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7篇荷花淀说课稿说指导思想,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荷花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来自德州市实验中学的教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荷花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战争”中的一篇。本单元有三篇讲读课,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荷花淀》和《赤壁之战》。这三篇课文《荷花淀》描写的是现代战争,其他两篇描写的是古代战争,《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的是个体英雄形象,《荷花淀》表现的是群体形象。与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淀》中的战争环境是清新的,宁静的,它的情节不事雕琢,语言的简洁清丽,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带给人们以清新的美感,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三、说过程
1、导入新课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点探讨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
(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
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边城和荷花淀说课稿
一、说大纲
《边城》《荷花淀》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课文。属于现代文阅读单元。这两课都是小说,应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这两篇课文从知识角度说,都着力表现一种人性之美。从思想教育角度来说,有利于让学生返朴归真,由《边城》感受上世纪初湘西少数民族纯朴的风情和善良的心灵。从《荷花淀》感受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一代妇女的崇高思想觉悟和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沈从文和孙犁的语言都具有清新秀美自然的特点。值得让学生反复体会摹仿。
二、说教材
这两篇课文写作年代不同,生活地域不同,一南方一北方,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纯朴情感,一种是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高尚情操。
《边城》是一部爱情悲剧,表现湘西苗族人民纯朴的心灵。《荷花淀》的`思想境界就不同了,是新型妇女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作品。
这两课的语文都十分优美,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有诗情画意。可作诗体小说,值得学生好好品味。
三、教法
这两课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
《边城》可以让学生先观看电影故事片,可以使用PPT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对作者的介绍,观看凤凰县城的优美景色。
《荷花淀》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白洋淀的视频资料。
从课堂活动上考虑,教《边城》可以让学生给课文加小标题,《荷花淀》可以让学生编故事提纲。让学生去分析结构。
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可以就课文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翠翠为什么哭?
可以进行比较阅读,把水生嫂和翠翠进行比较,或把祥林嫂和水生嫂进行比较。
教学程序可以有如下考虑:
1、用视频资料进行铺垫;
2、作者介绍;
3、分角色朗读;
4、概括段意;
5、讨论语言特色;
6、讨论主题。
四、说学法
鼓励学生查资料,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反复阅读体会语言精妙优美。
课堂上配合教师概括段意,讨论主旨。
体育课说课稿指导思想
本次体育课性质,是一堂实践综合课。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中,新授内容是正面双手垫球,课课练内容是中长跑耐力练习。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6个(手势)方面来说本次课。
1、说教学指导思想
建国60年来我国一共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对“学理”和“教法”进行了探究。学校体育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最高原则,对此,我们秉承张洪潭先生《技术健身教学论》思想:体育课必须以学习运动技术为主线,掌握运动技能,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说教学对象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45分钟课,他们身体协调性较差,好胜心强、耐力素质好、接受能力强。
3、说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内容选自人教社《体育与健康》,第七章内容,垫球是排球三大技术首要环节,学好垫球,会为以后学习传球和扣球动作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本次课教学重点是垫球动作手臂手型,以脚蹬地为主全身协调用力(侧面示范)。
教学难点是也手臂手型、用力源点即上下肢协调用力;中长跑中身心极点处理。
4、说教学程序(教学方法)
仍然依据苏联教育家凯诺夫三段教学模式。
首先,由我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课内容。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进行慢跑热身,每组小组长带领成员,在上课区域自行设计进行慢跑路线。教师提示有蛇形、方形、不规则形、也可以是场地上线条等。总距离约300米,时间为3分钟。
第二:我安排了七节双人徒手操。
1) 双人拉锯练习
2) 双人压肩
3) 同时蹲、起;一蹲一起;
4) 拉手侧迈步(配口令,示范一下);
5) 拉手绕圈(两个字要求:动作慢、距离远);
6) 背靠体转击掌(不抬脚掌,口令逐渐加快速度,示范一下);
7) 互背各三次 时间约为7分钟。
这样做理由有二点:
一、充分活动开各主要关节和肌肉,防止受伤;为学习技术动作创造更好身体条件。
二、给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空间,改变单调乏味跑圈模式,这也符合小场地上大体育课中国国情。
进入基本部分
调整学生队形,(做手势)教师站中间,学生站两边。教师说明今天要学习动作名称:正面双手垫球。然后做完整示范,这样做理由是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运动技术在学习初期,学生是通过视觉观察与模仿来建立动作表象与动作概念。所以,我在示范与讲解时,只注重动作重点与关键环节(整体方向结构与顺序),不会强调动作细节与局部问题。
对此,我这样讲解:
一、强调手型与接球部位,对于手臂要求:六个字,三个词(压腕、夹臂、顶肘)。
对于击球部位容易出错,我用圆珠笔标注一同学手臂正确部位打“√”错误部位打“×”。
二、强调发力点:力来自于脚蹬地,手是平动,而不是以肩为轴转动。
采用这样一些辅助练习:(边示范、边喊口令一蹲一起徒手练习,先原地、),约15次熟练后,基本定型,再行进间一步一动练习,练习次数约20次。
第二步:用重复练习法,击固定球练习(10次一换)。一人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原地击球动作,注意感受击球部位,和正确发力顺序。
第三步:用合作学习法,抛接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抛,一人垫(10次一换)。
本次课又只是3次教学第二次,况且学生一般都很着急完整练习,只练徒手或辅助练习,学生会觉得枯燥,所以,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两人对练,提高积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如果遇集体犯错问题,就口哨召唤学生,停止练习,靠拢纠正后再分散练习。时间约为22分钟。
基本部分复习内容是
中长跑量大,枯燥。学生不喜欢。但它反映是人心血管能力,是健康与否重要指标。因此,老师用鼓励性语言学生提高心理极点:“这个时间你们一定能行;你们尽力了就是好学生。”再教授一些克服生理极点技巧。如:1)调整呼吸,2)加大摆臂幅度,3)减小步长等等。
我具体做法是,设计一条安全校园路线,利用环境变化,转移注意力,降低疲劳感。男生约为1500m,女生为1200米。在学生必经点2/3处,设置未知惊喜(展示明星图片)。我这样做理由是:依据心理学家托尔曼认知论,让学生事前知道有奖励而不知道奖励结果,使学生有一种未知诱惑,从而更好完成练习。
结束部分
做拍手,拍臂,拍腿,抖臂,抖腿放松操,一边做一边说肌肉名称。
教师作总结,鼓励,表扬跑在前面和尽力同学。
5、通过教学程序拟达到以下目标:
5.1参与目标:新课程理念要求,为了一切学生,我们绝不抛弃任何一名学生。所以,要求100%学生参与到运动学习中来。
5.2技能目标:约80%学生能初步掌握与体会动作;50%同学能基本掌握垫球技术,长跑优生,男、女同学应该在6分钟内跑完。
5.3情感目标:本次课,通过双人徒手操、明星图片给予新鲜感,调节学生情绪,刺激学生情感,克服生理和心理极限,锻炼战胜困难意志品质。
整堂课负荷强度由低到高,因为有什么内容,什么顺序,所以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练习密度约40%。
《荷花淀》高二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30分)
1、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10分)
