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中的私人叙事(论《诗经》中的女性意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6篇论《诗经》中的私人叙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论《诗经》中的私人叙事

论《诗经》中的私人叙事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古代许多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诗经》中到底有哪些篇目是真正属于下层人们的“私人”创作呢?

《诗经》实际上是乐歌总集,三百零五篇皆入乐可歌。《墨子・公孟》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其义似为三百篇均可弦之诵之歌之舞之也。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颂》是统治阶级祭祀祖先、祈祷天地的宗庙祭祀乐歌、是祈福、歌功颂德之作,共四十篇。《雅》是统治阶级的宫廷乐歌,是相对于民间地方而言的“正”乐,共一百零五篇。《风》又称《国风》是放映各个诸侯国风土民情的士风歌谣,所选内容涉及到当时的十五个诸侯国,故又称做“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风》保留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诗经》的精华所在。

任何文学形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点滴事件的记述或者侧面反映,它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章出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各言其伤”的自我感情的抒发。百姓的咏歌,都是其质朴情感的真实抒发和生活境遇的如实诉说。其实,人生天地间,有各种酸甜苦辣的感受,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民间的歌咏都是百姓喜怒哀乐的直接传达,都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发映。而恰恰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情出于内而形于言”倾情创作,才正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这种以社会底层人们的视角创作出来的作品,它与空空洞洞、洋洋洒洒的庙堂雅乐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映下层“小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间歌咏正是代表《诗经》最高成就的“私人”叙事。

《诗经》中的《雅》、《颂》的大部分诗篇题材重大、风格宏伟,这些类似于官方记事的内容属于“宏大叙事”,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记事无疑属于“私人叙事”,而收诗一百六十篇的《国风》主要就是“私人叙事”。《诗经》中的《颂》为祭祀乐歌,其主要功能是祭祀、宴飨、礼仪交往和歌功颂德,“私人叙事”未在《颂》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体遭遇全无反映,华而不实的“宏大叙事”垄断了庙堂之乐。《诗经》中的《雅》是仪式乐歌。《大雅》为用于君臣朝会等仪式的堂上之歌,《小雅》中亦往往记有仪式内容,《大雅》所歌“国之大事”较《小雅》为多,其主旋律虽为“宏大叙事”,但“私人叙事”在《民劳》等怨刺诗中已经有所抬头,《小雅》中的“私人叙事”进一步增多,至少有接近一半篇幅的内容涉及个人生活中的普通事件。《风》――十五《国风》收诗一百六十篇,即使是保守地统计,其中民间歌谣应不少于一百篇。郑樵、朱熹将《国风》内容概括为“闾巷风土、男女相思之词”与“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表明其中叙述的是地方上黎民百姓的一己悲欢,即讲述的都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通看十五《国风》,称得上“宏大叙事”的,只有寥寥数篇。其他的一些诗篇虽然也涉及王公后妃,却是叙述其荒淫放纵,抒写的仍是下层群众的情感。文学是人学,它以社会成员个体的一己之喜怒哀乐来表现共同的人性,这是文学千古不变的一条定理。在《诗经》作品中,明确说到歌咏抒怀的有8篇。即:《召南・江有汜》、《小雅・白华》、《陈风・东门之池》、《小雅・车》、《小雅・四牡》、《卫风・考》、《魏风・园有桃》、《小雅・四月》此八篇作品所谈到的歌诗无非是男女之爱、母子亲情、隐者的独处之乐、士人的忧国忧民等一己哀乐的情感产物,歌诗的功能也在于抒愤泄情。这不仅说出了《诗经》作品的主要情感类型,也是后世诗歌吟咏的永恒主题。综合统计起来,《诗经》中的“私人叙事”超过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个体遭遇所占的.分量如此之重,使三百篇中的叙事呈现出浓郁的“感事”色彩。《诗经》中的“私人叙事”也许在叙事的系统性与自觉性上不如“宏大叙事”但它在叙事的具体细致、真切自然、动人心弦以及其对民间疾苦的广泛反映上却是无与伦比的。其中的有些`诗篇简直就是《一个人的遭遇》的“《诗经》版”!倘若阅读《诗经》时按照这种由“宏大”到“私人”由“宫廷”到“乡里”由“刻板”到“自由”的次序进行,那么读者就能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的解读《诗经》。

