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3篇语文教案-古诗长歌行、七步诗、出塞,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 之五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 之五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

作者:王志美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诗人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整体把握

1.导言:我们曾经学过《古朗月行》,谁给大家介绍或背诵一下?

2.简介“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3.这是一首古代乐府民歌。

二.朗读诗句,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练习朗读

1.师范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齐读。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读自悟

小声朗读诗句,根据注释,逐句理解大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推选出最贴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说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2)启发:全诗讲了自然界的什么现象?(自然界万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你体会了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

(3)由此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识记生字:癸、衰

六、导入学习《七步诗》

1、刚才,大家学习《长歌行》时,非常认真,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七步诗》。

2、谁知道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学生知道就由学生来讲,如果不知道,由教师来做简单介绍。)

七、朗读诗句

1、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注意读出抑扬顿挫)

2、同桌间练习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

八、品读诗句,想想每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据注释)

九、作业: 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讲给你的家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弄懂诗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的家人听后,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学生畅谈)

2、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各组推举同学与大家交流,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诗中写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喻兄弟相残)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总结: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六.导入: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熟悉的诗――《出塞》。谁能给大家背诵这首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八.根据注释理解诗文。

1.组内讨论:每人根据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议。如解决不了,留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商讨,教师点拨。

3.练习说出全诗的大意。

九.通过具体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读诗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诗人对朝廷不能抵御外敌的一种失望,以及渴望出现“飞将军”李广式的英雄。

十.举行“赛诗会”。

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比赛式背诵)

十一. 作业:预习《草船借箭》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 之四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 之四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四

佚名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每一首诗。

(二)难点

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2.教师范读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样。)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这是古义,今天不太常用)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

箕:豆秸

釜:锅

泣:哭泣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汁”与后面的“泣”、“急”读起来并不押的,而古诗对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教师直接讲解:这是由于古今字音的变化引起的。“汁”在古代读入声,读音与“泣”、“急”很相近。)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期读。

(五)体会写法

想一想,这首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再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背诵全诗,体会写法,内化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那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j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这叫通假字,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的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与《七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联想言志)

《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四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教学设计之三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通读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了解《长歌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演示《古诗三首》诵读动画,导入  新课。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通三首古诗,学会三个生字。

2.对照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标出不懂的地方。

3.小组内简单交流。

三、学习《长歌行》

1.导入  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哪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背诵《长歌行》。

附板书: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七步诗》和《出塞》,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的真挚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出塞》。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背诵《长歌行》。

2.“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3.教师演示诵读动画。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录音范读。

2.学生练习朗读。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出塞》。

2.向别人讲述《七步诗》的有关故事。

附:板书设计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教案点评:

教师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篇4:古诗七步诗、长歌行、出塞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七步诗、长歌行、出塞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每一首诗。

(二)难点

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2.教师范读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样。)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这是古义,今天不太常用)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

箕:豆秸

釜:锅

泣:哭泣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汁”与后面的“泣”、“急”读起来并不押的,而古诗对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教师直接讲解:这是由于古今字音的变化引起的。“汁”在古代读入声,读音与“泣”、“急”很相近。)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期读。

(五)体会写法

想一想,这首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再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背诵全诗,体会写法,内化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那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焜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这叫通假字,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的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与《七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联想言资料提供者:李丽

篇5:古诗三首:七步诗、长歌行、出塞(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10 古诗三首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每一首诗。

(二)难点

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2.教师范读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太一样。)

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这是古义,今天不太常用)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与今天意义不同)

箕:豆秸

釜:锅

泣:哭泣

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

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教师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曹植的这首诗是否另有所指,指的又是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比喻意义。比如,“同根生”指什么,“相煎何太急”又指什么,联系前边想一想,“豆”和“箕”又指什么……从而体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汁”与后面的“泣”、“急”读起来并不押的,而古诗对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教师直接讲解:这是由于古今字音的变化引起的。“汁”在古代读入声,读音与“泣”、“急”很相近。)

(四)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期读。

(五)体会写法

想一想,这首诗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再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背诵全诗,体会写法,内化感情。

