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年级上册鱼儿游啊游说课稿(共含12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冀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13课————《鱼儿游啊游》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本文转自请注明出处。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孩子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2、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3、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课件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2、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学生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课堂评价
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报考小学美术老师的0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鱼儿游游》。今天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鱼儿游游》是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第8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对鱼儿特点的学习,能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根据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鱼儿特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鱼儿表现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动画片的观看及课堂上的游戏互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色彩能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他们对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运用,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画面。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以情境法为主,演示法、呈示法、练习法等为辅的多法教学。通过欣赏图片、观察范作、自主表现、展示评价等方法,让他们比较自然界中的鱼,感受鱼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分析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说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针对《美术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的指导:
以观察法为主,讨论法、发现法、尝试法等为辅的多法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初步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改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五、说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片段,然后提出问题:
小丑鱼尼莫被抓走了,它感到非常的孤单和害怕,同学们,你愿意做一条小鱼去陪陪尼莫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此来引出课题,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活跃课堂气氛,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基础,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引导学生思维轻松进入学习内容。)
2、观察感知,体验审美
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见过的鱼,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花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走进鱼的世界,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曾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多欣赏,多感受,多交流,在分析美,感受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并对鱼的形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此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3、教师示范
第一步:引导学生构思海底世界的画面
第二步:通过讨论分析鱼的结构特点教师演示画小鱼的方法及步骤,并绘画出一幅海底世界的作品
第三步:共同制作画
通过我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创作时,可选择多种不同的材料来分组制作。制作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此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5、作品展示评价
将学生制作好的鱼儿贴到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鱼的上面贴泡泡,看谁得的泡泡最多。让学生评出最好看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再说一说你还喜欢哪条鱼,喜欢它什么地方?
这样在游戏中评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最后我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的方式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教师小结
在本课的结束部分,我掌握时机,渗透德育,对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小丑鱼尼莫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它非常高兴,同学们帮助了小丑鱼找到了爸爸,你们高兴吗?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鱼儿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大家下午好,我是报考小学美术老师的0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鱼儿游游》。今天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鱼儿游游》是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第8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对鱼儿特点的学习,能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根据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鱼儿特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鱼儿表现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动画片的观看及课堂上的游戏互动,培养学生的造型、色彩能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之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他们对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运用,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画面。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因此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以情境法为主,演示法、呈示法、练习法等为辅的多法教学。通过欣赏图片、观察范作、自主表现、展示评价等方法,让他们比较自然界中的鱼,感受鱼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分析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说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针对《美术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的指导:
以观察法为主,讨论法、发现法、尝试法等为辅的多法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初步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创设情境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改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本课的学习活动中来。
五、说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片段,然后提出问题:
小丑鱼尼莫被抓走了,它感到非常的孤单和害怕,同学们,你愿意做一条小鱼去陪陪尼莫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此来引出课题,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活跃课堂气氛,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基础,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引导学生思维轻松进入学习内容。)
2、观察感知,体验审美
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见过的鱼,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花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走进鱼的世界,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曾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多欣赏,多感受,多交流,在分析美,感受美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并对鱼的形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以此来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3、教师示范
第一步:引导学生构思海底世界的画面
第二步:通过讨论分析鱼的结构特点教师演示画小鱼的方法及步骤,并绘画出一幅海底世界的作品
第三步:共同制作画
通过我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创作时,可选择多种不同的材料来分组制作。制作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以此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5、作品展示评价
将学生制作好的鱼儿贴到黑板上。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鱼的上面贴泡泡,看谁得的泡泡最多。让学生评出最好看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再说一说你还喜欢哪条鱼,喜欢它什么地方?
