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重寻丑石存,芙蓉照水柳当门。
蝶招裙屐迷荒径,蜗篆亭台认断痕。
乱叶鸣空群籁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近现代。陈三立。 百日重寻丑石存,芙蓉照水柳当门。蝶招裙屐迷荒径,蜗篆亭台认断痕。乱叶鸣空群籁合,晚江撼坐一襟尊。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题画梅四首 其一。元代。贡性之。 湿云压地雪花乾,一日狂风十日寒。不管春光满邻屋,却从墙角借来看。
和王成之梅韵 其一。金朝。李俊民。 踏雪寻芳路带沙,南枝初放两三花。高楼寄语休吹笛,留取春风与大家。
初夏泊仪真游汪氏园。明代。李孙宸。 眷此邱中赏,名园傍水涯。偶乘蓝举至,非为主人期。入户丛花碍,穿林幽鸟疑。一区藏曲折,叠石得崄崎。编竹新栽药,通泉小凿池。荷钱初出水,柳絮乱垂丝。地僻人来少,园深春驻迟。凭栏看紫鲤,仰面听黄鹂。景物原无意,流光若有私。乘凉且归去,江月照相随。
读史八首 其二 马融。宋代。葛胜仲。 为梁草奏枉忠臣,李固夤缘遂杀身。南郡何须施绛怅,应无面目见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