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认识三角形(优秀5篇)(三角形的认识优质课视频)

角 形 的 认 识 篇一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课本 第九册P51—52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2.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特性。

3.能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4.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意义及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铺垫:

通过微机动态展示,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及角的边、角的顶点等概念。

二。 导入  新课:

如果在角的两边取一定长度,得到两条什么线?把这两条线段

连接起来,这是什么图形?

三。 组织教学:

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

(1) 三角形的意义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

微机显示:红领巾、小三角旗、房架。

师:这些物体,虽然它们的颜色、大小、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外形都是三角形

(留下三角形框架)。

师: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生: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是不是三角形。

生: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

生: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

微机显示:学生判断。

师:到底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呢?

(微机动态显示)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三角形的意义。

(2) 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三角形,为什么?

(3) 三角形的特征:

通过微机显示,学生概括得出三角形的特征: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2.教学三角形的特性:

(1) 微机显示:电线杆,自行车图。

找出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

师:这些部位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的形状,而不采用其他图形呢?

下面我们先进行一次小小的实施,大家要动脑筋,从实验中去找答案。

(2) 了解三角形的特性

出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教具,请两个较大的学生用力拉三角形,一个小同学拉四边形,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学生讨论得出三角形的重要特性:不变形,具有稳定性。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电线杆、自行车的这些部位为什么要采用三角形了吗?

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练习十五第一题,

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做?

3.三角形的分类

(1) 微机显示

说出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这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自学课本P52 第二、三、四节。

根据表格思考:(表格略)

小结: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 判断下列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3) 在钉子板上用橡筋分别拉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学会用三角板检验。

(4) 游戏猜一猜:

出示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猜出这是什么三角形?

追问:怎样才能确定一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4) 如果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 练习检测:

选择正确的序号:

1. ( )叫做三角形

(1)有三个角的图形 (2)有三条线段的图形

(3)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4)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 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120°,这个三角形是( )

(1)锐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 (4)不能确定

3. 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 )

(1)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4)不能确定

五。 深化训练:

图中有( )个三角形

其中( )个锐角三角形

( )个直角三角形

( )个钝角三角形

六。 全课总结:

学生看书,划出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

【点评】

本节课通过微机动态演示,让学生判断到底怎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三角形的意义,同样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都应用了微机显示,形象地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在课堂上及时反馈、矫正,力求保证学生掌握新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 认识三角形 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了解三角形的高,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活动准备:

学生预先剪好三种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你能画出它的对边bc的垂线吗?试试看,你准行!

从而引出新课: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线段am是bc边上的高。

∵am是bc边上的高,

∴am⊥bc.

做一做: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3、议一议:

每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你能画出它们吗?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

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2、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练习:

如图,(1)共有__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

(2)高ad、be、cf相对应的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ad=3,bc=6,ab=5,be=4.

则s△abc=___________,cf=_________,ac=_____________.

5、小结:

(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作业:p127 1、2、3

教后记: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掌握得较好。

钝角三角形的高,特别是钝角边上的两条高较差。

.2 认识三角形 篇三

下面是关于小学数学的说课稿《认识三角形》,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 说教材

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并且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学法: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方格纸以及围钉子板等手段,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5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课开始,首先呈现例1的场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场景图中有学习过的哪种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场景图中找出三角形,并沿着三角形的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再要求学生继续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

简洁的开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架起了生活和学习的桥梁。

(二)动手操作,概括特征

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三角形的表象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材料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三角形,预设:用小棒摆、钉子板上围、利用三角尺画等,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成功作品,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场景图中的三角形和成功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和小棒之间应该怎样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指生说说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相邻两根小棒端点和端点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板演画一个三角形,强调围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再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自学书上第22页下面的图,了解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最后再次组织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提问有什么相同之处,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指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要求多名学生说说三角形的特征和围法,加深印象。