这样在游戏中评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最后我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以鼓励的方式为主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教师小结
在本课的结束部分,我掌握时机,渗透德育,对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小丑鱼尼莫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爸爸,它非常高兴,同学们帮助了小丑鱼找到了爸爸,你们高兴吗?看来同学们都是喜欢助人为乐的好孩子。鱼儿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
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六、说板书设计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第8课————《鱼儿游游》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示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资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同学大胆表示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同学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布置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同学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资料来表示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资料”等方法来表示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布置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和综合资料来表示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同学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示美、发明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同学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示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资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同学对鱼的表示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同学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资料,对不同的资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示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小朋友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依照自身的想法自由的表示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示自身,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资料来稚拙地表示自身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示自身的想法,符合同学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同学情况的掌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同学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同学用不同的资料来表示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资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保护生灵,增强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维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同学对人类生态维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示范制作方法。
5、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动画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溢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同学的好奇心,适时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同学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同学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同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身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同学说说海里的主角,同学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同学的兴趣,到勾起同学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同学的心理特点,使同学坚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示物象的激动。
2、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课件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身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同学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同学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发明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笼统;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示力。
3、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小朋友都有表示自身的欲望,让同学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同学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示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课件展示让同学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课件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同学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同学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同学:“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示鱼儿呢?”“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同学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资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资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小朋友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小朋友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让同学看着小狗潜水员和它的“鲨鱼号”潜水艇的卡通画面,提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示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示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创设情境将绘制过程应注意的问题设计成坐上这艘潜水艇的注意事项,至始至终都让同学沉溺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同学有身临其境感觉。
然后让同学把自身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同学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刚刚大量的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同学在充溢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发明,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同学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他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竞赛,这样就激励同学创新、提高了同学的发明能力。
六、课堂评价
1、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一起欣赏黑板上同学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同学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资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同学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和时给予褒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发明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同学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同学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同学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同学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维护它,那怎么去维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同学懂得珍惜自然,保护生灵,增强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维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同学对人类生态维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表现鱼儿结构特征和游动时的姿态变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
教学难点:
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捏制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组织一幅鱼和相关背景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背景图。
学具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水彩笔、剪刀、橡皮泥、树叶、胶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1、谜语引入:
师:同学们好!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认真听,看谁最先猜出来?(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读出谜语)
摇摇头,摆摆尾,一串水泡吐出嘴。水泡水泡水里游,那是它的好朋友。
生迫不及待:鱼
2、随着音乐表演鱼游泳的律动。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做一只快乐的小鱼吧!(播放《小鲤鱼历险记》主题曲。师领着生表演,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表演的太棒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鱼儿游游”的世界。(张贴 鱼儿游游)
二、观察发现,感知鱼儿结构
1、师:同学们,你们都认识什么样的鱼?
生1:小鲤鱼
生2:鲨鱼
生3:三文鱼
2、观看海底世界各种鱼游动的视频。
师:看来大家认识的鱼还真不少!其实鱼不仅种类多,而且形态万千,现在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些水中的小精灵,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要注意观察鱼的形状、颜色和身上的花纹,看看你最喜欢哪一条?(多媒体播放各种海洋鱼游泳的视频)
3、学生交流鱼儿在外形、花纹图案和色彩等方面的美。
师:你瞧,小鱼在水里游的多高兴啊!来,谁来说说你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五条鱼,因为它身上的花纹很漂亮。
生2:我喜欢第八条鱼,因为它的颜色很美丽。
生3:我喜欢第三条鱼,因为它身上有美丽的花纹和颜色。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是呀,把美丽的花纹和鲜艳的颜色结合起来,能把鱼装饰的很美。
生6:我喜欢第2条鱼,因为它长得很长。
师:你知道它的外形像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形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4、教师强调鱼的外形。
师:大家再来仔细观察看看鱼的外形还像什么形状?
生1:第七条鱼像正方形。
生2:第三条鱼像圆形。
生3:第五条鱼像椭圆形。
师:是呀,鱼儿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来看看电脑小博士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鱼的多张形状图)
师(指着半圆形)这是什么形状的鱼?
生:半圆形
师: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鱼儿最基本最常见的几种形状。
5、了解鱼的结构。
师:电脑小博士有个问题想考考你,请问:鱼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
生1:花纹
师:我问的是身体结构,你再想想?
生2:尾巴
师:对,还有吗?谁来说?
生3:鳍
师: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呢?还有吗?
