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1924年4月1日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 朗诵 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 :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6、7、8 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 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9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 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 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 :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 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 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
涉及第七部分的 课后三大题的3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3.4 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 小题
“一课一练”卷 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 :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 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 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 哀痛烈士 揭露敌人 唤起民众
│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 │ └3.18死难 ┘
│ │ ┌府门喋血 ┐
│容└揭露反动派┤ │惨象、流言
│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 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根据单元的目标要求,阅读这篇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现的情感倾向”,转化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就是评价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于请愿和不同参与者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的?这通过课文的“研讨与练习”也可以看出。
二、教学目标
能够说出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对三·一八惨案有一定的了解;
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和行文线索;
分析并运用本文记事怀人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运用提要钩玄的方法划出文章中的关键句,讨论并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说出在鲁迅先生心中,刘和珍等进步学生请愿的历史价值。
三、教学难点
分析并运用本文记事怀人所使用的写作手法;
运用提要钩玄的方法划出文章中的关键句,讨论并判断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
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陨落,在他的葬礼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副挽联: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下联:先生已经作右,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位文坛巨匠就是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他用深邃的目光,关注着国民水深火热的生存状态;他用坚定的笔触,撕破当局掩盖真实的邪恶面具。他用一篇篇檄文,讨伐出卖灵魂的懦弱文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
(二)背景材料
一)关于鲁迅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二)三·一八惨案 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
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0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本来,群众集会的目的是“反抗各国通牒,做政府之后盾”,没想到段祺瑞竟然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可以说,这是一次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合谋屠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晨报》就曾经发表过数篇文章,对群众的抗议行为进行公开污蔑,说这些青年都是出于意气,铤而走险;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中国只任虎狼侵食,谁也不管。管的只有几个年青的学生,他们本应该安心读书的,而时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三)刘和珍
刘和珍(1904一1926)女,原籍安徽合肥,生于江西南昌。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
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师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8日,她不顾病痛,带队出发开始示威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列强的无理要求和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在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卫队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三)初读课文,体悟思路
明确:
第一部分(
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祭奠爱国死者,痛斥反动文人;二是唤醒麻木庸人(由爱到恨)
第二部分(
3、4、5):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共三节。三是刘和珍在**中的表现,四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概况,五是刘和珍在惨案中的细节(由生前到遇害)
第三部分(
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是告诫人们徒手情愿不足取,七是烈士的牺牲精神让人们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由否定到肯定)
(四)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Q1:再读课文,归纳文章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例?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追求自由和进步
“女师大风潮”领袖之(被强行拖出校园)一—勇于反抗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泪下——热爱母校,有责任心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本性善良,为人谦和(执政府的所谓“暴徒”之说不攻自破)
欣然前往执政府门前请愿——心系家国,敢于斗争(并不是像流言家所说的“受人指使”) Q2:这样一位为了国家、母校的命运和前途的真的猛士却被执政府残忍地杀害了,我们不难想见鲁迅先生当时是以怎样沉痛、悲愤的心情去悼念刘和珍的。既然是追悼刘和珍等在惨案中牺牲的进步学生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先写与刘和珍是怎样认识的,后写遇害的过程。而是要从写作的缘由写起?如果从第三节的内容,即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写起,把一、二两节的内容移到第五节后面,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就变成了纯粹的叙事怀人的作品了,而鲁迅先生是要借刘和珍等人的事例指责反动政府的暴行,抨击学者文人的无流言,是通过追到刘和珍表达对三·一八惨案的评述。
第一、二节记述写作的缘由表达了对死者的沉痛悼念,同时也对执政府的残忍暴虐、传播流言的学者文人进行强烈控诉,给忘却历史的庸人以警醒,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
写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害过程采用顺叙手法。刘和珍的微笑和温和的态度与执政府对学生的惨无人道的屠戮形成了鲜明对比。可爱的爱国青年们的遇害衬托出执政府的凶残恶劣,也使得流言家和反动政府的什么“暴徒”、“受人利用”的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
刘和珍遇害的经过运用镜头特写的方法,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腻逼真,把执政府的暴行和学生们牺牲的惨烈展现得淋漓极致。
Q3:作者的写作目的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文章中出现了多次“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无话可说”,这样说矛盾吗?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为了追求进步的女青年的逝去感到哀痛,写文章来祭奠死者,宽慰自己沉痛的心情。 “我实在无话可说”
