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头留不住,万里驾长风。载笔游仙岛,题诗遍海东。
人言何足恤,吾道岂终穷。他日归闾里,应非旧阿蒙。
送汝南留学东京。明代。陈瑚。 掉头留不住,万里驾长风。载笔游仙岛,题诗遍海东。人言何足恤,吾道岂终穷。他日归闾里,应非旧阿蒙。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水栀。宋代。蔡戡。 谁移花本瓦盆中,怪底幽香度晓风。白石清泉助潇洒,疏枝瘦叶缀玲珑。晴窗坐对情无那,午枕清眠梦亦通。小品纷敷生意足,信知人力夺天工。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望海潮·洛阳怀古。宋代。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唐代。韩翃。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江南曲。明代。童轩。 桃花斑斑落红雨,玉缸春酒浓如乳。吴姬白纻裁舞衣,一曲娇歌少年子。江头日晚停商舶,众中金多为上客。当垆一斗沽十千,引满红螺吸明月。杯空月落江水寒,劝君且宿茱萸湾。迟明大艑挂帆去,千里烟波伤玉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