《诗经》各部分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孰为高低?单单从其排列顺序就可以看得出来,文学史家也已经有所评述,这就是《国风》居上,《小雅》稍次,《大雅》又次之,《颂》为最下。这恰恰与它们中的“私人叙事”的多寡成正比。十五《国风》中那些细民琐事的烛火荧光,汇聚成了《诗经》流光溢彩的辉煌。《风》、《雅》、《颂》的编排体例,使“私人叙事”处于一种优先突出的地位,“宏大叙事”在这里表现出难得的宽容与礼让,与“私人叙事”实现了罕见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在《诗经》中,“私人叙事”是一种居于弱势地位的信息传播,它常常受到居于正统地位并拥有传播优势的“宏大叙事”的侵犯,鲁迅因此再三告诫人们,在为许多人所不屑的稗官野史和私人笔记中,实际存在着远比诸如“二十四史”等各种费帑无常、工程浩大的钦定“正史”更为真实的历史。《诗经》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在于将“私人叙事”引入官方渠道,使其获得广泛的传播与消费。而正是由于有“私人叙事”作为其精华部分,《诗经》才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彪炳千古的地位!

篇2:《诗经》中的私人叙事

《诗经》中的私人叙事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是古代许多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诗经》实际上是乐歌总集,三百零五篇皆入乐可歌。《墨子・公孟》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其义似为三百篇均可弦之诵之歌之舞之也。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颂》是统治阶级祭祀祖先、祈祷天地的宗庙祭祀乐歌、是祈福、歌功颂德之作,共四十篇。《雅》是统治阶级的宫廷乐歌,是相对于民间地方而言的“正”乐,共一百零五篇。《风》又称《国风》是放映各个诸侯国风土民情的士风歌谣,所选内容涉及到当时的十五个诸侯国,故又称做“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风》保留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诗经》的精华所在。

任何文学形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点滴事件的记述或者侧面反映,它是高于生活的艺术。《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章出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各言其伤”的自我感情的抒发。百姓的咏歌,都是其质朴情感的真实抒发和生活境遇的如实诉说。其实,人生天地间,有各种酸甜苦辣的感受,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民间的歌咏都是百姓喜怒哀乐的直接传达,都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发映。而恰恰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情出于内而形于言”倾情创作,才正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这种以社会底层人们的视角创作出来的作品,它与空空洞洞、洋洋洒洒的庙堂雅乐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映下层“小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民间歌咏正是代表《诗经》最高成就的“私人”叙事。

《诗经》中的《雅》、《颂》的大部分诗篇题材重大、风格宏伟,这些类似于官方记事的内容属于“宏大叙事”,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记事无疑属于“私人叙事”,而收诗一百六十篇的《国风》主要就是“私人叙事”。《诗经》中的《颂》为祭祀乐歌,其主要功能是祭祀、宴飨、礼仪交往和歌功颂德,“私人叙事”未在《颂》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体遭遇全无反映,华而不实的“宏大叙事”垄断了庙堂之乐。《诗经》中的《雅》是仪式乐歌。《大雅》为用于君臣朝会等仪式的堂上之歌,《小雅》中亦往往记有仪式内容,《大雅》所歌“国之大事”较《小雅》为多,其主旋律虽为“宏大叙事”,但“私人叙事”在《民劳》等怨刺诗中已经有所抬头,《小雅》中的“私人叙事”进一步增多,至少有接近一半篇幅的内容涉及个人生活中的普通事件。《风》――十五《国风》收诗一百六十篇,即使是保守地统计,其中民间歌谣应不少于一百篇。郑樵、朱熹将《国风》内容概括为“闾巷风土、男女相思之词”与“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表明其中叙述的是地方上黎民百姓的一己悲欢,即讲述的都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通看十五《国风》,称得上“宏大叙事”的,只有寥寥数篇。其他的一些诗篇虽然也涉及王公后妃,却是叙述其荒淫放纵,抒写的仍是下层群众的情感。文学是人学,它以社会成员个体的一己之喜怒哀乐来表现共同的人性,这是文学千古不变的一条定理。在《诗经》作品中,明确说到歌咏抒怀的有8篇。即:《召南・江有汜》、《小雅・白华》、《陈风・东门之池》、《小雅・车》、《小雅・四牡》、《卫风・考》、《魏风・园有桃》、《小雅・四月》此八篇作品所谈到的歌诗无非是男女之爱、母子亲情、隐者的独处之乐、士人的忧国忧民等一己哀乐的情感产物,歌诗的功能也在于抒愤泄情。这不仅说出了《诗经》作品的主要情感类型,也是后世诗歌吟咏的`永恒主题。综合统计起来,《诗经》中的“私人叙事”超过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个体遭遇所占的分量如此之重,使三百篇中的叙事呈现出浓郁的“感事”色彩。《诗经》中的“私人叙事”也许在叙事的系统性与自觉性上不如“宏大叙事”但它在叙事的具体细致、真切自然、动人心弦以及其对民间疾苦的广泛反映上却是无与伦比的。其中的有些`诗篇简直就是《一个人的遭遇》的“《诗经》版”!倘若阅读《诗经》时按照这种由“宏大”到“私人”由“宫廷”到“乡里”由“刻板”到“自由”的次序进行,那么读者就能更全面、更深入、更系统的解读《诗经》。