《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高一年级学习现代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高二学生在此基础上则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培养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能力,后一单元的重点则是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这里体现了知识结构循序渐进、能力培养不断加深的逻辑顺序。
2、教学目标(5分)
这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根据这个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设订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三个目标不仅有认知目标,还有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依据(10分)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的依据:
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荷花淀》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形象,她们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他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依据:
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各知识点简析(5分)
诗体小说:是诗化了的小说,它选择优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运用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的语言,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说教法:
1、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依据(7分)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准备使用的教具、学具和其他教学手段(3分)
《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请丽的诗化了的小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色,本课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通过展示白洋淀优美的风光,播放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审美享受的境界,同时运用课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INTER网上去浏览有关孙犁的生平、创作特色,《荷花淀》的评价、关于“诗体小说”等知识,然后在进行信息的筛选,从中选择有效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成POWERPOINT,用于课堂交流。这样将会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让学生感觉到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的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10分)
1、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其依据(5分)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每个人终身不断地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决不是学习的终点。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课主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5分)
本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40分)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在优美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教学目标,作为预期的学生行为变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因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开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简单明了地揭示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让他们把学习目标指向掌握目标。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然后用四字短语精要地概括情节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了,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文章精彩的对话有好几处,老师通过精讲“话别”这一段,然后通过练习法,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
“话别”这一段,先分角色朗读,然后让学生来评价他们读得如何,是否把人物的语气,人物的感情读出来了。通过讨论评价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然后再播放视频,让学生看教学电视片中演员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集体朗读(女生扮水生嫂,男生扮水生,老师读旁白)
关于“探夫”前的一段对话,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法来揣摩。先播放视频,然后让学生选择每一句话对应的人物的性格,并说出选择的依据。
其他的对话则由学生课后去品味。
在对语言的品味的基础上由学生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总结出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法。
五)、品味鉴赏,把握特征
作为“诗体小说”的代表,《荷花淀》独具艺术魅力。这个特征主要通过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写来把握。
1、对于“月夜编席”的描写
老师有感情地朗读1―3,学生合上书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这几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这些景物又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老师读完后,学生凭记忆回忆描写的景物,然后补充完整第3小节中抽掉的有关景物描写的修饰性的词语和比喻性的句子,让学生体会两者不同的艺术效果,然后体会这段文字的意境。然后播放有关的视频,加深学生对于这段描写的理解。
通过分析,得出文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选择了优美的景物,运用了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即景物美、语言美、意境美,使孙犁的小说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描写清新雅丽,婉约流畅,富有诗歌的韵致。
2.学生分析“伏击前的景物描写”
学生根据前一段的分析,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一段是如何体现景物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启发学生可通过抽掉修饰性的词语和更换景物的喻体来加深理解。
3.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分析,让学生概括诗体小说的特征,并且介绍“白洋淀派”,让学生充分体会“诗体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重要地位。
六)总结课文,加深理解
通过总结,了解《荷花淀》独特的艺术魅力,巩固本文所设定的目标。
七)课外练笔,能力迁移
从孙犁的另一篇小说《风云初记》中选出一段人物对话和一段景物描写,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能力去鉴赏,实现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高中语文《荷花淀》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30分)
1、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10分)
《荷花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现代小说,按照新教材的编排顺序,高一年级学习现代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高二学生在此基础上则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培养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的能力,后一单元的重点则是欣赏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这里体现了知识结构循序渐进、能力培养不断加深的逻辑顺序。
2、教学目标(5分)
这个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根据这个目标和本文的特点,设订三个教学目标:
1)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3)学习白洋淀地区人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三个目标不仅有认知目标,还有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依据(10分)
教学重点:学习以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理解 “诗体小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的依据:
小说的三要素是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本单元的重点就是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荷花淀》塑造了一群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形象,她们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解放区妇女的特点,他们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识大体、明大义,坚强勇敢。而作者主要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她们的,因此,我把这个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的依据:
在现代文学的长廊中,孙犁作为“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独具艺术魅力。《荷花淀》是一篇取材于战争年代并以一次激烈的枪战为中心事件的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它与一般意义上的战争题材小说有着截然的区别。它没有具体描写战争中的硝烟弥漫、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而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景物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学生初次学习这种作品,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4、各知识点简析(5分)
1)诗体小说:是诗化了的小说,它选择优美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运用清新自然、富有韵味的语言,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富有浪漫主义
色彩。
2)、
一、说教法:
1、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依据(7分)
1)朗读法: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对话中潜藏的深层含义,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
2)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碰撞,并且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练习法:学以致用,通过练习法,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性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准备使用的教具、学具和其他教学手段(3分)
《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请丽的诗化了的小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特色,本课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课件。通过展示白洋淀优美的风光,播放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审美享受的境界,同时运用课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果条件许可,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INTER网上去浏览有关孙犁的生平、创作特色,《荷花淀》的评价、关于“诗体小说”等知识,然后在进行信息的筛选,从中选择有效信息,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制成POWERPOINT,用于课堂交流。这样将会有助于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可让学生感觉到自主学习、资源共享的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说学法(10分)
1、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其依据(5分)
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每个人终身不断地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决不是学习的`终点。学校教育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本课主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5分)
本课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40分)
一)导入课文,创设情境
(在优美的《高山流水》乐曲声中,徐徐展开白洋淀的风光图片,老师再用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境界,使学生进入审美享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教学目标,作为预期的学生行为变化,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因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开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简单明了地揭示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让他们把学习目标指向掌握目标。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积极、愉快的情绪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因此,在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然后用四字短语精要地概括情节就可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了,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本文没有具体描写人物的外貌、服饰等,而是通过简洁传神的对话来描写人物丰富内心世界,从而使人物栩栩如生。因此,通过品味人物的对话,让学生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一、说教材
二.说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在表现人物和推动故事发展方面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把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两处人物对话,一处细节描写,两处景物描写”。课堂上主要采取分角色朗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解读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三、说过程
1、导入新课
战争,在人们的心中往往是残忍的、恐怖的。许多作家在描写战争时,总是不惜笔墨浓笔重彩铺写硝烟弥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别样的方式来写战争,孙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淀》就是这样的优秀作品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⑴学生朗读课文,概述文章故事情节,列出小标题(对学生来说,大体概括小说的情节不成问题,在这里要求用四字小标题概括,更进一步训练学生语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话别(开端)--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就整篇文章发问:主人公是谁?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订正,明确: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此问题主要关系到对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认识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点探讨
1)两处人物对话。
A.鉴赏“夫妻话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①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力求读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②鉴赏对话
问题:请运用联想和想像,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说说这些话语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这些对话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a“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关心)
“怎么了,你?”---水生嫂察言观色,感到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细心,机敏)
(以上几句,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细心、稳重的性格和对丈夫的忧虑与关心。)
b“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境是十分复杂的,在责怪当中含着赞扬。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摆正了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