操作让直观图形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图形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强化围法,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在交流中明确不是所有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根小棒的长度有关。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提问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小组合作探究,并提出要求:①请组长将组内的4中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②小棒的长度不同:红(10cm)、白(6cm)、黄(5cm)、绿(4cm)。③每种情况多次实验,确定是否能围成后再记录。学生操作填写并3汇报操作结果: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能围成,还有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也能围成,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然后提问你觉得小棒的长度怎样变化就可以围成呢?让学生自主验证,集体交流总结得出把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与第三边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条边长长度的和 第三边。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分别从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中选一种情况写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指生回答,教师就其中一种进行板演5+6>10,5+10>6,6+10>5;4+6=10,4+10>6,6+10>4,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先在小组中讨论,全班交流,在指生交流得出结果: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于。出示三组数:2cm、4cm、6cm;5cm、2cm、5cm;6cm、2cm、5cm,要求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生先独立操作思考,指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深化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让学生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在认知失衡后实现顺应,达到新的平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四)练习反馈,巩固深化

对于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放手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误,教师强调画法,再要求学生说说画出的三角形分别是用几条线段围成的、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强化三角形的特征。接着是第3题,在图中找最近的路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所有路线,接着独立思考从中找到最近的路线,思考原因,要求多名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通过练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2 认识三角形 篇四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四部分“三角形的高线”。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在认识了三角形,并且讨论过三角形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学生反反复复地折纸、画线、交流感受其意义,同时也在七年级上学期了解了两直线互相垂直等概念,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整理与探究。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主要研究的就是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及其性质,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因为有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作为基础。在此,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又因为我们研究的方法类似于研究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对照比较学习,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慢慢地思考、总结、归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角形高线的定义。

2.会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线。通过画图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折纸,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高线的定义。会画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三条高(或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了解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随着三角形的形状的不同而不同;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与直角边重合,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教学难点:

1.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及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与三角形的形状关系的理解。

2.区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高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导入:

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如何“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由学生思考并动手画。

教师引导:我们曾经学习过“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放、靠、移、过、画”。

如图,即放:指用一个三角板的一

边放与已知直线重合;靠:指将另外一

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紧靠前一个三角板

与直线重合的边;移:指将在上方的三

角板的直角边紧贴下方三角板的边移动;

过:指将上方的三角板移动过直线外一

点;画:指用铅笔沿着上方的三角板的

直角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待学生画完后,教师演示并画出已

知直线的垂线。

说明:直线的垂线仍然是一条直线。

2.学生动手:

任意画出一个锐角abc,并画出三角形底边bc上的高ad。

学生边画教师边引导:方法就类似于画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把底边bc看成已知直线,把底边bc所对角的顶点看成直线外一点即可完成。

注意:如图,要标明直角符号“┑”和垂足的字母d,线段ad就是三角形bc边上的高。

说明:现在我们所画的线是一条直线,

而在三角形中,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是一

条线段。这条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3.出示课题(认识三角形的高线)。

4.总结:

l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

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二。做一做

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们吗?

引导:先按照上述方法来画出abc

各边上的高ad、be和cf。再用折纸的方

法来验证,要求折痕要过顶点,顶点对边

的边缘要互相重合。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

系?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l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并且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3.观察图形,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是在三角形的内部还是在三角形的外部?

l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

三。议一仪

1.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且画出它的三条高,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直角三角形的三条

高,教师巡视指导,再让大家观察、交流,找

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位置关系。

‚说明: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bc上

的高与直角边ab重合,直角边ab上的高与直角边bc重合,而斜边ac上的高就是bd。

ƒ总结:

l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上。

2. 在纸上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你能画出它的三条高吗?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将你的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引导:如图,让学生用纸折出钝角三角形的

三条高,为了便于折出三角形bc边上的高,需要

延长线段cb至点d,才能够把bc边上的高ad折出

来。同理,要折出三角形ab边上的高,也需要延长

线段ab至点f,才能够把ab边上的高cf折出来。

(提示:图形中的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

‚作图:让学生沿着折痕把三角形的高be、ad和cf画出来。同时还要标明直角符号“┑”和垂足的字母。

ƒ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关系,是否交于一点?他们所在的直线是否交于一点?

