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夸赞过柳永的词人形象

哪些词可以形容柳永

古诗词名言名句(柳永) 1、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 【出处】 宋·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鉴赏】 早知他走后,要再留住他是如此的困难.真后悔在当初他临走时,不曾设法把他留住.“恁地难拌”:如此难以留住,如此难以长相厮守.“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两句词,是懊悔当初不曾留住意中人;或是对往日恋情的追忆,抚今思昔,只能空自惆怅悲伤. 【原诗】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出处】 宋·柳永《雨霖铃·秋别》 【鉴赏】 自古以来,最使多情人感到伤心痛苦的,就是离别,更何况是在这凄清冷落的秋天里,眼看就要与伊人分手,怎会不令人为之心伤欲碎呢?“多情自古伤离别”古代诗词里最常见这类哀怨无奈的句子.在凄冷寒瑟的秋天,情人就要远离,依依别情更添万般愁绪. 【原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意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处】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鉴赏】 衣带渐宽:是指人逐渐消瘦,衣带都变得宽了.为伊消得:为了她值得.思念她,想念她;为了她而逐渐消瘦,为她而憔悴不堪;原本合身的衣带现在已觉宽松了,这一份真心真情却永不改变,绝不后悔.这两句词是描写有情人的痴心真情,此身长在,此情不变,即使受尽痛苦折磨,即使为她消瘦憔悴,还是愿意为爱情而牺牲一切.“为伊消得人憔悴”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情所捆,为爱所苦,失意伤心,憔悴不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两句写得极其形象化,常为后人引用,但所指则不一定是原意了,例如:王国维便以这两句来比喻成就大学问、大事业所必经的第二境界.由于对理想的执著,因此信心十分坚定,虽然饱受挫折,尝尽风霜,仍旧坚持到底,始终不变. 【原诗】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出处】 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鉴赏】 青春短暂,韶华有限,我宁可用浮名虚誉,来换取那浅斟低唱的欢乐时光,作者科场失意,满怀愁闷凄苦,有意沉醉于烟花酒楼之中,以求得一时的解脱.如果单就字面来看:青春有限,暂时抛下世俗的浮名虚誉,偶尔享受一下欢乐的时光,倒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呢!现今也常用“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两句词,来表示人对名利的追逐感到厌恶,只想过一下淡泊宁静的生活. 【原诗】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而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5、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出处】 宋·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 【鉴赏】 何必太过于计较人生的成败得失呢?做个才子词人,也等于是个民间的公卿宰相.由于作者科场失意,所以作这首词来自我安慰一番.读书人也不妨以“白衣卿相”自许,藉此勉励自己保持操守的高洁,对于浮名虚利,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原诗】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而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6、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 【出处】 宋·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鉴赏】 怎奈意中人除了风流端庄外,更别有一种迷人情韵,紧紧系在人的心灵深处,令人难以忘怀.端整:就是端庄.这两句词描写意中人的动人风采,而意中人的神秘情韵,更是令人魂牵梦系,永难忘怀. 【原诗】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别离情绪.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拌,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7、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出处】 宋·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鉴赏】 原词中的文期:古代文人在一起为文作诗的一种聚会.几孤风月:孤,同辜.多少次辜负了风月.也就是空放过了多少良辰美景.变星霜,霜是每年开始寒冷时出现.变星霜:是指经过了很多岁月.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指故人所在的地方.“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一语,怀念漂泊在外地的故人,此情此景,茫茫烟水,加强了绵绵追思之情.“故人何在”问得很焦急,怀念之情跃然纸上. 【原诗】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

大家对历史人物柳永的评价?

