2月6日,是刘玲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八天。就在她准备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时,抬头看见一个年轻护士,“他已经穿上隔离衣,正准备套防护服,但他的防护服质量一般,防护效果可能不好。”得知他还要在隔离病区近距离护理患者6小时以上,刘玲没有多想,便脱下自己的防护服塞给他,“你先穿我的,我今天查房只需要在里面待两三个小时,把你的防护服换给我”。

同行队员问刘玲,怎么舍得把自己的“护身装备”换给别人,刘玲说:“大家都同在抗疫一线,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个年轻护士,在我眼里就是弟弟,应该的!”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近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组织收到一封特殊的请战书,这是一批“80后”“90后”白衣战士们的请战书。“作为首批医疗队队员,我们已经在武汉奋战了一个多月,目前仍有患者需要治疗,我们请愿继续坚守疫情一线,坚守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请组织批准。”请战书字字恳切,印在名字上的红手印,是这些年轻白衣天使的心声,更是他们必胜的决心。

篇11:致敬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

,一场疫情在全国传播,他们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请战逆流而上。而在这群“最可爱的人”中,女性又占据“半壁江山”。她们在疫情的面前变成了力量和温暖的源泉,变成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护佑着生命。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三八“女神”节到来之际,万家热线推出系列策划“致敬巾帼天使”,感谢她们的付出与努力。

1月27日晚,由50名重症监护护士、135名医务人员以及2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安徽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安医大一附院心脏外科ICU副主任护师、护士长陈红临危受命担任队长,驻扎在金银潭医院。挺身战疫、救死扶伤,陈红让那一抹“天使白”在“红区”熠熠生辉。

临危受命,率队出征援鄂

“真是临危受命,但我们也是毫不犹豫接下了重任。”3月4日,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陈红说道。

她清楚地记得,那是1月26日深夜,医院领导打来电话,让她带队援鄂,抗击疫情。这个消息让她既紧张又激动,待反应过来后,她连声应允。“我时刻做好准备奔赴疫区,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在当天日记中,陈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1月27日,陈红率队出征,在誓师大会上,她留下了“一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的誓言。抵达武汉后,陈红带队进驻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且主要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

陈红介绍,来之前,她也曾想象过情况的复杂程度,但是当到达目的地后,她发现,实际情况比她想象的更要严重,任务也更为艰巨。

“那时候我们既当护士,又当保洁员,每天工作将近十一二个小时。”陈红介绍,尽管条件艰苦,但医疗队的队员们没人叫苦叫累,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工作状态,眼神坚定,毅然“逆行”,直奔被称为“红区”的重症隔离区。

肩负重托,挺身抗疫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阴霾下的“红区”,医护人员的义无反顾,患者自身的坚强勇敢,让陈红这个有着26年重症护理工作经验的医疗队队长感受到了别样的生机。

身处抗疫一线,陈红和队友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重症患者,也要经历各种悲欢离合,队员们都深知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有着一个家庭的期盼,她们的肩上也担负着这些家庭的重托,为此,每个人都不敢马虎,都是一头扎进护理工作中,一丝不苟。

陈红介绍,虽然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但队员们都很认真,冲在一线加班加点,互相照顾,互相加油打气。

“在这段日子里,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携手抗疫,苦过累过笑过也哭过,一切都充满人生的意义……厚重的防护服让你们行动受碍,汗流浃背,但那认真、勇敢的眼神,让我觉得你们是最可爱的人!”2月26日,陈红在《致战友的一封信》中这般评价她的队友们。

篇12:时代楷模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英雄群体观后感个人感悟

2月12日夜,今天轮到了我值夜班,因为晚饭比平时晚了一点,吃的有点凌乱,让那些等不及吃饭而吃泡面的同事在楼下等我等的有点急,我抬起轻快的步伐,快速奔向楼下的班车。

方舱内的患者已经慢慢的适应了现在的环境,虽然物资仍然有所短缺,但生活已经有了新的开端。几天前我的同事们已经为新冠患者做了很多工作,为了可以让患者可以活动身体增加免疫力,带动了他们跳舞,今天我也为方舱内的患者准备了点小小的礼物。