(七)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向别人讲述这首诗的意思和有关它的故事。

第二课时

(-)学习《长歌行》

1.导入新课。

“行”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我们曾经学过那首诗?(背诵《古朗月行》)今天,我们学一篇这样的诗歌叫《长歌行》。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

2.交流自学结果。

(l)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葵:一种蔬菜。(教师强调,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

朝露:早晨的露水。

日晞:露水被太阳晒干。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恩泽,恩惠。

秋节:秋天。

焜黄:草木枯黄。

华:同“花”(这叫通假字,两个字的意思在这里是一样的。)

百川:众多的河流。

复:再,又。

徒:白白地。

(2)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草木枯黄,花衰叶落。百川都奔涌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的伤心。)

(3)提出不懂的问题,相机点拨,指导学生解决。

重点解决: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

这首诗与《七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3.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学习《出塞》

1.读课文,解题。

塞:关塞,边塞。你怎么理解题目?

简介作者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少伯,很有才华,曾中进士,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今天学的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诗。

2.教师范读课文。

3.交流自学体会。

4.提出问题,教师归纳,集体解决。

(l)秦时明月汉时关:(学生理解不了。教师提示讲解)这一句应用了一种古修辞方法(“互文”),应当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也就是说,明月照在关塞上的景象,自秦汉一来,一直如此。

(2)万里长征人未还;表面意思是,万里远征的人还没有回来。实际上是说,战乱终年不止,远征的战士还没有返回家园。

(3)教师简介“龙城”“飞将”“胡马”“阴山”等词语。以利于学生理解这两句诗。

5.体会诗的意境。

(l)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古代战乱不断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盼望能有飞将军重出,救百姓于水火;这首诗意境深远,言少意多。)

(2)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渴望出现英勇善战,体恤士卒的将帅,巩固边防的心情。

(三)布置作业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出塞》。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葵露待日

百川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以景抒情)

但使……不叫(联想言

[古诗三首:七步诗、长歌行、出塞(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6:《长歌行》、《七步诗》、《出塞》《古诗》教学设计之五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之五

作者:王志美

教学目标 :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诗人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整体把握

1.导言:我们曾经学过《古朗月行》,谁给大家介绍或背诵一下?

2.简介“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3.这是一首古代乐府民歌。

二.朗读诗句,理解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练习朗读

1.师范读,能力较强的同学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齐读。

(二)理解大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读自悟

小声朗读诗句,根据注释,逐句理解大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说出自己所理解到的内容,推选出最贴切的理解,留待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说出每句的大意,大家评议,教师点拨。

(2)启发:全诗讲了自然界的什么现象?(自然界万物从繁盛到衰败的自然规律)你体会了什么?(光阴一去不复返)

(3)由此作者发出了什么样的感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识记生字:癸、衰

六、导入  学习《七步诗》

1、刚才,大家学习《长歌行》时,非常认真,下面的时间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七步诗》。

2、谁知道关于《七步诗》的传说。(学生知道就由学生来讲,如果不知道,由教师来做简单介绍。)

七、朗读诗句

1、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注意读出抑扬顿挫)

2、同桌间练习朗读,互相纠正读音、语气。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

八、品读诗句,想想每句诗的大意是什么?(可根据注释)

九、作业 : 把你对诗句的理解讲给你的家人听,请他们提出意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预习,弄懂诗句大意。

1、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的家人听后,他们有什么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学生畅谈)

2、小组合作: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各组推举同学与大家交流,学生评议,教师点拨。

二、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曹植七步之内成诗,诗中写到“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比喻兄弟相残)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4.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练习背诵。

五.教师总结:我们深深同情曹植的无奈,同时被他横溢的才华所折服。也可看出封建社会的帝王之家为了争夺、捍卫权势不惜手足相残的扭曲人性。

六.导入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熟悉的诗――《出塞》。谁能给大家背诵这首诗?

