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宜宵寐,看云得晓晴。
残荷犹出涨,丛竹自飞声。
塔势惊雄直,山光已满盈。
一楼谁主客,题壁护芝瑛。
(此本名廉庄为廉泉吴芝瑛夫妇所居今归将国榜)
蒋庄楼居一首。近现代。陈三立。 听雨宜宵寐,看云得晓晴。残荷犹出涨,丛竹自飞声。塔势惊雄直,山光已满盈。一楼谁主客,题壁护芝瑛。(此本名廉庄为廉泉吴芝瑛夫妇所居今归将国榜)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逃难。唐代。杜甫。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梅柟。宋代。释文珦。 梅柟三四树,手种近岩房。始见条抽绿,俄惊叶陨黄。物情殊易变,身世岂能常。且尽修心法,休传却死方。
送僧游浙东。元代。丁复。 我家浙东海水西,危峰高上起天梯。蛇喉尊者秋归洞,虎背禅师夜过溪。晚日桃花山更好,春风药草路多迷。何堪相送寒江上,短发频搔更不齐。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宋代。陆游。 身是风前一断蓬,经年窃食竟何功?倚天青嶂迎船出,扑马红麈转眼空。网户饷鱼胜丙穴,旗亭送酒等郫筒。死前幸作扶犁叟,免使淮南笑发蒙。
六安遇周八即送之临淮 其二。清代。游智开。 往离日苦长,来别日虞久。相依晨夕间,属子一樽酒。志趣各有存,大节期不苟。讵以恃爱深,而负厥身咎。世事方艰虞,勋名惧衰朽。金飙卷淮流,花骢嘶岸柳。努力舒远猷,金印行系肘。当路急需才,况有平生厚。短策余顾惭,清操誓终守。临河濯长缨,愿言告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