柳永在仁宗时相对繁荣安乐的社会环境中,享受汴京的都市生活。除了一部分作品是描写歌女舞伎的闲愁别恨以外,也写了不少他自己不得意的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在这些作品中描写祖国的如画的江山,真可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如〔满江红〕"暮雨初收",〔望远行〕"长空降瑞",〔雨霖铃〕"寒蝉凄切"都是一幅幅山水画卷,读之如置身大自然中。至于他铺写都市风物之美,也可以使读者眼明神旺。相传金主完颜亮因为读了柳永的〔望海潮〕而动南侵之念,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柳词〔望海潮〕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又称:"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关于柳永作品的评价,自宋以来即有分歧。各家评语有一点比较一致的,即认为他引用俗语,不登大雅之堂,作品主题多与妇女有关,不免尘下,但也因此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从西夏来的使臣说,凡有饮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和他采用民间俗语入词有关。可是就现有柳词之见于《乐章集》者来看,他的词中用俗语者其实不多,还不如黄庭坚,大概编集时已经删削。

宋人中评柳词较公允者,王灼说他"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碧鸡漫志》)。陈振孙说:"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因为柳永用晚唐律赋的笔调铺陈当时京城的承平气象,富丽风光,如《乐章集》第一首〔黄莺儿〕:"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用流利酣畅的文字,写出春光明媚的形象气氛。因此,比写凄苦之词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更为不易。他尤其擅长用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语言溶化入词,所谓"□□从俗",能使"天下咏之"。文人雅士在这方面比赛不过他,只好承认他的词"极工致"。但又说他的词"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比较有分析眼光的是近人夏敬观的评语,他认为:柳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

说柳词应分雅俚二类,极有见地,对于后世许多词人的作品,也都应该如此看待。例如向子□的《酒边词》,他自己先分为新词(南宋)和旧词(汴京)二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诸人的作品,都应一分为二,分别看待。

满江红柳永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刻画了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词人形象。

上片通过写雨后所见秋景烘托凄凉的心情,体现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自然美景和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这样词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另附全词赏析:柳永仕途蹭蹬,年届五十,方才及第,游宦已倦,由此产生了归隐思想。这首词就是归隐思想的流露,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词一开始,“暮雨”三句,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气氛笼罩全篇。水蓼和芦苇都是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

“临岛屿”二句,写船傍岛而停,岸上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景色的凄凉与词人心境的凄凉是统一的,含有无限哀情。

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以下,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静态变为动态,写渔人飞艇,灯火归林,一幅动态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日暮归家,温暖、动人的生机腾然而起。

这里以动景反衬上面的静景,反使词人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静寂。一个“飞”字和一个“尽”字,把渔人归家的喜悦表现得极具神韵,又同时从反面引出“遣行客”、“伤漂泊”二句,渔人双桨如飞,回家团聚,而词人却远行在外,单栖独宿,触动归思。

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词的上片明确点出了“伤漂泊”的感情基调,下片则具体的写出了“伤漂泊”的具体内涵。

换头再以景起,上片是夜泊,下片是早行。“桐江好”六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一气呵成,先写江山之美。

美好的河山扫尽了昨夜的忧愁,桐江上空,晨雾浓密,碧波似染,峰峦如削,白鹭飞翔,鱼虾跳跃,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娱。从感情线索上看,这里又是一扬。

但因为词人情绪总的基调是愁苦的,欢娱极为短暂,又很快进入低谷,“严陵滩”三字已埋下伏笔,这里以乐景写哀,江山美好,鱼鸟自由,渔人团聚,而词人一年到头都是四海为家,宦游成羁旅,于是“游宦区区成底事”之叹自然从肺腑流出,词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值得,不如及早归隐,享受大自然和家庭的天伦之乐。“云泉约”三字收缴上文,同时也启发下文,具有开合之力,所以结语痛快地说“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用王粲《从军乐》曲意,表明自己再不想忍受行役之苦了。

柳永的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这首词当时在睦州民间广为流传,深受百姓喜爱。据北宋僧人文莹的《湘山野录》记载“范文正公谪睦州,过严陵祠下。

会吴俗岁祀,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有‘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绝送神。

’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吴俗至今歌之。”

可见这首词当时在睦州民间广为流传,深受百姓喜爱。

推荐柳永的一些优美词句吧

甘草子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西江月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棚。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

我想知道关于词人柳永的信息

柳永(公元 987-1053 )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出生官宦之家,书香门弟,其长兄名三复,次兄名三接,号称“柳氏三绝”。他自幼受文学薰陶,才思敏捷,但 他一生在仕途上抑郁不得志, 屡试不中。

