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世臣(1775一1855),男,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乃北宋名臣包青天包拯二十九世孙。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包世臣的诗文(20篇)
包世臣(1775~1853),清代学者、文学家、书法家、书学理论家、政治理论家(清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吴熙载的老师)。字慎伯,号诚伯、慎斋,晚号倦翁,又自署白门倦游阁外史、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于东汉时曾分置安吴,包氏旧居接近其地,所以学者称安吴先生、“包安吴”。自幼家贫,勤苦学习,工词章,有经济大略,喜谈兵。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多次考进士不中,以大挑试用为江西新喻县令,年余,又被弹劾免职。此后曾先后为陶澍、裕谦、杨芳等人幕客。他毕生留心于经世之学,并勤于实际考察,对于漕运、水利、盐务、农业、民俗、刑法、军事等,都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东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盐诸巨政,经常向他咨询,以此名满江淮。嘉庆十九年(1814),南京地区因旱大饥,包世臣力劝江宁巨绅秦承业倡举义赈,并上书两江总督百龄,促其设法拯救灾民。 鸦片战争时期,他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曾有记述与议论,颇具卓见。
清朝的封建官吏中,他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微,而在当时社会中却是一个相当知名的人物。因为,包世臣对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农政、漕运、盐务、河工、银荒、货币以及水利、赋税、吏治、法律、军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都相当熟悉,尤其具有农、礼、刑、兵,所谓“齐民四术”的广博学识,所以,包世臣成为当时许多封疆大吏重视的“全才”幕僚。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赴粤禁烟,次年正月路过江西南昌时,曾向他问过禁烟之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广东调浙江,四月抵南昌时,又和他商讨御英之策。包世臣生平著作,晚年收集、整理为《安吴四种》一书。
包世臣有一子一女。儿子叫包宗甫,女儿叫包宗芳。很平庸,都没有达到父亲的成就。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四。清代。包世臣。 拔宅腾太清,婴儿脱行谢。帝曰余汝嘉,为卯舞韶夏。大彼晋相国,蓬心终不化。仙僚追游娭,云隙翔鹤驾。回首见妖氛,苛政爇编舍。手援无斧柯,忆昔转悲咤。
拟古寄翰风 其二。清代。包世臣。 悲风来万里,白日垂寒阴。暮色滋川原,出没浮云深。抚剑欲何之,索居怀所钦。坚冰塞洪河,袤雪暗高岑。岂敢惮艰险,独伤失路心。念彼南山姿,忧思浩难任。
松江舟中守岁 其三。清代。包世臣。 长年挟策游,有如乞儿蛇。蜿蜒自道工,见者眼先遮。双石昔歌舞,卅算今谁何。此生分寥落,前事安足哗。静思得岁时,心花如鼓挝。巨觥趣险韵,遑问玉绳斜。幼学兹荒落,壮气日蹉跎。岁去不可守,努力将焉夸。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三。清代。包世臣。 紫阁秀青霄,亭午羲轮鲜。虚岩发清啸,犹疑鹤驻山。土室凿云根,咏风挥素弦。俯仰游八极,飞轮驰弱泉。玉舄宁误秦,苍苍求蜃烟。出入无穷门,朅摩广成肩。厌世疾不称,寄语王子年。
奉同太宰节使朱先生和郭景纯游仙九首次其韵 其一。清代。包世臣。 反经足兴民,好辨徒栖栖。智哉漆园叟,朅来潜蒿莱。中牺惮白茅,化蝶怡丹荑。观妙冶骇跃,抟空云垂梯。鼓盆饯灵匹,缘督御姹妻。肯作歧途伥,踧求亡羝。皓皓善吾生,素丝斯可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