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大家分享14篇幼儿园说课稿 《朋友船》,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说课稿 《朋友船》
本学期我们订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班语言中的一则童话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对独生子女自私、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故事后半部分情节中船破了,海中动物劝大家离开这只危险的船,可动物们感情深厚,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幸好最后把洞补上,才幸免于难。我觉得这一情节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动脑筋,不能认死理。于是我紧扣《朋友船》这一主题对该故事进行改编,所编情节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为幼儿创设的问题情境,适合大班的幼儿,故在大班组织了本次教学活动。
一、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三、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更多精彩的幼儿园说课稿推荐: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抓迷藏》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植树造林》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 《我喜欢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耳朵上的绿星》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 《神奇的电话号码》
朋友船幼儿园大班语言说课稿
本学期我们订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班语言中的一则童话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对独生子女自私、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故事后半部分情节中船破了,海中动物劝大家离开这只危险的船,可动物们感情深厚,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幸好最后把洞补上,才幸免于难。我觉得这一情节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动脑筋,不能认死理。于是我紧扣《朋友船》这一主题对该故事进行改编,所编情节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为幼儿创设的问题情境,适合大班的幼儿,故在大班组织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4、修帆的经过:又一个悬念问题:小动物得救了,可船为什么不往前开?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当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时,让幼儿去倾听小动物们的争吵,这里又有倾听能力的训练。听争吵、说争吵、辨争吵这一过程,改变了以上活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扩展经验:帆应该用布制作。最后一个情节,小动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更为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5、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乘船的动作出教室自然结束。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
本学期我们订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班语言中的一则童话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对独生子女自私、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故事后半部分情节中船破了,海中动物劝大家离开这只危险的船,可动物们感情深厚,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幸好最后把洞补上,才幸免于难。我觉得这一情节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动脑筋,不能认死理。于是我紧扣《朋友船》这一主题对该故事进行改编,所编情节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为幼儿创设的问题情境,适合大班的幼儿,故在大班组织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4、修帆的经过:又一个悬念问题:小动物得救了,可船为什么不往前开?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当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时,让幼儿去倾听小动物们的争吵,这里又有倾听能力的训练。听争吵、说争吵、辨争吵这一过程,改变了以上活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扩展经验:帆应该用布制作。最后一个情节,小动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更为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5、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乘船的动作出教室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朋友船》含反思
导读: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
本学期我们订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班语言中的一则童话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对独生子女自私、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故事后半部分情节中船破了,海中动物劝大家离开这只危险的船,可动物们感情深厚,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幸好最后把洞补上,才幸免于难。我觉得这一情节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动脑筋,不能认死理。于是我紧扣《朋友船》这一主题对该故事进行改编,所编情节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为幼儿创设的问题情境,适合大班的幼儿,故在大班组织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4、修帆的经过:又一个悬念问题:小动物得救了,可船为什么不往前开?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当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时,让幼儿去倾听小动物们的争吵,这里又有倾听能力的训练。听争吵、说争吵、辨争吵这一过程,改变了以上活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扩展经验:帆应该用布制作。最后一个情节,小动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更为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5、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乘船的动作出教室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朋友船》是一个非常具有讲述性的故事且充满想象和幻想的色彩。能够触动幼儿思维灵感,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我将这节课目标定为:了解并能讲述故事内容,知道朋友间应该团结互助。整个活动上下来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班幼儿对看图讲述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部分幼儿还是仅仅关注在小动物之间所发生的事,但是在由故事引申出来的道理感悟这一方面却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可能是我在引导深入的部分并没有处理好,仅仅让孩子们的认识和关注点停留在表面的一些东西上。活动中也有少数幼儿是不愿意表达讲述的,也有的是答不应问,可能这些孩子在表达方面还是需要帮助提高。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和孩子们都能够有所进步。
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朋友船》
