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同学们带来的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优秀3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给您的同学。
年级:高一 备课组: 政治组
课题: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第 二 课时
课标要求: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学
重点
1、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
难点
2、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3、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
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是否有课件
有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
课后
补充
问题设计与
双边活动
授课内容
活动:设计几种分配方案,看谁设计的更能体现公平?
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公平之一概念的?你认为公平能实现吗?世界上有绝对的公平吗?
你认为实现了收入的公平分配对于劳动者和社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又是如何实现公平的?
你怎样理解效率这个概念?效率有公平什么关系?如何即做到效率较高,又能保证公平呢。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设计两个案例:
1、视频:茅于轼教授谈收入差距问题。
2、活动:5个人如何公平的分配一个蛋糕?
设问:茅于轼教授谈的我国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呢?
通过这个活动,谈谈你的感想?
有这两个案例引入收入的分配公平问题,从而引入本课。
(二)进行新课
(1)公平的含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60页,就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两种观点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公平的含义比较宽泛,我们这里学的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它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根据社会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按照他们都能够接受的规则处理相互的利益关系,在承认物质差别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它妨碍了效率,阻碍了生产的发展,结果使人民长期处于贫穷状态,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
(2)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注意课本上的第一段第二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看视频《xx大报告的相关内容》
通过xx大报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可以分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两个方面。
2,初次分配是如何注重公平的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二。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一)效率的含义
经济活动中产出和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二)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矛盾性: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原因: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②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结果能促使人民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具体措施: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民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习题反馈:1、下面关于效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程度
b.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c.投入越多,产出越多,这就是效率
d.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2、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是贯彻党和国家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等重大方针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
①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②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④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我国的规划中,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下列能体现分配问题上坚持维护公平的是
①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②扶助弱势群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三条保障线”
④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此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应不断完善税收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④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据此回答5-6题。
5、从孔子的话正确的一面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资料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d.必须严格防止出现收入差距
6、我们现在看来,孔子的话中不合理之处主要在于
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c.违背了“提高效率”原则 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
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课堂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在现阶段我国的分配方式中,为什么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也明确了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的重要性以及基本要求。
作业
《夺分王》的相关练习
教后感
一、教材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 1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
2、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2 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五、教学方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学以致用。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对学生的了解情况,与教材内容及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结合国家政策法规导入新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招聘启示1:
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
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
a店:30元/天
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
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学生回答
阐述理由:
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学习软件。
教师抓住学生所说的“工作效率”,进行设问:
什么是效率?
板书:
(一)效率与公平
学生回答:
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思考第二个问题:
1、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学生回答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材料展示
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
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5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300元,而从3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2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 是你的19倍。
你认为这公平吗?你还愿意干下去吗?
那么什么是公平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异的存在。这个差异是怎样的?
2、从公平含义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异公平吗?(不公平)还愿意干下去吗?(不愿意)因此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引导:
在我国收入分配中既要讲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探究第二个问题:
板书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我们看图片。(大锅饭的图片)
这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图片,它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他把中国带进富裕了吗?学生(略)
师:那么这样的平均主义,这样的没有效率的公平有意义吗?学生(略)那么 我们要怎样的公平?学生(略)要提高效率就要采取怎样的分配方式?如果只讲效率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学生(略)
师:好,请个同学总结效率和公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
板书: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板书:
2、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为什么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什么是兼顾公平?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追求效率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社会得到和谐稳定发展。
师导:
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效率优先,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播放《走进新时代》。这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前面短片《灰色震撼》反映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请大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既坚持效率又兼顾公平?(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
学生讨论
板书: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注意课本上的第一段第二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看视频《xx大报告的相关内容
通过xx大报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可以分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两个方面。
(2),初次分配是如何注重公平的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通过这两科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那么国家收入又是怎么分配的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重点。
九、板书设计
(一)效率与公平
1、效率的含义
2、公平的含义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十、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一些中心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由教师作答。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编辑整理的高中政治说课稿《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主要讲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以及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本框分两个目,第一目“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的重心是帮助学生理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第二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介绍效率的含义和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和难点在于理解我国为处理好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结合教材与现实,提高学生正视现实、理解现实和分析现实的能力,是实现本课知识升华的关键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举措,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和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实践能力,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并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2、教学难点: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二、说学情
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学习《经济生活》中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收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充满好奇与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本身生活阅历与视角的局限性,要全面确切地理解“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收入分配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是有难度的。所以如何深入浅出地创设情境,启动学生的思考与学习探究十分关键。
三、说教法
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社会调查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实地寻访、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进行课堂汇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学以致用。
四、说学法
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信息更为广泛,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如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提高兴趣应当是我们教学当中充分考虑的问题。本节课学生自学、搜集资料、讨论、动手等多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这种分配制度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即我们下面要学的内容。
2、合作活动、探究新授
招聘启示1:
现在电脑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
电脑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30元/天。
电脑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要求:会普通话,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
A店:30元/天
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学习软件可抽取10元佣金
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中学生学习软件,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
1、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
阐述理由:
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学习软件。
教师抓住学生所说的“工作效率”,归纳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讲提高效率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二个问题:
1、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
由学生的回答总结出: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当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活动:你选择在B店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了解了以下情况:
一套学习软件市场价是500元,而包括各方面的成本总共才300元,而从300元转化为500元的过程绝大部分是通过你的努力才得以实现的。但是B店的老板却轻而易举就获取净利润200元,你辛辛苦苦推销一套软件才获得10元的佣金,老板的收益 是你的19倍。
你认为这公平吗?你还愿意干下去吗?那么什么是公平呢?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1、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异的存在。这个差异是怎样的?
2、从公平含义看B店老板和你的收入差异公平吗?(不公平)还愿意干下去吗?(不愿意)
3、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
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
引导:在我国收入分配中既要讲效率又要求公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呢?
第二个问题: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大锅饭的图片)这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吃大锅饭的图片,它告诉我们当时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他把中国带进富裕了吗?那么这样的平均主义,这样的没有效率的公平有意义吗?那么我们要怎样的公平?要提高效率就要采取怎样的分配方式?如果只讲效率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
总结效率和公平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的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的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当然他们之间也有矛盾。
那么我们国家对于“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把什么放在第一位?
2、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为什么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什么是兼顾公平?
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追求效率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社会得到和谐稳定发展。正是由于我们坚持效率优先,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播放《走进新时代》。这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与我们前面短片《灰色震撼》反映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么请大家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如何才能做到既坚持效率又兼顾公平?
3、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注意课本上的第一段第二句话,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3、巩固练习、反思总结。
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分配问题,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谈谈自己对当前分配制度中坚持的效率优先和公平原则的认识,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4、课堂小结、布置预习。
通过这两科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那么国家收入又是怎么分配的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