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十四的教案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7篇数学练习十四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数学练习十四的教案

数学练习十四的教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通分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分

2、比较两个份数的大小

3、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二、应用份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1)4/5米和2/3米哪个长些?

(1)1/3吨和5/18吨哪个重些

(2)5/8小时和7/15小时哪个时间长些?

(3)5/12平方米和7/20平方米哪个面积大些?

三、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4、少先队员在橘园里摘橘子,第一组3人摘了4筐,第二组4人摘了5筐,第三组5人摘了6筐,哪一组每人平均摘的橘子最多?

四、思考题

五、总结布置作业

篇2: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四》教案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和位数的意义,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能比较熟练地数数、读数、写数,并能初步用实际。

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练习十四(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完成第1题。

二、第2题,请几个学生按要求数数。

三、说说读数的方法,完成第3、4题。

四、说说写数的方法,完成第6题。

五、说说读数和写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六、独立练习第7、8题。

练习十四(二)

教学过程:

一、先练习第13题,后练习第9题。

二、说说读数和写数的方法,独立练习第10、11题。

三、第12题,先把它们读出来,再进行分类。

四、第14题,先读题,后让学生自己做,反馈校对。

五、第15、16题,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思考题:三位数包括个位、十位、百位,按题意,先找个位和百位。因为2+2=2×2=4,所以个位和百位都是2,2×2=4,4只有用1乘才仍得4,所以十位是1。这个三位数是212。

篇3:数学练习一教案

课题:练习一课题:练习一

内容:练习

课时: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

数等概念。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游戏、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一、基本练习

1、倍数和因数。练习第一题,找出15的全部因数和100以内15的全部倍数。你认为对于倍数和因数有哪些值得注意?

2、第2题,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加强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

3、第3题,分一分。

4、1——20以内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进行分类;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质数,这个数是几?

有一个数,既是奇数优势合数,这个数可能是几?

二、数学游戏:猜猜我是谁

1、(1)我是比3大的奇数。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2)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乘积是18。

(3)猜数游戏:一行6、7人到前面,给大家看出谜底,象上面一样,让下面同学给出谜面,这几个人可以抢答,直到给出的谜面足以确定这个数且有人猜到这个数为止。

教学反思:

这里的练习课学生完成的比较好,在3、4题学生一点难度都没有,但在1、2题上学生还是有点费力气,尤其是第二题,这里有好几个答案,对他们进行方法法的指导,学生终于可以顺利的找到全部的答案。

三、运用知识模型

1、第13页第5题。独立思考,全班讨论,明确实际上就是找90的因数。

2、第6题。中间的数其实就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因此它们的和必然是3的倍数。

四、总结,阅读。

阅读《你知道吗?》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阅读材料。

篇4:数学练习一教案

复习内容:

教材第8页第1~4题。

复习目标:

1.巩固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2.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系统梳理师生共同回顾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针对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题。(1)学生根据上面的梳理独立完成计算。(2)指名上台板演。(3)课件出示正确解答过程,集体讲评,统计计算出错的同学,帮助他们找出错误原因并及时纠正。

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题。(1)让学生有序说出所看到的数学信息,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依据。(2)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只要两种玩具价格不超过100元都可以,从而引出两种求还剩多少元的解法:一种是连减的方法;另一种是先求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再用100元减用去的钱。(3)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要想使剩下的钱最多,那么所花的钱就要最少,从而就应该买最便宜的两种玩具,买小汽车和魔方,剩下100-23-15=62(元)。(4)让学生理解题意,说说“几种”的含义,再独立完成。几种玩具的价格正好是100元,可以买两种,买船和魔方;也可以买三种,买变形金刚、布娃娃和魔方,或者买变形金刚、小飞机和小汽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先看懂题意,再独立完成。2.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题。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

1.要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70,该怎么填?