„总结:

l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于一点,但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四。忆一忆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三角形另外的一种重要的线段:三角形的高线。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线。通过折纸和画图知道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位置关系。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那么,三角形的几种重要线段有何区别。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意    义

图  形

表示方法

备  注

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1.a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线,bd=dc= bc。    2. cf是△abc的ab边上的中线,af=bf= ab。   3. be是△abc的ac边上的中线,ae=ce= ac。

三角形有3条中线,且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重心)。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1=∠2 =   ∠bac 。          2. be是△abc的∠abc的平分线,∠3=∠4=      ∠abc 。    3.cf是△abc的∠acb的平分线,  ∠5=∠6=       ∠acb 。

三角形有3条角平分线,且交于三角形内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1.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线,ad⊥bc于d,∠1=    ∠2=90°。       2. be是△abc的ac边上的高线,be⊥ac于e,∠3=  ∠4=90°。       3. cf是△abc的ab边上的高线,cf⊥ab于f,∠5=  ∠6=90°。

三角形有3条高线,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五。练一练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一点,该点一定在                 (     )

a.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一条边上     d.不能确定

3.一个缺角三角形残片如图所示,不恢复这个缺角,请你作出ab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你是怎样作的?为什么?

六。课堂小结: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2.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

锐角三角形

直角    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备  注

三角形内部高的数量

3

1

1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外部高的数量

0

0

2

三角形边上高的数量

0

2

0

高之间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不相交

高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

相交

相交

相交

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位置

三角形内部

直角顶点

三角形外部

七。布置作业:

1.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2.习题5.4.第二题。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条重要性质(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中线)的基础之上。由上学期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引入,然后过度到三角形中,层层推进,探索新知。如果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则可以减少所学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高线)的区别和联系部分进行教学。

由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意识增加了课时内容,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条理化。本节运用了新课改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辅之以讲授,操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力求体现“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统一起来,体现学生的数学素养全面地提高。

这是笔者的一些浅见认识,教学设计的不妥之处难免,敬望同行予以多多指教为谢!

角 形 的 认 识 篇五

教学目标 :

1.从实例中感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掌握三角形分类方法。

3.知道按边分类可分为不等边和等腰三角形,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

4.知道按角分类,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种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

理解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

一、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桌子上的铁片组装一个三角形和四边形,看那组比较快。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认识。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3.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用到了三角形,请看这些物体的那一部分用到了三角形。(出示用多媒体做的物体)

4.学生讲。

5.为什么这些物体用到三角形而不用四边形呢?现在我们不忙着回答,让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后再来回答。请同学们拉一拉刚才做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6.学生介绍,教师板书:“稳定性”

7.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三角形。(杨浦大桥、固定课桌椅等)。

二、按边分类

(一)分类及各名称

1.三角形是有三条边首尾相连而组成的图形,所以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个角。

2.首先我们研究三条边,请看这些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征(出示9个角)小组讨论。

3.你能不能按边的特征把这些三角形分成几种情况。

4.你们认识这些三角形吗?谁能叫出它的名称?(如果有学生讲的出,就请学生讲下去,如讲不出,请学生看书P128-129)你还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什么知识?(指着边、底角、顶角、底)让学生讲。

5.谁能证明两腰相等的吗?(尺、对折)两个底角呢?

6.谁能证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吗?(尺、对折)三个角呢?

7.练习:请学生拿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底角、两腰、底、顶角。

8.等腰三角形可以对折并完全重合,所以是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标出它的对称轴吗?请在等腰三角形上标出。

9.等边三角形呢?

(二)关系

1.在小组内,请同学们从桌上拿出不一样的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不等边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等腰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没有站出来,就问学生,他们能站出来吗?为什么?如果有的学生拿的是等边三角形,已经站出来,你们中有没有拿等边三角形的?为什么站在等腰三角形中?)

2.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边分类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用集合图可以表示成:(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3.练习:你能用铁片拼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你还能用铁片拼一个等边三角形吗?你是怎样拼的?

三、按角分

1.现在我们从角这个方面来研究三角形,如果把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那几种呢?

2.我们的书的P129最后一段就有,请同学们就看书。

3.怎样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怎样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其他两个角是什么角?怎样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其他两个角是什么角?

4.练习: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锐角三角形,并示意;再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直角三角形,并示意;请同学们从桌子上拿出钝角三角形,并示意。

4.请同学们从桌上拿三角形。哪些同学拿的是锐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哪些同学拿的是直钝角三角形,请站在这边。

5.你们手里拿的都是三角形,现在你们站的形式就表示了按角分类时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样可以用集合图可以表示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出示三角形的关系)

6.练习:那些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出示多媒体)

7.出示练一练的第二题,让学生判断,看到一个锐角是否就能确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