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诚知曲水春相忆,
其奈长沙老未还。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
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酬元员外三月三十日慈恩寺相忆见寄。唐代。白居易。 怅望慈恩三月尽,紫桐花落鸟关关。诚知曲水春相忆,其奈长沙老未还。赤岭猿声催白首,黄茅瘴色换朱颜。谁言南国无霜雪,尽在愁人鬓发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奉和补之至日书怀。宋代。李光。 薄宦伶俜祗自伤,捧卮无复献华堂。暗惊老去苍颜在,谁道阴铺白昼长。天际云烟成五色,尧阶鸳鹭列千行。悬知冻笔孤吟罢,徙倚南窗揖翠浪。
送无为倅张南仲归吉州。宋代。王之道。 吾友李粹老,少也游胶庠。六年得一第,自谓贵且昌。衽席不知戒,飞黄中道僵。三阅大渊献,岁月亦已长。嗟嗟死非所,至今未能忘。忠言类良药,苦口不见尝。那知兵火馀,获见同舍郎。来丞濡须郡,两岁依馀光。邂逅偶及此。为之泪淋浪。高义藉激薄,美政称扶伤。康沂富邦国,何独歌王祥。江城四月尽,麦熟梅子黄。归与佐吾君,谈笑跻义皇。遥应不可留,船头鼓其镗。
月夜闻笛。清代。宋育仁。 嶰谷幽篁啸风雨,孤生童童音独苦。伶伦截管象龙吟,吹满阳柯散阴羽。流传世上知音稀,今夜月明吹者谁。沈吟压抑断还续,悠扬满野幽且悲。春莺百啭清如水,孤鹤移巢中夜起。幽闺思妇忆关河,下国迁臣去乡里。众山籁静寒乌栖,此时呜咽遂成啼。凝心寂听起吟望,怆然怀古沾裳衣。在昔公孙裁律管,
庐山谣用李韵。明代。邵宝。 庐山倚南极,乾坤一高邱。绝顶有佳处,可作仙人楼。诏书命我访奇品,等閒却遂平生游。白鹿洞在五老傍,我来讲席重铺张,青云见彩霞生光。玉声左右泉不断,我行东峰涧有梁。眼明还直西南望,澄湖烟水俱苍苍。不知乘舟者谁子,望我应恨天衢长。庐山如庐几万间,与仙作主去复还。黄尘滔滔似海水,此山即是蓬莱山。载歌唐人诗,我句亦时发。九江秀色行揽之,楚帆风送飞鸿没。五老五老真有情,万峰之中独自成。何时拄杖往参立,上呼群仙下紫京。笑攀北斗挽银汉,共洗浊世邻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