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行人相见便东西,
日暮溪头饮马别。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送客东归。唐代。李端。 昨夜东风吹尽雪,两京路上梅花发。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把君衫袖望垂杨,两行泪下思故乡。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红毛刀歌。清代。秋瑾。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鴞。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庚申秋夜予卧病孤山闲读虎关女郎秋梦诗怅然。南北朝。王微。 孤枕寒生好梦频,几番疑见忽疑真。情知好梦都无用,犹愿为君梦里人。
东西京二绝。宋代。苏辙。 犀箸金盘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大练光。
范阳同年示及零陵三题率然为答甚愧妍唱 其二 朝阳岩。宋代。俞希孟。 旭日多横照,幽岩得粹华。次山名此地,潇水汇其涯。峭壁生云叶,危根溅浪花。终携羡门侣,晨坐咽东霞。
亳都秋兴 其三。明代。孙传庭。 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客兵况老三年戍,边马偏肥九月时。永夜寒随霜气结,穷秋愁听角声吹。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