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八.根据注释理解诗文。

1.组内讨论:每人根据注释说说自己的理解,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商议。如解决不了,留与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并提出不懂得问题,大家商讨,教师点拨。

3.练习说出全诗的大意。

九.通过具体诗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介绍本诗的历史背景。

2.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读诗句,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表现诗人对朝廷不能抵御外敌的一种失望,以及渴望出现“飞将军”李广式的英雄。

十.举行“赛诗会”。

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给大家背一背。

(全班可分男女生两组,进行比赛式背诵)

十一. 作业 :预习《草船借箭》

篇7:《七步诗长歌行出塞》读写课后练习题

《七步诗长歌行出塞》读写课后练习题

一. 默写《七步诗》,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填空。

诗句 句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 )时期的( )。曹植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诗中用“豆”比喻( ),用“萁”比喻兄长( ),“同根生”指( ),“相煎”指( ),全诗表达了对曹丕( )的不满,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 )的残酷现实。

二.默写《长歌行》,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长歌行》出自( ),“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 )。诗的一至四句写了春天的( ),五六句写了秋天的( ),用季节的变换作( ),说明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是( ),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是( )时期。七至十句用江河不能西流作( ),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 ),不要到老了再后悔。

三.默写《出塞》,写出句子意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句 句意

本诗的作者是代的( )。一、二句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 ),对出征的将士们的.( )。三、四句表达了作者对飞将军李广的( ),对驻守将领无能的( )。全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对人民( )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的地方。

五.阅读同学习作,回答问题。

风筝

青岛唐山路小学四年级二班 王昭君

春天来了,草青了,柳绿了,桃花开了。这几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路过村头,总看见一些人在放风筝。(写春天的环境,烘托自己心情,为下文写风筝作铺垫。)

啊!是孙悟空!你看他头戴黄帽,身穿黄衣,白袜.黑靴,左手提着金箍棒,右手举到额头前,打着眼罩,看着我。(写外貌抓住了特点,描写顺序也合理)“老朋友,又见面了!你好吗?”我大声问候他。孙悟空眨眨眼,不说话,只是抵着嘴笑,又一蹦一蹿升上了云头。(在外貌动作描写基础上,写自己的想象,极有情趣)再往周围看看,蝴蝶、八卦、老鹰、燕子……许许多多,花花绿绿,十分好看!(从“面”上略写这些风筝,全文有详有略,处理恰当。)

我要亲手做一个风筝,把它送上天空。打定了主意,我匆匆地往家赶。(写自己的打算结束全文,有余味。)

简评:描述生动、传神,既有“面”的描写,又有 “点”的描写,条理清楚。素质教育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大减轻,给了孩子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间和和空间,本文传达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 (指导、点评教师:朱维山)

本文获青岛市当代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

发表于《语文报》第1181期三四年级版

1. 本文写了哪些风筝?

2. 文中写哪一种风筝最具体?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 本文写风筝要表达什么中心思想?

六.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通过描写景物、描写生活画面或叙述事情表达出你的感情或对某事理的感悟。

篇8: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葵,衰,煮,羹,煎

2.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

2把握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三首古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其中两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可见--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长歌行》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6、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7、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8、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9、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11、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附:板书设计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指名背诵《长歌行》。

二、学习《七步诗》

1、导言:同学们从《长歌行》中不仅领略了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比喻,更使我们受到了有益的启发,那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不时地激励我们珍惜时间,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的创作经过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3、(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4、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5、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6、自学,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动画版的课文插图)出示《七步诗》动画插图,教师配乐朗诵,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是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一首诗。

附: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豪迈奔放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请同学们一起读题目《出塞》。揭题《出塞》。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他擅长写边塞诗。选择边塞军旅生活作为写诗的素材。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

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度阴山--度,指越过。银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的意思是: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长征不见归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战的李将军依然健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兵马度过阴山的。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首军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他的诗作多以当时的边塞军旅生活为素材。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无限关心的爱国激情。

五、指导朗读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七、推荐欣赏:(投影)

教师导入: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现在老师在为同学们推荐一首歌颂李广的诗作,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塞 下 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作业:预习《草船借箭》

[古诗三首(长歌行、七步诗、出塞) 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9:古诗长歌行全文教案

古诗长歌行全文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长歌行》,了解诗句意思,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时间,知道时间宝贵;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使幼儿学习体会到时间珍贵。