《诗经》各部分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孰为高低?单单从其排列顺序就可以看得出来,文学史家也已经有所评述,这就是《国风》居上,《小雅》稍次,《大雅》又次之,《颂》为最下。这恰恰与它们中的“私人叙事”的多寡成正比。十五《国风》中那些细民琐事的烛火荧光,汇聚成了《诗经》流光溢彩的辉煌。《风》、《雅》、《颂》的编排体例,使“私人叙事”处于一种优先突出的地位,“宏大叙事”在这里表现出难得的宽容与礼让,与“私人叙事”实现了罕见的相互支持与合作。在《诗经》中,“私人叙事”是一种居于弱势地位的信息传播,它常常受到居于正统地位并拥有传播优势的“宏大叙事”的侵犯,鲁迅因此再三告诫人们,在为许多人所不屑的稗官野史和私人笔记中,实际存在着远比诸如“二十四史”等各种费帑无常、工程浩大的钦定“正史”更为真实的历史。《诗经》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在于将“私人叙事”引入官方渠道,使其获得广泛的传播与消费。而正是由于有“私人叙事”作为其精华部分,《诗经》才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彪炳千古的地位!

篇3:论《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以四言诗为主的乐歌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原始歌谣的终结,古典诗歌时代的开始,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颗璀璨而又耀眼的明珠。《诗经》本身是一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巨著,所以《诗经》中总承载着一种浓郁的忧患意识。无数先哲,对《诗经》中的忧患意识都有深刻感悟,比如《论语》中孔子日“诗可以怨”,这种“怨”就是一种忧患意识的体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可见《诗经》中的诗篇多是诗人忧心愤慨之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论述道:“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也提到:“大雅之变,具忧世之怀,小雅之变,多忧生之意”,《诗经》中的忧患意识可见二般。《诗经》三百零五篇,按照题材内容主要可以分为表现婚姻爱情、农事劳作、战争徭役等三大类,而忧患意识则无不浸润在这些诗行中。

一、婚姻爱情题材诗篇中的忧患意识

婚姻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一命题在《诗经》中又得到了力证,表现婚姻爱情的诗篇约占《诗经》的三分之一,是《诗经》最重要也最为精彩的一部分。这类表现婚姻爱情的题材之所以魅力永具,绝不是因为它们单单表现了婚姻爱情的缠绵和甜蜜,更重要的是这类诗篇散发着浓浓的忧患意识。典型地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诗人追求自己心仪的对象但又得不到对方的垂青,内心的忧伤、苦闷、焦躁、担心表露无遗。如《周南·关雎》。

《关雎》是诗经之首篇,这首诗描写的是周南地区的一位男子对一位美丽姑娘的热烈追求、深切思恋,以及在求而不得的情景下无比哀伤、惆怅和苦闷的心情。孔子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只评价了这一首《关雎》,孔子评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忧患哀伤之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就读出了其深意。试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温柔娴慧而又漂亮的女子,是多好的理想人生伴侣呀!但诗人忧患的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人最后忧伤苦闷得翻来覆去也睡不着觉。诗歌充满了对人的情感世界的观照。

(二)在追求恋爱自由、婚姻幸福的征途中,受到当时礼法束缚,家长世俗的反对,而表现出来的反叛抗争、忧患痛苦之情。

在《诗经》的时代,据《周礼》记载,男女间婚姻爱情大事已经受到礼教的深重压制和束缚,恋爱婚姻已是“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即恋爱婚姻、娶妻生子必须首先征得父母的同意,男女间的婚姻必须要通过媒人介绍才是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婚姻,否则就会受到嘲笑、不被人们祝福,甚至阻扰。婚姻爱情面对如此深重的礼教束缚、家长包办、世俗讥议等恶劣环境,男女主人公在争取自由恋爱、婚姻幸福的征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叛抗争、忧患痛苦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在婚姻爱情中遭受不幸所表现出来的忧患痛苦。

