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3篇(大气水平运动示意图)

大气运动 篇一

大气的运动(2课时)

教学目标:

1.  热力环流:a.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b.热力环流的产生及图示

2.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不同影响及图示

教学重点、难点: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影响风的各种作用力

知识结构:

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大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强度的唯独差异

气     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

的      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运     大气的水平运动    只改变方向的力:地转偏向力

动        阻力:摩擦力

大气水平    低气压中的大气,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北半球气旋)

运动形式    高气压中的大气,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北半球反气旋)

教学过程:

引入:冬季风带来了寒冷,夏季风带来了雨水,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全靠大气运动。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什么?

一、

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指出: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1)       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       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       水平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风。

水平运动梯度力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即风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

小结: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高度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3. 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

(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练习:图中①②③④⑤各点,                                     ①

气压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解:①=②=③,④>①(∵④海拔低于①,∴④气压高于①)          ④     ②      ⑤

⑤海拔高于③,∴⑤气压低于③。

判断:书p34《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③

①城区因工业生产与汽车等人类活动,气温高于农村,称为“城市热岛”。

②图中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③规划时应将有污染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距离之外。

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大气水平运动中所受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概念: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称为气压梯度,气压梯度使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力的产生:水平气压差

判断:右图所示的4点中

大气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的是  b                  a      b        d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c

③特点:a.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hpa)

b.力的方向⊥等压线

c.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b点风力最大。

(2)地转偏向力

①力的产生:地球自转。

②特点:a.仅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问:如何改变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b.自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

练习: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北半球风向的是  c

1006                                       1012

1008                                       1010

1010                                       1008

1012                                       1006

a                     b                    c                   d

( 3 ) 摩擦力

读图2.11《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①高空中因无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面平行。

②低空(近地面)因有摩擦力而使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

交角。

∴风向与等压线有无交角,可以判断风在高空还是在

低空(近地面)。

2、 风所受到的各种力的判断:

①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高气压指向低气压)。

②再确定风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③与风向成90°的是地转偏向力。

④与风向相反的是摩擦力。

小结:①从右图中可分析出风所在的南北半球,气压高低,高空还是低空。

②近地面大气在以上力的作用下:

低压中的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运动。

高压中的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运动。悠扬教案

大气运动 篇二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模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赶紧一起看看吧。

各位评委老师: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六、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一)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思考,并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内容的学习,体现衔接性,自然过渡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3、深秋季节,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4、在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3、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而晴朗的夜晚气温较低?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6、深秋季节,北方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7、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归纳总结: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主要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引入热力环流知识的学习。

大气运动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组成。第一课时中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本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课程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①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②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使地面增温,又以长波辐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④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⑤ 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活动”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利用大气保温和削弱原理解释自然现象。由于大气的受热过程复杂,环节多,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术语和名词,需补充大气的基本组成及影响,强调三种辐射的性质,理顺太阳、地面、大气和宇宙四者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

二、学生分析

新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教材比较强调知识的应用,这与初中地理学习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相关

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多的问题,人教版的高中地理3本必修教材中,必修1是最难的,教材的重难点也教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处理好这些重难点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是学生对学习这些内容有很大的兴趣,求知欲也较高。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际现象。

②掌握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

2.过程与方法

①列表比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通过读图、画图来分

析解释大气热力过程。

②运用大气热力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逐步的展开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②培养学生运用大气热力性质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难点: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1.教法

情景设问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略)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