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舌何时至,乘春入帝都。啼莺含愤恨,力小未能驱。
对春鸟有感十首 其六。明代。郭之奇。 反舌何时至,乘春入帝都。啼莺含愤恨,力小未能驱。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送蔡孝廉回侍母。元代。张昱。 暨阳有蔡宗盟府,能以力耕侍其母。怀橘之名早已传,分椹之心壮如故。我尝使驿至其家,有花有柳当门户。虽非郭泰可榆柳,且有茅容具鸡黍。暨阳之邑邻上虞,大舜遗风尚千古。蔡乎,蔡乎,清川既东不再西,白日过时不再午。扬雄爱日著新训,甘旨温凊不厌斁。人皆有母我独无,西望同安心更苦。汝归何以献高堂,遗汝瑶华慰迟暮。
迈陂塘 葑山观荷。清代。归懋仪。 问江鸳、为卿来者,赏音千古能几。兰桡荡入花深处,先爱扑襟清气。人乍起。更难得、红妆新扫眉山翠。倩风扶住。看带露盈盈,凌波渺渺,宿酒殢残醉。凝眸处,花亦销魂无语。萍乡相对延伫。横塘不是仙源路,可许旧迹人渡。时欲暮。漫想到、愁红怨绿迷烟雾。离愁正苦。怕荻岸秋高,鸥波梦冷,心事和谁诉。
赠林信夫。宋代。刘克庄。 昔日相师今画师,依然红颊映霜髭。懒为阅世青白眼,写出无声水墨诗。胸次九流人物镜,笔端三友岁寒枝。刺桐城里多豪贵,绝艺何忧不见知。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三 栗里床。唐代。王质。 礤礤其粗,㛁㛁其紧。夫惟无华,可与相永。在我窝兮不可嗤,径微树繁行稍迟,倦即倚床齁片时。
旅寓安南。唐代。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