刚交接完病情,一些患者已经迫不及待的找到了我,希望我可以组织他们活动一下。经过简单的准备与沟通,节奏清扬的旋律响起,很多患者都忘情的舞动起来。

半小时左右的舞蹈给予了新冠患者充分的活动,只要做好手卫生与接触距离,适当的活动可以锻炼患者的心肺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同时有利于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活动结束,我与几个同事开始准备今天的小礼物,两颗心愿树,希望每个一个患者都可以参与进来。将自己对亲人,对国家的美好祝愿书写下来。

活动很成功,每个患者都愿意留下自己的愿望与祝福,活动反应了每个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国家的信心,对医护工作者的信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没有任何困难是不能够解决的,我们能行!武汉能行!中国,能行!!!中国,加油!!!

篇13:2020致敬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院长陈世洪说,危难来临之际,是他们不畏艰难,以血肉之躯为成千上万的家乡人民撑起了一片晴天。向新时代的楷模和英雄致敬!

教师王四维说,在收看了九江市消防救援队的先进事迹专题节目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逆行者,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们身上不惧艰险,英勇无畏的时代楷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巨大的洪灾面前,消防队员们临危不惧,无私奉献,把人民群众安全摆在第一位,他们的事迹闪烁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光芒,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他们用生命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与责任担当!

教师吴珂说,江西九江消防救援支队一茬茬指战员舍生忘死接续奋斗的事迹,彰显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勇挑重担的博大情怀。这是心系群众、赤诚奉献的为民情怀。水火无情,大灾大难面前,年轻的消防队员们何尝不是家人的牵挂,又何尝不牵挂自己的家人,但他们更懂得职责在身、重任在肩,千千万万的家人都是亲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让他们在危难之际化身一面面胜利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人民心中。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强化使命担当,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实现人生价值,为新时代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引路人。

辅导员谢玲玲说,这是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铁军”,要学习他们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开拓进取,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向前。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更要以“时代楷模”为方向为榜样,承担起新时代教师的光荣使命。

065190B班陈紫微同学说,我就是九江永修的,看到这个视频颇有感触,对英雄们更加敬佩。“时代楷模”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的英雄们,他们深入灾区,面对滔滔洪水,消防官兵们勇担重任,个个精神振奋,没有丝毫退却,毫无畏惧地在生与死的边缘铸成一道冲不垮的战斗堡垒。看到这些最美“逆行者”,既感动又备受鼓舞。其中不少消防指战员是我们的同龄人,他们赴汤蹈火冲在一线,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向这群年轻榜样学习,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0271911班廖为易同学说,看了这个视频后,我觉得消防员们是真正的英雄,是真正的逆行者,生死一线他们不顾自己个人的安危,奋力救出困在洪水中的人民群众们,始终为民解难,护民平安,在我心目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楷模,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敢于奉献,乐于奉献,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努力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篇14:2020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600字

封一城人,护一国人;现一新冠,防一疫情。——题记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空街无人走。年是喜气洋洋,年是辞旧迎新,但在这个ABAB式的年里,年是众志成城,年携手战疫!

01

NCP(新型冠状病毒)最特殊的年

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如鼠潜入,出现在我国繁华都市——武汉,九省通衢,北到北京,南到广州,西到成都,东到上海;屈原江吟泽畔;李白与孟浩然西辞黄鹤楼;一场疫情,使它成为全国焦点。新型冠状病毒如水般迅速漫延。春节的麋沸蚁动,庙会的人头攒动都促使着疫情大规模扩展。它肆虐着,吞噬着,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被它威慑得人心惶惶、惴惴不安。国人信服于中国力量,纷纷不出门、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此刻,动的乐趣不如静的平安。