示例:

2.七彩文具店昨天卖出36个文具盒,今天卖出的文具盒比昨天多6个。文具店昨天和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个文具盒?36+6+36=78(个)

五、课堂总结通过练习,同学们不仅对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更加熟练了,还发现了生活中存在许多数学问题,并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

1.用竖式计算。

77-35+42

90-37-37

45+28+19

62+23-58

2.课外活动时,操场上有38名男同学和27名女同学在做游戏,后来有28名同学回教室,这时操场上还有多少名同学在做游戏?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1)学生口答。(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3)引发学生讨论。(4)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合理整合教材,体现从易到难的安排,练习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题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不足之处:课堂练习内容太少,可适当设计一些同步练习。

教学建议:学生的学习不能是一味地听讲、做练习,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用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篇5: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及练习

1.初步学会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重点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

难点

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学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列方程解决问题,什么是方程?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活动2:探究新知

1.定义方程,回顾举例

师:你知道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师:你能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吗?

由学生举例,教师总结.

练习: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2=3 (2)x+2>1 (3)1+2x=4

(4)x+y=2 (5)x2-1 (6)x2=x+2

(7)x+3-5 (8)x=8

2.如何根据题意列方程

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教材本小节开头的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学生分组活动,同桌两个同学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然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然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用算术法时,是否遇到了麻烦,用方程可以轻松解决吗?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势.

篇6: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及练习

教学 目标

知识点: 1.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列方程的步骤: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 x,y,z 等字母);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 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4.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 是未知数,a、b 是已知数,且 a≠0). 5.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 同类项 „„ 系数化为 1 „„ (检验方程的解) 考点: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方法:讲练法

重点 重点: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点讲解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学 过 程

【例题与习题讲解】 一.方程的定义 例.下 列 四 个 式 子 中 , 是 方 程 的 是 (

A. π +1=1+π B. |1-2|=1

)

C. 2x-3 D. x=0

例 .下 列 四 个 式 子 中 , 是 方 程 的 是 (

A. 1+2+3+4=10 B. 2x-3

)。

C. x=1 D. 2x-3>0

归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随堂练习1.下 列 四 个 式 子 中 , 是 方 程 的 是 (

A. 3+2=5 B. x=1

)

C. 2x-3 D. a 2 +2ab+b 2

1

2.下 列 各 式 中 , 是 方 程 的 是 (

)

3.下 列 各 式 中 , 不 是 方 程 的 是 (

A. x=1 B. 3x=2x+5

)

C. x+y=0 D. 2x-3y+1

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 ① 3a+4 ② 5a+6=7 ③ 3+2=5 ④ 4x-1>y

4 A. ① ② B. ② ③

⑤ 2a 2 -3a 2 =0.

D. ④ ⑤

C. ② ⑤

5.语 句 “ x 的 3 倍 比 y 的

1 2

大 7” 用 方 程 表 示 为 :

。 。

6.若 单 项 式 3ac x+2 与 -7ac 2 x-1 是 同 类 项 , 可 以 得 到 关 于 x 的 方 程 为

二.方程的解 1. 已 知 关 于 x 的 方 程 3x+2a=2 的 解 是 a-1, 则 a 的 值 是 (

)

2.下 列 方 程 , 以 -2 为 解 的 方 程 是 (

A. 3x-2=2x B. 4x-1=2x+3

)

C. 5x-3=6x-2 D. 3x+1=2x-1

3.x=1 是 下 列 哪 个 方 程 的 解 (

)

4. 已 知 : 3  2 , 那 么 下 列 式 子 中 一 定 成 立 的 是 ( A. 2x=3y B. 3x=2y

x

y

) D. xy=6

C. x=6y

5.在 公 式 P= t 中 , 已 知 P、F、t 都 是 正 数 , 则 s 等 于 (

FS

)

2

归纳:1.方程两边左右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等式的性质有三: 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相等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若 a=b 那么有 a+c=b+c 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相等的非零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若 a=b 那么有 a·c=b·c 或 a÷c=b÷c (a,b≠0 或 a=b ,c≠0) 性质3: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两边依然相等 若 a=b 那么有 a^c=b^c 或(c 次根号 a)=(c 次根号 b)

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例 . 若 方 程 ( m 2 -1) x 2 -mx-x+2=0 是 关 于 x 的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 则 代 数 式 |m-1|

的值为(

A. 0

)

