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古诗原文及翻译(使至塞上古诗图片)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12篇《使至塞上》古诗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篇1:《使至塞上》古诗原文及翻译

思想感情

这首古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篇2:使至塞上翻译和原文

使至塞上翻译和原文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鉴赏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篇3:古诗《使至塞上》

古诗《使至塞上》

【赏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使:出使。

单车:单车独行。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边防。

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今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译诗、诗意】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对王维《使至塞上》注释的质疑

径南中学 张建洪

王维的这首《使至塞上》是王维边塞诗的代表,它选入初中语文第三册①。无疑,这是一首好诗。但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书中有两处注释存在牵强之处:

一是“属国”。教材的解释为“附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

二是“征蓬”。教材的解释为“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

首先,我们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这两个注释。

开元二十二年,宰相张九龄将王维召回朝廷任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因张九龄受李林甫等人排济而罢相,王维失去政治上的依靠,思想逐渐转向消极。不久,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从军出塞,在河西节度幕府兼任判官②。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济出朝廷)③。

把“属国”解释为“附属国”没错。《汉书·卫青传》教颜师古注:“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

诗人既然以使者的身份出塞,带的随从也不多啊,“单车”可见带的人不多,而且是从军出塞。如果“属国”是指吐蕃的军队的话,难道是王维同吐蕃军队一起去慰问将士?还是王维被吐蕃的军队挟持了,被迫去慰问将士?从背景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唐军和吐蕃军队打仗,而且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带领的唐军战胜了吐蕃军。王维当然应该和唐军一起去慰问打了胜仗的唐军,而不是跟战败的吐蕃军队。否则,岂不成了“多国部队”去慰问守边的将士了吗?

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④中,它认为“属国过居延”其实应是“过居延属国”的倒文。这是有根据的。《后汉书·郡国志》:凉州有张掖、居延属国。同时,“在格律诗中,有些倒装句是为了迁就音律;有些是为了强调某一形象,加强语气、音节,突出话语的表现力”⑤。的确,从诗的偶句最后一字的音“yán、tián、yuán、rán”可以得到证明。

在《中国古代文学》⑥中,对“属国”的解释为“官名,是典属国的简称。唐人常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指往吐蕃的使者”。《辞源》解释“秦有典属国的官职”。诗人奉旨出使,当然是代表朝廷的使者,他路过居延,这种解释也可以。

可见,无论是指附属国也好,指典属国也好,过“居延”的人是诗人,而不能是指吐蕃的军队。

教材对第三句“征蓬”的解释是“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解释的后半部分则令人怀疑。《辞源》对“征蓬”的解释是“犹言飘蓬。喻经常远行的人。《艺文类聚》三二南朝吴均闰怨诗之一:胡笳屡凄断,征蓬未肯还。”难道唐朝出征的军队就是经常远行的人?出征的`唐军较多的应是属于河西或其他周围行政区的驻军,他们平常驻扎于一地。假如不是出征,是不用“出汉塞”的。相对而言,诗人千里迢迢从国都来到边塞荒地,他才是真正远行的人。

再者,此句与下一句“归雁入胡天”成对偶,属颔联。如果“征蓬”是指出征的唐军的话,“归雁”是不是应该解释为“归去的大雁,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呢?否则,指人的“征蓬”又怎样跟指物的“归雁”对偶呢?从上下文看,《作品选》的解释则令人可信:这里借指行踪。谁的行踪?当然是诗人自己的。他去“问边”,路过“居延”,此时又出了“汉塞”。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莱辛曾指出,诗用语言来表现在时间中承续的事物,即动作。……诗要描绘事物,就应该化静为动,在时间的延续中一个侧面一个侧面地表现事物的整体,或者用暗示的方式来描写⑦。而“问”“过”“出”刚好表现了诗人至塞上的一个个侧面。但,笔者认为更好的解释是用于比喻诗人自己。(见下文的详细论述)

篇4:王维使至塞上古诗原文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篇5:使至塞上古诗翻译及注释

使至塞上古诗翻译及注释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⑾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篇6:使至塞上古诗翻译及鉴赏

使至塞上古诗翻译及鉴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意思] 在浩瀚的沙漠上,烽火台的一股浓烟直立上升,在空旷的黄河边,落日是那样的圆,那样的红。

出自(王维《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①(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使:奉命 出使。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防。

