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书事。宋代。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凭栏:靠着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jì):菱角。
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鄂州南楼书事》描述的情景是:武昌的夏天,热得可怕。那天晚上,诗人登上高高的南楼乘凉。他倚栏而望,明月已近中天,皎洁的清辉倾泻而下。四面的山光与水光相连相映,一片通明;方圆十数里、盛开着芰(菱)花、荷花,凉爽的夜风中,不断有淡淡的芳香扑面而来。习习清风,朗朗明月,谁也不能对它们管束驱遗,它们慷慨、殷勤地为南楼送来清清爽爽的夜凉,供游人称心快意地消受啊!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登上南楼来乘凉了。这样的感觉是这样来的。先从外界景象来看:四外山水落石出,十里芰荷,楼头清风,空中明月,远方近处,天上地下,以南楼为中心,构成一个高远、清空、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再从自身感受来说:山光、水光、月光,是眼睛的视觉所感到的;芰花、荷花的香气,是鼻子的嗅觉所感到的;清风——夜凉,是皮肤的触觉以及耳朵的听觉听感到的;而“南楼一味凉”的“味”字,还隐含着口舌的味觉在起作用,好像在那里细细地美美地品尝一般。总之,读者的眼睛、鼻子、耳朵、口舌、皮肤种种器官司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种种功能,统统被调动起来,集中起来,共同参与对这南楼夜景的感觉、领略、体验。此景此情,令人生出如临其境的感受,成了自然而然的事。这便是作品的艺术魅力,诗人的艺术追求了。
黄庭坚一生,道路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武昌闲居。当夜纳凉南楼,眼见明月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于是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集古 旧游。金朝。李俊民。 山南山北雨濛濛,十载长安似梦中。今日独来张乐地,故人坟树五秋风。
题陈中书谟淑慎堂。明代。曹义。 有佳人兮淑且良,早归名阀期寿康。宁知二十夫婿亡,百年之计失所望。呼号擗踊重竹仿,忍将铁石为肝肠。葵心矢不背朝阳,孤灯独守甘居孀。一生澹泊安其常,织纴纺绩恒不忘。采采蘋蘩奉烝尝,慇勤甘旨供姑嫜。俭身不侈罗锦裳,对镜肯那浓施妆。凛然节操同冰霜,懿德可拟芝兰香。年来两鬓已苍苍,恪全妇道名孔彰。华扁高题淑慎堂,哦诗令我增慨慷。古来贞节称共姜,千载之下继其芳。会看褒典申朝章,斯堂百世流辉光。
秋夜独过小桥观月。宋代。陆游。 湖上萧萧叶落频,小桥东畔岸纶巾。乍圆素月升寒璧,欲散微云蹙细鳞。有酒便应遗世事,得闲随处胜官身。笑谈但恨朋游少,安得幽人与卜邻。
赋得万石冈为宗献刘君作。宋代。陈亮。 苍山西行争骏奔,众峰独有筹峰尊。连冈坡陀走平陆,参错万石如云屯。我疑秦人鞭石走,来与人间作岗阜。又疑仙子遗羊群,有形犹似猛兽蹲。乃知元气自凝结,异状奇姿纷突兀。秋风不扫白云根,晓雾长迷玄豹穴。曾闻山下有高坟,彭城馀泽多子孙。声名能与崇冈并,他日当为万石君。
送从父于岳谒铨广文。明代。李孙宸。 十载文园自草玄,尘冠初拂领青毡。诸生都讲官非冷,三绝才名世所传。竹下吾家违笑语,芹宫何处奉櫜鞬。儒臣早晚多承宠,经术行看奏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