02

Doctor(医生)最美逆行者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身着白衣,心怀赤子之心。白衣天使啊,剃光一头美丽的秀发,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简陋的条件,重大的责任,他们在疫情中,是守护祖国的一线战士!有多少医护人员被感染?有多少医护人员受了伤?又有多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医者仁心,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守卫者,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披军挂帅,重返前线;李文亮医生,最先呼吁防护,不幸被感染;护士一家,因疫死亡。此刻,我们停下脚步,默默祈福,就是对祖国的热爱。

03

support(支援)最感动的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来临之际,世界各国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俄罗斯政府支援了36.2万吨医疗物资和医疗人员,伊朗捐赠了100万只口罩,日本的捐赠物资上都附有诗句,就连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都捐出了70万只口罩……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支援我们的国家。世界各地向武汉支援的人数愈来愈多,三四万的医护人员,亿吨的医疗物资,还有即将破产的艺人韩红,也捐出了自己全部家当。患难见真情,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感谢每一个为中国支援的国家,每一位为中国付出的人;我相信,在祖国的庇护下,我们定能渡过难关,必然山河无恙。此刻,动的传染不如静的点赞。

篇15:2020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600字

的春节,因一场疫情,原本喜气洋洋的气氛被搅得紧张兮兮。除夕夜,人们吃着团圆饭,这时,却有一批白衣天使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千里迢迢赶到武汉展开支援。别人回家过年,他们却远离家乡坚守岗位,他们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包着饺子,挂着灯笼,期待着一家团聚,却接到了舅舅的电话——舅舅不能回家过年了。疫情严重,广州的相关的医护人员们都要留在广州,随时待命。我们又在家中空等了一回。大家都感到很失望,但还是强颜欢笑。小表妹接过电话,对舅舅说:“爸爸,我在这边玩的很开心,你要加油!出门记得戴口罩,可不要大意。”才读幼儿园的表妹似乎成熟了许多。舅舅应了一声,嘱咐了几句,就挂了电话。舅舅在这非常时期,也是一名坚守岗位的逆行者,我们支持你!我们为你骄傲!

大年初一,同样身穿白大褂的舅妈因为不是卫生局干部,还是回来了,舅舅一人在广州过年。舅舅下班后总会打个电话给我们,告诉我们那边的情况,让我们放心。大年初二,舅妈毅然抛下两个小表妹,在早上六点多时乘高铁回到广州。往年春节时分的高铁潮汕站,人山人海,而现在只有稀稀疏疏的十多个乘客。舅妈说,他们大概都是医生吧。我不禁感叹,他们的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逆行的精神真让人肃然起敬。第二天,舅舅和舅妈的假期提前结束了,他们穿上白大褂,奔赴战场。

疫情越来越严峻,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病例出现。医生们挥汗如雨,争分夺秒地抢治病人,多个城市派出医生支援武汉。

舅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医生,她在朋友圈中分享了同事们奔赴武汉的感人日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派出了一支精英队伍,他们到达武汉后,为了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一致决定剪去自己的一头秀发。他们在党旗下宣誓——疫情当前,绝不退缩,众志成城,守护武汉,武汉加油!

在连续的高强度工作中,奋战在第一线的医生们已经忘了吃饭时间,打开盒饭,饭菜早已凉了。他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12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我能看到,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利的天平已经缓缓倾向了我们这一端。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说完这句话,84岁高龄的他却义无反顾前往武汉。多少人被这位伟大的逆行者感动了。

中国,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人民,一群团结的人!在这场疫情前面,我们不低头,不认输。我相信,有前赴后继的逆行者的奋战和坚守,我们一定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成为最后的赢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要战胜病魔,战胜疫情,携手护华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路上,有你有我;众志成城,何惧疫情?