B. 2 C. 0或 2 D. -2

例.下 列 方 程 中 , 属 于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 是 (

)

随堂练习

1. 下 列 选 项 中 , 是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 是 ( A. x 2 +2x=5 B. 2x=3x

)

C. x+5 D. x-3=y-4

2.下 列 方 程 为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 是 (

)

3.已 知 方 程 ( m+1) x |m | +3=0是 关 于 x 的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 则 m 的 值 是

3

4. 若 方 程 ( a-1) x

|a |

-2=3是 关 于 x 的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 则 a 的 值 为

四.解一元一次方程 例 .依 据 下 列 解 方 程

0 .3 x  0 .5 2 x  1  0 .2 3 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

骤,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

例.

归 纳 :解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 步 骤( 去 分 母 -去 括 号 -移 项 -合 并 同 类 项 -未 知 项 系 数 化 为 1) 。 随堂练习1.一 元 一 次 方 程 2x=4 的 解 是 (

A. x=1 B. x=2

)

C. x=3 D. x=4

2.若 代 数 式 x+3 的 值 为 2, 则 x 等 于 (

A. 1 B. -1

)

C. 5 D. -5

3.解 方 程 ( 3x+2) +2[( x-1) -( 2x+1) ]=6, 得 x=(

A. 2 B. 4 C. 6

)

D. 8

4.若 2a 与 1-a 互 为 相 反 数 , 则 a 的 值 等 于 (

)

4

5.若 关 于 x 的 方 程 ax+3x=2 的 解 是 x= 4 , 则 a 的 值 是 (

A. -2 B. 2 C. 0

1

)

D. -1

6.若 |x-1|=4, 则 x 为 (

A. 5 B. ±5

)

C. -3 D. 5或 -3

8.方 程 3x-1=x 的 解 为

。 。

9.若 3x m +5 y 与 x 3 y 是 同 类 项 , 则 m=

10. 11.当 m= 时 , 3m+1 与 2m-6 互 为 相 反 数 . 。

12.m 和 n 均 不 为 零 , 若 5x 2m +1 y 2 和 3x 2 y n-1 是 同 类 项 , 则 2m-n=

13.

14. 五.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例 .某 天 , 一 蔬 菜 经 营 户 用 114 元 从 蔬 菜 批 发 市 场 购 进 黄 瓜 和 土 豆 共 40kg 到 菜 市 场 去 卖 ,黄 瓜 和 土 豆 这 天 的 批 发 价 和 零 售 价( 单 位 :元 /kg)如 下 表 所 示 : 品名 批发价 零售价 黄瓜 2.4 4 土豆 3 5 ( 1) 他 当 天 购 进 黄 瓜 和 土 豆 各 多 少 千 克 ? ( 2) 如 果 黄 瓜 和 土 豆 全 部 卖 完 , 他 能 赚 多 少 钱 ?

5

1.为 迎 接 6 月 5 日 的 “ 世 界 环 境 日 ” , 某 校 团 委 开 展 “ 光 盘 行 动 ” , 倡 议 学 生 遏 制 浪 费 粮 食 行 为 .该 校 七 年 级( 1)、( 2)、( 3)三 个 班 共 128 人 参 加 了 活 动 .其 中 七( 3)班 48 人 参 加 ,七( 1)班 参 加 的 人 数 比 七( 2)班 多 10 人 , 请 问 七 ( 1) 班 和 七 ( 2) 班 各 有 多 少 人 参 加 “ 光 盘 行 动 ” ?

2.某 市 为 更 有 效 地 利 用 水 资 源 , 制 定 了 居 民 用 水 收 费 标 准 : 如 果 一 户 每 月 用 水 量 不 超 过 15 立 方 米 , 每 立 方 米 按 1.8 元 收 费 ; 如 果 超 过 15 立 方 米 , 超 过 部 分 按 每 立 方 米 2.3 元 收 费 , 其 余 仍 按 每 立 方 米 1.8 元 计 算 . 另 外 , 每 立 方 米 加 收 污 水 处 理 费 1 元 .若 某 户 一 月 份 共 支 付 水 费 58.5 元 ,求 该 户 一 月 份 用 水量?