在理解诗句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动画,激趣导入

1、欣赏flash动画《时间像小马车》。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结:时间就像小马车,一直向前跑,永远不回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关于时间古诗——《长歌行》。

二、初读古诗

(一)初读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你认识它们吗?快叫叫它们名字。

2、在读古诗中认识生字。

3、检测:叫字游戏。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过渡:生字认识了,相信大家读起课文来会更轻松。

(一)再读古诗

1、教师范读(注意停顿)

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自己练读→指名读→评价→男女生比赛读

(二)理解诗意

过渡:大家读得真好!老师想奖励大家一个故事。

1、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聪明小男孩。有一天,他看见别人在读书,心里很羡慕。于是他请老师教他读书。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读书太累了,就不学了。他又看见别人在唱歌,他也去学唱歌,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唱歌太辛苦,又不学了。后来,他又学做了许多事,可是总是不努力,一直到他老了,还是什么也没学会。这一天,他带着小孙子来到大河边,看见河水滚滚向东流去,一去不回头,他回想起自己一生,不由说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小孙子问道:“爷爷,你说是什么意思?”老爷爷说:“孩子,你看这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如果年轻时候不努力,到年老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教师讲解诗意。

3、名句赏析

四、背诵古诗

自己练习→愿意背同学站起来背→齐背→打节奏背

五、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首诗后,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呀,时间过得真快!人一生,从少年、青年到老年,看似很长,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歌行》这首诗,知道了时间是非常宝贵。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就是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流传千古名言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篇10:长歌行古诗教案

教材分析

《长歌行》这首诗共10句,前四句写景,表现出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6两句以“常恐”过渡,想象悲秋将至,万物都将衰败枯萎,一派凄凉景象,暗含了作者慨叹时光飞逝,一去难回的感慨,为后四句抒发作者感情作了铺垫。诗的后四句以“流水到海一去不复回”来打比方,起兴抒情,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向上,免得年老力衰时空留余恨,意味深远,发人深省。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能背诵这首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的意思,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学重点: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同时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1、了解古诗的大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激趣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长歌行》。

①板书课题,指导书写“长”和“歌”两个字。(“长”字先写撇;“歌”字的左上角的“可”中的竖勾写成竖,两个“口”要写得扁一些。)

②通过课前预习,交流对 “行”这一种形式的认识。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乐曲的意思。《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汉代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地民间诗歌和乐曲。诗里有许多带“歌”和“行”的题目,如《东门行》《孤儿行》《悲歌》《古八变歌》《艳歌》等。唐人仿此体式写的诗也很多: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设计意图:陶行知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此环节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回忆基本要求,奠定学习基础

1、在学习古诗之前,老师有个小问题考考大家。请你回忆往前学习古诗的经验,认为学习古诗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2、学生答后出示: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凭借注释,理解大意;联系生活,体会思想;背诵默写)

今天我们就对照这些基本要求来学习《长歌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通过对古诗学习过程的回忆,领悟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这有利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三、教师示范朗读,师生参与评价

1、学生齐读。

2、认识生字“葵”。 辨析“衷、衰、哀”这组形近字。

3、教师范读,学生静听。

4、师生共同参与评价,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读通诗文。

朗读前四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欣喜的情感。朗读5、6两句时,要通过和前四句的对比,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读出无奈的语气。后四句表达情感,要读出感叹语气。背诵这首诗,可以引导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比赛的`形式来进行。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

四、读懂古诗大意,体会作者感情

1、学生自由默读,借助注释,读懂大意。(哪些同学是通过课前独立阅读已经读懂大意的?请按下面要求练习练习。)

①已经读懂的轻声地把大意说给自己听一遍,再轻声读古诗,反复两次,等下看谁说得好。

②完成之后再当当身边同学的小老师。

2、交流诗意。

3、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懂得了古诗的大意。让我们带着对古诗的理解齐读一遍吧!

4、同学们,这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如果要求你用本诗中句子回答,你知道吗?