追悼会的氛围使作者难于呼吸视听,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又让作者悲哀,想起执政府的残忍、残暴,作者又出离地愤怒和悲凉。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使人们忘却历史,忘却自己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
Q4: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悲凉用“浓黑”形容,化无形为有形,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快意”是正话反说,作者警告反动政府终有一天要血债血偿。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真的猛士,指的是敢于抗争的革命斗士们,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反对政府的罪恶,唤醒群众的良知。“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是指反动政府统治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真的猛士,他们为民族惨淡的前途和人民悲惨的命运而哀痛,以改变民族命运、为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景奋勇抗争而感到幸福。
(3)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庸人”是指什么人?为什么请愿只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平平常常,庸碌无为的人。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黑暗的现实无所作为,不反抗,面对学生的请愿,不支持,他们容易忘却,客观上起着维护“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Q5:除了“庸人”之外,文章中还出现了哪些人?作者对这些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者文人:用来指陈西滢等一群文人,陈西滢是北大教授,以讲“公理”,求“平允”为发言基调,“学者”意味着最讲公理的人,文人又是可以用文章来讲公理的人物,因此,鲁迅将“学者文人”和“公理”放到一起使用,用“学者文人”来作反语,表达对这群言行不
一、自相矛盾的文人的嘲讽。
中外的杀人者:指反动派和八国联军,这是一次帝国主义合谋中国军阀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八国联军和反动政府都是双手沾满了烈士血污的杀人者。
无恶意的闲人(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是麻木的民众,他们对这个世界抱以极端冷漠的态度,冷眼旁观着这个世界,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鲁迅笔下的看客,如《孔乙己》中的酒客和《药》中的茶客,都是这种人的代表。鲁迅对待这些人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恶意的闲人:反动派的走狗文人,他们制造流言,掩盖事实,污蔑爱国志士。 苟活者:作者自己属于苟活者,对烈士们怀着敬仰和赞扬的态度。
(4)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一系列虚词的使用暴露了反动政府的凶残,超出了人们预想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是指反动政府对进步学生们的残酷镇压,流言是无耻文人的污蔑,这无异于是对学生的二次屠杀有形的刀枪和无形的刀枪是白色恐怖笼罩在中国的上空,在这样严密和残酷的镇压下,是中国人民“默无声息”的原因,中国人民必须要在沉默中爆发,不然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6)“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大”指的是刘和珍和同学们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伟绩”和“武功”是反语,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悲愤之情。
(五)研读课文,体会手法
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提出还不理解的语句,全班一起讨论。
Q6:第六节和第七节都说到刘和珍等人牺牲的意义,这两节的先后顺序对凋一下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第六节是反思请愿的斗争方式和价值。鲁迅不赞成徒手请愿的方式,但是极大地肯定了她们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先否定后肯定。
Q7:鲁迅对于请愿的斗争方式是怎样评价的?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历史的进步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无论是古代铁骑刀枪、金戈铁马换来的王朝更迭,还是现代文明之后飞机大炮带来的残忍屠戮,哪一次历史的推进不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但是学生们的请愿,对于黑暗的反动政府是没有作用的。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我对于这回的牺牲者,非常觉得哀伤。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 ——《空谈(1)》
Q8:刘和珍等人请愿的意义在于什么?
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猛士前行。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Q9:鲁迅先生此文既纪念刘和珍等进步学生,并控诉反动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无耻行径,希望唤醒更多民众,激励后来者前行,它不是一篇简单的记叙文。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将这些内容囊括在一篇文章里的?
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按照感情发展的线索,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 2)结构严谨、照应完整
反复出现 “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我还有话要说”“我无话可说”对感情加以强调,情感递进,一唱三叹,结构完整。
3)虚词的使用
主要出现在第四节,将内心的沉痛和执政府的残暴揭示得淋漓尽致。
(六)迁移拓展(任选一道,不少于200字)
一、分析刘和珍形象在今天的意义( 结合社会现实)。
二、 从《记念刘和珍君》看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参考: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2、鲁迅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3、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
4、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
5、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6、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鲁迅的经典散文──《战士和苍蝇》:
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⑵鲁迅诗一首: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二)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本文的线索。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培养学生听准答对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灵活完整地复述比较复杂事情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第1、2节中三次写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处行文不完全一样,联系每次出现时的上下文,说说作者究竟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分析:鲁迅所编之期刊如《莽原》等,都是战斗性很强的革命刊物,因而常遭反动当局的查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有人就不敢订或不愿订,因此“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刘和珍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刘和珍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也说明刘和珍不仅是鲁迅的学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据当年接待刘和珍订阅《莽原》时的李霁野回忆,那时编辑《莽原》的“未名社”成立不久,仅一间小屋,书架上空空落落的,书不多,很担心会垮台。但刘和珍有一天来到“未名社”,说自己最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预定了全年的《莽原》,而且第一个买了鲁迅译的《出了象牙之塔》这一文艺论集,还问有没有其他的书。鲁迅知道后十分高兴。现在鲁迅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件事,写下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是出于对刘和珍的哀思和记念,因为她是渴求真理的好青年,又爱读自己的书,现在却被反动军阀杀害了。但只能“写一点东西”,而不能尽情揭露反动军阀的阴谋和罪行,不能尽情表达自己的哀思,这不能完全宣泄的悲与愤便凝成了“只能如此”四个字,曲折地表达了深切的悲哀和强烈的愤怒。
在这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大体一样,又不尽相同,这同中有异的文字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提示: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共同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为生者而写的心愿。
(二)本文不是一般记念文章,不为刘和珍立传,为什么全文开头要用史家笔法点明开追悼会的日子呢?在“那一天”前长长的定语又起什么作用呢?