3.某 商 店 有 一 套 运 动 服 ,按 标 价 的 8 折 出 售 仍 可 获 利 20 元 ,已 知 这 套 运 动 服 的 成 本 价 为 100 元 , 问 这 套 运 动 服 的 标 价 是 多 少 元 ?

4.2008 年 北 京 奥 运 会 ,中 国 运 动 员 获 得 金 、银 、铜 牌 共 100 枚 ,金 牌 数 位 列 世界第一.其中金牌比银牌与铜牌之和多 2 枚,银牌比铜牌少 7 枚.问金、银、铜牌各多少枚?

课后练习

1.复习方 程 的 定 义 ,等 式 的 性 质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的 定 义 以 及 解 一 元 一 次 的 步 骤和应用。整理笔记,错题集。

6

2.若 代 数 式 x+3 的 值 为 2, 则 x 等 于 (

A. 1 B. -1

)

C. 5 D. -5

3.已 知 x=-2 是 方 程 20x+|k-1|=-40 的 解 , 则 k 的 值 是

.

4 以 “ 开 放 崛 起 , 色 发 展 ” 为 主 题 的 第 七 届 “ 中 博 会 ” 已 于 2012 年 5 月 20 绿 日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作为东道主的湖南省一共签订了境外与省外境内投 资 合 作 项 目 共 348 个 , 其 中 境 外 投 资 合 作 项 目 个 数 的 2 倍 比 省 外 境 内 投 资 合 作 项 目 多 51 个 . ( 1) 求 湖 南 省 签 订 的 境 外 , 省 外 境 内 的 投 资 合 作 项 目 分 别 有 多 少 个 ? ( 2) 若 境 外 、省 外 境 内 投 资 合 作 项 目平均 每 个 项 目 引 进 资 金 分 别 为 6 亿 元 , 7.5 亿 元 , 求 在 这 次 “ 中 博 会 ” 中 , 东 道 主 湖 南 省 共 引 进 资 金 多 少 亿 元 ?

篇7:小学数学练习教案

小学数学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1~5-8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1)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9个十是( ).

3)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组题,今天这一堂我们将来做一做练习,复习一下有关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一8

( 1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 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组织学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数.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一(1)

四.教学后记:

篇8: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页的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七的5~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为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

教学例4:小黑板出示:

一个数的6倍减去35,差是13,求这个数。

问:要列出方程解这类题目,首先应该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先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X,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师:根据两步计算的文字叙述题列方程,要按照题意把文字叙述的内容“翻译”成等式。通常是按照题目叙述的.顺序写出等式。你试一试,这道题应该怎样做?

(学生试做,板书:6x-35=13,让一学生到黑板上计算。)

提高练习:(出示)一个数的6倍减去7和5的积,差是13,求这个数。

学生试做。提示:在“解”字的后面先要写明设哪个数为x。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七的第5题。

教师行间巡视,收集不同的方程,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二十七的第6题。

学生独立做,问:这里前两题与后两题有什

么不同?

3.做练习二十七第8题先让学生读题,第(1)题,问:这道题里包含了怎样的数量关系?你能找出来吗?(原有的+又运来的=现在一共有的)下面两小题,学生自己列出方程,做完集体订正。

三、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7题。

课后小结:

篇9: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培训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提高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并能正确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小组间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成功的欢乐。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下列算式让学生计算。

÷=÷=÷4=÷2=

指名说出计算结果,全班评议,导入新课。这是除法的`计算,那吗这节课我们复习出发的应用。

二、除法的应用。

1、第六题。

让学生读题,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单位“1”是谁?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最后全班订正。

2、第七题。

提问学生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指名列式,学生独立计算,同桌订正。评议。

3、第八题。

方法同上,但是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本题。教师巡视,主要辅导后进生。

4、第九题。

出示题以后,让学生说明六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了出算式并计算,全班订正。

5、第十题

独立作,教师巡视,针对问题,重点辅导。

三、课堂,教师。

板书设计:

第八题

算数法:7.9÷=

方程:设宇宙飞船的速度大约每秒x千米。

x=7.9

篇10: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1~18题

教学目的:通过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1.6×500.52+0.150.9÷0.15

