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9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诗句,供大家阅读。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的诗句及祝福语
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曰》姜白石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东方骏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_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6、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
7、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
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明)唐寅
9、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1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12、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伯永
13、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元宵夜》
1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元好问
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崔液
1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17、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庆元宵》东方骏
1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李梦阳
1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折桂令?元宵》佚名
20、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
2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22、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元夕》王守仁
23、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江雪涛
24、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25、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雨夜元宵》杨璐
2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27、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曰(宋)姜白石
2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符曾
2021元宵节的祝福语
1、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5、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6、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千门_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0、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2、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3、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4、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6、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7、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0、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1、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2、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3、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4、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6、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7、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28、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9、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0、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3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3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3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遥望那一轮明月,思念油然而生。远方的你好吗?让我们约定月圆夜共同赏月许愿!愿月亮捎到我深深的祝福。
2、元宵之夜真热闹,美丽月亮也欢笑。多彩花灯真多姣俏,趣味谜底需思考。你来我往乐淘陶,猜对灯谜智商高。相约赏月心不老,互相祝愿生活好。
3、元宵佳节花灯美,明月皎皎星光灿。人潮如海大街往,精神振奋笑语喧。携亲伴友观花灯,其乐融融情谊绵。祝福总在身边伴,愿你元宵笑开颜!
4、元宵佳节到,真诚来把祝福送,生活甜蜜如元宵,心情灿烂似灯笼。友情浓浓像美酒,身体好比南山松,家庭团圆享如意,事事顺心运亨通!
5、天气预报说,正月十五的今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一阵温暖的祝福潮流,局部地区会伴随热闹的鞭炮与各式各样的花灯。友情提醒您:元宵节快乐!
6、取来好运面粉,放进吉祥圣水,搅拌快乐红糖,揉进顺利芝麻,做成元宵汤圆,再用祝福包装;送给元宵节的你,祝你好事团圆,幸福美好相伴,快乐甜蜜相缠!
7、我用十分诚心,九分真心,八分爱心,七分舒心,六分适心,五分开心,四分小心,三分用心,二分童心,一分尽心煮碗汤圆送给你,祝元宵快乐,永远开心!
8、元宵节到了送你份幸运份吉祥声问候个心愿声祝福个平安个快乐个如意个开心个烦恼
9、我把无限的祝福绽放在美丽的月光里,无边无际穿越遥远的天空,祝月圆、汤圆、情缘,梦圆!元宵节快乐!
10、菊花灯祝你居住平安,荷花灯祝你合家欢乐,杏花灯你幸福安康,莲花灯祝你连年有余。元宵节,月圆灯圆情圆梦圆,祝元宵节快乐!
11、想摘下如玉盘的月亮,让你对月梳妆;想偷一壶瑶池琼浆,让你身强体壮;可惜我没有如此法力;只能把祝福短信送上,祝你身体健康人安乐,事业兴旺家欢乐,元宵快乐别忘我。
12、圆圆的月亮红红的脸,浅浅的笑容弯弯的眼;甜甜的汤圆幸福的年,火火的好运伴永远!祝元宵节快乐!
13、花灯照,放鞭炮,月辉耀,幸福绕,好运至,乐逍遥,祝福多,好热闹,万事顺,在今朝,享团圆,过元宵,传短信,很美妙。
14、送你一碗汤圆愿你的爱情甜甜蜜蜜;送你一盏彩灯盼你的事业顺顺利利;送你一颗真心祝你的节日快乐洋溢!
15、元宵节短信寂寞走了,开心到了;烦恼没了,快乐来了;手机响了,好运到了;烟花放了,元宵来了;短信来了,祝福到了:愿你元宵麻烦没了,幸福来了!
16、缘缘缘,圆圆圆,愿愿愿,祝愿千里短信传,幸福美满载祥瑞,元宵佳节情意浓,祝你开开心心好人缘,平平安安美梦圆,吉吉祥祥多金元,元宵节快乐!
17、天上的月儿圆,锅里的元宵圆,吃饭的桌儿圆,你我的.情更圆,就像元宵一样黏黏呼呼团团圆圆。祝元宵节快乐!
18、元宵佳节到来临,举国同庆庆升平。家家户户汤圆香,香传万里祝福音。汤圆圆圆人团圆,共赏圆月猜灯谜。花前月下景色美,心情舒畅好运近。祝你元宵无烦恼,快快乐乐一家亲!
