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7篇与读书的古诗和古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读书有关的古诗和古文
古诗篇
劝学诗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赏析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古文篇
司马光好学
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翻译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
车胤囊萤
《 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
车胤字 武子, 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 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 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翻译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曾祖车浚,尝任会稽太守,其父车育在郡任主簿.太守王胡之善於识才,一见车胤,语其父曰:“此子将任高官,应与之读书深造.”车胤勤奋攻读,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苦於家贫缺灯油,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
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书是相伴终生、终身受益的好事,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书是你最好的朋友,特别是在你感到不顺利时,书可以给你勇气、力量、智慧。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里,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与读书有关古诗
《绝句》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送董元达
作者:谢逸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蜀城怀古
作者:刘希夷
蜀土绕水竹,吴天积风霜。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玄龟埋卜室,彩凤灭词场。
阵图一一在,柏树双双行。
鬼神清汉庙,鸟雀参秦仓。
叹世已多感,怀心益自伤。
赖蒙灵丘境,时当明月光。
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作者:吕本中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与读书有关的古诗
晚步舍北归 苏轼
昨日海棠开,今朝燕子来,
偶行沙际去,确傍柳荫回。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
吾生不乏此,外物信悠哉。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翁森《四时读书乐》
读书之乐乐无穷,春夏秋冬乐其中。
风雨霜雪频相戏,合窗展卷自从容。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陆游《题老学庵壁》诗: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劝学诗
作者: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焚书坑
作者: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读书有所见作
作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古诗名句与读书(教师中心稿)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063100)
读书是一项伟大的运动。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这句话非常经典地概括了读书于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历来有读书的传统。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些文化成果大多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的很多文学家,自幼博览群书,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养分,为他们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惟如此,他们还把在读书中的思考和感悟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产生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其中有的句子由于含义隽永,耐人咀嚼,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今天我们重读这些佳句,在字里行间体味古人的哲思,探寻先哲的足迹,依旧会获益良多。
读书的意义
1.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只要读很多书,胸藏万卷,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像有神助一般自如。
这两句揭示了读书和写作的密切关系,也是诗人从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的真理。“博览群书”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积累素材,对培养写作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很难想像一个阅读贫乏者,能取得很高的写作成就。古今中外历史上,那些闻名于世的大作家、大文豪、大诗人,无不是靠刻苦读书而成才的!一代枭雄曹操,好读不倦。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诗人,他的诗作《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大气磅礴,文采飞扬,千古称颂。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勤奋读书、知识渊博。
杜甫用这两句诗告诉人们,只有苦读勤学,才能有妙笔生花的真功夫,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后人把这两句视为读书与写作关系的不刊之论。
2.读书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句诗出自北宋大诗人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饰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
苏轼的这首《和董传留别》可能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而这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全句的重心在“自”上面,它强调了华美的气质是饱读诗书的必然结果。
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显然,苏轼对董传的人生态度还是非常欣赏的。
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勤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曾给自己的小儿子子聿写下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教育他如何读书为学,共8首,这两句出自其中的第3首。诗人用这两句告诉儿子: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只有少年时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应趁着青春年少精力旺盛,不遗余力地发奋求索,并坚持不懈,才能学有所成。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读书,首先要勤奋刻苦。只有刻苦读书,才能读出境界,读出成绩。在这方面是有很多例子的,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负薪挂角等典故,都是勤奋读书的千古美谈。陆游也是勤奋读书的楷模。他“少小喜读书,彻夜守短檠”、“万卷纵横眼欲枯”,被人称“书癫”(指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他的住所称“书巢”,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睡觉枕书。“客来不能入,既入不能出。”“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与书共俱。”正是因为他刻苦读书,才成了知识渊博的人,成了我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一位诗人。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晚唐诗人王贞白就读于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时,写下了《白鹿洞二首》,诗歌讲述了自己一次潜心读书的经历,说明了时间宝贵以及应勤于治学的道理。
王贞白就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在晚唐诗界颇负盛名应与他的勤奋不无关系。当年他在白鹿洞潜心读书,达到了物我皆忘的痴迷境界,由于沉浸在古人的情思中而忘记了季节的变化,不觉已是春深时节,诗人不由得发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慨叹。这一名句,既写出了时光宝贵的真理,也是诗人的切身感受。金子无疑是非常宝贵的,人们常用它来衡量贵重物品的价值,无论什么事物,一和金子相提并论,价值自然就非同一般。“一寸光阴一寸金”所包含的比喻非常浅显,但它所揭示的道理却比任何一个关于时间的比喻都直观、通俗。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两句出自唐代颜真卿的《劝学》一诗。颜真卿是唐朝的大书法家,并不是以写诗见长,但这首《劝学》诗却因为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成为我国古代勉励刻苦勤学的诗篇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它以平实的语言勉励青少年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学习,不虚度光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人生中最可宝贵的`,莫过于青少年时期。事业的成功依赖于人在青年时期的努力学习。如果荒废了青春年华,人生必将碌碌无为,就像春天不播种,秋天没收获一样。“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两句,正是告诫青少年朋友,应当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发愤读书,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用“黑发”代少年,“白首”代老年,在黑白的对比中更能给人一种紧迫感。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但垂暮之年的哀叹,却无论如何也唤不回灿烂的青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无法挽回。要想没有暮年的哀叹,青少年必须及早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莫要虚度年华。
2、读书要有恒心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清代文史学家乌尔济法式善,曾与纪晓岚一起修纂《四库全书》。他有一首《读书》诗,“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是该诗的前二句。
这两句文字浅显,说明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以种植树木为喻,说明读书要持之以恒。种植树木,必须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不能期望它在一天之间长成参天大树。一棵小树,每天沐浴阳光雨露,吸收天地精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枝繁叶茂,高可凌云。读书就像树木生长一样,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读书不必追求一次读完多少本书,重要的是读书要有合理的计划。制订了计划,就要认真执行,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明朝学者胡居仁有一幅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强调读书贵在坚持。读书学习只有甘于寂寞,不怕孤独,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然渐入佳境。