这类表现婚姻与家庭不幸生活的“弃妇诗”是最能体现《诗经》作品中的忧患意识的。在西周时期的男权社会里,男女的婚姻制度很不合理,女子一旦被男子抛弃,其人生命运十分凄惨,其中的忧患和痛苦十分深重。最具代表的作品有《卫风·氓》。

《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的叙事诗,描写的是一位女子从她恋爱、结婚到受虐待以至被弃的全过程,抒发了她内心的不平、哀伤、怨恨和反抗。诗的结尾弃妇抱定与氓决裂的态度,性格由多情、忍耐转为清醒、刚强和果断。诗中女主人公的忧患意识十分浓烈,有恋爱时“非我愆期,子无良媒”之忧;有氓逼婚时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之忧;有爱情受到挫折“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之忧;有担心沉迷爱情最后不能自拔的“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之忧;有容颜已逝、青春不在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之忧;有遭受抛弃、行道迟迟的“洪水汤汤,渐车为裳”的痛苦不堪;有遭受家庭暴力的“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担忧恐惧;有被休回家、得不到父母兄弟安慰理解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的暗自神伤;有“淇则有岸,隰则有畔”的无穷无尽的哀伤埋怨。全诗充满了对妇女婚姻不幸的关怀和同情。

二、农事劳动题材诗篇中的忧患意识

由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即为尧舜时的农官,所以周代统治者都以农立国,很重视农事,而《诗经》主要收集的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篇,所以《诗经》中以农业生产、农事劳动为主要题材内容的诗篇表现得十分突出。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力低下,再加上统治者穷奢极欲的挥霍和压榨剥削,以及当时严重的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要想获得足够的物质资料维持生存,就必须从事十分艰辛的农业生产和农事劳动,所以《诗经》这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反映农事劳动题材的诗篇中忧患意识和表现得十分强烈。如《豳风·七月》《魏风·伐檀》。

《豳风·七月》是全面反映农奴终年劳动情景的诗篇,也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诗篇首章至末章由春耕写到寒冬凿冰,反复咏叹,诉说男女奴隶一年到头除繁重的农业生产,还要为奴隶主贵族制衣、打猎、酿酒、修房、凿冰、服役,结果却劳而无获,无衣无食,充分揭示了奴隶们内心的悲苦和哀伤,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古代奴隶社会的生活图画。农奴们有“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的无衣抵御寒冬的生存之忧;有蚕桑女采桑劳作时“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忧心恐惧之情。

《魏风·伐檀》写的是劳动人民遭受统治者残酷剥削,过着举步维艰、忧心恐惧的生话,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剥削压榨的讽刺揭露和愤怒抗争。诗篇中的忧患意识十分突出,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忧惧之心逃离之意,将统治者比作大老鼠,十分形象生动。正如《诗序》中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

三、战争徭役题材诗篇中的忧患意识

《诗经》中以战争徭役为题材内容的诗篇较多,这与周王室的平叛、外族入侵和频繁的诸侯兼并战争有关,这些诗篇多是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作品。这些叙写战争徭役的诗篇具有十分强烈的忧患意识。《左传》里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和徭役是压在当时劳动人民身上最为深重的负荷之一,是人民最为忧惧的一件大事。这些诗篇主要反映了战争、徭役和离乱给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巨大痛苦。如《豳风·东山》《小雅·何草不黄》《王风·君子于役》。

《豳风·东山》通过参加周公东征归来的将士所见战后农村的破残景象和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控诉了战争给人民生活造成的深重灾难。诗中写道:“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潆。我东日归,我心西悲”、“鹳鸣于垤,妇叹于室”,可见将士的忧伤之情和羁旅之思;诗中以一个士兵的角度,将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对妻子的哀叹写得入木三分,全诗萦绕在一片悲喜杂味之中。

《小雅·何草不黄》控诉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兵役不息和人民困苦不堪。“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可见战争之广,当时老百姓都要去服役,人人都不能幸免,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不去服役;“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可见战争中士兵的艰辛和行途的危险。其中浸透着强烈的忧生惧祸之情。