本学期我们订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班语言中的一则童话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对独生子女自私、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故事后半部分情节中船破了,海中动物劝大家离开这只危险的船,可动物们感情深厚,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幸好最后把洞补上,才幸免于难。我觉得这一情节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动脑筋,不能认死理。于是我紧扣《朋友船》这一主题对该故事进行改编,所编情节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为幼儿创设的问题情境,适合大班的幼儿,故在大班组织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海上遇险: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部分,先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让幼儿预料事情的发展,开放的问题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让幼儿为救小动物想办法,教师用急切的话语,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小动物担心。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表述,给每位幼儿说话的机会。接下来一个问题情境:二个救生圈,要救三个小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让幼儿以小熊的身份来处理问题,再次激发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
4、修帆的经过:又一个悬念问题:小动物得救了,可船为什么不往前开?引发幼儿仔细观察,当得出帆破了要修帆时,让幼儿去倾听小动物们的争吵,这里又有倾听能力的训练。听争吵、说争吵、辨争吵这一过程,改变了以上活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扩展经验:帆应该用布制作。最后一个情节,小动物用衣服做帆,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故事的艺术魅力,更为小动物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困难的精神所感动。
5、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乘船的动作出教室自然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朋友船》说课稿
本学期我们订了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中班语言中的一则童话故事《朋友船》十分有趣,对独生子女自私、以“我”为中心的现象有较大的教育意义。但故事后半部分情节中船破了,海中动物劝大家离开这只危险的船,可动物们感情深厚,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幸好最后把洞补上,才幸免于难。我觉得这一情节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太相符,遇事首先要动脑筋,不能认死理。于是我紧扣《朋友船》这一主题对该故事进行改编,所编情节是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也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为幼儿创设的问题情境,适合大班的幼儿,故在大班组织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设计时我注意遵循了以下原则:
1、注意儿童获得经验的原则。设计时,我先考虑到幼儿已经获得的经验。前几个星期,幼儿学过了律动《小木匠》,对木工工具及劳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有一次美工区中,一幼儿画了一只有帆的船,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我作过简单的介绍。通过活动,丰富词汇,拓展幼儿作帆的材料等知识,这些都是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吸收的主要是语言信息材料,但也包括那些与语言有关的其他信息材料。新大纲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在设计活动时,除了语言,还有音乐、动作、科学等不同发展领域活动的因素存在,也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要求揉合于本次语言活动中,如思维、情感、常识等。
3、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
我们知道,教师参与活动必须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中,不少环节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设计上注重启发性,并给予积极的应答,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幼儿学得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根据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发展制订了如下二条发展目标:
1、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学会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发展思维能力。
2、体验团结协作,战胜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身临其境,主动观察画面内容,切身体会到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心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和其他老师一起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造船、上船、海上遇险等呈动态化,更加迎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目标与设计原则,我精心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
1、导入活动: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以听声音猜猜干什么的形式,让幼儿很快进入情境中。
2、造船、上船:主要是经验的分享、整理。在仔细观察画面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动词,结合园“科学认读”课题,有意渗透。让幼儿初尝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一年级上册课文第2课的《小小的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教学程序、教学思想五个方面对本课设计做介绍: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文中写了―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
本课教学目标是:
1、图文结合,在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中认识10个字。
2、会写4个生字。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本课的重点:
1、学会认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会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本课的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领悟星空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件、卡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程序,主要设置七个环节。
(一)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课件,播放谜语,让学生猜一猜,从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培养了他们认真看的习惯,并能一边看一边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阅读主体,应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地位。因此,我设计以下阅读环节:
1、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我先范读课文。这样,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学生就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
2、再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告诉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借助汉语拼音的办法读准字音
3、多媒体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教师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4、认读偏旁。
5、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相信学生的认读兴趣会更加浓厚。
(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学习诗文,引读激情
(1)出示课件
问:a、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抽生读前两句。
b、什么样的月儿什么样的船?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小小的船怎么样?
c、找学生读第3句。问: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了什么样的星星,什么样的天?