4.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使者的身份。

5.居延:故址在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6.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7.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8.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9.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10.长河:黄河(但也有人认为不是黄河,而是其他的东西)

11.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2.候骑:骑马的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3.都护:唐代边疆设有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这里指前敌统帅。

14.燕然:燕然山,即现在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翻译:

一个人去边疆,出使地在西北边塞。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扶摇直上,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在边防前线。

赏析: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表达了诗人的抑郁、愤懑、孤独、寂寞之情,和希望边疆平定的感情。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陲打磨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篇7: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这是诗人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写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创作背景

公元737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其实是王维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就是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篇8:使至塞上的原文和翻译

使至塞上的原文和翻译

作品介绍

《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76首。这首诗是作者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古诗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出自《重幸武功》这首诗。

原文

使至塞上

作者: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注释

1、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2、使:奉命出使。

3、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4、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5、属国: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属国另解为:汉代时称那些已经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

6、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7、征蓬:随风飘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

8、胡天:胡人的领空。

9、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

10、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11、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12、长河:黄河。

13、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4、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5、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河西节度使。

16、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全文翻译

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

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像本诗中所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描绘了边疆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狼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宣慰,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它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讲解

“属国过居延”说明出使之远,也和末句“都护在燕然”对应:遥远偏僻的居延国还远远不是终点呢!这一种情感,和《古诗十九首》里面的《行行重行行》有类似之处,开篇一句“行行重行行”用重复的手法强调了这种终点遥遥无期的沉重叹息。人生这条路,所有人都会殊途同归,而终点,便是那亘古不变的一个!

注意这里的“单车欲问边”句,车欲问,言下之意即是人不欲问。事实上,王维此次出塞是极不情愿的,可纵然多么不情愿,车子还是自顾自地向塞外驶去了,带着一个无力阻拦的人。这里也透露出了一种伤心、忧愁、苦闷的情绪。

如果说第一联中这种低落的情绪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在颔联中,作者便是有意将其强化了。“征蓬出汉塞”,那蓬草本深恋着故土不愿远行,可在北风的凛冽下草茎崩断,只好身不由己地随风而去。这个意象当然是作者的自喻。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到这里那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了,可诗人的笔法还没完。接着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土之国向以汉唐之强盛傲视周边诸国,可那胡天之雁虽属番邦,却能自主归家,比起我这身不由己、难以自主的征蓬好得多了!在这一度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自怜、自伤、自嘲,将全诗的感情又添浓了一层色彩。这一联毫不夸张地说,是堪与颈联功力相当的佳句。

接下来便是那千古传唱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学诗时曾以此为例,可见其脍炙人口。历代名家评至此两句,总是将其孤立到诗人的感情之外,脱离了上下文的感情和氛围来单独品评。当然不可否认这也是一家之言,可那“雄浑刚毅”的评语实在距离此刻的王维甚远。

这一道景色,悲壮,苍凉,孤寂,寥廓。烟虽直,却是势单力孤;日虽圆,却是行将落山,这分明是一分临近黄昏的伤感惋惜……总之是负面情绪,不管看到什么都能勾起自己悲伤的心绪,哪里会有什么雄豪壮丽?

“萧关逢候骑”句。诗人离家出国,独行多日,终于见到了本土之人,按说他乡遇故知,该有一丝欣喜吧?可这位“候骑”全无畅谈乡情之意,只简单报告了一身:“都护在前面的燕然山呢!”便继续进行他的侦察巡逻去了。唉,他是这么不近人情,而我这条孤寂的羁旅还得继续走很久呢!

反过来想一想,就算相遇的真的是个“故知”又能如何?凄苦境地之下得遇知音,不过是把那凄苦再放大一倍罢了。总之,此时的诗人,是进亦忧、退亦忧!

作者介绍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卷126_76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篇9:使至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使至塞上 唐朝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译文

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

《使至塞上》注释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这里代指前线。

“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篇10:使至塞上文言文原文翻译

使至塞上文言文原文翻译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以下是“使至塞上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⑾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篇11: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 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 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⑾候吏:一作“候骑”。

篇12:古诗词《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古诗词《使至塞上》原文及翻译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注释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使至塞上图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⑩长河:黄河。

⑾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⑿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⒀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⒁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⒂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译文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获得了自由。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