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小学数学说课稿(将两个数按大小顺序输出)

篇1:《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说课稿

《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说课稿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卡片出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出示例八,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篇2:《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说课稿

3845

五、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篇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说课稿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板书课题:数的顺序)。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八,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篇4:《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上在学生学过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经历猜测、推理的过程,能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从不同角度观察百数表的排列,从中发现排列规律。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教学重点:能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掌握比较数的大 小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4、教学难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流程安排5个环节。

环节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我们学校的电脑室有很多台电脑。可以保证2个班的小朋友上电脑课呢。现在已经有一个班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出示课件(百数图)。

环节二:教学百数图。

1.我们看看哪些位置上已经有人了。让学生观察后交流。

2.师:你发现了被预定的位置编号有什么特别的吗?学生可能会发现:(1)第1横行的5个数都是偶数,第2横行的5个数都是奇数。

(2)从左到右下这一斜行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多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少到1。等等。

3.还有很多座位上没有编号,你知道这些座位可能编几号吗?让学生猜出几个。

4.让学生独立完成百数图,根据要求涂色(第1题)填完后,在小组里交流: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排列规律。

5.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这里,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不同的规律)

6.看数目表找数。老师说数,小朋友找数。

(1)第三行第9个数是多少?(29)

(2)第八行第5个数是多少?(75)

(3)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后面一个数是多少?(54、56)

(4)78和80之间的数是多少?(79)

(5)和67相邻的数是多少?(66、68)

(6)90和99之间有几个数?(8)

(7)一个数,它比67多3,这个数在第几行第几个?

7.老师引导学生小结:通过观察数的排列和填写数目表,对100以内的数的顺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以及与相邻数的关系。板书:数的顺序。

环节三:教学比较大小。

1、出示例题的鸡蛋图。

(1)指名学生表述图意。老师问:哪只母鸡下的蛋多?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已经有了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可能会与不同的比较方法。如:(1)我是看图的。(2)因为25在23的后面,所以25大于23。(3)因为25有2个十和5个一。23有2个十和3个一。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再借助计数器,边拨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25和23这两个数,十位上的数相同,只要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谁大,这个数就大。

2.教学:比较39和45

(1)让学生同桌合作,先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方法: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3.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题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引导学生概括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不相同,那么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这时,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这两个数就相等。

环节四:巩固练习。

因为这节课教学内容多,而且例7的教学会占用较多的时间,不可能做很多的练习。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的游戏活动,以巩固和深化本节课的内容。

游戏活动设计如下:

1.老师创设一个准备带小朋友坐火车去游玩的情境,让学生分成4组,通过抽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再比较4个两位数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个组得到的两位数大,就可以坐前面,享受更好的待遇。

2.具体操作步骤:

(1)老师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有4个车厢的小火车的图。每节车厢都有一个两位数的编号。两位数是空着。只写有“十、个”的空格子。

(2)把学生分成4组,每个小组各有一个数袋,数袋里各装有0—9的数字。每组派两名学生上去抽数。1次抽1个,抽完后,可以和小组的成员讨论要放在十位还是放在个位。并说明理由。

(3)比较4个两位数的大小。

环节五:课堂小结。

环节六:布置作业。

当堂达成目标。

篇5:《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例5“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的数,并体会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处于一年级,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定为: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说教法、学法

我以“为学生提供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为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抓住“位数”和“数的组成”进行比较数的大小。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导入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观察、思考、讨论、练习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流程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很大的空间,力求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复习导入

1.在1~100中,从(

)到(

)是一位数;从(

)到(

)是两位数;100是(

)位数。

2.比59少1的数是(

),比59多1的数是(

)。

3.5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首先进行数的组成和数的顺序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自主学习

教学例5(用熊大和熊二为树浇水,比赛谁浇得多导入,熊大浇了42棵树,熊二浇了37棵树。)

谈话:熊大说它浇得多,熊二说它的7比2大,它们争论了好久也没得出答案,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提问:比较谁浇得多,其实就是比较什么?