3.8+4.70.6×0.048-5.7

7.2÷0.62.6-0.521.4×60

2、出示下列各题

75.6÷13.5-(3.6+1.78)

〔15.2+(8.4-4.5×0.8)〕÷1.6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着重说明计算顺序

二、列综合算式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弄清题意,在练习本上做这两道题。然后请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注意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要使用中括号。

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是如何使用括号。

教给学生缩句法。

三、解答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师:这道题要求我们用两种方法解答。大家先仔细看看题目,想一想,要求一共要用多少天,可以有哪两种不同的思路?

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如果学生能想出另外的解法,要给予表扬。

3、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教师:这道题要求补充上问题,编成三步应用题,再解答。大家想一想,补上什么样的问题才行?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4、做练习十三的第1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提示:得数保留整数。

四、

今天我们又进行了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括号。在解答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时,要注意认真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有时还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解法,使解答的过程更简便。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6、18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感:

篇11:五年级数学练习教案

练习要求:

使学生能够正确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乘除,并且掌握小数除法中的一些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会运用学过的简便算法使计算更加简便。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八第5题)

1.6÷0.46÷0.55÷0.25

0.45×20.25×87-6.28

1.2÷0.30.76÷419×0.8

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出结果后,集体订正。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4÷1.8810÷5÷0.64÷2.5

⑴让学生观察每道题中数字的`特点。

⑵说一说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

⑶计算完后集体订正。

二、指导练习

1.练习八第6题。

重点指导:

7.2÷1.6+0.8(16.8+1.47)÷0.719.8÷3.3

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后,说一说可以怎样简算?

⑵归纳板书,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板书:

7.2÷1.6+0.8(16.8+1.47)÷0.7

=7.2÷0.4÷4+0.8=16.8÷0.7+1.47÷0.7

或者=7.2÷0.8÷2+0.8

或者=7.2÷8÷0.2+0.8

19.8÷3.3=19.8÷3÷1.11或者=19.8÷0.3÷11

三、攻破难题

1.练习八第10题:下面哪个数最接近85.8÷4.21的准确值?

20xx.320.420.38

85.8÷4.21≈20.38

20.380

4.21)85.80

842

1600

1263

3370

3368

20

2.练习八第11题:小龙买了1千克糖果和3千克饼干,付了45.6元。小丽买了同样的糖果和饼干各1千克,付了21.6元,这种糖果和饼干各是多少元?

分析与解:已知小丽买的糖果和饼干各1千克,共21.6元,而小龙也买了1千克糖果、3千克饼干,共45.6元,那么(45.6-21.6)元的差价就是2千克饼干的价格,即1千克饼干的单价为:(45.6-21.6)÷(3-1)=12(元),1千克糖果的单价为:21.6-12=9.6(元)

3.练习八第12题:我们知道:(+)×0.3=4.2,

而且÷0.4=12。

算一算:=?=?

分析与解:因为÷0.4=12,所以=4.8

=4.2÷0.3-4.8=9.2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八第7题。

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练习八第8题。

生独立审题并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出算式计算。

3.练习八第9题。

3.和复习

篇12: 数学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

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有关面积方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可爱的小熊听说同学们今天要上一节活动课,它非常想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但是河马老师要求它必须答对下面这道题才能来到这儿。它能顺利通过考试吗?请你也来连一连。

一枚小纽扣1平方米

电灯开关的正方形底座1平方厘米

一张方桌表面1平方分米

二、学中做

1、完成“练习二”第7题。

2、学校要在楼后的长方形空地上建造花坛以美化校园。请你根据图示,求出ABCD四块花坛的总面积。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草坪,占地面积是1()。

A.平方米B.公顷C.千米

(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比()

A.面积同样大B.长方形面积大C.正方形面积大

(3)至少用()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A.2B.4C.8

(4)测量土地时,一般用()做单位。

A.平方分米B.平方千米C.平方米

4.完成“练习二”第8题

5.一个长方形果园长78米、宽50米,面积是多少?如果在这个果园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

三、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选适当的单位填空。

①一个鱼池占地2500()

②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0()

③教室的面积大约有50()

④我国领土大约是960万()

⑤妈妈的手掌大约1()。

(2)完成“练习二”中的数学游戏。

(3)宁宁假期去乡下的奶奶家玩。正巧叔叔要搭一个花棚。他先打下了四个桩,定下了长方形的四个顶点。量了之后,长是24米,宽16米。他正准备用塑料搭棚,宁宁说:“叔叔,我还能围出一个更大的地方。”宁宁把好方法讲给叔叔听,叔叔连忙说好。同学们,你能围出更大的地方吗?