(2)多形式朗读,体会感悟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表演是儿童思考、再现生活的基本方式。因此,我设计这样的演读方式:自由演读、个别演读
(四)课间休息。
听音乐,练习背诵课文。让我们轻轻唱起《小小的船》(放歌曲)伴随歌声,学生将会进入美妙的境界,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促发他们欲飞上月亮船的美好心愿。
(五)指导写字。
学生对于写字感到很枯燥,我通过课件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
(六)课后延伸。
通过风景图和古诗的熏陶,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将自己定位于各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独特体验的基础上,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愉快,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达到教学目的。
一、课程教材
(一)学科教育价值分析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四方面。
音乐课中,学生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活动,他们通过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在主动参与中既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也是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同时,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二)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围绕“飞翔的梦”这个主题安排了三首聆听歌曲,两首学唱歌曲。其单元训练的目标是通过对抒情、优美的音乐的聆听、表演等手段来表现一种美好的意境或幻想。《小白船》是这一单元中一篇要求表演唱的内容。它是一首朝鲜童谣,表现了出优美宁静的童话世界。歌曲旋律简单,舒缓平稳,音域跨度不大,又采用了节奏特点十分鲜明的3拍子,因而同学们非常容易掌握。但歌曲表现出的宁静、诗意的画面却是同学们很难深入理解的。
(三)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对音乐学科的教育价值和教材的分析,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置的:
1、学唱歌曲《小白船》,初步体验用二声部合唱歌曲。
2、能与同伴合作,用唱、奏、舞等形式进行表演歌曲。
3、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发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白船》,并与同伴合作,用唱、奏、舞等形式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二声部的合唱。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唱本首歌曲的对象是五年级小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比如本节课中的三拍子的节奏特点、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等,并且授课班级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敢于表达和表现,活泼好动,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根据他们的这些特征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儿歌导入,用画面的视觉美、儿歌的节奏美,激发并引导学生想象力,了解歌曲的知识点;通过积极交流、问题讨论评价、学唱歌曲、创编展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个性表演,诠释对歌曲的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
(一)模式简介
我校音乐学科围绕学校“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课题展开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就是以问题为任务,贯穿学习过程,驱动学生自学,教师组织、指导、引导,帮助每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有所得。
(二)模式的合理利用及操作流程
本节课紧紧围绕学校课题模式,结合我们的音乐课堂模式,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节奏小屋;环节二赏心悦目;环节三童心放歌;环节四星光灿烂。下面我具体来说说各个环节的设计:
环节一:节奏小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音乐课上,教师用同学们喜欢的卡通形象“音乐小精灵”引出儿歌导:“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越圆;月儿圆圆,像个银盘,转呀转呀,月转越弯。”通过节奏训练逐步升级,既营造了轻松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让学生在体验中充分练习了3/4拍的不同节奏型,紧密联系了本节课的歌曲节奏特点,奏响了一课的序曲!
环节二:赏心悦目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我们的音乐课堂模式中设计的“赏心悦目”环节,主要就是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本节课,由师生谈论关于月亮的诗歌、儿歌、歌曲导出歌曲,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先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感受歌曲,在聆听、交流收获中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是3/4拍,歌曲的旋律柔美、宁静。这样,学生对歌词、歌曲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并为新歌的教学打下基础。这就是我们模式中的问题驱动,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质疑探究,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也是对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
环节三:童心放歌
本环节实际就是学唱歌曲,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所在,设计时紧紧围绕“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先自主感受、跟唱歌曲,接着教师范唱,抽生唱,指导唱,学生练唱,集体唱。在师生互动,循序渐进中,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歌曲的主旋律部分。
本节课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在突破难点时,教师和一名学生先范唱二声部合唱,让学生聆听二声部合唱的效果;接着教师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选择学唱低声部旋律,重点指导低声部的学生进行学唱;最后组织高、低声部合唱二声部,教师指导纠错,逐步形成二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做到学生会的不教,自己能解决的不教,在学生学唱二声部有困难时,及时给予示范、指导、纠正。有效课堂教学“六不六要”得到了体现和落实,教学重点、难点逐步突破。
环节四:星光灿烂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且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本环节,在学生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通过唱一唱、拍一拍、奏一奏、舞一舞《小白船》,分组创编,合作表演,然后展示成果,相互交流与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体验和表现,加深了对这一音乐作品的感受,获得审美体验。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高潮,是目标是否完成的重要体现,是音乐教学的根本所在。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视听结合法。《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结合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手段,用歌声、琴声、语言、动作等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融洽、充满生机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聆听、想象、跟唱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问法:
环节二的提出问题: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你有什么收获?通过问题驱动,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质疑探究,解决问题中,对歌曲有循序渐进的理解。
3、讲解、示范法: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歌曲情绪分析、学唱、分声部合唱教师进行讲解、指导、示范唱。整节课,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准确的引领示范,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4、创编法:主要体现在第三环节:创造表现、体验成功。通过唱一唱、拍一拍、奏一奏、舞一舞,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体验和表现,发挥个性特长,使他们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角。
总之,我们根据不同环节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四、教学手段运用
(一)信息技术应用: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本节课信息技术主要是:ppt课件和教学光盘交替使用。课件的动画画面、可爱的卡通形象、优美动听的歌曲,把学生带到了梦境般的童话世界,给学生视觉上强有力的冲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课件上节奏型的直观展示,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光盘的使用激活了教材,优美、动听的范唱,为学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了辅助作用。
(二)板书设计:一节课的板书是这节课的眼睛。本节课板书内容为歌曲的节拍和歌曲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歌曲,逐步用板书明了的将歌曲的情感、情绪、意境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提示、引导学生有感情、准确地去演唱歌曲,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课堂评价:
《课程标准》提出:对音乐课程的评价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本节课的课堂评价贯穿始终。首先,教师的评价:教师课堂上关注学生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学习兴趣等,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课前活动结束后教师的评价小结;学生交流讨论、学唱中,教师及时的点评、鼓励;创造表现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关注那些不敢大胆表现的同学,及时评价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团体,都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其次,学生的评价:课前活动结束后学生的鼓掌、竖大拇指,既是对自己的鼓励,也是对同伴的肯定。同学们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自信满满地进入音乐课堂;创编合作中,同伴之间相互鼓励、帮助,更多的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总之,本课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我们的设想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今天,听了五年级的一节音乐课——《小白船》。我将从学生的说、教师的教、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课。
一、学生的学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节课一开始的课前活动“用你喜欢的节奏读一读儿歌”,从学生参与表现看,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到了音乐课上,所谓“课伊始趣亦生”;接着在聆听歌曲、读歌曲节奏、学唱歌曲、编创活动中,学生听得认真,发言积极,自主学唱歌曲有方法,创编活动有特色。并且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热情高、参与有效果、展示有成果。整节课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学生都动了起来。整节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
二、教师的教
本节课,紧紧围绕“先学后教,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老师在熟悉音乐教材中,创造性地编排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中,老师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注意挖掘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在教师先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通过看图片《月亮船》、读节奏,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了歌曲节奏感、旋律美,引导学生从音乐旋律中充分感受歌曲;接着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聆听歌曲,自主感受后在交流讨论、评价中进一步体会歌曲情境。学唱歌曲时,教师抓住歌曲重点和难点,化繁就简,学生会的不教,自己能解决的不教,在学生学唱二声部有困难时,及时给予示范、指导、纠正。有效课堂教学“六不六要”得到了体现和落实。编创活动环节,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创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既关注学生的全体参与,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整节课,教师动情的演唱,生动、有趣的讲解,准确的引领示范,为启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力发挥了主导作用。本节课,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轻松的音乐活动情境中合作,共同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效果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均完成。
四、意见和建议:
1、本节课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只有简单几张幻灯片和光盘录音交替使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强有力的视听冲击会更加激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如果ppt课件画面更生动、充满梦幻色彩,效果会更好。
2、现在提倡“三靠近”,要求音乐课的课堂乐器要充分利用起来。本节课创编环节四名学生用了三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是不是可以有更多学生拿起更多的打击乐器参与到为歌曲伴奏中来。
3、在学生展示成果时,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师生合演,师生距离拉近,关系显得更融洽,课堂气氛更和谐。
《水果船》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水果船》是大班美术活动的内容,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来描述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表现和创造出来,进行合理想象和艺术创编。这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艺术领域的要求。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扼杀幼儿的想象与创造。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认知目标:了解不同水果的特征
2.能力目标:能根据水果的形状特点画出不同的水果
3.情感目标: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根据对活动目标的分析,我将本次活动重点确认能够画出不同种类的水果,难点是如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逐渐发展。他们已能开始真正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描绘周围事物,表现自我经验。他们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能用画笔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能充分体会生活中常见事物的美,并能发挥想象亲自画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三、说活动方法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观察法、发现法和游戏法,结合多媒体技术方法,引导幼儿用心感受美和发现美,自己动手动脑,提高表现美和创设美的能力。
