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送陆务观。宋代。李石。 近别已不易,远别良更难。莫作远近想,便觉宇宙宽。聚散与出处,等以道眼看。君去便乡国,我留为亲欢。吴蜀视旅亭,随处寓以安。谁能诧凡见,鷃翮齐鹏抟。是家限门地,羽仪耀朝端。竹西丞相客,冀北幕府官。清庙瑚琏器,仙人承露盘。谈笑翰墨香,芳佩杂茝兰。雪山笏拄颐,碧玉高巑岏。锋车促收召,买舟系江干。瞿塘浪粘天,怒涛驾风湍。西湖软红路,塔级层旃檀。还来捧御床,剖腹呈琅玕。前修席玉铉,旧事追金銮。潦倒困灾患,名节空雕残。不假子夏盖,敢弹贡禹冠。隔濶如昨梦,道义期岁寒。日边一纸书,时烦问加餐。
过吕仙洞四首。宋代。陈造。 神游八极此焉归,紫府天宽石作扉。倦客重来炷沉燎,转头六十七年非。
游岘山。清代。吴铭道。 前年渡汉水,已堕岘山泪。今年登峿台,独倚洼樽醉。复此吴兴游,忽动楚泽思。自从有此山,游饮谁不至。遐哉贤达流,望古仅一二。抱此山水衷,慷慨发长喟。嗜好既殊俗,悲伤匪无意。遥遥千载人,唾地到吾辈。岭云颇欲雪,野梅疏更细。渌水碧摇天,磐陀小可憩。当为十日谋,有酒身无事。
再次曾英发。宋代。王庭圭。 人物风流东晋时,吾家王椽本非痴。见君自少能多学,厥闻如今已四驰。但有香粳炊白玉,不须高马鞚青丝。西邻密度墙头酒,日望扁舟慰所思。
张郎中过原东居。唐代。贾岛。 年长惟添懒,经旬止掩关。高人餐药后,下马此林间。对坐天将暮,同来客亦闲。几时能重至,水味似深山。
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
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
二月十九日登大茅峰夜宿元符宗坛因呈集虚真人并閒远潘尊师。元代。吴克恭。 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清晨跻攀历深窈,下视诸宫楼观小。乱叶打头风倒吹,是日苦寒绝飞鸟。三君弟子老奉祠,清净寡欲真吾师。清酒绿液半凝脂,慰我远来还渴饥。閒远先生更奇古,壁间示我虞翁诗。诗中爱道李太白,结巢云松复此客。九江秀色虽可餐,高隐何如炼精魄。吾闻兹山到处有神仙,杨许遗书傥可传。泥丸绛官朝内景,玉经玄文味至言,如此亦足昌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