(以上几句对话,可用词语替换法或比较重音语气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小结:“夫妻话别”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人物语言能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分角色朗读学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动员和鼓动;其次,学生的阅历所限可能使他们理解成年人的内心和情感会有一定难度,解决办法是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和联想,彼此交流探讨。)
B.鉴赏“商量探夫”一节的人物对话。
③学生分角色朗读“商量探夫”时五位妇女的对话,体会人物各自不同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
④赏析对话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活画出这个女人的含蓄、聪明伶俐。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表现出该女人直爽开朗的特点。
“听他说,敌人要在同口安据点……”是水生嫂说的,表现了她心细、考虑问题周到、善于思考的个性。
“哪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可见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语,有点冒失。
“我本来不想,可是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活画出一个羞涩忸怩而又十分可爱的形象。
小结:作品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如此,而且能形象地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设置对这一部分的赏析,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人物语言能够体现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存在的问题可能是学生对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不够准确,可以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逐个讨论。)
2)细节描写
分析鉴赏一个细节。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3)鉴赏景物描写:
①放朗读录音:从“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②问: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由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问: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水生嫂们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结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及和谐的氛围,也为下文伏击战环境作了铺垫。)
3朗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一节。
这里只有两句话,一句写荷叶,一句写荷花,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不但形象逼真,而且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这里是荷叶荷花,也是铜墙铁壁,是监视敌人的哨兵,也就是埋葬敌人的战场。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4)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5)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4、布置作业
⑴赏析文中“寻夫未遇”归途中的对话描写。(举一反三)
⑵赏析文中三处关于“捞”和“丢”细节描写。
四.效果分析
经过这一堂课,学生对人物对话,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能够有深刻的认识。
板书设计:(略)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说课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孙犁的《荷花淀》。下面我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介绍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教材分析
《荷花淀》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的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荷花淀》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
二、教法学法
我把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课堂上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商量探夫”两段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达到让学生掌握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理解小说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2、学习运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能力目标:1、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掌握学习小说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伟大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分析水生嫂及其它女人的性格特点,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
2、分析小说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体悟人物身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
四、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了解作家孙犁及“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小说写作背景、掌握生字新词、熟读课文、100字概括小说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河北省有幸落下一块,这就是荷花淀。
2、检查预习,梳理情节脉络
⑴ 作家作品
⑵ 概述文章故事情节(100字,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⑶ 小标题 (主语都是水生嫂)
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
⑷ 主人公是谁?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
3、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阅读课文,找出景物描写部分,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例如:“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为全文确定了一个基调,整篇文章都是在这种银白的美景下进行的。
为人物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景物描写对人物起到的一种衬托作用。
4、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1)、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
(2)、思考:人物的语言、语调可否改变?变了试一试。
5、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⑵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6、小说的情感: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小说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而是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这此普通人所具有的纯美的人性、崇高的人格,是正义的基础和源泉,蕴藏着战胜侵略者的巨大力量。
7、概括“荷花淀派”的艺术特色
散文式清新秀美的语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细腻的描写中开拓诗一般的意境。
8、小结课文:
本文作为战争小说的独特之处:作者为了表现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虽然反映的是残酷的战争年代,但是他不是通过渲染战争的残酷来表现人物的革命英雄主义,去歌颂爱国主义精神,而是通过展现人物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来刻画人物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而歌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以在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残墙断垣,看不到硝烟烈火,看不到血污泪痕,看到的是明月,清风,荷香,银白的湖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箭……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
9、布置作业
写一段对话描写。要求:期中考试后,你拿着一份满意或不满意的试卷给家长,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描写你与家长之间的对话,要能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100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