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
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晓发瓜州。唐代。李端。 晓发悲行客,停桡独未前。寒江半有月,野戍渐无烟。棹唱临高岸,鸿嘶发远田。谁知避徒御,对酒一潸然。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包山纪游。清代。韩是升。 我读先公诗,颇识包山胜。积想二十年,今始鼓游兴。嘉平月初吉,帆自胥口进。百里乘长风,波光静如镜。暮投消夏湾,一村无二姓。重门肃我入,主人颇加敬。越日游石公,林峦最明靓。归舟泊龙渚,怪石列奇阵。三宿枕山楼,风雨入清听。壶觞乐晨夕,淹留不为病。停午烟雾开,饭罢理鞍镫。破腊梅解苞,寒香逗樵径。林屋路转幽,仙源隔凡圣。探奇学蛇行,那复顾泥泞。蝙蝠红朱砂,仙人绿云鬓。恍惚梦见之,逢人作谈柄。斜阳下西岩,枉道穿密荫。枇杷正著花,古寺出清磬。秉烛纪胜游,累牍不能竟。所嗟限重湖,桅樯托身命。来去冲洪涛,后会那可定。先公两游览,遗翰实左证。小子寻旧踪,按图索神骏。闻者或见疑,到则真可信。洪荒未辟前。灵异于此孕。一经花石纲,采凿苦难禁。山人指云根,云是朱勔剩。艮岳今劫灰,名山永留镇。吾亦旅泊人,长歌等鸿印。
和许守水晶蒲萄。宋代。吴芾。 珍果孰称最,静中试旁搜。白奈非时至,赤梨经岁留。庐山杏万株,武陵橘千头。未若蒲萄美,甘滑仍脆柔。正当三伏暑,满架走青虬。繁子何磊落,一一如缀旒。我家得异种,洁白映林丘。每笑枣与栗,滥比千户侯。迩来事奔走,颇恨抛锄耰。持此赠夫子,因复献鄙谋。他年堆马乳,岂但供荐羞。愿以酿千斛,永言资燕游。客来弥日醉,应不数青州。
潍县 其二。清代。顾炎武。 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英名动刘备,一为却管亥。后此复何人,崎岖但荒垒。
拟古意。唐代。于濆。 白玉若无玷,花颜须及时。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鸦鬟未成髻,鸾镜徒相知。翻惭效颦者,却笑从人迟。
宝汉茶寮歌。清代。丘逢甲。 青山不幸近城郭,万坟鳞葬成痏疮。安知近郭无完坟,前者已掘后者藏。每遭兵燹尤不幸,攻城筑垒多夷伤。抛残万骨没秋草,圹砖墓石墙营房。君不见五羊城外山上坟,明碑已少况宋唐!千年忽出买地碣,玉骨久化黄尘扬。土花洗出南汉字,传之好事珍琳琅。当时邑里藉考證,其奈书劣文侜张!清明风吹花草香,出门拜山车马忙。茶寮杂坐半伧父,谁吊扶风廿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