2.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二”中的实践活动。

①为小明家的厨房铺地砖选择合理的设计。

②根据要求设计图案。

(2)最近,佛山正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政府决定加强城市建设,扩大绿化面积,把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广场平整扩展,使得每一边都向外延长100米。新广场将有多少公顷?你知道怎么算吗?

作业设计

1.小黑板的作业。

2.“口算”对应的练习和五星级的同步的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课

学校要在楼后的长方形空地上建造花坛以美化校园。请你根据图示,求出ABCD四块花坛的总面积。

教学后记

篇13: 数学练习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思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编排在第三单元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计算之后的练习课,在练习内容上,做到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并且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是一所县直小学,学生大部分是县直各单位的子弟,具有较好的家庭环境;学校是全省一流的名校,教学条件优越,教室内微机、多媒体、电视样样俱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学段的学生都是8~9岁的孩子,在这节课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协作学习,去探究数学规律。

四、课堂实录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的智慧做一次快乐的闯关寻宝旅游活动。有兴趣吗?老师为大家设计了5关。下面我们一起来闯第一关。

(一)抢牌游戏

1玩扑克牌游戏。

每组4个学生配有8道乘法口算题的扑克牌。在玩时要求4人合作,同时拿出1张扑克牌,用乘法计算,看谁的动作最快,算得快的人赢得1张牌,每获得一张牌,将得到10分。看谁获得第一关的胜利。

206352023302018

31305080 50202560

2小组合作活动。

3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一下第一关的得与失?

生1:在计算5080时,我先做了58=40,但最后丢了一个0,结果成了400。以后再算的时候一定要细心。

生2:最后一道2560,我进错位了。

4教师小结。

师:大家反应真快,口算得又对又快。祝贺大家通过第一关!下面请继续闯第二关。

(二)第二关,对号入座 (课件演示)

10 20 3040 50 6070 80

( )( ) = 800( )( )=1200

( )( ) = 3500 ( )( )=4200

( )( ) = 2800 ( )( )=2400

(学生独立做,寻找规律。)

师:现在细心观察,谁有好的方法呢,你发现了什么不同的规律?

生1:我发现先将0暂时去掉,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将0补上,就行了。

生2:我发现答案不是唯一的,第一个可以填1080也可以填20xx。

生:我还发现第二个和最后一个也可以填两个不同的答案。

师:刚才第一小组的同学真聪明,不仅能添上正确的答案,而且还能用不同的方法选数填空,真让人羡慕。其他组可要努力追赶呀!你会填了吗?

(三)第三关 (课件出示)

师:谁能利用我们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万宝箱呢?

(学生自己探究学习,发现规律。汇报成果。)

生1:我是用竖式计算,花了将近3分的时间。答案是2819。

生2:我用的估算,只有2819的计算结果在500和600之间,所以只有它能打开万宝箱。我用了3分多的时间。

生3:我是利用哪个算式积的个位数是2,也就是算式中的两个乘数的个位相乘的积的个位是否等于2。我用了2分的时间,我相信自己的方法比较简便。我建议大家用这种方法来解答比较好。

师:刚才是这些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这个万宝箱的钥匙,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同学鼓掌,为他们加油!

师:刚才有些同学提到了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数学门诊,这里有4道计算题,不知大家能否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对错。(课件出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乘法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数学门诊

5424=4526 ( ) 3784=318 ( )

1235=442 ( ) 3570=2450 ( )

师:下面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的估算过程?