这两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读书要坚持不懈,才能见到成效。“活到老,学到老。”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读书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
3.读书要和实践相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两句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组诗的第三首的后两句。大意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体现古人读书思辩的非常有代表性的经典名句。它深入探讨了哲学中的知行关系。知即理论,行是实践,理论从实践中来,理论的正确与否要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理论和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即知行合一,才能掌握真理,做事才能游刃有余。“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博览群书,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为我所用,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作者认为,从书本得来的知识终究是肤浅的,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他是在告诫儿子不要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消化吸收,获得真知。
4、读书要认真思考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出自北宋苏轼的《送安秀才失解西归》一诗。这是苏轼写给一个名叫安的秀才的赠别诗。安参加科举考试落第,苏轼写这首诗给他,旨在劝慰、鼓励他,希望他不要过分在意考试的成败,而应当回家安心读书。
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是读书治学的重要门径。这里面实际包含着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熟读,一种是深思。熟读,就是反复阅读。苏轼告诫安:对经典著作应当“不厌百回读”。反复诵读,久而久之,烂熟于心,自然能够融会贯通。即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当然,“百回读”只是强调多读,并非一定要读一百遍。反复阅读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领悟的过程。北宋哲学家程颢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熟读还必须与深思结合起来。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韩愈在《劝学解》中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读出书中的妙处,就如吃饭时只顾狼吞虎咽一样,虽然填饱了肚子,却不知其中滋味。苏轼的本意,是劝慰安秀才不可急于求成,静下心来“熟读深思”,自然会理解经典的奥妙,他日定能科场得意。他提供的读书方法在今天看来毫不过时。
6月29日
描写读书的古诗与名言
1、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2、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3、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4、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9、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10、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1、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12、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15、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7、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8、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19、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0、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21、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2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3、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24、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6、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2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2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3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3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3、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34、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3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3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38、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
39、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40、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41、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42、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43、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44、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45、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4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7、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4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49、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50、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51、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52、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5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4、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55、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5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7、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58、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59、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60、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6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62、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63、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64、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65、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66、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67、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68、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6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0、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
71、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72、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7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7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7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76、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7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79、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80、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81、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8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8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84、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5、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86、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87、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88、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89、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90、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91、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92、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琵琶行》 白居易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輮(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龞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龞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过秦论》 贾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语文古诗词分析意境型答题技巧
提问方式:⑴这首语文古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语文古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语文古诗词的答题步骤:
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⑶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
把握不同的语文古诗词的题材
就语文古诗词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