《王风·君子于役》借山村农妇怀念久役不归的丈夫,揭露征役给百姓带来的无限痛苦。战争徭役造成了老百姓居无定所,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士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可见战争徭役不但深广沉重,而且还无期无尽,造成了妻离子散的无数家庭惨剧。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忧患意识浓郁而又深重,这种忧患意识在《诗经》婚姻爱情、农事劳作、战争徭役等题材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这些诗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也很清晰完整地勾勒出了一幅下层劳动人民艰辛痛苦的生活图画。这种深重的忧患意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唐建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401520]

篇4: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反映周民族社会生活而著称,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引言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诞生。《诗经》中的作品大都关注现实,其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丰富而深刻,题材多样,尤以表现婚姻和爱情的诗歌最能体现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活动,这类诗歌在《诗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从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同时对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产生长远的影响。

一、从内容方面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1 追求婚姻自由和对爱情的忠贞

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开端,《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在那个社会,青年人想要追求忠贞不渝的爱情就要冲破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束缚;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封建的婚姻制度更加剧了女性的苦难。因此,追求婚姻自由和对爱情的忠贞成为那时婚姻爱情诗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在表达对忠贞爱情的追求方面,大胆而又委婉,其中《氓》最具代表性,“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它通过一个妇女的`不同寻常的悲惨遭遇,体现出了对整个男权社会的不满,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在最后的结尾处女子主动提出了与对方决裂,这很明显的就体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2 乐观热情的感情基调和浓厚的民歌特色

这些婚恋诗歌健康、乐观的感情基调是建立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和劳动生活上的。《周礼,春官,媒氏》中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写出了二月天气渐暖,人们可以适当在户外活动,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寒冷过程,男女人们身心都得到了适当的舒展,世界万物花草萌发,勾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欲望。《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大都出现于十五国风当中。是由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作,大胆泼辣,体质短小,带有浓烈的民歌特色。例如《郑风》中收录的《将仲子》,着力刻画了女子的内心矛盾,表达压抑的青年渴望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恋爱的精神,这首诗歌属于郑地,可见其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

3 强烈的抒情性特征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诗经》不仅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同时也是我国抒情文学的源头。《诗经》中的叙事诗较少,主要以抒情诗为主。例如:怨妇诗大都体现了妇女遭受婚姻的不幸,或被抛弃的悲惨命运,带有强烈的悲情色彩。《君子于役》是一首闺怨诗,抒发女子对其丈夫久久不归的深切思念之情;《子衿》抒发了主人公对恋人的眷恋之情。正是由于婚恋诗中这种强烈的抒情性特征,从而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令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民真挚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之情,为我国后世文学作品中的抒情特征作了坚实的铺垫。

二、在表现手法上对于“赋”、“比”、“兴”的恰当运用

《诗经》开创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排比,如《伯兮》“焉得宣草,言树之背”由自己的忧愁无法排遣,联想到忘忧草,从而说明其想念丈夫是忧思之源。在后代的诗歌中这种表现手法也很常见,例如被誉为“乐府双壁”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都广泛的运用了这种手法。“比”一般指比喻,是修辞意义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如《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来比喻女子对于青春易逝、容颜衰老的感叹。“兴”是指借助他物来引起此物。例如:《桃夭》中“桃之天天,烁烁其华,”用桃花灿烂的样子来说明新娘的美丽漂亮。

三、婚姻爱情诗对于后世的影响

婚姻爱情诗无论从内容或艺术手法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婚姻爱情诗中强烈的抒情性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如屈原的《离骚》是一首抒情长诗,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古诗十九首》主要抒写游子思妇之情;而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李白的浪漫狂放和杜甫的沉郁顿挫更是将抒情发挥到了极致。

其次,婚姻爱情诗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是因为它即关心社会下层人民的命运、同时也歌颂了忠贞的爱情,讽刺了那种对爱情不忠的男子“二三其德”的不良作风。《孔雀东南飞》中就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忠贞不渝,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体现出了为了爱情的一种无畏的反抗精神:再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关注现实,批判黑暗势力,两汉乐府诗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等。

总之,《诗经》从诗歌题材、诗歌内容、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都对我国的诗歌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婚姻爱情描述的诗歌中,更是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现今的人们在追求高度的艺术境界和文学品位时更不能忘记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学宝藏。