生4:鱼头
师:对,还有什么呢?
生5:身体
师:好,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看大家说的对不对?(师展示课件:鱼的结构图)现在你知道了吧!
6、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鱼的形状是多种多样,颜色丰富多彩。只要把握结构,在结构上加入美丽的花纹,一条美丽的鱼就绘制出来了。
三、欣赏作品,走进鱼儿世界
师: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龄小朋友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表现鱼的?(欣赏范作――学生作品)
1、课件出示“彩笔绘画”作品。
师:他们是怎样表现鱼儿?
生:用彩笔画的。
师:他们画的好吗?
生:好。
师:你认为什么地方好呢?
生:颜色美丽。
师:用不同颜色搭配可以把鱼儿装饰的很美。还有呢?
生:鱼的外形美。
师:你们看,这个鱼的色彩多么丰富,鱼儿的造型也富有想象力,同学们在画的时候也可以大胆运用色彩,画出你心中鱼儿游动的情景。
2、课件出示“彩泥捏制”作品。
师:让我们接着看,这些鱼是怎么制作的?
生:用橡皮泥捏的。
师:你瞧,这些同学的手真巧啊!同学们在做的时候也可以用你的灵巧的小手创造出美丽的鱼。
3、课件出示“剪撕粘贴”作品。
师:继续,这是怎么表现鱼的?
生1:用剪刀剪的。
生2:用手撕的。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你看,通过剪刀和手撕也可以创造出很棒的艺术效果,待会儿我们也可以试试看。
4、课件出示“树叶贴画”作品。
师: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鱼?
生:树叶
师:是啊!用不同形状的树叶拼接再粘贴也可以创作出美丽的鱼儿。
5、学生交流自己会用哪种美术表现方法。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这些美的作品,想一想,你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将鱼儿打扮得更漂亮?
生1:用彩笔画。
生2:用橡皮泥捏。
生3:用树叶拼。
生4:剪纸、手撕。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
四、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1、(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图)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海底世界。
师:你瞧,绿绿的水草,红色的珊瑚,还有海星呢!好看吗?你们想变成小鱼到大海里畅游吗?
生:想。
2、(课件)提出作业要求。
师:下面我们小组合作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美丽的鱼的美术作品。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作品造型大方,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开始吧!
3、小组合作,利用彩笔画、彩泥捏制、树叶贴画、剪纸粘贴等方式创造鱼,教师巡视辅导。伴着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艺术美。
五、展示评价,情感得到升华
1、教师将学生创造的鱼儿“摆”上布置美丽的“海底世界”。
师:你们看,已经有这么多小鱼在大海里游玩呢!画完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其他没完成的同学可要加油啊!
2、评价:让学生评出最好看的鱼儿,并说明原因。学生各抒己见,发表感想。
师:你认为哪条鱼最美丽?谁来说说看?
生1:我喜欢这幅树叶作品,因为这条鱼的尾巴好看。
师:我也觉得尾巴颜色鲜艳,看来我们的审美观还很像呢!还有谁想说?
生2:我喜欢这条鱼,因为它的颜色很鲜艳。
生3:我喜欢这条橡皮泥做的鱼,它的外形很独特。
师:是呀,大家看,我们同学不仅创造出鱼,而且还给鱼建造了美丽的家!来,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六、延伸拓展,渗透环保教育
1、课件出示艺术家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师:这些色彩斑斓的鱼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下面我们来欣赏他们的作品。这是创作福娃的韩美林爷爷画的鱼,这是著名的唐三彩,你们见过鱼雕塑吗?这是铁艺雕塑。
师;其实鱼在我们中国的传统中有很美好的寓意,可以表示年年有“鱼”,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许多表现鱼的形象的作品。比如我们传统的剪纸、中国结、年画、鱼挂饰以及具有威海特色的七夕节的巧果。
2、出示鱼儿成群死亡的图片,对学生渗透环保教育。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的鱼儿的美,又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鱼。鱼儿是美丽的,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但是生活中总是出现这么多不和谐的画面,你们看,这些鱼怎么了?