四、说活动准备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教师,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形象直观、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幼儿须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来获取知识经验。因此,在开展本次活动前,我做了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生活中不同种类的水果,有基本的绘画能力
2.物质准备。准备各类水果卡片一套,白纸、画笔若干,水果头饰。
这些准备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则。
五、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我将采用儿歌《来来,我是一只……》的方法导入主题――水果。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我以“水果船”的故事作为一条主线贯穿活动的始终,即帮助更多水果过河。
(二)展开部分
第一步我将先通过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你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让幼儿讨论水果的特征。接着多媒体出示不同的水果挂图,一边看一边进行讲解,帮助幼儿能够找出不同水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第二步,我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一个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将进行个别指导,对幼儿进行及时鼓励。画完后让幼儿跟其余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价自己的作品,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第三步,我通过故事问题“很多很多水果想过河,小朋友们我们怎么样才能帮助它们”,引导幼儿尽可能多地画出不同种类的水果。然后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小结部分
最后我将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的评价,对每幅作品都进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幼儿价值观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采用让幼儿和我一起动手布置“水果墙”的方法进行活动延伸,展示幼儿的作品。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一、说教材:
《小白船》是一首朝鲜童谣,歌曲优美而抒情,采用三拍子节奏,生动地表现了“船儿”在河中摇曳的形象。全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表现了小朋友在仰望宁静的夜空时所产生的美好的想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视唱能力,独立唱本首歌曲很容易,但想把歌曲演唱好并且二声部演唱和谐不太容易,尤其是歌曲中对位的合唱难度较大。
三、教学目标:
1、复习三拍子节奏特点,并能够准确的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能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轻轻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
2、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憧憬美好的生活学习用优美、连贯、统一的声音演唱。感受歌曲特点,拓宽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能够优美、和谐、自然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是声部演唱的均衡统一。
五、说教法
1、情景导入法:设置山谷之中的氛围即创设情境还锻炼演唱能力。通过优美的图片、音响导入即创设情境又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其中的感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演唱探究法: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这一要求,我设计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现的流程,通过学习,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不但会聆听音乐更能表现音乐。
3、巧妙利用,科学整合:多媒体的使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而言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把学生不容易接受的演唱曲谱通过课件的.一层层的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乐于去唱,喜欢去学,大大地提高了授课效率。
六、说学法
1. 自主体验
学生聆听、演唱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与体验;使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展开丰富的想像,让学生大胆表现歌曲。
2. 和谐合作
音乐课堂中的合作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前提。尤其是本课的合唱教学,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培养了学生合唱能力的同时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环节
我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做到层层推进,循序渐进,把握好重点和难点
一、回声游戏--创设情境:为了创设音乐情境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进入到山谷之中的教学氛围来。营造轻松环境,此环节的设计即让学生进行了发声练习让他们体会声音的统一和高位置,使枯燥的发声练习让学生更加喜欢,分散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创设情境――介绍新歌:我们就这样在一起玩的可开兴了,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看到蓝蓝的天空上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多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出示课件聆听歌曲,学生静静体会歌曲旋律的美。
三、歌曲学习―― 体会意境: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引导学生体会节奏特点。通过不同形式范唱,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了解,避免了体验形式单一的单调性,先学好歌曲的第二声部为学习合唱打下基础。
四、组织表演――调动兴趣:对于五年级的合唱课如果不加以调动的话就会显得很沉闷,通过让学生感受意境,让学生边唱边表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歌曲,进而能够把歌曲唱的更好。
四、合唱教学----形象直观:合唱教学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介入丰富了学生的视觉享受,将抽象的音高教学内容,先出示第二声部的旋律再出示第一声部的旋律,通过音乐图形谱的利用,使其直观化、具象化、简单化,从而让学生顺利掌握音高概念,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信心。让学生随着音乐用手画出旋律线、看着旋律线来哼唱、再模唱,找一找难唱的地方来唱。起伏的歌词暗示着旋律的高低、走向,这样做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音准的把握能力,无形中解决了本课识谱的问题。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掌握好音高,巩固歌曲旋律的掌握,积累读谱经验。
五、创造表现――享受过程:在学生能熟练演唱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竖笛为歌曲伴奏,还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即兴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打击乐器组、演唱表演组和竖笛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体验和表现,加深了对这一音乐作品的感受,获得审美体验。这里我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来表现歌曲,可以是身体语言、也可以是打击乐器。门德尔松说过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让学生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教学成效更加明显。
大家好!