19、十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月圆之夜,汤圆月圆人团圆,群灯争艳你。寄去相思和祝愿,网住情缘愿梦圆。祝元宵节快乐!
20、又一轮锦绣月亮,又一个元宵佳节,又一段幸福时光,又一次真诚祝福,祝你团团聚圆!甜甜美蜜!顺顺利利!
1、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宫元宵》
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今年华市灯罗列。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5、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6、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千门_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0、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1、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2、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3、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4、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1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16、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李商隐《观灯乐行》
17、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1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0、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1、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2、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23、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4、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2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26、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7、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28、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9、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0、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3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33、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34、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3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月亮,元宵,映衬着你的欢笑,正月十五回荡着你的歌调,牛年新春充盈着你的热闹,此时我心久恋着你的美妙。
2、带着月色的悠扬,伴着元宵的吉祥,祝福心愿在飞翔,给你的关心最吉祥,祈愿顺心与辉煌,愿你人生处处强,元宵佳节到身旁,祝愿你心情最欢畅。
3、元宵佳节到,心儿乐陶陶;元宵为你包,口味任你挑:快乐味?平安味?幸福味?如意味?吉祥味?好运味?健康味?还是财富味?如果你全要,日子更美好!
4、沐浴更衣着便装,老梅嫩雪淡芬芳。良宵漫漫夜色长,元宵家宴设厅堂。葡萄美酒琥珀光,梅影弄月雪上霜。举头明月低头窗,身在故乡不思量。
5、天上月儿圆,碗里汤圆儿甜,发个短信祝愿,愿你:爱情像汤圆儿甜蜜蜜,亲人在身边不分离,事事顺心,天天如意!
6、元宵节晚上以偷得别人的东西为好兆头,还没有出嫁的女孩子,要偷别人的葱菜,因为俗谚说:偷得葱,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
7、今年元宵我送毫礼,祝福短信少不了你!圆圆汤圆粘粘皮,健康快乐黏着你;圆圆汤园甜甜心,幸福甜蜜围绕你;圆圆汤园团团圆,所有好事属于你!
8、十五的月儿圆又圆,给你全家拜个年!家好运大好人也好,幸福完善更团聚!
9、元宵祝福,我最有料。健康和面,适宜老少。快乐擀皮,阖家欢笑。真诚作馅,友谊味道。热情为火,吉星高照。团圆为锅,快乐开道。彩铃为乐,心意送到!
10、元宵佳节又来到,大红灯笼门前挂,放飞梦想甜蜜蜜,合家欢乐共团圆,佳节共遥齐欢笑,亲朋好友乐逍遥。恭祝元宵佳节幸福伴一生,快乐永相随。
11、风清月高树梢头,月华如水,祥云升人间。灯红酒绿喧哗里,汤圆露白寄情意。人生得意须尽欢,举杯换盏,醉酒醉思念。元宵庆团圆,举家幸福又一年!
12、元宵圆圆,圆出合家聚;元宵甜甜,甜出好心情;元宵美美,美出好光景。元宵节来送你万事如意,牛年旺不停!
13、明月高悬,彩灯高挂,鞭炮长鸣,音乐悠扬。元宵佳节,欢乐共享,美酒佳肴,汤圆品尝。男女老少,合家团聚,幸福声声,幸福绵长。祝你元宵节快乐!
14、圆圆的汤圆,圆圆的情;圆圆的思念,圆圆的爱;圆圆的祝福,短信传;在这个月儿圆,家团圆的节日里,我将一个大大圆圆的汤圆传给你,元宵节快乐!
15、二月的春风似剪刀,裁剪出那初发的嫩芽,裁剪出那灿烂的阳光,裁剪出那佳节的喜庆,裁剪出那热闹的味道,更裁剪出我轻柔的思念和祝福:元宵节快乐。
16、敲响是钟声,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带来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来的是祝福,愿你元宵节幸福快乐!
17、一缕情思一缕缘,元宵祈福最能圆,愿你开心我心愿,给你问候不会变,好运给你充充电,愿你成功七十二变,事业发展到无限,心情愉悦每一天。
18、元宵节勿忘吃元宵,吃一个好运常在,吃两个幸福永远,吃三个合家团圆,吃四个四季平安,吃五个……哎呀别吃了,这东西可不好消化!元宵快乐哦!
19、这一刻,有我最深的思念。让云捎去满心的祝福,点缀你甜蜜的梦,愿你拥有的这个幸福快乐元宵节是你甜蜜生活的开始!