生:死了。
师:是呀,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是由于人类不断的污染环境,破坏的鱼儿赖以生存的家园,导致鱼儿大量死亡。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爱护鱼类。
师:对,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爱护鱼类,爱护海洋,不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的海洋更加美丽(渗透环保教育)。
3、课外拓展:
师:老师还想请同学们回家搜集鱼的有关资料,了解鱼的更多知识,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水族箱”。
师:(教师介绍“水族箱”制作方法)水族箱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水族箱”箱体可找一个废包装的纸箱,用彩纸将纸箱内壁糊好并涂上颜色,将画好的鱼和水草剪下来贴在箱壁,或者用细线将剪下来的鱼儿拴好吊在纸箱顶壁上。做好后,可以朝鱼儿轻吹一口气,鱼儿就会轻轻摆动,犹如在水中游动一般。同学们做好后可以带到学校,我们来开一个“水族箱展览会”,好吗?
生:好。
七、课堂总结,喜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鱼的花纹很漂亮。
生2:我会用彩笔画鱼了。
生3:我会用橡皮泥捏鱼。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呢!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精彩,希望这份精彩能延续到课后,回到家将你今天的表现告诉爸爸妈妈吧!下课!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是来自XX学校的XX,我今天的说课题是《鱼儿游游》。
一、教材分析
1、课型分析
《鱼儿游游》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第8课,是一节以“造型·表现”为主要内容涉及“欣赏·评述”领域内容的课程。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是强调自由表现、大胆的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本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
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2、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
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鱼儿游游》为这几课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教学内容分析
《鱼儿游游》一课的主要表现对象是鱼,鱼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但是儿童对鱼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仅仅限于好吃、好看、好玩,表现方法也很单一,大学数学生仅会用简笔画的方式表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看动画片、观察图片、做游戏、动手创作等活动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分析鱼的特点,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大自然的了解及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处于基础教育的第一学段,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有限。但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而且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
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我们要充分注意他们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的特点。《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的想象、创作,充分用绘画表现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及活动等特点;
2、学习用线、色、剪刻、捏制等方法表现鱼,提高学生的观察
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了解鱼的特点;
2、通过想象、创作活动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二)学习目标的制定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长句不能够理解,因此我
将教学目标简化,将目标中的重点以短句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了解鱼的外形、颜色;
2、感受鱼儿的快活游动;
3、尝试表现自己心中鱼;
4、表达热爱自然的情感。
这样的`学习目标易于学生理解,能让学生在课前就确定好活动目标,进而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制定
根据本课课型,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学重点、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的特点,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四、教学法分析:
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及本课内容,我准备采用以下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1、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创作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前我插入学生们比较喜爱的动画片《小鲤鱼历险记》的片头曲,通过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初步调
《鱼儿游游》说课稿介绍
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本第一册第 8 课 ---- 《鱼儿游游》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鱼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看一看动画片、做一做游戏、动一动手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 、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鱼儿游游》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淅沥的小雨》、《美丽的印纹》、《纸风铃》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鱼儿游游》这节课是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飞》、《鲜花送老师》、《我做的文具》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为此打下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鱼的美,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尤其是用树叶、彩泥等综合材料来做鱼,并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法分析:
1 、观察动画片激发学习兴趣。
2 、欣赏图片知道鱼的形状。
3 、做鱼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4 、示范制作方法。
5 、创设情境激发创作潜能。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 、动画引入:
“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大海呀?是啊,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当海面上波涛滚滚的时候,海底却是另外一番景致。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美丽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番呢?”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适时播放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的精彩片断。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学生争先恐后,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2 、观察发现,感知鱼儿形状
用展示一张不同形状的海洋鱼组成的画面并问是由哪些形状组合而成的?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 , 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当鼠标移动时不同几何形外轮廓都会变色,这样虽然画面色彩丰富,但学生却能发现这些鱼都是有什么形状组成的,在这里反复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儿童的造型方法生动、、变形、夸张,甚至抽象;让小朋友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3 、演鱼赏鱼,走进鱼儿世界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鱼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鱼,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将鱼表现得更加生动打下了基础。接着展示让学生在音乐中欣赏大量海洋鱼的美丽图片。我特地采用制作的方法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表现鱼儿呢?” “用彩色笔画;用彩色纸剪贴;还可以用彩泥做。”根据学生回答我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如:还可以用树叶等综合材料来做,让他们进一步对今天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们的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上述方法。
4 、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对学生提出“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来表现你心中的鱼?你想要表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它穿的是什么花纹的衣裳?”这三个要求,创设情境至始至终都让学生沉浸在所创设的海底世界这个情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绘制的美丽鱼儿贴到黑板上绘有美丽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几个学生直接上去画。在此过程中继续播放海洋鱼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课堂评价
1 、评鱼析鱼,分享创作快乐
师生共同欣赏黑板上学生创作的美丽海景,先让学生互评自评你觉得哪条鱼最漂亮?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评: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适、形状的变化是否生动、材料的运用是否独特。然后师生互评,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优秀的作品及时给予表扬,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励,提醒在以后的作业中要注意克服这些缺点,扬长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2 、散文欣赏,扩展延伸
教师谈话:小朋友,刚刚我们用眼睛欣赏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双手创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来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赏配乐散文《海底世界》。学生再一次领略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海底美景,将文学和音乐整合在美术课中,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总结谈话:海底世界非常美丽,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我们在感受它美的同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那怎么去保护呢?请小朋友下课后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让学生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鲁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九课的《鱼儿游游》。
一、课标解读
根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编写,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也给授课教师提供了活用教材、用活教材的广阔空间。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本课在设计教学时,紧紧抓住教材,挖掘教材的潜在内容,依托教材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扩充与拓展,以原教材提供的“鱼”为主题,从各个层面围绕“鱼”展开教学活动。该课涉猎了自然、音乐、环保、表演等门类,是一节综合的美术课。本课为造型表现领域,课时安排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外形特点,使用画、剪、撕、贴和彩泥等方法表现鱼儿游动的情景,培养学生珍惜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鱼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的、带有吉祥寓意的生灵。在儿童的世界里,鱼儿也是他们熟悉和喜欢表现的对象。通过表演鱼儿游泳的律动、观看鱼儿游动的视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笔、彩色纸、彩泥、树叶等多种材料制作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进而激发其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和保护愿望。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鱼儿游游》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情况的把握,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鱼儿。
操作领域:学会运用剪、贴、画、拼接等手段在各种材料上制作鱼儿,锻炼动手能力。
情感领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对人类生态保护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儿,感知鱼的外形和色彩,表现鱼儿结构特征和游动时的姿态变化,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装饰鱼儿。
教学难点——能用绘画、撕纸或剪纸、捏制等多种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组织一幅鱼和相关背景的画面。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背景图。
学具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水彩笔、剪刀、橡皮泥、树叶、胶水、彩纸等。
六、评价设计
根据新课标中的要求,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评价,我采用以下的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创设利于学生在发展的评价环境,通过比赛活动展示作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七、教学过程:
