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天浊浪障天尘,不死嫌迟二十春。交到白头能有几,看将青眼属何人。
和凝多事文章版,张俭无家患难身。羡杀凫鹥闲泛泛,碧波清浅日相亲。
自悼 其二。明代。陈瑚。 粘天浊浪障天尘,不死嫌迟二十春。交到白头能有几,看将青眼属何人。和凝多事文章版,张俭无家患难身。羡杀凫鹥闲泛泛,碧波清浅日相亲。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送酒至兴隆寺作歌柬树崖。清代。颜检。 山云淰淰山风微,雪花点点如花飞。笑君无事抱膝坐,风生几席云生衣。豁达胸襟溢眉宇,皤皤其腹丰其颐。豪兴于此正不浅,何堪藜藿充朝饥。故人赠我春酿酒,烹鲜更佐冰鱼肥。吾侪山居任啸傲,还同野马无缰羁。好景在眼杯在手,酩酊痛饮复奚辞。命我仆,捧君卮。瓶已罄,再酌之。但期耳热情胥怡,此味何必他人知。雪如不止山路欹,君其醉矣无须归。
拟王渔洋三国小乐府 其四 坐谈客。清代。章钟祜。 貌雅心多疑,名士只如此。举国授他人,刘琮真肖子。
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宋代。李曾伯。 指点层云气阿干,官身浩叹不如闲。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许我婆娑从白发,於人妩媚有青山。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齿落。宋代。王十朋。 五十行将四,浮生已向残。齿疏方咄柳,牙落遽惊韩。犹讶年初龀,翻疑颊未丹。定知从此去,梨栗怯堆盘。
题如镜山林清气集。元代。王都中。 不作西湖梦,归吴惬素知。山林有清气,泉石到新诗。花落晓风静,鸟啼春日迟。孤吟最佳处,犹在定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