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马翩翩四十秋,当时双璧暂相留。于今客散平原馆,说着还乡已白头。
寄谢茂秦 其二。明代。李攀龙。 裘马翩翩四十秋,当时双璧暂相留。于今客散平原馆,说着还乡已白头。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游嘉善寺题后峒石壁。明代。湛若水。 飞空片片如鸿翼,盈盈仙掌尘凡隔。怪石幽崖鬼所擘,不然亦是雷霆劈。女娲补天炼五色,混沌劳攘谁开辟。七日凿死天亦戚,因思五岳本同根,浑沦直赖回天力。重看宇宙还完全,归去登歌盘古石。
垣县山中寻李书记山居不遇,留题河次店。唐代。韦庄。 白云红树绕琅东,名鸟群飞古画中。仙吏不知何处隐,山南山北雨蒙蒙。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六。明代。王世贞。 小人请学为圃,愚公始爱移山。不至终身钱孔,似胜天下辙环。
进月轩。宋代。释普济。 桂轮孤朗碧天宽,帘卷清光入座寒。底事明明人不荐,又移花影上栏干。
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