篇5:论《诗经》中的爱情

论《诗经》中的爱情

我国经典名著中描写爱情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诗经》就是最为著名的作品,而在《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这个题材,占三分之一,这类诗歌异彩纷呈,绰约多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共三百零五篇。《诗经》都是周诗,它的产生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

古人非常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变化,从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是从蒙昧期、野蛮期到文明期到各个历史阶段相适应的。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认识到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总要和各种权力干预婚姻与家庭。下面让我们从诗经中的一些文章中去品味一下这种爱情的味道吧。

一、追求爱情

《郑风·溱洧》就是反映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的一篇诗。

郑国地处中原,三月已是暮春,草长莺飞,百花烂漫。青年男女到溱洧水边游览,赏心悦目,倾吐胸怀。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欢乐插曲。此诗,是从客观来抒写的,首先写溱洧春水之盛,点出了地点时间。然后写士与女秉蕑而游,点出了士与女的踏青,不单纯是浏览风光。一方面是执蕑而拔也邪恶,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要趁此机会追求爱情的欢乐,这一点从诗的下文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合乎生活实际与情理的。再写士与女相劝诱的对话,是那么朴实、真挚、和谐、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最后又写士与女无拘无束地互相调笑,谈情说爱,不仅作了感情的交流,而且“赠之以芍药”。这确是一幅出色的士女踏青图,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二、相思之情

爱情,有时发自单方面的。一个男子看到汉水上的游女,心往神驰,却又可望而不可即,有说不尽的爱慕、烦恼、怅惘,于是写出了《汉广》这样的诗。

此诗的第一章,用“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也寄寓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思。然后正面写出汉水上的游女,难于追求,发出了汉水广阔,江水绵长,难于游泳或乘筏渡过的叹息。但是这个男子追求游女的心怀是非常纯朴和诚挚的,当他在杂木丛生的林间割取荆条和蒌草的时候,浮想联翩、烟云变幻,想到游女的出嫁,还表白出良好的心愿,要喂好他的马和驹。并没有流露忌妒、怨恨等狭隘自私的心意。另一方面,游女所以那样可望而不可即,也许不是在于“汉广”、“江水”,而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男子是一个劳动汉子,不知心中所追求的游女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也许是阶级、等级给他们之间划上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弃妇之词

在阶级社会、妇女受神权、夫权和礼教的迫害,婚后生活幸福者少,痛苦者多。《卫风》中的《氓》,也是我们常说的“弃妇之辞”它就充分揭露了千余年前封建社会初期的春秋时代,劳动妇女在重重的压迫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由于社会制度急剧变化,男子经济地位提高;由于耻宣公本人蒸其庶母,占其子媳,伤风败俗的影响,丈夫对妻子的态度,往往是始乱终弃、背信弃义的,使妇女陷于可悲的境地。

《氓》是《诗经》中的长篇叙事诗,叙事完整,情节曲折,凄切动人。第一章,写男女想爱的经过。女子一见到氓“抱布贸丝”,就知道是“匪来贸丝”,而是借“贸丝”来商量婚事的。这说明了已经如此这般多次了,都是背着父母进行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言外之意:氓指责女子拖延婚期,女子指责氓不请媒人说合。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女子爱的深切。就爽朗大胆的约定了“秋以为期”。第二章,写从定情到结婚的经过。女子纯真、热情,登高而望,盼望氓的'到来。“即见复关,载笑载言。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种炽烈的感情也许把理智烧成了灰烬。婚事要用卜筮决定,又增加了神权的束缚。这就促使她作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决定。这一方面表现了女子性格爽朗、明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女子只重感情的弱点,给婚后的生活埋下了痛苦的种子。此章中“乘彼垝垣”,垝,是毁也。也是高险的墙。第三章,写女子追悔陷于情网,无以自脱。她从不幸的遭遇中总结出教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抨击。但是这种在封建礼教重压下的孤独呼喊,只能消沉下去,作用是微茫的。第四章,控诉了男子的负心。女子所以被弃,正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样,由于色衰而爱弛。“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则说明了夫友所起的作用。第五章,女子进一步控诉自己遭遇的不幸。虽然多年夙兴夜寐,辛勤劳动,仍被遗弃。回到家中又不见谅于兄弟,遭到冷嘲热讽。从中也揭露了族友的作用。第六章,写女子被弃后的悔恨与绝决的心情。她沉入痛苦的深渊,没有边际。当也想到“总角之宴,言笑宴宴”时,更感到辛酸。“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则寄寓无限的慨叹。然而这个女人很坚强,也很果断。最后表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并没有藕断丝连的地方。这种思想感情是可贵的。

