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声门九戟,庭秀树三株。
阃范闲金燧,林负莹玉壶。
未经亲绛幔,何遽作黄垆。
凝睇两竿竹,醇情一束刍。
任宜人挽诗。宋代。魏了翁。 家声门九戟,庭秀树三株。阃范闲金燧,林负莹玉壶。未经亲绛幔,何遽作黄垆。凝睇两竿竹,醇情一束刍。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荒径。宋代。释文珦。 荒径入林微,蓬庐客到稀。苔痕侵药裹,山色冷吟衣。蚯蚓耕泥起,蜻蜒点水飞。坐来忘万事,静看宿云归。
游碧浪湖简同行沈高士。元代。华幼武。 浮玉山边晚系舟,菰蒋萧瑟似新秋。碧天万里写银汉,明月一轮当柁楼。每愧尘劳成白首,喜从仙御作清游。酒杯未落南风起,又挂归帆托顺流。
云阳馆与韩绅。唐代。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时事 其一。明代。蓝仁。 治国宜宽典,新民在市恩。欲追三代盛,莫使一夫冤。引善犹连茹,销愆若救燔。流传千万叶,端拱御乾坤。
题闺人团扇。清代。孙原湘。 秋天薄如纸欲飞,秋云乱卸秋罗衣。碧空无人紫箫响,灵风来往皆真妃。月中素娥面如月,青女霜中带霜骨。清气都乘白帝凝,冰心共守青天活。相对婵娟秋夜长,看他织女度银潢。月作明珠来赠嫁,霜为铅粉助亲妆。须臾花发黄金粟,玉杵捣香香万斛。纨扇遥开三界闻,霓裳舞散诸天馥。分明擎出一枝斜,要与人间富贵家。赢得少年齐仰首,不知若个得簪花。卿家扇子清风发,洁若秋霜激如月。欲识云中缥缈仙,先参画里芙蓉阙。霜月同时藻鉴开,一双仙影下瑶台。意中早有探花客,故著青衣仔细猜。
次韵仲照秋怀四绝 其三。宋代。周紫芝。 白发新愁满眼中,骚人零落怨秋风。年来诗思成何事,聊伴寒螀泣露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