直到他改名为“永”,于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 1034 年),才中了进士,时年 47 岁。 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是宋朝第一位专业词人, 其词多描绘城市生活的繁华,歌妓悲欢、愿望及男女恋情,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此外也有些反映劳动者悲苦生活、咏物、咏史、游山玩水等等。

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 雨霖铃 》、《 八声甘州 》、《 望海潮 》等颇有名。但作品中时有颓废思想和庸俗情趣。

诗仅存数首,《煮海歌》描写盐民贫苦生活,甚痛切。 由于柳永对词的创新,宋词进入了以慢词为主体的新阶段,柳永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柳词继承和发展了唐代民间慢词,奠定了宋代慢词的基础,被公认为北宋“婉约派”的词宗,著有《乐章集》,收词近二百首,著名的有《望海潮》、《雨霖铃》和《八声甘洲》等词章。

柳永年轻时是个风流才子,喜欢为秦楼楚馆的姑娘们和教坊的乐工们(演奏员)用当时的口语为她们填词,写出她们的心思。柳永大概没有结婚,他死后没有家属为之营丧葬 , 由歌女们聚资为他营葬 , 因此他变成了一个传奇人物 ; 以后她们每年还为他举行 “ 吊柳会 ”,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江楼记》即是敷衍此事成为小说。

把柳永恋爱故事的传说写成剧本的,有元曲《钱大尹智宠谢天香》 , 关汉卿著 , 剧本说明他赴考以前尚未结婚。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常在旅行中,在城中则就宿在歌女家中。

他在词史上的贡献有两个方面 : 其一 , 他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二 , 他用俗语填入词中。

宋初词宗《花间》,多唱小令。由柳永大力开拓新局面。

试看北宋初年直到徽宗时代,几个大名家的词集几乎全是小令;例如晏殊的〔珠玉洞〕,全部 130 多首中,除了卷末 5 首应酬的寿词〔拂霓裳〕、〔连理枝〕是中调外,几乎全部是小令。欧阳修的《六一词》,也绝大部分是小令,而且有些调子用得特别多 , 如〔渔家傲〕 30 调 , 〔玉楼春〕 29 调,〔蝶恋花〕 17 调 , 〔采桑子〕 13 调。

这些情况 , 都是符合《花间》和南唐的本色传统的。在北宋大家的集子中 , 保存长调最多的要算柳永的作品 , 而且以《乐章》名集 , 又在许多慢词的调名上还注明宫调名称 , 以指导乐器的演奏员按调奏乐。

如“正宫”、“仙吕宫”、“大石调”等。可见他不但提倡写长调,而且着重证明长调也和小令一样,可以入乐演唱;他的作品不仅是诗集而且是唱本,故名《乐章》。

和柳永约略同时的张先也写了一些慢词,但比柳永要少得多。《乐章集》中除少数当时流行的小令如〔玉楼春〕、〔巫山一段云〕、〔少年游〕、〔木兰花〕、〔蝶恋花〕等外,绝大多数是长调,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创的。

其最长者如〔戚氏〕多至 212 字,〔抛球乐〕也有 188 字,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自他开创了写长调的风气,后来苏轼也写〔戚氏〕、〔哨遍〕等长调。

柳永的〔忆帝京〕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苏轼的〔雨中花慢〕说:“算应负你 , 枕前珠泪 , 万点千行。

” 从这些材料中 , 最可以看出 , 正是苏轼受柳永的影响。世人论苏轼词称他以柳永为舆台(奴仆),不符合事实。

柳永的〔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曾被苏轼评为“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此词上片“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即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所本。

下片“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即温庭筠词“过尽千帆皆不是”之意。北宋词家融化前人佳作,大率如此。

柳永在仁宗时相对繁荣安乐的社会环境中,享受汴京的都市生活。除了一部分作品是描写歌女舞伎的闲愁别恨以外,也写了不少他自己不得意的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

在这些作品中描写祖国的如画的江山,真可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如〔满江红〕“暮雨初收”,〔望远行〕“长空降瑞”,〔雨霖铃〕“寒蝉凄切”都是一幅幅山水画卷,读之如置身大自然中。