生1:第一个小题我把乘数54和24分别看成了50和30,那么他们的乘积估算结果应该在1500左右。所以结果4526是错误的。

生2:第二个题目3784=318也是错误的。因为乘数37和84的乘积的位数应该是4位。

生3:1235=442这道计算题也是错误的,通过计算得出正确的结果应该是420。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其实在生活中估算的用处很大,课下你还可以翻一翻语文课本,估计一下一页有多少字,再算一算。另外,你可以留心观察一下,估算都用在哪些方面,做一下调查好吗?

(四)第四关 (教材第33页3~5题)

师:我们闯过三关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如果不满意,下面的两关,可要抓住机会呀!现在这一关有点难度了,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的第33页独立把3~5题完成。

(学生独立做,然后反馈。)

生1:第3题要想解决每时飞行多少千米,只要把1时转化成分就可以了。因为1时=60分,所以正确答案是2160=1260(千米)。

生2:第4题和第3题解决方法相似,因为每张门票60元,有28人参加,所以要买28张门票,应付28个60元钱,用我们学的乘法来算很简单。6028=1680(元)。

第5题(略)。

(五)第五关 (教材34页第8,9题)

师:刚才同学们利用我们刚刚学习的乘法很顺利地通过了第四关,解决了3~5题。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最后一关的争夺。看一看哪个小组将成为今天的最佳组合!有两道题目。一起来看大屏幕,先来看第一题:

师:先看清楚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淘气的问题,先解决什么问题,仔细考虑,相信自己!

生1:图中告诉我们司机叔叔拉来了一车水果饮料,其中有10箱苹果汁和12箱橘子汁。并且每箱水果饮料24瓶,淘气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生2:我是这样想的,先算出苹果汁和橘子汁一共有几箱,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

10+12=22(箱) ; 2422=528(瓶)。

生3:还可以先算出苹果汁和橘子汁分别有多少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

2410=240(瓶) ; 2412=288(瓶) ; 240+288=528(瓶)。

生4:还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

(10+12)24

=2224

=528(瓶)。

师:刚才三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正确的结果,你用了哪种方法,做对了吗?还有不明白的吗?可以互相说一说,交流一下。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最后一道题,请看大屏幕。

师: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这个旅游团一共有46人,其中36人是儿童,还有儿童票和成人票价格不同,儿童票15元,成人票30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我想知道成人有多少?

生2:我想知道儿童票一共花多少钱?

生3:这次旅行一共花多少元?

生4:买成人票需要花多少钱?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好!可见,大家都动脑筋了,下面我们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反馈订正。)

生5:成人的人数就是用总的人数减去儿童的人数。算式是46-36=10(人)。

生6:儿童票每人15元,36人就是36个15元。算式是3615=540(元)。

生7:刚才已经得出成人有10人,所以购买成人票需要3010=300(元)。

生8:要想求一共花了多少元,就是把买儿童票的钱和买成人票的钱合起来。540+300=840(元)。

师:如果只让大家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应该怎样求?

生:应该细心地看清题意,一步一步地求。

师小结: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在不觉间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呢?自我评价一下,好吗?

(学生自我评价。)

五、教学反思

练习课相对新授课来说,要枯燥些,特别是计算题的练习,如何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解决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发挥学习主体最大的效率,才能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最好地进行素质教育。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好动、好玩、天真活泼的特点,适当地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使知识教学融于活动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本节设计中,根据儿童求胜欲望强、不服输的心理特点,设计智力闯关寻宝的活动。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把练习一的10个题目设计为五关,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

其次,注重解题后进行反思与小结。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还不能算结束,要牢固地掌握解题的方法,融会贯通,必须进行反思与小结。设计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估计学生思考问题时会遇到的障碍;精心设疑,巧妙引导,恰到好处地点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在解决第8,9题的实际应用题中,更是提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题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练习课所涉及的解题技巧。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关键是如何设计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有趣的情境及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使本课更具迷人的魅力。在本节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布局,设计了闯关比赛的形式,并且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在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在有趣的游戏比赛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感受中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本节的第二关的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开放性的题目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竞赛,较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中体验到成功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比,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有了同学的帮助,成绩就会得到提高。因此,本课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篇14: 数学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谈话导入