根据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创新精神,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谜语引入,激发审美期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谜语的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接着师生一起跟随音乐来做鱼儿游泳的律动,在蹦蹦跳跳中,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然后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鱼儿游游》,由鱼儿舞蹈的节奏与韵律到本课课题,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
(二)观察发现,感知鱼儿结构
通过观看海底世界不同鱼游动的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鱼的形状、颜色、花纹,你最喜欢哪一条?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再结合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色彩丰富的画面,使学生一下就发现这些鱼颜色鲜艳、花纹美丽。在这里强调鱼的不同几何形状和鱼的结构,从而让学生直观掌握了绘制鱼的方法,可以概括成各种简单的几何形进行组合,稍作裁剪或装饰,再给它们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海洋鱼儿来。让同学对结构有所认识,以儿童所特有的天性,绘画语言会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三)欣赏作品,走进鱼儿世界
通过欣赏同龄小朋友的作品,并交流作品的特点,体验不同材料的美术作品的美。在此基础上也激活了原有学生对绘画制作方法的探讨,问学生:“你会用什么美术的方法来将鱼儿打扮的更漂亮呢?”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剪纸贴画、彩泥制作、树叶贴画等,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自由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作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画鱼做鱼,展开创作过程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接着课件提出作业要求:
1、小组合作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完成一幅鱼类的美术作品。
2、作业要求造型大方,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在学生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鱼儿,展开比赛,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在此期间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美的熏陶。
(五)展示评价,情感得到升华
一段时间后,让先画完的学生讨论:哪条鱼儿最好看,为什么?让学生评出最好看的鱼儿,并说明原因。接着出示挂图,挂图上画有蓝色的海水,绿色的水草,红色的珊瑚……将学生创造的鱼儿“摆”上布置美丽的“海底世界”,这样在美丽的创造中评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心灵对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六)延伸拓展,渗透环保教育
首先课件出示: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的作品、唐三彩、民间艺术剪纸、中国结、雕塑及具有我们威海特色的七夕节巧果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然后通过出示鱼儿成群死亡的图片,让学生知道我们应该爱护鱼类,不破坏生态平衡,让我们的海洋更加美丽,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小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并让学生课后搜集鱼的有关资料,了解鱼的更多知识,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水族箱”,进一步将艺术课的美延伸到课外。
(七)课堂总结,喜谈收获
先让学生自己畅谈收获,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最后由教师画龙点睛,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不但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还有利于知识建构。
八、教学板书:
板书的设计是在黑板中央粘贴艺术字课题《鱼儿游游》,下面是海底世界的背景图,上面有学生的作品,做到简洁而又美观。
鱼儿游一年级美术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通过让学生通过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的。学习应用适当的工具、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目标:
学习简单的形象造型,锻炼画面中线和性的组合能力,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与的基本形象特征,大胆地作画。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绘画工具。
学生:32开作业纸、彩笔(自备)、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1.用线条一步步画鱼的造型,请学生猜是什么(不画鱼鳍)。
2.出示课件第一部分——欣赏mtv歌曲“鱼儿游游”。
3.出示课件第二部分——课题:“鱼儿游游”。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第三部分——听小博士说鱼的形和色。
2.请一位学生将老师画的鱼加上鱼鳍。
3.再次出示课件第一部分——欣赏mtv歌曲“鱼儿游游”,要求学生仔细观察鱼游的`动作。
4.请学生伴着“鱼儿游游”的背景音乐,做一做模仿鱼游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可用绘画,也可用撕纸、剪纸等方法表现水中游动的鱼。
作画要点:
作画时要注意有主次,可在画面中央画一条大的鱼,周围再添画小的鱼。如果画面还有空的地方,可加上一些水草、珊瑚等植物或其它小动物。
老师巡视辅导,播放“鱼儿游游”的背景音乐。
五、课堂小结
伴着“鱼儿游游”的背景音乐结束本课。
“鱼儿鱼儿水中游,游来游去乐悠悠,有了你的我怎么会寂寞,你就是我的快乐。”一首儿歌《鱼儿水中游》道出了欢快的鱼儿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
鱼是“余”的谐音,鱼在中国象征着平稳、喜庆和繁荣,人们喜欢用鱼来表达美好的祝福之意,例如年年有余,吉庆有余,鱼跃龙门等。我家的鱼缸里养了十几条锦鲤,它们每天都在鱼缸里快乐的游来游去,嘴巴还不停的一张一合,它们成了陪伴我的好朋友。
每天早上我给它们喂食,掀开鱼缸盖的那一刻,鱼儿变得十分的激动,它们迅速的游来游去,我还没有投食,它们的嘴巴就在水面上大口大口的吞咽,我把手试着放在水面上,它们会不停的来咬我,真是可爱之极。
平时鱼儿在水里慢悠悠的游玩,鱼缸里有一些水草和许多美丽的贝壳,它们总是充满好奇心,喜欢用嘴巴在贝壳底下找东西,在水草间来回穿行,它们游的是那么的悠然自得。我常常坐在鱼缸前静静的看着它们,它们也会瞧瞧我,我尤其喜欢一条黄色的鲤鱼,它来到我家已经三年多了。每次喂食,它都抢的很凶,生怕晚了自己不够吃,平时它胆子也很大,我每次来看它,他都凑到前面,看我没有给它吃的,拿尾巴一扫,扭头就走,还用眼睛蹬了我一下,不一会它又抱着一丝希望来到我跟前。有时候它生气了,还会欺负其他的小鱼,好像在告诉其他鱼,它是这里的主人,也好似在责怪别人抢了它的食物。
鱼儿游、乐悠悠,它们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欢乐,陪我走过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和它们有了很多的默契,它们是我的好伙伴,好朋友。
我养的小金鱼活泼又可爱,我经常观看鱼儿游动的各种舞姿,看着看着就产生了好奇,鱼儿是怎样游动的呢?
