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形容人老不中用的诗

赞叹人老不中用的诗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写的常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监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杜甫的诗 关于为人民服务,不求回报

我觉得应该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崪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末坼,枝撑声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戌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杜甫描写安史之乱平息后百姓安居乐业的诗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中“快”从何来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者未笑而和。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 一首诗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不仅是因为语言的无隙可乘,更因为诗中蕴含的深沉感情,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后依然为之动容。

这也就是的诗者,真情流露。庄子更是注重诗的真,一种原始的感情流露,强调诗的真谛在于以情感人,而不是凭文字的优美,或者因为创作技巧的运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后人喻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并不是没有缘由的,是一种至真至诚的感情流露,能够给人一种感情的认同感,因而千古后依然脍炙人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范满衣裳”这是全诗中唯一记事的一句,让我们隐约知道了当时发生的事。

这首诗写于广德元年春,当时杜甫正寓居梓州。这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自杀,叛军纷纷投降,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

杜甫饱尝战乱之苦,又忧国忧民,一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欣喜若狂,脱口而出这首诗。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喜,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悲。

杜甫一生坎坷,空有满腹才华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流落民间,历经安史之乱,看透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便是最真实的写照,他同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苦人民,写了很多记载百姓苦难的诗,如《三吏》、《兵车行》、《哀江头》、等,寄托了深沉的忧思。 可以说,他无时不在渴望战争早日结束,希望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战乱漂泊的年代,他虽然渴望为国为民出力,然而却无从下手,心中积压了无数的感情,宛如一座沉寂的火山。

在此前,他的诗的风格是沉郁顿挫,缓慢深沉,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变其沉郁顿挫,诗写得行云流水,一气贯注,自然明快,所以被后人评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如〈杜诗言志〉:“看他八句一气浑成中,细按之却有无限妙意,直是情至文生。”

诗人曾经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得偿,这如沉寂的火山终于涌出地表,势不可挡,诗人多年积压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终于喷出,这不能不快吧。 细细品味诗句,“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听到喜讯后禁不住老泪纵横,是喜悦的泪水,是为自己终于能够重回故乡,不再异乡漂泊而落泪;是为人民不再遭受战乱之苦,再次过上稳定的生活而流泪;是为终于看到国家统一,不再分裂而流下高兴的泪水。

如此深的感情在瞬间化作泪水涌出,这不能不是一快吧。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看妻子,愁闷扫尽,收拾诗书,欣喜若狂。

在这句诗中,着重点明“喜欲狂”,与“却看妻子”与“漫卷诗书”作携眷整装之势,暗逗下文的“还乡”诗的节奏感强,环环相扣,宛如高山流水,一气呵成,后四句写诗人急欲还乡,诗人一面顾盼妻子,一面收拾诗书,一面又纵酒高歌——诗人为国家,为人民结束战乱而兴奋若狂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末二句,幻想沿江东下直达故乡的境界,仿佛千里归途只一瞬,可见诗人心中是多么的喜悦了!想到还乡,眼前立即浮现归途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地点:巴峡、巫峡、襄阳、洛阳。仿佛那旅途中的千山万水都只是地图上的几个图标罢了。

一切都不用放在心上,只要能回家。这与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诗句中,“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

感情流畅,连贯性、整体性极强,毫不受律体的束缚。把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在炼字造句方面的努力。怪不得苏轼曾说:“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在文末二句中,所用的动词是有考究的,“峡险而狭,故说穿,出峡水顺而易,故说下,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

浦注——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馀俱写情,生平第一快诗也!(1)在诗句中,诗人将地名一一列举出来,给人一种归家的无比迫切之情。 因此,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的中的快从何而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简略说明。

当然,这只是我浅薄的见解,不过是见笑于大方之家罢了。首先,是感情的真挚流露,突然而来的狂喜,宛如火山爆发般汹涌而至,此一快也。

其次是诗句紧密连接,环环相扣,每每后一句都为前一句服务,前面为后面埋下伏笔,后面为前面的疑问解答。宛如高山流水,任何一处地方都不能断开,节奏强劲,如行云流水。

再次,运用生动传神的动词,“即从”、“穿”、“便下”、“向”连接四个归途中有代表的地方,把想象中归[家似箭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诗人在诗中的情绪变化也是一“快”,从“涕泪满衣裳”到“喜欲狂”、“白日放歌”,寥寥无几的语言便把诗人内心激动,喜悦,百感交集的心情恰如其分地表露了。

然而,由于自身浅陋的原因,对这首诗只能窥毛发,不知道诗。

杜甫的诗''野老''

作品原文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随船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闭秋生画角哀。

作品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草堂之景,笔触悠闲疏淡,诗句好像信手拈来一样。开头“野老”二字,是杜甫自称。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一句妙在写得毫不费力。这个柴门好像是随意安上去的,既然江流在这里拐了个弯,诗人就迎江安个门,方位不正也无所谓,一切任其自然。而那边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也许因为江流回曲,适于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这四句,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然而杜甫并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隐士,久望之下,竟又生出另一番情思来了。

“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接得极自然。杜甫有诗云:“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大概就指这些“贾客船”。正是这些“万里船”,扰乱了他平静的心境,令他想起那漫漫长途。这“长路”首先把他的思绪引向大江南北,那里有他日夜思念的弟妹,他常想顺江东下。由此又想到另一条“长路”:北上长安,东下洛阳,重返故里。然而剑门失守,不仅归路断绝,而且整个局势紧张危急,使诗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他仰头见到白云,不禁发出一声痴问:“片云何意傍琴台?”琴台是成都的一个名胜,相传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的地方,此代指成都。“片云”是诗人用以自喻,意思是:“自己浮云般的飘泊之身,为何留滞蜀中呢?”首先是因为战乱未平,兵戈阻绝,其次,也是诗人在发问:是谁把他赶出朝廷,剥夺了他为国效力的机会?这一句借云抒情,深婉含蓄。云傍琴台,原本是自然现象,无须怪问。因而这一问好似没头没脑,也无法回答,其实正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尾联二句,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听那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城头传来的画角声,十分凄切悲凉。全诗以此作结,余味无穷。

诗的前四句所写之景,恰如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这就是说,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自我”好像融入客观世界,这时写出的意境即是“无我之境”。这首诗的前四句,诗人心境淡泊闲静,完全陶醉于优美的江边晚景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诗的后四句转入抒情后,仍未脱离写景,但这时又进入了“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这里的景物,无论是云彩还是城阙,是秋色还是角音,都浸染了诗人哀伤的感情色彩。两种境界,互相映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当诗的上半部展现出那幅江村图时,诗人似乎是忘情于自然了,到了下面,才表现出他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原来他的闲适放达,是在报国无门的困境中的一种自我解脱。这种出于无奈的超脱,反过来加深了痛苦心情的表达,在平静水面下奔涌着的痛苦的潜流,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4]

热门大全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