至于他铺写都市风物之美,也可以使读者眼明神旺。相传金主完颜亮因为读了柳永的〔望海潮〕而动南侵之念,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

柳词〔望海潮〕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又称:“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关于柳永作品的评价,自宋以来即有分歧。各家评语有一点比较一致的,即认为他引用俗语,不登大雅之堂,作品主题多与妇女有关,不免尘下,但也因此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从西夏来的使臣说,凡有饮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这和他采用民间俗语入词有关。

可是就现有柳词之见于《乐章集》者来看,他的词中用俗语者其实不多,还不如黄庭坚,大概编集时已经删削。 宋人中评柳词较公允者,王灼说他“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碧鸡漫。

关于词人柳永的小故事,帮忙想想

柳永 柳永:(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

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风流才子柳永的沉沦 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

李白有才气,苏轼也风流。若要也才子,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云入画,游刃有余。

恐怕李白与苏轼是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 柳永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妓女的铁哥,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不修边幅的小丑,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

想起柳永,自然会想起那流传千古的佳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仿佛看到江南秋色如染,烟柳画桥下水天一色。

风帘翠幕里十万人家。重湖映青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云树绕堤沙,有兰舟催发。斜阳里,寒蝉凄切。

满腔离愁的柳永正对着前来送行的两三个姑娘惜惜话别。泪眼看着泪眼,柳永低吟长诉:“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地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写得漂亮极致,情抒得极致漂亮。柳永的笔头流淌着阳光、春雨、丹青。

他描绘的江南有声有色,有情有韵有味,让身处江南的才子也心驰神往。柳永的心头有天真稚气,柔情似水,激情似火。

平仄声里,如杜鹃啼血,如秋雨打萍,溅得宋词好婉约。 也许是应了“文章憎命达”的条律,柳永的一生太倒霉。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

按说,补习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姿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落榜了,不好好反思自己,却要说皇帝没有发现自己,政府遗漏了贤才。

明明是一介布衣,偏偏要说自己是才子词人,是没有穿官袍的高官。特别让当局难以容忍的是结尾的一句话:“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年轻人真有些狂。自己落了榜,不知丢人伤面子,还故作清高,换什么“浅斟低唱”。

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落榜后的后生写了几句调皮的诗句本没有什么。

问题是你不是一般的后生,你是柳永,你柳永的词凡是有井水的地方,就有人歌,就有人吟。柳永不知自己的名字和词作已经覆盖了远近的市井巷陌,楼堂馆所;不知道那带有磁性的词句和清新的韵律已经征服了天下的歌迷和追星族。

更不知道,在某些阴暗的角落,有人在窥视他的行迹,有人在分拆他词作中的不安定因素。 几本关于柳词的书~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

仁宗反复看者,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

换了浅斟低唱。”真是 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

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对手太强大了。

被除名的柳永咽泪装欢,玩世不恭地扛着“奉旨填词”的御批招牌,浪迹江湖。深入歌楼舞场,堂而皇之地贯彻落实仁宗的圣旨,夜以继日地“浅斟低唱”。

这一招,也够毒。他玩得皇帝羞辱难堪,喘不过气。

“奉旨填词”的柳永,玩着御批的“浅斟低唱”,竟反打正着的玩成了走红的大腕级巨星,玩出了响当当的名牌效应。最难得的是,歌舞场的辛酸和旅途的风雨成就了柳永的不朽和宋词的辉煌,奠基了他独树一帜的悲壮人生。

这是柳永的大幸,更是中国文学的大幸。 秦楼楚馆,舞女歌伎,是个很资深又很敏感的话题。

达官显贵,正人君子们凭着权势纸醉金迷在秦楼楚馆,醉生梦死在舞女歌伎群中。因为权力,这一切都是合法的,应该的。

可转过身,回到殿堂、公馆,穿上官袍,带上乌纱,他们又以传统道德守护者的身份,污蔑,漫骂自己曾经作践过、蹂躏过的舞女歌伎,以显自己的文明儒雅,正人君子。柳永不同,也可能惟有柳永不同。

他以善良、真挚的同情心体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妇女,他放下傲视权贵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换心,和舞女歌伎做朋友,以满腔的真情温暖那些冷冰冰的心。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