你能用哪些方法比较42和37的`大小?

设计意图:熊大和熊二是当今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利用孩子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东西,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比的。

1.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2.整合方法,总结概括。

(1)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大于37。

(2)根据数的组成来比,42由4个十和两个一组成,37由三个十和7个一组成,所以42大于37。

小结:都是两位数,先比十位上的数,十位大的数大。

设计意图:在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时,注重培养比较大小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一结果。

3.比较23和25的大小。(熊大浇了23棵树,熊二浇了25棵树。)

(生小组合作比大小)

方法一:在数位顺序表中23在25的前面,所以23<25。

方法二:23和25的十位都是2,表示2个十,不能比较出谁大谁小,再看个位,23的个位是3,25的个位是5,所以23<25。

十位相同,个位大的数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弄清楚怎样拨珠,然后利用计数器直观地比较大小。在这个环节安排小组合作,让同学们在互动中讨论学习。

4.比较100和99的大小。

小结:位数多的数大,三位数大于两位数。

(三)精讲点拨

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1)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

(2)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十位比起,十位上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个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四)测评总结

1.达标练习

(1)判断。

(2)课本42“做一做”。

(3)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排列。

38

60

79

98

58

100

(4)( )里最大能填几?

①58>( )

②( )<100

③71>(

)+30

(5)快乐任务。

回家后把家人的年龄记下来,然后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一排。

设计意图:验证猜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通过验证可以加强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应用。从直观看图比大小,到看计数器比大小,最后上升到直接看数抽象比大小,这样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2.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小结,内化为学生的能力。

3.作业布置

小书34页第1、3题,35页的第1题。

四、板书设计

力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知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将例题设计成熊大和熊二比赛为树浇水,引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用小棒和计数器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节课知识,练习题设计了不同题型,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仍有一些不足,如:最后的练习题处理上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件最后总结字出现的先后顺序还有一点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篇6:《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说课稿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说课稿

一、说教材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人教版)第四单元内容。这是学生学习了数数、数的组成和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一张从1—100的数字表来认识数的顺序,完成例7和“做一做”习题,例8是通过学生认识了物体和计数器上的数位,了解数的大小,能把物的比较迁移到数的比较来完成。通过例7、例8的学习,掌握100以内数的规律和比较实物转化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熟练数数的习惯,以及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3.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交流思维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比较两位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数字表和计数器

二、说教法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用“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比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

1.演示法

通过展示一张1—100以内的数字表,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在这张表上,让学生自然轻松地数出1—100的数和找出有规律的数。

2.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读填好的数字表,提问:你们能自制一张1—100的数字表吗?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读数的过程中有急于提出问题的心理趋向。

3.观察法、比较法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读,如横读、纵读、交叉读、个人读、分组读、集体读等形式,然后从不同行列中去观察、比较,找出有趣的排列及相邻数之间的大小。

4.练习法

学生为了掌握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就不得不用一些习题来帮助学生验证、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三、说学法

1.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不仅充分运用直观,而且重视语言与直观的巧妙结合,无论是

老师的语言,还是学生的操作,都要引导学生边看边读、边读边想。在例7教学中,通过看、读、想、读等思维形式,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如13左右相邻1,上下相邻10,左斜相邻9,右斜相邻11。

2.在例8的教学中,让学生看图、认图,数出物体个数和能把计数器上的数读出来,从物比较迁移到数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为了学习新知识作铺垫,让学生从1数到100。

2.进入新课,分层进行

(1)通过领读例7,展示数字表,填好空格。

(2)通过读数字表,引导学生左右、上下、交叉观察、比较找出有趣的排列。

(3)找一找,通过纵横观察。例7的(1)、(2)题的答案引导学生找出来。

(4)利用迁移思维,引导学生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完成例8。

3.各种练习,巩固新知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1—100以内数的规律,并完成39页“做一做”习题。

(2)数一数;指导学生独立完成42页的第一题、第二题。

4.全课总结(略)