我带着疑问查了《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鱼是利用身上的鳍在水中沿着曲线游动的,它的身体是十分标准的流线形,全身有粘液,在水中受到阻力很小,所以鱼只用把尾巴一摆,就会快速地向前游动了。”
鱼鳍是怎样使鱼游动的呢?尾巴的摆动起什么作用呢?通过反复观察,我发现当鱼鳍向后划动时,鱼儿就向前行。当要转弯时,尾巴向要转动的那一边摆动,鱼儿就转向那一边了。尾巴连续向一边摆动,鱼儿就向同一边转圈。
观察了这么久从未看见过鱼儿向后退,鱼儿能不能后退呢?我和爸爸用许多小石头在水中搭成一条很窄的“巷子”,再把鱼儿引进去,当它游到被封上的那头时,就既不能前行也不能转弯了,鱼儿在那里好不着急,拼命摆动着身子,可能太想出去了吧!
一会儿,它安静了下来,把最前面的一对鳍展开,向前划动,尾巴轻轻摆动,鱼就向后退了。鱼鳍连续向前划动,鱼儿就不断地向后退,尾巴轻轻摆动控制后退的方向,很快就退出了“巷子”。
我还发现:鱼鳍也有调节方向的功能。右鳍不停地向后划动,鱼儿就向右拐弯;左鳍不停地向后划动,鱼儿就向左拐弯。后退也一样,只不过鱼鳍向前划动。
在游动的时候,鱼儿要向哪边转,哪边的鳍和鱼尾就向哪边摆动;鱼鳍向后划,尾巴均匀摆动,鱼儿就向前行;鱼鳍向前划,尾巴均匀摆动,鱼儿就后退。
鱼鳍和鱼尾的协调运动使鱼儿在水中能任意游动。鱼的世界真奇妙呀!
《鱼儿游游》教案
《鱼儿游游》教案 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鱼儿游游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鱼儿游游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鱼儿游游对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儿游游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儿游游。 2、教学难点 :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解决方法:运用谜语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目标 :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课 鱼儿游游) 三、新授。 1. 多媒体显示海景动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 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 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 (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 (2)多媒体显示“讨论一下”: 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 ① 指答 ② 多媒体显示: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 ③ 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4.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3)教师讲解作业 要求。 (4)学生进行作业 ,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多媒体显示“小小观察家”: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六、轻松舞蹈。 教师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学生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 鱼儿游游 教学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颜六色。我通过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鱼儿,诱导学生表现鱼儿的欲望,启发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剪刀、灵巧的双手以画、剪、撕、捏等制作方法来描绘美丽的鱼儿,和鱼儿做朋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必拘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及形状,要大胆、富于想像,装饰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析鱼儿的结构,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增长学生的知识,懂得珍借自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大胆想象。 3、在画、剪、撕等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和协作精神。 课前准备:水彩笔、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动画片,大家想看吗?(课件:《海底总动员》) 师:这是《海底总动员》里的一个小片断,谁能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生从故事情节、鱼的样子两个方面交流) 师:这个动画片不但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里面的景色也十分的迷人。 师小结:其实,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是蓝色的海洋,在这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五彩缤纷、形状各异的鱼,他们在海洋里快活地游着,同时也上演着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精彩的动画片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动画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鱼儿们之间精彩有趣的故事。) 二、观察、比较 师:课前老师搜集了一些鱼类的图片,想看吗?老师有个要求看完之后要说说海底的鱼类长的都是不是一样的,哪不一样? 师:是一样的吗?鱼类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鱼头、鱼尾、鱼鳍、鱼鳞、眼睛、嘴 师:鱼一般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那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1、形状: 师:常见的鱼都有哪些形状?