分析:文章用“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描述“真的猛士”,并以此作为“猛士”和“庸人”的一个分野。为什么这样?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指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就是说,真的猛士必须面对黑暗的现实,必须为推翻这黑暗的现实而不怕流血牺牲;如果连正视现实的勇气都没有,面对白色恐怖,面对敌人的屠刀,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由于面对黑暗的现实,会为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哀痛,并由哀痛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庸人”之“庸”,在于他们对“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虽有过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从对待现实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中,作者高度赞扬“真的猛士”,激励人们敢于正视残酷的现实,为变革现实而战斗,不能像“庸人”那样易于忘却,“暂得偷生”。
(三)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概括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最后一句用了什么句式,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想法?
分析:“惨象”句和“流言”句形成了对仗辞格,概括了反动派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无耻,爱国青年横遭杀害的惨状;“已使”和“尤使”构成的递进关系,突出了流言更使作者愤慨。因为流言更有欺骗性,它为杀人者掩盖罪行,开脱罪责,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使杀人者逍遥法外,使革命者受到通缉,使受弹饮刃的爱国青年遭到诬陷。面对这样的“惨状”和“流言”,作者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出离愤怒”的别一种说法,由极端的愤慨升华为理智的思考,因而认识到“惨状”和“流言”是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对于“默无声息”的现状,鲁迅用选择句式指出两种前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看似客观,实则号召人们在沉默中爆发,求得中华民族真正的前途。鲁迅是在号召、在期待人们起来斗争,那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鲁迅先生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可见这最后一句,是鲁迅先生对人民奋起抗争的战斗号召。
(四)本文中心思想是什么?中心思想怎样贯穿全文的?
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待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地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解题和介绍时代背景——今天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选自《华盖集续编》。记念,我们现在一般写成“纪念”、“记”与“纪”在这里含义是相同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一篇文章?这就要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个了解,大家可以先读一下注释①,看过后对其中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提出来。
教师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1.1926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3月12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1901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47人,伤150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2.“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3.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求:①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②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③把记叙刘和珍烈士事迹的内容理出来,准备复述。
(三)板书:《记念刘和珍君》,用投影幻灯打出刘和珍照片,旁注1904~1926。
刘和珍牺牲时年仅22岁。鲁迅没写刘和珍的生平经历,这是为什么?这涉及鲁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再看“预习提示”来讨论回答。教师明确指出:51页前三行说明这一点:“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牢记这次惨案,作者写了此文”。以此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可见,作者写此文绝不是只记念刘和珍一个人,而是为了赞颂像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等一样的爱国青年,揭露敌人,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因此,《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一般的记念文章,也不详写刘和珍的生平。
[1] [2] [3] 下一页
[1]
《记念刘和珍君》
讲课教师 平遥三中 李国栋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明确人物形象,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3、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
2、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 【主要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第一课时(本节课)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二、资料链接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文章总体思路 (读·研)
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同学们,你们以前一定写过不少此类文章,你们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学生回答: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读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 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
三、四、五节。 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帅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乎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研习(研·点)
1、 理清三、四、五部分的思路 问题设计:
A、仔细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并找出文中的依据。 ——明确:
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热爱祖国的青年学生。她善良温柔,渴求真理,向往革命,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嫉恶如仇,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斗争,勇赴国难,不怕牺牲。 B、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尊敬激励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抨击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五、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六、拓展练习 (练)
请为刘和珍写一篇颁奖词100字 例文:屠呦呦 莫言
革其成就带来重大变
§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疾寄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这也能解释它在对抗严重疟疾上的强力功效。青蒿素对遭受严重寄生虫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研究成果对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这一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七、感悟提升 (悟) § 抗战胜利70周年 § 国庆节 § 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
八、作业
第三课时
一、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一) 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二)齐读第四节进行分析:抒写惊愕、义愤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请愿,却无端在执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 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3、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庸人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庸人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重点句③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4、“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话如何理解?