四年前,当新课改的春雨沐浴我们的时候,我们感觉凉丝丝的,但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座的老师们都在这场春雨中茁壮成长起来了,你们都是新课改的精英,所以,我很有幸来到这里,把我们共同研究的《小小的船》这一课,说给大家听一听,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方面说起:
一、课程理念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空白点
四、教学方法
五、学生学法
六、教学流程及策略
一、课程理念: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七课,本课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这首诗歌用通俗易通的语言,把蓝蓝的夜空里群星闪烁、月儿弯弯的美景活灵活现的描绘出来。全诗极富有想象力、意境优美,把弯弯的月牙比作小小的船。课文插图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将书包挂在月亮船尖上,坐在船上遨游夜空,看到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又要挖掘出诗歌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所以,教学中我们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从而认识本课九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只”的用法。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亮的愉快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空白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难点:理解诗句和内容,展开想象。
空白点:你坐上月亮船会看到什么?假如有一天,你飞上蓝天你会做什么?
四、教学方法:
1、创设许多情境:如谜语引入,音乐欣赏,夺星星等。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同桌互读,互认、互检生字等。
3、“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方法。
为此,我们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缺少生字的儿歌,小星星等,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
五、学生学法:
1、诵读法
2、自主合作认识生字的方法。
3、启发学生如何想象。
六、教学流程:
(一)唱一唱,贴一贴,激发兴趣。
首先用谜语导入“一闪一闪亮晶晶,好象无数小眼睛,挂在天空放光明。”然后师生一起唱《闪烁的小星》!最后让学生再次边唱边跳、把星星贴到蓝天上。
[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边歌边舞把星星贴在黑板上装饰的巨幅“蓝天上”,创造性地把夜空移到了孩子们眼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景,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课堂上。]
(二)说一说、想一想,趣中揭题。
这里老师提出了四个问题:
1、星空还缺少什么呢?
2、平时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3、让学生说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飞上蓝蓝的夜空。(点课件)随即老师问第四个问题:
4、说说刚才看见了什么?
