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地贪逢隔世人,照星酒坐满酸辛。
旧游莫问长埋骨,大患依然有此身。
开物精魂余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
六家要指藏禅窟,待卧西山访隐沦。
任公讲学白下及北还索句赠别。近现代。陈三立。 辟地贪逢隔世人,照星酒坐满酸辛。旧游莫问长埋骨,大患依然有此身。开物精魂余强聒,著书岁月托孤呻。六家要指藏禅窟,待卧西山访隐沦。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陈三立。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梓于鳞集有感八绝句 其五。明代。王世贞。 若问陵阳剖后名,双悬皎月照咸京。不然仍隐荆山去,看即须偿十五城。
戏笔卖鱼歌为陈检讨题。明代。解缙。 长廊翠壁春风香,千丝绿玉垂青杨。沉沉雨湿鸳鸯瓦,飞絮无声吹嫩凉。百战健儿花刺身,雕龙缬锦青作鳞。蛇子锁甲蛛网结,甘作中年无事人。鬓髭未受霜华染,回首前年如过险。厌说乱离欣太平,短短衣裳骭不掩。织成蕲竹黄琉璃,两筥添檐铅粉朱。椎油熟纸细熨贴,追逐儿童行卖鱼。小鱼泼剌金棱碗,圉圉红黄云满满。坐柈儿戏未论钱,斜阳欲落篱根浅。一儿欺之掩其目,故故痴痴屡回嘱。两儿挈榼窥其鱼,窃得欣奔踬而哭。后来二女褰绣帘,扶出细儿求乞添。坐闱少妇意尤羡,如此九子皆纤妍。画工画得无穷意,纷纷百事皆如戏。造化徒劳作弄儿,只许买鱼翁自知。
题危见心所藏陈常庵水月障及松鹤芦雁各一首。元代。艾性夫。 陈郎笔势并州剪,十幅生绡秋绿远。老蟾欲作骑鲸游,推堕玉盘波底转。谪仙濡袍窥采石,东坡醉客歌赤壁。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擫长笛。
泛汝联句。宋代。韩维。 平居厌城郭,具舟泛清汝。蓝光一水远,铁色两崖古。日华动中流,沙纹乱前渚。湍鸣达公桥,草绿襄王墓。园英拥流沫,风叶堕残雨。停桡弄山泉,扶杖过花坞。澄潭数乱石,断石横颠树。泳波鱼鬣舒,闯穴蛙首怒。冲云一雁远,唼荇群鸥聚。村间桑枯春,川阔牛羊暮。回头绿树失,卷幔青峰露。寻幽恣盘桓,泊浅屡回互。灵草不知名,珍禽啼在处。夕阳散鸣鸠,荒阡拱游兔。挽缆谣歌童,簪花立田妇。高歌客自如,归涉人相负。青蒲戢戢生,紫燕翩翩度。云烟波底明,井邑林外睹。欣逢闾里旧,愧乏鸡黍具。揣水荐泛鳞,掘石羞山茹。绕塘梅实绿,冒桂禽壳素。我巾聊一颓,石榼烦屡注。朱樱出芳林,紫笋侑雕俎。高篇烂珠璧,至乐谢钟鼓。嗟予性本隘,于世事皆鲁。便欲弃簪裳,归去事田圃。肆意山水乐,脱身尘埃苦。此适诚足尚,斯言未宜遽。圣神拱岩庙,贤俊毕珪组。如君之所怀,于时当有补。高文赞皇猷,大论宁国步。无为五斗卑,遂屈万里举。明心在知己,汗颜愧虚誉。时方索大鼎,胡为炫康瓠。富贵固众欲,非望久自阻。圣贤有遗方,戮力期共赴。尝闻曰中庸,曾不滞出处。进当泽生民,退则守环堵。所求义与此,要在身不污。愿无废吾言,于道其可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