篇16:致敬时代楷模抗疫英雄观后感600字

20的这个春节,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席卷中原大地。在这片热土上,无数的白衣天使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逆行到风暴中心武汉,不顾自己的身体,与时间赛跑,一条条生命在他们手中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此同时,不良商贩却不遗余力地哄抬物价,榨取钱财,大发着“国难财”。

原来,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善良,也永远存在黑暗。

“我想出一份绵薄之力,用于这次疫情。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

这是湖州一位83岁的拾荒老人说的话。疫情发生后,他到社区匿名捐款了一万元。一万元,对于一位拾荒老人,是多少个日夜,多少次风雨才积攒下来的。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老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但,国家有难,他,没有犹豫。

1月27日,安徽六安某派出所内,一男子放下500个口罩,向民警说了声:“你们辛苦了。”便转身离去。民警甚至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机会说,只能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庄严地敬了个礼。不慕名利,不求回报,在灾难面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难道还少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疫情面前,全社会各界人士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自己心里发出的真情,正义,勇气和同情。他们,她们,都是平凡的普通人。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家人,他们可能还在为每天的生计而发愁。但他们没有犹豫,因为他们深知,这个世界能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内心深处,这就是希望。

面对生命,有人竭尽全力去点亮灯火与光辉,有人却不遗余力地牟取金钱与利益。

的非典疫情,让食醋、板蓝根和84消毒液价格飞涨,黑心商家趁机敛财。如今,在这危急时刻,人性的丑恶再次一览无余。

1月27日,义务市公安局官微通报,义乌市查获大量在微信朋友圈销售的假冒3M口罩。一直在纳闷,这些天到处都买不着口罩,为什么偏偏朋友圈里口罩资源那么充足,真相大白。

有人在回收废弃的口罩,企图二次销售。你花高价买来的口罩,非但保护不了你,反而会害了你!这就是有人在国难当头做的事情!

危机四伏时,善恶总会如此清晰地浮现。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与黑暗,看到了无数中国人所遭受的苦难,更看到了无数人的善良、责任与担当。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把秤,坚守本心,不要泯没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良知。

位卑未敢忘忧国。铿锵有力的几个字,或许此刻应该是中国人最真实的写照。

心怀大爱,守护未来。只愿否极泰来,早日春暖花开。

加油,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

庚子年春节,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来人往,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与日俱增,无数人被隔离,无数人在躲避......

篇17:学习时代楷模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感悟

1月27日凌晨4:38,我们抵达武昌火车站。外面的空气有些阴冷,除了我们这些逆行者,站台上空无一人。

千里驰援刚刚开始,大家精神饱满。状态都挺很好的,请家人们放心。

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到达住地,全体队员办理入住后就快7点了。稍做休整后,我们立即召开了专家组组长会议,要求全体队员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遵守组织纪律,有效防控,科学救治。

有效防控,科学救治,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是沉甸甸的责任。来武汉前,我们就请两名省卫生健康委专家进行了培训。

在专家组组长会议上,我们与对口支援医院——武汉市第七医院负责人、各科室主任进行座谈沟通,详细了解医院现在的整体状况,以精准对接、有效安排。

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所有病床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及确诊轻症病例。目前,300余张床位已经住满,20张重症病床还有8张空床。没住满的原因,就是医院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等我们的医疗队进驻后,病床马上就能收满,可以全面开展救治工作。

第一天总是会紧张而忙碌。11点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专程到住地慰问我们医疗队,给我们加油鼓劲,也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打胜仗,零感染”;下午1点半,国家卫生健康委派两位专家,给医疗队全体队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这是每一支援鄂医疗队必修的第一课。疫情之下,容不得半点马虎,2个多小时的培训,每名队员都听得十分认真。

培训结束后,在医疗队队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主任袁雅冬带领下,专家组成员进入武汉市第七医院,实地了解情况。现在是晚上9点多了,但还没有结束工作。

根据各组情况,从明天开始,医疗队将分班次开展工作,确保病患救治24小时无缝衔接。

来到这座等候援助的陌生城市,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比如我们的住地条件很好,日常生活都能保障,往返医院都有专车接送。到这儿后,我们第一时间给亲人打电话报了平安。

其实,我们的队员中很多人都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和抗震救灾等,虽然武汉疫情严峻,但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疫情,每个人都是战士,若有战,召必至,战必胜。我们准备好了!

热门作文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