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关键时刻,引入课文。板书课题
[在这里,由浅入深的提问,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这种角色体验中,进入情境。]
(三)读一读、想一想,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识字。
分4步完成:
(1)打开书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和同桌交流识字。
(3)检查认字情况。(小组比赛)创设情境:课件出示静止的星空图。(点课件)教师点星星变成生字,学生念出后,生字变成星星飞回天空。
(4)送生字回家
2、教师精心导读。
“以读为本、以读代讲”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的宗旨。所以,我准备分三个阶段进行“读”的教学:
1)、初读阶段:
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然后及时检查。
2)、品读阶段:
(1)引读。
老师范读之后让学生给老师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老师告诉学生要读好弯弯、小小等叠词。
(2)美读。
让学生带着独特的情感去读,要求以声传情。
(3)演读——加上动作读
[这一个环节,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没有分析讲解,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放手让学生大胆发现、自主识字、快乐诵读、自由探索、尽情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唱一唱、说一说,趣中求新。
1、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
2、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飞上太空,你会做什么呢?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读和背,还要鼓励孩子不断的创新,在这里,教师精心营造了一个让孩子放飞梦想的情境,让孩子在这个情境中,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尽情地表现。]
(五)作业拓展延伸。
1、当小歌唱家:唱星空;
2、当小诗人:写星空;
3、当小画家:画星空。
[多样化、个性化的作业布置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延伸,给学生创设了大胆想象的空间,学生多彩多姿的个性会得以飞扬。]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高兴在此与大家交流,共同成长。我今天执教的是部编办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小小的船》,。下面我将从课标及建议、教材、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环节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简单说明。
一、说课标及建议:
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其中指出: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进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建议:
1.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
3.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二、说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部编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本课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的比喻,大量的叠词短语描写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读起来朗朗上口,亲切自然,韵律感强,便于孩子在读中陶冶情操,激发想象。
三、教学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写作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定为:
1.想象画面,初步感受夜晚星空之美,体会作者对美好的情感。
2.掌握含有“的”字的短语,并能运用自如,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法是想象法、点拨法,以读代讲、以评促讲、合作交流法。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环节
环节一:复习回顾
1. 出示字卡,学生认读,教师点拨记忆方法、关键笔画
2. 出示词语,认读并用词说句,师点拨,并引导观察教师物体进行言语训练
3. 出示短语,齐读
4. 检查课文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环节二:想象画面、感受星空之美
1. 教师朗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2. 学生汇报自己看到的画面,教师评价、追问并及时板书
3. 学生领悟朗读方法,进行练读
4. 小组赛读,师生点拨,评价,奖励
5. 看图片,找诗歌语句,检查生对诗歌内容的了解
6. 学生想象画面回忆内容,尝试背诵
环节三:赏读文本,积累语言
1. 教师示范圈画好词方法,学生观察
2.学生自读文本找、圈、读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叠词”
4.练言语,说还有“的”的短语,并积累
环节四:以歌激趣,拓展阅读
1. 教师出示歌曲内容
2.学生借助拼音努力自读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语言优美,意境恬静的儿童诗。课文又为这首诗配上一幅明朗的插图,在图中,学生的学习伙伴丁丁坐在弯弯的月亮船上,在蓝蓝的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遨游。这篇课文图文并茂,富有童真、童趣、童趣,符合低年级学生乐于想象、善于想象的思维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确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会13个生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运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学法与习惯目标:继续巩固利用拼音识字和拼读识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在富有童真、童趣的情境中朗读课文,体会夜空的美,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趣。
4、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学习13个生字,指导学生有感有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理解,在读在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特级教师倪谷音曾说过: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到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我以趣为径,设定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学龄儿童来说,如果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不会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同时学龄儿童的注意力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为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创设恰当的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对学产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先出示美丽的蓝天图,并播放《小小的船》这首歌曲,让学生贴上星星和月儿,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这样,在听一听,贴一贴、说一说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像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育理念。我不当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像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那样,营造一种轻松、愉悦气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导入新课后学生的兴趣被激活了,我便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读儿歌,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反复拼读,与小组内的伙伴合作交流;再请小老师上台带读生字。最大限度地在时间、空间上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受到识字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独立识字的能力,较好地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
三、以读代讲,体验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和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的第一学段就是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如何在激趣之后,让这个趣字贯穿下去,使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进入课文情境,体验美好的情趣呢?我作了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我先播放《小小的船》这首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弯弯的月亮船里,在美丽的夜空中遨游,然后我让学生说说:我看见()。放飞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扎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2、指导朗读。一年级学生朗读时容易唱读,加强朗读训练尤为重要。因此,在朗读指导中我先配乐范读,然后又进行引读:
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在引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情境有了更真切的体验。针对小朋友们好胜的心理特点我又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通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胜欲望。然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表演读,再现课文情境,增强学生对儿歌的理解,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质量。
四、作画升华,趣中求新
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强调: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拓宽学语文的天地。因此,我用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太空,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联系诗歌内容,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看到的太空美景,与小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探讨,再由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内展示交流。这样,在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渗透中,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了升华,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一首奇妙无比的诗歌,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都进行了美的创新,使用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