篇7: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说课稿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转自数学网 )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板书课题:数的顺序)。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八,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38,45

五、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篇8: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38~4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学生:学具中的百果图、各种100以内的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数数: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 写数:三十六      四十八         五十二          七十五

二、自主探索:

1、 数的顺序。

(1) 观察100以内百数图(课本上),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

(2) 学生独立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然后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可模仿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的提问,采用互问互答的方式找数。

(3) 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4) 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规律。让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其它百数图进行。找出规律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2、 比较大小。

(1) 出示39页主题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 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鸡蛋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比较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的大小的问题。

(3) 学生四人一组,用计数器摆出例8左图中的两个数38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较右图中32和30的大小。

(4)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练习:

1、 39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或“=”。订正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 39页的思考题。

讨论一下,小兔手里的卡片应该怎样放?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答案:38 <58< 60< 79< 98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篇9:数学教案-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课题三: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能正确地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篇10: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学会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能正确地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篇11: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的教案

教学难点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4-8= 15-7= 9+4= 12-7=

8+9= 7+5= 13-6= 11-3=

2.开火车从1数到100.

3.填空.

(1)3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25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 )个十和( )个一组成23.

(4)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4.在○里填上“>”、“<”或“=”.

14○14 18○15

19○20 9○13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填表:

指导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看例7,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分组讨论.你从表里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学生小组内发言,教师提醒学生要有序地观察.如:横看、竖看、斜看等.

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排列规律.如:

①每行10个数,第一行给出的数都是双数,要填的都是单数.

②每一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

③左上角和右下角相邻两数相差11.

④每一横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每一竖行都是从小到大排列,横看、竖看、斜看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大.

如果学生能回答出第④点,教师可让学生具体举例说明谁比谁大,并追问:你们还能看出哪个数比哪一个数大?(通过观察数目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比较大小做好准备.)

(3)看数目表找数.

①第3行第9个数是多少?第8行第5个数呢?你发现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第6行第3个数是多少?第7行第3个数呢?

②5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的一个数呢?你发现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64和66中间的数是多少?这三个数有什么关系?

③同桌互相提问.

2.完成教科书第33页“做一做”.

3.教学例8.

(1)教学例8左题.

①指名学生表述图意. 板书:25 23

②讨论:25和23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已经有了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说出:25是由2个十和5个一组成,23是2个十和3个一组成,所以25>23;或者根据数数时25在23后面,所以25>23.板书:“>”

③填空:38○35 49○46 86○89

(2)教学例8右题.

①出示计数器比较,同桌互相说说计数器上的珠子所表示的数各是多少,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汇报结果,指名板演.

(3)总结.

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不相同,那么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这时,谁大,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这两个数就相等.

4.完成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随堂练习

1.填一填.

(1)49后面的一个数是( )

(2)58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3)比90小1的数是( ).

(4)

(5)

2.说一说,是对还是错.

(1)59>51( )

(2)65>56( )

(3)78>87( )

(4)比50少1的数是51( )

(5)63前面一个数是62( )

3.做一做.进行游戏:找朋友(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

4.比一比.

师出示图并板书。

①( )<( )<( )<( )<( )<( )

②( )>( )>( )>( )>( )>( )

聪明的小猴子看到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为我们送来了两盘大桃子,要我们按桃子上的数把第一盘的桃子从小到大,第二盘桃子从大到小排列起来.请同学们先在本上写一写,然后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到前边比赛.

布置作业

练习九第3题、第5题.