《氓》中的少女,天真多情。但是她没有经过“良媒”的说合,上当受骗,终被遗弃,兄弟嘲笑她,她自己也后悔。诗人同情少女,指责男子这是事实。但不可否认,诗人的目的在于劝告女子不可私奔,不要自己作主,或者说不要自由恋爱,而要经过媒人的说合,父母的同意,否则就会上当受骗。

四、诗经的意义及对后事的影响

诗经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反映了当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写照,对我们后事有深远的影响。其次,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开启了后事爱的先河。诗经反映的内容为后事的文学作品所继承。它反映的是最原始的爱情,当时人们的心地是最原始、最纯真,没有一丝的污染和杂念,是和我们现在的爱情不同的,当时的男男女女有什么样的想法都会直接的表达出来并用语言说出来,写出来,无所顾忌,这是最令人向往的。

篇6:论《诗经》中的爱情

论《诗经》中的爱情

我国经典名著中描写爱情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诗经》就是最为著名的作品,而在《诗经》十五“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这个题材,占三分之一,这类诗歌异彩纷呈,绰约多姿。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共三百零五篇。《诗经》都是周诗,它的产生大约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

古人非常强调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古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发展变化,从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是从蒙昧期、野蛮期到文明期到各个历史阶段相适应的。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阶级认识到婚姻、家庭的重要意义,总要和各种权力干预婚姻与家庭。下面让我们从诗经中的一些文章中去品味一下这种爱情的味道吧。

一、追求爱情

《郑风·溱洧》就是反映仲春之月,令会男女的一篇诗。

郑国地处中原,三月已是暮春,草长莺飞,百花烂漫。青年男女到溱洧水边游览,赏心悦目,倾吐胸怀。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欢乐插曲。此诗,是从客观来抒写的,首先写溱洧春水之盛,点出了地点时间。然后写士与女秉蕑而游,点出了士与女的踏青,不单纯是浏览风光。一方面是执蕑而拔也邪恶,另一方面也暗示出要趁此机会追求爱情的欢乐,这一点从诗的下文就可以理解了,这是合乎生活实际与情理的。再写士与女相劝诱的对话,是那么朴实、真挚、和谐、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最后又写士与女无拘无束地互相调笑,谈情说爱,不仅作了感情的交流,而且“赠之以芍药”。这确是一幅出色的士女踏青图,生动活泼,跃然纸上。

二、相思之情

爱情,有时发自单方面的。一个男子看到汉水上的游女,心往神驰,却又可望而不可即,有说不尽的爱慕、烦恼、怅惘,于是写出了《汉广》这样的诗。

此诗的第一章,用“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也寄寓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思。然后正面写出汉水上的游女,难于追求,发出了汉水广阔,江水绵长,难于游泳或乘筏渡过的叹息。但是这个男子追求游女的心怀是非常纯朴和诚挚的,当他在杂木丛生的林间割取荆条和蒌草的时候,浮想联翩、烟云变幻,想到游女的出嫁,还表白出良好的心愿,要喂好他的马和驹。并没有流露忌妒、怨恨等狭隘自私的心意。另一方面,游女所以那样可望而不可即,也许不是在于“汉广”、“江水”,而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男子是一个劳动汉子,不知心中所追求的游女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也许是阶级、等级给他们之间划上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弃妇之词

在阶级社会、妇女受神权、夫权和礼教的迫害,婚后生活幸福者少,痛苦者多。《卫风》中的《氓》,也是我们常说的“弃妇之辞”它就充分揭露了千余年前封建社会初期的春秋时代,劳动妇女在重重的压迫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由于社会制度急剧变化,男子经济地位提高;由于耻宣公本人蒸其庶母,占其子媳,伤风败俗的影响,丈夫对妻子的态度,往往是始乱终弃、背信弃义的,使妇女陷于可悲的境地。