5、指导朗读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

6、背名句,师生共同默写名句,

7、同学们,让我们细细地品读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思想感情的?前四句写景,表现出春天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6两句以“常恐”过渡,想象悲秋将至,万物都将衰败枯萎,一派凄凉景象,暗含了作者慨叹时光飞逝,一去难回的感慨,为后四句抒发作者感情作了铺垫。诗的后四句以“流水到海一去不复回”来打比方,起兴抒情,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向上,免得年老力衰时空留余恨。

五、巧妙创设情境,学生激情诵读

与诗人同样感受的人有许多,颜真卿在《劝学》中写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如果你是他,请你深情地读出这首诗。

与诗人同样感受的人有许多,鲁迅曾这样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如果你是他,会怎样读这首诗?

自古以来,留下了许多珍惜时间的名句和感人故事,你还知道吗?

(学生自由答后,教师出示课件,“浪费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让我们快速摘录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名句。课后把它记背下来。)

[设计意图:在教师煽情的导语下让学生朗读,绝不单是读诗,更多的是融进作者的心灵,去咀嚼、去思考,学生在读中感受乐趣、体味情感、激发兴趣、滋润心灵,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成为语文课堂最美的律动。]

六、展示校园景色,师生境中总结

转眼春天来了,看,校园里的白玉兰绽放出洁白的花朵,看,这绿得发亮的是什么树,每一片叶子间都隐藏着即将开放的蓓蕾,看,这是多么灿烂的笑容,似乎在告诉我们童年是多么美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同学们,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一定要记住这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设计意图:“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立于善于唤醒、鼓舞和激励。”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再现学习内容,同时受到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篇11:长歌行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方式:

指导法、讲授法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要求: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5、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学生看书中插图,边看、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要求”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四、巩固练习: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3.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4.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5.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7.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篇12:《长歌行》语文教案

《长歌行》语文教案

目标:1、认读8个生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理解、想象的能力。

4、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生字词,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指导阅读教学方法:讲读、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理解诗歌的含义在于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今买不到。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长歌行2、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3、你知道哪些古诗?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

1、学生认读

2、学生质疑。

3、学生畅所欲言

4、齐读课题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图文结合,自读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自读课文。(根据自己选择看图和读课文的顺序)

2、提示:(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4、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5、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来。)

学生读文。

给学生自主合作和学习的机会,体现学习的自主性)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

1、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

长歌行百川/到东海,何诗/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3、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1、学生读文

2、学生说诗意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诗歌意思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在书里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川、何、力、壮、到、海、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片。

3、指导写字。(1)观察字型: “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2)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3)板书,评价。

1.学生认读

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第二课时

目标:写字,背诵诗歌。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认读生字卡片。

2、背会诗歌。

3、对字条。(1) 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一连。(2) 百川到东海(3) 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少壮不努力,③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④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4)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5)同桌互相说诗句,对诗意。1、学生背诵课文。2、同桌互相讨论,全班交流。复习诗歌意思二、指导背诵,及时反馈1、出示挂图,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1、学生练习背诵。三、巩固字词,指导写字。1、1、抽读字卡,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的?分析字型、组词、偏旁或取偏旁记、看拼音记。

2、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悲”字的“心”字底。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作业设计一、认读下面的词语。复习归来 努力 悲伤 回归歌声 山川 大海 伤心 如何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shao( )zhang( )

少 长

shao( )chang( )三、回家找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篇13:古诗朗诵长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方式:

指导法、讲授法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小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要求: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小学生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学习。

5、组织小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小学生看书中插图,边看、边听、边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要求”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3)小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园中的葵花绿油油的无比茂盛,清晨的露珠亮晶晶的期待阳光。温暖的春天雨露滋润阳光照,世上的.万物欣欣向荣多辉煌。常常担心寒秋季节将要来到,到那时花卉草木都衰败枯黄。时光流逝像万条江河流东海,什么时候呀它会在向西流淌?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年老力衰只能白白悔恨悲伤。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小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教师提供相应的音乐录音。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四、巩固练习:

1.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歌行》劝导人们珍惜青春年华,是一首传诵经久的劝诫诗)

3.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4.教师请一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5.诗中的哪句话,对世人有规劝的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教师小结:《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还打比方,说明光阴似流水,一去不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7.大家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也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有关劝诫后人勤奋好学的诗句。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热门教案

学诗词

学名句