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青年别,旦警至暮年。愿求不老药,长共戴尧天。
谨步震哥元韵 其二。清代。杨卓林。 曾记青年别,旦警至暮年。愿求不老药,长共戴尧天。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诗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马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 ...
杨卓林。 杨卓林(1847—1926),字荫乔,青县于董经村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端郡王载漪闻其品端学萃,聘为其子溥俊师。宣统三年(1911)六月署延榆绥道。卓林性情和厚,家庭孝友,乡里无间言。又善书,工制艺,门下多知名士。著有《榆林事记》,以下诸诗及唱酬之作俱见此书。并为本邑诗人马鸣萧《惕斋诗稿》、刘天谊《同野堂遗集》作序,载于县志。
小饮示座中。宋代。陆游。 镜裹萧萧两鬓衰,闲人正与老相宜。谁知翦烛焚香夜,恰是搓橙破橘时。莫道闭门无逸气,尚能为客诵新诗。君看江海宽多少,是处皆堪理钓丝。
剑浦思归。宋代。王克功。 韶华客里一番老,自叹此生行路多。独上危楼望乡国,阑干倚遍奈愁何。古柳枝头啼暮鸦,清明时候又天涯。故园桃李凭君问,老却春风几度花。
和沈判官。宋代。徐积。 精神满腹其才裕,清白当官所性存。国士正居王俭府,野人未识李膺门。诗筒便恐传新句,酒席方陪饮上樽。从此定须怀贱叟,他时来访我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