《氓》是《诗经》中的长篇叙事诗,叙事完整,情节曲折,凄切动人。第一章,写男女想爱的经过。女子一见到氓“抱布贸丝”,就知道是“匪来贸丝”,而是借“贸丝”来商量婚事的。这说明了已经如此这般多次了,都是背着父母进行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言外之意:氓指责女子拖延婚期,女子指责氓不请媒人说合。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女子爱的深切。就爽朗大胆的约定了“秋以为期”。第二章,写从定情到结婚的经过。女子纯真、热情,登高而望,盼望氓的到来。“即见复关,载笑载言。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种炽烈的感情也许把理智烧成了灰烬。婚事要用卜筮决定,又增加了神权的束缚。这就促使她作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决定。这一方面表现了女子性格爽朗、明快,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女子只重感情的弱点,给婚后的.生活埋下了痛苦的种子。此章中“乘彼垝垣”,垝,是毁也。也是高险的墙。第三章,写女子追悔陷于情网,无以自脱。她从不幸的遭遇中总结出教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对封建礼教的揭露和抨击。但是这种在封建礼教重压下的孤独呼喊,只能消沉下去,作用是微茫的。第四章,控诉了男子的负心。女子所以被弃,正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样,由于色衰而爱弛。“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则说明了夫友所起的作用。第五章,女子进一步控诉自己遭遇的不幸。虽然多年夙兴夜寐,辛勤劳动,仍被遗弃。回到家中又不见谅于兄弟,遭到冷嘲热讽。从中也揭露了族友的作用。第六章,写女子被弃后的悔恨与绝决的心情。她沉入痛苦的深渊,没有边际。当也想到“总角之宴,言笑宴宴”时,更感到辛酸。“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则寄寓无限的慨叹。然而这个女人很坚强,也很果断。最后表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并没有藕断丝连的地方。这种思想感情是可贵的。

《氓》中的少女,天真多情。但是她没有经过“良媒”的说合,上当受骗,终被遗弃,兄弟嘲笑她,她自己也后悔。诗人同情少女,指责男子这是事实。但不可否认,诗人的目的在于劝告女子不可私奔,不要自己作主,或者说不要自由恋爱,而要经过媒人的说合,父母的同意,否则就会上当受骗。

四、诗经的意义及对后事的影响

诗经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反映了当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是历史的一个重要的写照,对我们后事有深远的影响。其次,爱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开启了后事爱的先河。诗经反映的内容为后事的文学作品所继承。它反映的是最原始的爱情,当时人们的心地是最原始、最纯真,没有一丝的污染和杂念,是和我们现在的爱情不同的,当时的男男女女有什么样的想法都会直接的表达出来并用语言说出来,写出来,无所顾忌,这是最令人向往的。

诗经节选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狃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狃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艹埶}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敝笱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载驱

载驱薄薄,蕈茀朱?郭。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々。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々。鲁道有荡,齐了游敖。

猗嗟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篇7:诗经中名句

诗经中名句集锦

诗经中名句集锦

1.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让我时刻放心上。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在那河的那一旁。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这(了解我的)人是谁?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死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1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的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19.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埋怨飞无翅膀。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22.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

25.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2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译: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2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2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29.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国风·邶风·式微》

译:天渐渐黑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30.交交黄鸟,止于桑。《诗经·国风·秦风·黄鸟》

译:黄雀叽叽,飞来桑树上。

31.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遇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国风·唐风·绸缪》

译: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天上。今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呀?让我看见如此好的人呀。你呀你呀,你这样的好,让我该怎么办呀?

32.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译:不是认为荑美丽,因是美人的赠贻。

33.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译:兄弟在家内相争,对外抗御他们的欺辱。

34.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

译:好比天上上弦月,好比太阳正高升,好比南山寿命长,不会亏蚀不会崩,好比松柏一样茂盛,没有不可你继承。

35.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译:广大的天下,没有不是王者的疆土。沿着土地到海滨,没有不是王者的臣子,大夫派劳役不均匀,我做的事独自艰辛。

篇8:诗经中经典句子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5、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9、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10、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11、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12、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1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5、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1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5、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2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29、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篇9:诗经中经典句子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5、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7、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9、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1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12、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1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1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6、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17、宁为秋霜,勿为犬羊。

18、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19、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20、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2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3、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2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5、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篇10:诗经中爱情诗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篇11:诗经中爱情诗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篇12:诗经中爱情诗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篇13:诗经中爱情诗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jì)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篇14:诗经中爱情诗

将仲子兮,

无逾我里,

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

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墙,

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

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

无逾我园,

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篇15:诗经中爱情诗

风雨凄凄。

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

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

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

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篇16:诗经中爱情诗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