“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其凶残地用武力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精神统治。从揭露段政府的罪行看,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武力屠杀加精神统治,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四)分析第五部分:叙述遇难过程
1. 设置四个的问题,给学生5分钟自读。
①为何详写?——突出段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无耻(根本不是“暴徒”)
②断句的作用?——悲愤。将内心的悲愤感情在文字形式上很好地表达出来。
③“欣然”?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④微笑共提到几次?作用?——反衬出段政府的凶残
2. 理解句子
①“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话如何理解?
第五部分第2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第3段)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句写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讽。“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xx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xx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阀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 “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②“但是中外的杀人者 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如何理解。
白描手法:细致逼真,惊心动魄。刻画出反动派丑恶、猖狂的嘴脸。
(五)分析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指出意义
●1. 提到了哪两种人?有什么含义?
生答,师小结,出示:
无恶意的闲人:一般庸俗的市民,与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冷漠,把烈士的鲜血作为饭后的谈资。
有恶意的闲人:反动文人,为了掩盖统治者的罪行竟无耻地制造流言。
●2、怎样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六)分析第七部分:热情讴歌赞颂
●区别“竟会”“竟至”竟能”
同:强调出乎意料
异:竟会:不赞成
竟至:不赞成(谴责更深)
竟能:赞扬
重点句④: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更,表示程度的加深或进一步。这个并列复句,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希望;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1. 区别“苟活者”、“真的猛士”。
苟活者: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3.“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七)、总结全文
1、课文结构:前两节:犹如序曲当中三节:纪念主体后两节:犹如尾声(回应开头)
2、线索:强烈的悲愤之情,一以贯之。
补充许广平:“真是一字一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
哭。”——许广平
[教师总结]: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八)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2. 归纳本文写作特点: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精辟,富有哲理,充满浓厚的抒情色彩;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再 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字数约300字。
【文本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悼念性散文,在文中作者鲁迅热情的赞扬了爱国青年临危不惧的反抗斗争精神,愤怒的揭露了帝国主义、反动军阀政府的凶残,痛斥了御用文人无耻的谎言和卑劣的行径文中作者的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记念刘和珍君》就是这样一曲赞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悲壮战歌,一支激励仁人志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深沉号角,一篇声讨反动势力的战斗檄文。全篇洋溢着悲愤炽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时代背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的思路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品味散文写人记事的语言,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层次设计】
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从刘和珍切入——讲述文章第二部分回忆刘和珍——分析刘和珍所做事迹极其性格
第二课时:把握文章思路——把握情感线索——分析重点语句——总结鲁迅性格
【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45分钟)
一,导入(2分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她的一篇纪念文章。
知人论世 (8分钟)PPT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十几部杂文集。
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背景介绍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事件过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写下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人物简介
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以此来称呼刘和珍等遇害青年,这是对他们的礼赞。
三,围绕人物,探究三四五节(30分钟)
《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题目为何用“记念”而不是“纪念”?
明确: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有些用语不是很规范。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2、文章主要纪念刘和珍,哪些小节主要记刘和珍的?记了她哪些活动?
明确:三、四、五部分——生活艰难中,定进步期刊,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3、由此看来,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4、描写刘和珍最多的是什么?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
明确: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5、写人时为什么选择写其生前的微笑和温和及其他情形?
明确: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
6、请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模式为刘和珍写颁奖词。要求:人物特征鲜明,句式变化多端,词汇五彩缤纷,修辞手法典型。字数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她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一个民族的良知;以坚决的反抗,唤醒黑幕之下的正义;以殷红的鲜血,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罪恶的子弹,洞穿她的身躯,却无法穿透她对自由的追求。她从容笑对惨淡与鲜血,殒身不恤,鼓舞后人奋然前行!
7、“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_”,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8、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文章是不是全用来记刘和珍?除了三四五小节描写刘和珍以外,其他部分写了什么?
明确:下节课解答
【作业布置】(2分钟)
课下再看几遍文章,理清文章结构,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哪几层?
【板书设计】(3分钟)
预定《莽原》全年——“毅然” 坚定追求进步思想
参加师大学潮斗争——“反抗”; 斗争精神
“微笑”、“温和”; 温和善良
“黯然”、“泣下” 卓识远见
前往执政府请愿并被戕害——“欣然” 爱国热忱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
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