20、元宵节到了,除了像往年一样放鞭炮、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外,今年又添新玩法——元宵汤圆吻戏、飞元宵大战、元宵_style。祝元宵节快乐。
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曰》姜白石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东方骏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_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6、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
7、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
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明)唐寅
9、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1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12、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伯永
13、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元宵夜》
1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元好问
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崔液
1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17、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庆元宵》东方骏
1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李梦阳
1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折桂令?元宵》佚名
20、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
2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22、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元夕》王守仁
23、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江雪涛
24、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25、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雨夜元宵》杨璐
2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27、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曰(宋)姜白石
2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符曾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 “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每年除了春节之外,元宵节这天是商铺最为热闹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元宵节之前一两个刑期,周边的酒店基本上都会被订满,超市卖货也异常火爆。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餐,如果大家的时间都安排不到一起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在元宵节这天一起聚聚餐。因此每年到了元宵节无论是酒店还是超市等店铺的热闹程度与除夕很相似,因此元宵节在带来幸福与快乐的同时,也给各种商家店铺酒店带来了良好的经济价值。
1、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2、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诗曰》姜白石
3、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4、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东方骏
5、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_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6、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
7、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刘克庄
8、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明)唐寅
9、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1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12、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伯永
13、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元宵夜》
14、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元好问
15、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崔液
16、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17、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庆元宵》东方骏
1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汴京元夕》李梦阳
19、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折桂令•元宵》佚名
20、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元宵无月》
2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22、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元夕》王守仁
23、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江雪涛
24、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十五夜观灯》卢照邻
25、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雨夜元宵》杨璐
2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27、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曰(宋)姜白石
28、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符曾
元宵节简介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theLanternFestival),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今天就来详细介绍元宵节来历和习俗。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节日由来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而为人所知。
元宵节经典传统习俗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俗传统节日。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theLanternFestival),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今天就来详细介绍元宵节来历和习俗。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而为人所知。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关于元宵节的故事传说是有很多的,其中就有汉武帝宫中有个叫做元宵的宫女,因常年不能回家,每天以泪洗面。好心的大臣东方朔打算帮助她,便对汉武帝说,火神要在正月十五日火烧长安,想要避免此次灾难,就要让元宵姑娘回家去做很多汤圆来孝敬火神,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为了保住长安城,汉武帝只能同意,就把元宵姑娘放回家去了,自此元宵节这个节日就被保留下来了。
元宵节习俗
吃汤圆
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猜灯谜
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赏花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
元宵节由来的四种传说故事
一种说法来源于汉文帝
刘邦去世后,吕后执政,刘氏小皇帝只是个摆设。吕后除了没像后世的武则天当皇帝,所掌握的权势和皇帝没什么不同。而且她提拔吕家势力,屠杀贬谪刘氏势力,在朝廷中引起极大矛盾。吕后病逝后,诸吕在上将军吕禄集合,阴谋篡夺刘氏江山。齐王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在正月十五一举粉碎了诸吕叛乱阴谋,即位的汉文帝为了庆祝这一胜利,决定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庆祝平“诸吕之乱”的元宵节。
第二种说法来源于汉武帝
汉朝时天地之间的最高神祇叫太一神,又叫泰一、泰壹氏、泰氏等,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玉皇大帝,西方的上帝,是主宰宇宙一切的天神。古代祭祀天地之中的“天”,在汉朝就指太一神。史载“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汉武帝将祭祀太一神的时间,定于正月十五,因此这个日子演变为后来的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第三种说法来源于东汉时的汉明帝
汉明帝曾派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到“西天取经”,之比唐僧取经早了几百年。不过蔡愔并没有到达古印度,他到了西域大月氏后就遇见了印度高僧竺法兰与迦叶摩腾。这二位高僧在蔡愔的邀请下,驮着佛经和佛像到了大汉的首都洛阳,汉明帝专门赦建白马寺用于译经。据蔡愔、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介绍,佛教有正月十五瞻仰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习俗做法,敬佛的汉明帝下令全国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全国的士族庶民都挂灯,久而久之,元宵节挂灯的风俗就产生了。
第四种说法来源于道教
道教的鼻祖虽然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但道教的产生却是从东汉时期张天师开始。第一位张天师名叫张道陵,他创建了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所以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所以燃灯庆祝,后来演变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
其一: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二: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据了解,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