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
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
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姑苏杂咏 越来溪(在横山下)。明代。高启。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安贫。唐代。韩偓。 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过严濑寄陆守务观。宋代。喻良能。 翰墨场中老伏波,挥毫快马下晴坡。三年睿主思献纳,千里疲民赖抚摩。潇洒郡斋方在望,飘摇征棹未能过。拟求墨妙辉衡宇,应有黄庭换白鹅。
谢陈思远画山水。宋代。释宝昙。 莫年爱山心,已作铁样顽。晨光与意会,起行适沧湾。峡深石固削,水落树自闲。腕中百斛力,屋底声潺潺。
怀仙志。明代。卢若嵩。 文采风流世所传,吴姬高调正堪怜。红英香落愁蝴蝶,青冢春深怨杜鹃。梦断阳台遗玉珥,魄沦湘水冷金钿。由来艳骨伤尘土,感慨何论齐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