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铨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胡铨的诗文(132篇)

(0)

轶事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胡铨虽颠沛流离,半生岭海,但志苦心劳,好学不厌。对经史百家之学均有所得,而且通晓绘画艺术。他推崇韩愈、欧阳修,主张以文"传道"。他的文章,内容丰富,驰骋古今,多长篇大论。代表作如《上高宗封事》,决然表示"不与桧等共戴天","愿斩三人头竿之藁街",并主张"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文章一出,群臣振奋,□佞失色。其他文章,如《应诏言事状》、 《应诏集议状》、 《上孝宗封事》、《与王中丞相书》,也都痛快淋漓。题跋如《跋陈了翁帖》,也写得激昂慷慨。杨万里曾为他的集子作序,说道:"先生之文,肖其为人。其议论闳以挺,其叙记古以则,其代言典而严,其书事约而悉。"是中肯之评。

人物生平

展开阅读全文 ∨

天宇脩眉浮太华,晚晴浓绿新如画。何似文君蹙远山,秀色可餐清更雅。

人知泼黛青孱颜,共喜眉宇脩弯环。不知是中石蕴玉,遂能发彩惊尘寰。

(0)

有水不栽莲。当时号令君听取,

白战无须带步叉。

(0)

胜游宝籙记吾曾,五十年来一衲僧。

昼短莫吟千岁烛,年丰聊看九华灯。

(0)

县古杉枫老,人居水竹间。

字民无狱讼,携客有江山。

(0)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

(0)

梦入琼崖身益壮,烟销金坞臭空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