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饥谁与哺,衣破谁与补。
田家安乐时,尚有饥寒苦。
况值久旱馀,十须逾缺五。
加以疟鬼威,空庐倍贫窭。
我适丁此时,期以报君父。
人言灾害深,未知嗟近古。
里闾十家聚,往往半理土。
伊予忝刍牧,上恐负仁主。
或妇失其夫,或子失其母。
累累日就尽,公私窘捐瘠。
此是政令乖,伊谁所自取。
尝乞减十算,苍穹未蒙许。
遂使强惭颜,缪称事摩抚。
日冀天色寒,旧恙或可瘉。
如何腊已至,未有雪花舞。
明当自投劾,待罪听官府。
赖有贤二车,殚心能活汝。
万一得归田,终焉与樵侣。
躬耕可足食,为酒祀考祖。
庶几樗栎材,没齿远斤斧。
延平次郑粹答田父词韵。宋代。陈宓。 儿饥谁与哺,衣破谁与补。田家安乐时,尚有饥寒苦。况值久旱馀,十须逾缺五。加以疟鬼威,空庐倍贫窭。我适丁此时,期以报君父。人言灾害深,未知嗟近古。里闾十家聚,往往半理土。伊予忝刍牧,上恐负仁主。或妇失其夫,或子失其母。累累日就尽,公私窘捐瘠。此是政令乖,伊谁所自取。尝乞减十算,苍穹未蒙许。遂使强惭颜,缪称事摩抚。日冀天色寒,旧恙或可瘉。如何腊已至,未有雪花舞。明当自投劾,待罪听官府。赖有贤二车,殚心能活汝。万一得归田,终焉与樵侣。躬耕可足食,为酒祀考祖。庶几樗栎材,没齿远斤斧。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昨有祷于社稷及境内山川是夕枕上闻雨。宋代。魏了翁。 郊宫方社诗攸重,川泽山林礼所崇。古祀不修牲币废,梵鐃声里纸钱风。
减字木兰花 其七 嘲未斋六十生儿。明代。夏言。 玉堂词伯。六十风流头未白。前月生儿。子妇成行献寿卮。东邻有客。海上蟠桃犹未结。可怪黄金。偏赠豪家不赠贫。
送聂侍郎子述。宋代。崔与之。 吴蜀相通一水长,闻公西土意差强。人谋合处天心顺,民力宽时国势张。参井光芒摇戟纛,关河事业耀旂常。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
忆少年·飞花时节。清代。朱彝尊。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帘人远。叶底歌莺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勿执古寄韩潮州。唐代。刘叉。 古人皆执古,不辞冻饿悲。今人亦执古,自取行坐危。老菊凌霜葩,狞松抱雪姿。武王亦至明,宁哀首阳饥。仲尼岂非圣,但为互乡嗤。寸心生万路,今古棼若丝。逐逐行不尽,茫茫休者谁。来恨不可遏,去悔何足追。玉石共笑唾,驽骥相奔驰。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