(生说师在黑板上画) 2、颜色: 师:除了形状不同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这些鱼和我们平时见过的不一样,他们都穿着鲜艳的花衣裳。你们看,这条鱼穿着蓝黄相间的条纹衣服,这条穿着红白相间的衣服…… 3、总结:鱼的种类很多,世界上大约有13000种鱼类,他们五颜六色,形状也是千奇百怪,只要我们画出鱼身体的形状,在添上鱼头、鱼尾、鱼鳍、眼睛、嘴,无论多么美丽的鱼我们都能很容易的画出来,在装饰一下,给他穿上美丽的花衣裳就更漂亮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鱼儿之间的不同点,让学生感受到鱼儿种类之多,形状、颜色各不相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欣赏 师: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鱼,不仅因为鱼美丽、可爱,还因为他象征着吉祥和富裕,所以人们喜欢用鱼来装饰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作品 师:不但小朋友们喜欢鱼,很多艺术家也很喜欢。让我们看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和艺术家们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课件出示用各种材料创作的鱼)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同龄人和艺术家用不同材料创作的作品,在学生感受鱼儿美丽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创作 师:我们欣赏了动画片里尼莫和马林的精彩表现,欣赏了小朋友笔下的鱼以及艺术家们用不同材料创作的鱼,你心中最美的鱼在干什么? 生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心中最美丽的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师:这么有趣的故事,你想不想把他表现出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表现? 生:捏、剪贴、画 师:现在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剪、可以画、可以捏将你心中最美丽的鱼表现出来吧!画完之后可以为你的起个有趣的题目。 生创作,师巡视。伴着动听的音乐播放鱼儿的图片。 五:展示评价,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小巧手通过画、剪、捏创造了一片美丽的海底世界,这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不大? 谁愿意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说说你创作的鱼是什么样的,在干什么? 生介绍自己作品 师:介绍了自己画,谁想下来评评别人的画?哪个地方画的好,你要向他学习,哪个地方还有不足,需要改进? 六、总结 师:海洋里的鱼类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很是漂亮,他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可是由于人们过度的捕捞和对环境的污染,大海里的鱼种类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灭绝。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周围的环境,保护我们的海洋,让鱼儿生活的更加快乐,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交流鱼儿在干什么,让学生感受鱼儿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也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因为鱼儿的可爱和美丽而想要保护海洋、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儿童的思维活跃、富于幻想,处于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但他们的想象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依赖于实践和教师的诱发。本节课我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画片中鱼儿的人性化不但让学生感到鱼儿的美丽、可爱,也使学生感受到海底动物之间和谐而友好的感情,为创作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奠定了基础。在交流自己心中最美的鱼儿在干什么时,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表自己想法,对学生独特有个性的回答我及时的给予表扬。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想象如泉水般涌出,师生一起感受着鱼儿的美丽、可爱、有趣,以及它们之间美好的情感。 教学中要使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极也极为重要,因此本节课我还让学生观察课前搜集的各种鱼类图片,让学生对鱼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到海底鱼类种类繁多,形状、色彩各不相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然后又让学生欣赏同龄人和艺术家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大胆的表现鱼儿,让学生在画、剪、捏等制作过程中体验到艺术之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注意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播放动画片的目的不是很明确,应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如:颜色、形状上充分观察、交流,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另外在组织教学方面还有待加强,教师个别语言过于生硬应该在课堂评价上多下功夫,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语言让生感受鱼儿的美丽、可爱,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