板书设计

篇12: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数的比较大小》,我从教材、教学流程、教法、学法、板书设计、学习评价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比较大小”。

2、内容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和100以内数的组成。能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2)、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察、比较、思维、交流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根据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8,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38?45

六、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

篇13:《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7的内容。

2、教材简析

数的大小比较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百分数、小数之间大小的比较。教材中的内容是笼统的,涉及的面深而广,光靠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是很难的,所以我们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突破难点,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数的大小比较这部分知识,同一类数的大小比较对他们来说是比较轻松和顺利的,但多个不同类数的大小比较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所以,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讨论归纳,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必要时,教师适当点拨,突破难点。

4、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会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比较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整理知识框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及自我复习的能力,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难点是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比较。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设具有情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比较、判断、分析中落实教学目标;在探究的方式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发现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在生成中突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五步进行:(一)快乐启航;(二)快乐畅游;(三)快乐拾贝;(四)闯关我最棒;(五)评价激励。

第一步:快乐起航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

师:同学们,今天小猴给大家带来四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你们还记得怎样比较他们的大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让我们和这几个好朋友快乐起航吧。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随机进入第二步快乐畅游。

第二步:快乐畅游

我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分别复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大小比较等内容。共设计了三个活动:

1、比一比,谁是记忆小明星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生:学生自由汇报。

师:评出记忆小明星。

师生共同总结整数、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师:课件出示训练题目。

生:尝试解决。

此环节的设计能使学生进一步清晰在上一个环节中建立起来的模型,将比较大小的方法进一步进行梳理,并初步的加以运用。数学教学活动强调在练习和运用中提高,在学生掌握了两个小数和两个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后,及时的加以运用,能巩固所建立的知识模型,并能提高多种能力。

2、赛一赛,谁是合作小能手

师:刚才我们评出了记忆小明星,下面我们再来赛一赛,看哪个组合作得最好。(出示课件)

生:分组练习

师:评出合作小能手。

生:小组汇报,总结方法。

师:出示课件,指名读课件内容。

生:练一练,比较3/7、3/8、4/7的大小。

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比较方法,集体订正。

这一环节重在合作学习上,小组成员将自己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和较好记忆方法告诉大家,求教大家帮助解决自己还比较模糊的知识。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3、拼一拼 ,谁是智慧小精灵

师:单独比较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方法大家掌握了,那么,如果一个题里既有分数、小数,又有百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师:出示课件:比较72。5%、7/9、0。7255和0。755的大小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生:比比谁的做法好,谁是智慧小精灵。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比较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归纳比较方法,抓住学生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进行深入探究、弥补不足,从而全面掌握;抓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法,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师:同学们,在畅游过程中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让我们把收获到的知识整理一下,我们去快乐拾贝吧

第三步:快乐拾贝

生:归纳总结知识点。

师:板书。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容易模糊的知识清晰化。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满载而归。在回来的路上,小猴子还想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闯关吗?

第四步:闯关我最棒

第一关:挑战自我(出示课件)

第二关 :战胜自我(出示课件)

第三关 :勇敢面对。(出示课件)

第四关:突破极限(出示课件)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有梯度的闯关练习,知识由浅入深。使学生在闯关练习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第五步:评价激励

恭喜同学们闯关成功,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小猴子也很佩服你们,还要向你们学习呢。希望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在这一环节里,我针对学生在这节课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学习,树立学习信心和目标。

四、说板书设计

整数

小数 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

百分数、小数、分数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要概括了知识要点,又体现了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能将自己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和好的记忆方法告诉大家,求助大家帮助自己解决还比较模糊的知识。这一环节的教学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快乐拾贝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对比梳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既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闯关我最棒这一环节,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篇14:《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这样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通过寻找100以内数目表的排列规律,进一步巩固数的含义、数位、数的读与写等知识;难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数的顺序,掌握一些排列规律。根据教材的`编排思路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更加明确,我安排了“课前准备”和“两观察两利用”来完成教学任务。

1、课前准备。课前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读、思、划,对课本进行补白,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学。

2、“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数目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3、“两利用”是在“两观察”之后进行的。一是利用数目表找数,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知道数目表中的位置。二是利用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和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使学生感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给学生开阔学习思路,教给学习方法。

4、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本课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采取阶梯式的办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掌握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课重点,尤其在学习例8时,引导学生由“看图→说数→比较数的大小→说比较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体会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这是阶梯式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根据例8设计练习,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比较数大小的方法。第三步是猜数游戏。这是阶梯式的最后一步,也是本课知识的延伸,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