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代应二首。唐代。李商隐。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寄杜位(顷者与位同在故严尚书幕)。唐代。杜甫。 寒日经檐短,穷猿失木悲。峡中为客恨,江上忆君时。天地身何在,风尘病敢辞。封书两行泪,沾洒裛新诗。
再次韵五首 其五。明代。黄淳。 刘徐两疏可谁呼,荒草扁舟听蟪蛄。海上英魂真不散,古来人极定须扶。浪回奇石磨弘范,雨过清祠泣赵孤。漫道江门非世故,一书千史正皇图。
阊阖行赠朱大理。明代。皇甫汸。 少年为儒不习吏,天子试政谒廷尉。耳剽刑书非所堪,手持法律了莫谓。是时朱博材过人,平反轻重称绝伦。谳常八九中意指,谈每一二相开陈。冉冉府中趋独久,迢迢忽拜遐邦守。万里驱车仗此身,一朝投劾遭多口。世事升沉安可知,人生聚散更难期。海内萍踪各飘转,天涯柳色几相思。我本与君同里闬,十年不寄云中翰。阊阖门前会面时,把臂道故两增叹。自言彭泽早归来,却笑平原尚羁宦。看君遗世有高情,失路何曾气不平。薄暮乘舟入湖去,似闻抚缶作秦声。
题榔树。宋代。杨万里。 化工到得巧穷时,东补西移也大奇。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宋代。李曾伯。 溯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公捐累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依韵答并州郑大资见寄。宋代。范仲淹。 节製重并汾,淹留又见春。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致君心未展,宁是式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