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阒无人,夜半迷黑月。魑魅乘其昏,光怪互出没。
独行欲何之,十步八九兀。隔林炬火明,命向虎口脱。
古意谢崔扬州辟 其三。宋代。洪咨夔。 山深阒无人,夜半迷黑月。魑魅乘其昏,光怪互出没。独行欲何之,十步八九兀。隔林炬火明,命向虎口脱。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杂兴十首 其四 镇国寺。元代。赵秉文。 灵鹫飞来处处尊,绿云细路络城根。百年楼殿倚天末,万井风烟当寺门。五月微凉清佛界,六时豪吹动祗园。四山放入无多力,乞与西南构一轩。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菱溪石记。宋代。欧阳修。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答黄宗伯。明代。区怀年。 一从江岭暗流氛,凄断彤墀鸳鹭群。沉璧晚依沧海月,采薇春剪越山云。西周薄伐思雄旅,南国专征有冠军。憔悴夷门旧时客,白头空负信陵君。
送酥鱼头酱菜与何之忱三首 其二。宋代。谢薖。 放浪三江又五湖,头颅见醢亦何辜。世无刚者不用覆,往侑一觞随蜜酥。
恻恻吟 其七十二。明代。彭日贞。 七日欢恩百岁情,他生还认李元平。小乔设愿终成否,肠断凭诗问九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