(1)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2、创设情境

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

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

教师板书:9+7=16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

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

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

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独立观察,寻找各数,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练习十七第2、6、7题

篇15: 数学练习课教案

第18课时

练习课

复习内容:教材练习十四相关题目。

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

2.在数学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知识梳理

通过下面题目的练习,师生共同回顾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先指名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填写。

2.同桌互相说一说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再指名汇报。

二、针对练习

1.算一算。

10-2-5=

3+4+2=

9-1-3=

2+6+2=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看图列式计算。

先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3+4+1和2+2+4的计算顺序。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同桌合作完成。

3.看图列式计算。

同桌互相说一说图意,再独立列式计算。

四、拓展延伸

在〇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0。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总结,教师整理。

六、作业布置

教材练习十四第4、5题。

加深对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计算顺序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不足之处: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学生解决起来有困难。

教学建议:在教学前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多种形式的练习题,拓宽学生思路,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解决问题,提倡方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

篇16: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练习十六的第5―13题。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2、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巩固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及商的定位。

教学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完成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1)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商是几位数。

(2)讨论:怎样能很快判断出商是几位数?

(3)思考:除数是两位数,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强调学生在做除法时,一定要先确定商的位数的良好习惯。

2、完成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1)先确定商时几位数。

(2)再动手计算,并任意抽取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完成教科书第91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1)根据题目的信息,说一说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2)请大家把计算结果填写完整。

(3)用乘法验算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请大家帮助王平选择去外婆家的交通工具,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4、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想一想:要求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我们要知道什么?(总价和数量)

引导学生找出总价和数量,并列出正确的算式,再要学生说一说列式的根据。

5、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来试商的。

6、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0题。

(1)让学生独立分析后列式解答。

(2)一个学生提数学问题,其他学生列式解答。

7、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1题。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讲评时要他们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填写。

8、完成教科书第92页练习十六的第12题。

让学生艺4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解决这道题目的方法,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篇17: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知识点的梳理,进一步认识数位顺序表,大数目的读、写,改写等知识。

2、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更多的用大数目表达的信息,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数位顺序、数的组成练习

1、完成数位顺序表

(1)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亿位)与它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亿)十个一亿是一个十亿,那么照样子你还说说吗?(板书:十进制计数法)

(2)你能说说万级和个级各有哪些数位和计数单位吗?

(3)说说位数、数位、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

2、做练习九的第1题

3、做练习九的第2题

二、数的读写

1、完成练习九的第3题

(1)读一读: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写一写:把划线部分的数写出来。

(3)说一说:读数时请注意些什么?(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写,哪一位一个单位都没有就写0)

2、读一读练习九的第4、5题中的数。

(1)读一读:同桌间互相读一读上面的数据信息。

(2)说一说:读数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每级末尾的0不读,其它位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0)

3、比较:读、写数时有什么相同点?(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写);都要注意0的读(写))

三、改写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4、5题

(1)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去掉4个0,加个万字;去掉8个0,加个亿字)

(2)改写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计数单位变了,大小不变)

(3)看到这些人口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四、近似数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6题

集体讲评,说说判断的理由。

2、完成练习九第7、8题

指名板演,说说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比较: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发现什么变了?(大小变了)求近似数与改写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改写是大小不变,而求近似数大小变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有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大大小比较的练习;有结合实际或统计数量对大数目读写方法的练习,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根据实际数据,辨别近似数的练习;还有将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整个练习的内容,都是在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练习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以及的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同时大数的价值,发展数感。

练习课主要的任务是把学生进行梳理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比较来沟通知识间的关系。第一次让学生对读写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是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向下读写,同时都要注意0的读写。第二次让学生改写成万和亿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发现改写是改变了数的计数单位,而不改变它的大小。第三次比较是让学生对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区别。

这节练习课的内容是丰富了,形式是多样了,但层次显得不够,因此我觉得可以改变这堂课中改变一些习题,对于数的读写中我们可以用让学生用若干个数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数,对于求近似数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题,如29□300000030亿,方框中可以填几,29□300000029亿,方框中可以填几。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